史達林(3)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因腦溢血,突然去世。繼任總統的是副總統杜魯門。當年,杜魯門、邱吉爾與史達林在波茨坦會談。在這個會談開始的前一天,杜魯門獲得屬下的報告︰美國在新墨西哥州已經成功完成原子彈的試爆。杜魯門告訴邱吉爾這個驚人的消息。邱吉爾便告訴杜魯門︰千萬別讓蘇聯知道此事。但是杜魯門還是決定讓史達林知道。7月24日,杜魯門在進行會議時,對史達林輕描淡寫地說︰「美國已經擁有破壞力超強的武器!」然而,史達林似乎對此沒有顯示特別的關心。這並不是史達林不了解這個「破壞力超強的武器」的意義,而是蘇聯也已經於1939年開始研究核子分裂。史達林當時之所以對「破壞力超強的武器」不太關心,是因為有自信蘇聯也能製造出「破壞力超強武器」。
1944年1月,美英蘇三國討論分割佔領德國的問題時,英國代表建議蘇聯的佔領區域大致到易北河為止。也就是說蘇聯的佔領區域可以推進到柏林西方170公里處!美英兩國的首腦大概沒想到這是多麼嚴重的問題!後來這個決定造成東西德的分裂。
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一次五年計畫。這個計畫的目的是要讓蘇聯從農業國家脫胎換骨成工業國家。1928年,蘇聯的生鐵產量為350萬噸。當初的計畫是在1933年之前要達到1000萬噸。光是這個數字就很驚人,可是史達林在1930年第16屆黨大會時,說︰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在1932年之前要達到1700萬噸。這當然是太不可能的目標。事實上,蘇聯達到這個目標是在1941年。可是史達林當時把認為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的人嚴厲批評為「右派機會主義」。當時有一位美國新聞記者到蘇聯視察後,說︰「蘇聯光是在與生產鋼鐵的戰鬥中所犧牲的死者,就超過馬恩河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協約國軍與德軍在馬恩河一帶的激烈戰役)的死者!」
不過,五年計畫中,犧牲最大的是農業集團化過程中的農民。農業集團化的口號是「消滅富農!」所以大約200萬的富農便第一個遭殃。史達林要讓大約650萬的貧農鬥爭富農,還派數千位活動份子農村煽動。可是事態的發展並不如史達林所願。因為貧農不一定憎恨富農,有些農村,貧農甚至尊敬富農。因此這些農村的貧農反而護衛富農,抗拒農業集團化。史達林面對這些農民的反抗,有時不惜動用軍隊,拿著機關槍鎮壓。
到1934年為止,蘇聯所有農家的三分之二都已集團化。但是農業生產卻不增反減。從1928年到1932年,蘇聯的農業收入減少了百分之25。
為什麼史達林寧願付出那麼大的犧牲也要強制推動工業化與農業集團化?第一個原因是他想借此穩固他獨裁者的地位。史達林認為掀起人民間互相鬥爭,讓全國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可以維持他的權力。
可是史達林的這種做法終究引起黨內反對勢力的出現。穩健派的奇洛夫(1886—1934)就是其中之一。奇洛夫年輕英俊,在黨大會演講時,所得到的掌聲,不輸於史達林。可是,1934年12月1日,奇洛夫卻被暗殺。此後,史達林便開始對反對派展開反擊,也就是「大肅清」。他下令逮捕數千名反對派,秘密審判後,關入監獄。史達林的「大肅清」於1936至1938年期間達到最高潮。1936年有16名反對派領導人以「計劃反革命陰謀」被逮捕、審判,1937年有17名反對派領導人以同樣罪名被逮捕、審判,1938年有21名反對派領導人以同樣罪名被逮捕、審判。他們大部分被處死刑。1934年,第17屆黨大會選出的139名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中,有超過90人被逮捕、審判,大部分被處死刑。同樣出席第17屆黨大會的1966位議員中,有至少1108位議員以「反革命」的罪名被逮捕、審判。一般黨員則有85萬人(約佔所有黨員的百分之36)被流放。這股瘋狂的肅清風暴於1937年甚至波及到軍隊。總共有3萬5千位軍官被逮捕,大約是蘇聯軍官數目的一半。
當時的蘇聯人對史達林非常崇拜,許多士兵喊著「為了祖國!為了史達林!」而赴戰場犧牲生命。當然蘇聯人也知道許多悲慘的現象。但是不認為這是史達林的錯,他們認為如果史達林知道這些悲慘的現象,一切都會獲得改善。
這種瘋狂的史達林崇拜,不是源自於史達林的領袖魅力,而是大規模組織性宣傳的結果。同樣是獨裁者,史達林沒有希特勒那種讓大眾狂熱的天賦。至少在演講技術上,史達林遠遜於希特勒。史達林的文筆也乏善可陳。希特勒的領袖魅力讓身邊的納粹親信深深折服,直到戰爭結束,都沒對他反叛。除了「雷姆(1887—1934)事件」外,幾乎沒有任何「肅清」。然而史達林卻必須靠不斷的「肅清」,才能保持自己的獨裁地位。
但是如果談到兩者在世界留下的足跡,不得不說希特勒稍遜一籌。希特勒雖然帶給世界大混亂,可是他荒謬的世界觀隨著他的死,而煙消雲散。史達林雖然造成許多悲劇,但是他在推動蘇聯工業化方面,卻居功厥偉,起碼對俄國人而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史達林最關心的是早日完成蘇聯的工業化。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前,外國出現任何政權,都必須與其共存。對方即使是納粹德國,也不例外。即使納粹德國的手沾滿鎮壓反抗者的血跡,也必須緊緊握住。蘇聯必須盡量避免捲入戰爭,蘇聯必須爭取工業化的時間。
對史達林而言,幸好當時蘇聯是全世界唯一的共產國家。因為史達林可以主張確保蘇聯的國家安全,符合全世界勞工階級的利益。為了蘇聯的國家安全,其他國家的勞工階級,無論怎麼犧牲個人利益都應該。事實上,在1930年代,世界上的確有許多共產黨員聽信史達林的這個理論,而犧牲個人利益。
希特勒於1933年1月獲得政權。一個月後,德國政府就與蘇聯簽訂借款協定,同年五月,兩國又延長柏林條約(德蘇友好、中立條約)。
希特勒一方面擺出與蘇聯友好的姿態,另一方面又於1934年與波蘭簽訂不可侵條約。這個德國與波蘭的接近,讓蘇聯不安。因為德國與波蘭攜手,可能是德國即將攻擊蘇聯的前兆。
蘇聯於是開始與法國建立友好關係,蘇聯於1934年加入國際聯盟,於1935年與法國簽訂互相援助條約。
史達林的女兒史維特拉娜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在蘇聯慶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宴會上,父親(指史達林)對母親說︰『喂,妳喝這個!』母親大聲說︰『你叫我《喂》,太沒禮貌了吧!』接著就離開宴會。」當天夜晚,史達林的妻子娜佳用手槍結束自己31歲的生命。娜佳性格內向且神經質,與粗暴又沒有同理心的史達林很久以來就不和諧。她長期對丈夫的不滿一直在心中累積,終於在1932年11月的宴會上爆發。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11月好日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史達林(1)
史達林(1)
史達林(1879—1953)出生於製鞋匠之家,父親早逝,史達林由母親撫養長大。小學時,他讀的是神學校,他並且在這期間接觸馬克思主義。1898年,史達林加入社會民主黨支流的秘密團體。1906年,他為了籌措資金而搶銀行。史達林的本名叫「裘尬希比利」。後來他才開始使用「史達林」這個筆名,意思是「鋼鐵之人」。
蘇聯政權成立後,1922年,史達林成為第一任蘇聯共產黨的書記長。當時列寧生重病,即將去世,但是列寧知道史達林的性格有粗暴、不寬容、疑心重等缺點,授意更改別人當書記長。但是列寧去世後,在1924年蘇聯共產黨第13屆黨大會時,史達林以「自我反省」為條件,獲得留任書記長。
列寧去世後,為了爭奪繼任者權位,蘇聯共產黨內爆發鬥爭,結果主張「一國社會主義」的史達林打倒主張「世界同時革命」的托洛茨基(1879-1940)。
1941年6月22日一大早,德國駐莫斯科大使便帶著柏林傳來的電報,去見蘇聯外交部長。電報的大致內容是:「……蘇聯政府越來越採取反德政策,將所有的兵力佈署在德國邊境。蘇聯企圖從背後攻擊德國。因此德國總統已經採取一切手段,命令德國國防軍對抗這個威脅。」這封電報已經相當於宣戰布告。事實上,在此半小時之前,德國軍隊已經越過德蘇國境,攻擊蘇聯。德國投入了3百萬名陸軍(佔德國陸軍的百分之75),戰車3580輛,飛機2740架(佔德國空軍飛機的百分之61)。
不過在發動這次對蘇聯攻擊前,希特勒與德國軍方的首腦恐怕過度低估了蘇聯的軍力。希特勒說:「俄羅斯人劣等,他們的軍隊缺乏領導人。」又說:「俄羅斯人的武器和法國人的武器一樣低劣。……大部分俄羅斯戰車的裝甲品質低劣,不堪一擊。」
德國的參謀總長Halder(1884-1972)也說:「我們只要花三個星期,就可以攻到彼得堡(列寧格勒)」。又說:「和俄羅斯軍隊打仗,不過是一場餘興節目。」的確,戰爭剛開始時,果真如希特勒所預估,德國軍隊勢如破竹。德國軍隊佔領了波蘭東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地區。德國軍隊的一帆風順更讓希特勒和Halder樂觀。Halder在7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對蘇戰爭在14天內結束,應該不是誇大之辭。」他並且於7月14日下命令,東部作戰已經接近勝利,從此轉換軍備。在此之前,軍備的重點是對蘇作戰的地上兵力,從此轉換成對英作戰的建造潛水艇與實施空軍計畫。
為什麼戰爭剛開始時,德國軍隊會勢如破竹?第一個原因是,雖然有很多徵兆顯示德國會攻擊蘇聯,但是史達林卻疏於防範。早在1941年春,史達林就接獲德國即將攻擊蘇聯的情報,但是史達林那時候只是拼命不要讓德國有攻擊蘇聯的藉口。例如,蘇聯忠實地遵守與德國的經濟協定,當德國軍隊攻擊蘇聯時,裝載石油和穀物的蘇聯火車正駛向德國。
此外,蘇聯政府還於6月17日發佈聲明說︰外國流傳德蘇兩國即將開戰的謠言只是「粗糙的宣傳」。德蘇兩國不會被這種謠言干擾,仍將遵守不可侵犯條約。
然而,10月之後,蘇聯的氣候越來越寒冷。道路變得很泥濘,卡車的輪胎必須綁上鐵鍊才能通行,補給變得困難。這下子,不只是Halder,連希特勒自己也開始懷疑能否在1941年之內讓蘇聯屈服。
當德軍逼進到離莫斯科只有50公里時,俄羅斯的冬天來臨了,氣溫突然下降到零下30度。德軍不斷出現凍傷士兵,其人數超越了因戰鬥而傷亡的人數。希特勒不得不於1941年12月8日下令東部全線停止攻擊,轉為防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死了超過2千萬人(其中士兵為1360萬人),是所有參戰國家中死亡最多的。德國其次,死了超過700萬人(其中士兵為420萬人)。這些士兵(佔三分之二)大多是在東部戰線死亡。可見蘇聯與德國在東部戰線戰況的激烈。另一方面,美國只死了26萬人,英國也只死了40萬人。為什麼會差那麼多?蘇聯認為那是因為英美兩國為了延緩德國對他們的反擊,以及消耗德國的戰力,刻意讓蘇聯站到第一線,與德國火拼之故。然而真正的原因應該在於希特勒的世界觀。希特勒認為納粹德國與蘇聯共產黨是勢不兩立的仇敵。兩者之間的戰爭沒有妥協,只能戰到一方倒下為止。因此德蘇戰線才特別激烈。
德蘇戰線的最關鍵戰役是1942年年底到1943年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希特勒臨時擴大了戰線,由原先計畫的800公里戰線,擴大成4000公里戰線。這個臨時擴大的戰線造成德軍過重的負擔,並且也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大挫敗的原因。
當2月2日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放下武器投降時,原來25萬的兵力只剩下9萬。這9萬士兵成為蘇聯的俘虜,而最後能回到故鄉的只有6千人。
為了打倒納粹德國,美英蘇三大國聯合起來。當德國攻擊蘇聯的那一天,英國首相邱吉爾透過收音機說︰「過去25年來,我們一直堅定反對共產主義。但是現在希特勒攻擊蘇聯,這是希特勒侵略英國的前奏。因此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也是美國的危險。蘇聯士兵的命運就是全世界自由人士的命運。」
於是,德蘇開戰不到一個月,1941年7月12日,英國就與蘇聯簽訂協約,兩國答應為了對抗納粹德國,要互相援助任何東西。英國開始供應戰鬥機等軍事武器給蘇聯。美國雖然一開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也供應許多軍事武器給蘇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援助了300億美元。其次是蘇聯,援助了100億美元。到1945年5月底,美國供應了蘇聯1萬5千架飛機、1萬3千輛戰車、42萬7千輛卡車、5萬輛吉普車、200萬噸以上的鋼鐵和42萬噸的鋁。如果沒有美國的這些援助,蘇聯恐怕阻擋不了納粹德國的攻擊。史達林自己於1943年年底在德黑蘭會談時,對羅斯福說︰「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的飛機,蘇聯勢必戰敗。」
美英蘇三國表面上看起來合作無間,其實內心裡,暗懷鬼胎。尤其是英國與蘇聯之間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讓英國與蘇聯之間產生不信任感的是所謂的「第二戰線」問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11月好日
史達林(1879—1953)出生於製鞋匠之家,父親早逝,史達林由母親撫養長大。小學時,他讀的是神學校,他並且在這期間接觸馬克思主義。1898年,史達林加入社會民主黨支流的秘密團體。1906年,他為了籌措資金而搶銀行。史達林的本名叫「裘尬希比利」。後來他才開始使用「史達林」這個筆名,意思是「鋼鐵之人」。
蘇聯政權成立後,1922年,史達林成為第一任蘇聯共產黨的書記長。當時列寧生重病,即將去世,但是列寧知道史達林的性格有粗暴、不寬容、疑心重等缺點,授意更改別人當書記長。但是列寧去世後,在1924年蘇聯共產黨第13屆黨大會時,史達林以「自我反省」為條件,獲得留任書記長。
列寧去世後,為了爭奪繼任者權位,蘇聯共產黨內爆發鬥爭,結果主張「一國社會主義」的史達林打倒主張「世界同時革命」的托洛茨基(1879-1940)。
1941年6月22日一大早,德國駐莫斯科大使便帶著柏林傳來的電報,去見蘇聯外交部長。電報的大致內容是:「……蘇聯政府越來越採取反德政策,將所有的兵力佈署在德國邊境。蘇聯企圖從背後攻擊德國。因此德國總統已經採取一切手段,命令德國國防軍對抗這個威脅。」這封電報已經相當於宣戰布告。事實上,在此半小時之前,德國軍隊已經越過德蘇國境,攻擊蘇聯。德國投入了3百萬名陸軍(佔德國陸軍的百分之75),戰車3580輛,飛機2740架(佔德國空軍飛機的百分之61)。
不過在發動這次對蘇聯攻擊前,希特勒與德國軍方的首腦恐怕過度低估了蘇聯的軍力。希特勒說:「俄羅斯人劣等,他們的軍隊缺乏領導人。」又說:「俄羅斯人的武器和法國人的武器一樣低劣。……大部分俄羅斯戰車的裝甲品質低劣,不堪一擊。」
德國的參謀總長Halder(1884-1972)也說:「我們只要花三個星期,就可以攻到彼得堡(列寧格勒)」。又說:「和俄羅斯軍隊打仗,不過是一場餘興節目。」的確,戰爭剛開始時,果真如希特勒所預估,德國軍隊勢如破竹。德國軍隊佔領了波蘭東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地區。德國軍隊的一帆風順更讓希特勒和Halder樂觀。Halder在7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對蘇戰爭在14天內結束,應該不是誇大之辭。」他並且於7月14日下命令,東部作戰已經接近勝利,從此轉換軍備。在此之前,軍備的重點是對蘇作戰的地上兵力,從此轉換成對英作戰的建造潛水艇與實施空軍計畫。
為什麼戰爭剛開始時,德國軍隊會勢如破竹?第一個原因是,雖然有很多徵兆顯示德國會攻擊蘇聯,但是史達林卻疏於防範。早在1941年春,史達林就接獲德國即將攻擊蘇聯的情報,但是史達林那時候只是拼命不要讓德國有攻擊蘇聯的藉口。例如,蘇聯忠實地遵守與德國的經濟協定,當德國軍隊攻擊蘇聯時,裝載石油和穀物的蘇聯火車正駛向德國。
此外,蘇聯政府還於6月17日發佈聲明說︰外國流傳德蘇兩國即將開戰的謠言只是「粗糙的宣傳」。德蘇兩國不會被這種謠言干擾,仍將遵守不可侵犯條約。
然而,10月之後,蘇聯的氣候越來越寒冷。道路變得很泥濘,卡車的輪胎必須綁上鐵鍊才能通行,補給變得困難。這下子,不只是Halder,連希特勒自己也開始懷疑能否在1941年之內讓蘇聯屈服。
當德軍逼進到離莫斯科只有50公里時,俄羅斯的冬天來臨了,氣溫突然下降到零下30度。德軍不斷出現凍傷士兵,其人數超越了因戰鬥而傷亡的人數。希特勒不得不於1941年12月8日下令東部全線停止攻擊,轉為防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死了超過2千萬人(其中士兵為1360萬人),是所有參戰國家中死亡最多的。德國其次,死了超過700萬人(其中士兵為420萬人)。這些士兵(佔三分之二)大多是在東部戰線死亡。可見蘇聯與德國在東部戰線戰況的激烈。另一方面,美國只死了26萬人,英國也只死了40萬人。為什麼會差那麼多?蘇聯認為那是因為英美兩國為了延緩德國對他們的反擊,以及消耗德國的戰力,刻意讓蘇聯站到第一線,與德國火拼之故。然而真正的原因應該在於希特勒的世界觀。希特勒認為納粹德國與蘇聯共產黨是勢不兩立的仇敵。兩者之間的戰爭沒有妥協,只能戰到一方倒下為止。因此德蘇戰線才特別激烈。
德蘇戰線的最關鍵戰役是1942年年底到1943年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希特勒臨時擴大了戰線,由原先計畫的800公里戰線,擴大成4000公里戰線。這個臨時擴大的戰線造成德軍過重的負擔,並且也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大挫敗的原因。
當2月2日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放下武器投降時,原來25萬的兵力只剩下9萬。這9萬士兵成為蘇聯的俘虜,而最後能回到故鄉的只有6千人。
為了打倒納粹德國,美英蘇三大國聯合起來。當德國攻擊蘇聯的那一天,英國首相邱吉爾透過收音機說︰「過去25年來,我們一直堅定反對共產主義。但是現在希特勒攻擊蘇聯,這是希特勒侵略英國的前奏。因此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也是美國的危險。蘇聯士兵的命運就是全世界自由人士的命運。」
於是,德蘇開戰不到一個月,1941年7月12日,英國就與蘇聯簽訂協約,兩國答應為了對抗納粹德國,要互相援助任何東西。英國開始供應戰鬥機等軍事武器給蘇聯。美國雖然一開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也供應許多軍事武器給蘇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援助了300億美元。其次是蘇聯,援助了100億美元。到1945年5月底,美國供應了蘇聯1萬5千架飛機、1萬3千輛戰車、42萬7千輛卡車、5萬輛吉普車、200萬噸以上的鋼鐵和42萬噸的鋁。如果沒有美國的這些援助,蘇聯恐怕阻擋不了納粹德國的攻擊。史達林自己於1943年年底在德黑蘭會談時,對羅斯福說︰「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的飛機,蘇聯勢必戰敗。」
美英蘇三國表面上看起來合作無間,其實內心裡,暗懷鬼胎。尤其是英國與蘇聯之間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讓英國與蘇聯之間產生不信任感的是所謂的「第二戰線」問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11月好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