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誰的?
「台灣是誰的?」(八旗文化出版)是作
家范疇的著作,部份精彩內容如下:
前言
台灣若認定自己的命運不是統就是獨,那
麼現在活著的台灣人,抑鬱以終的可能性
很大。台灣人內心的自我形象,將決定
台灣最終的成就及角色。這是一本遠距離
觀察台灣未來的文集。文中的角度不是台
灣人的角度,也不是中國人的角度,我希
望它是世界人的角度。台灣的真正問題只
有一個,就是中國大陸問題,而這個問題
只有從世界人的角度來做遠距離的宏觀,
才可能有解。
然而,眼下的台灣人似乎已經失去了遠距
離宏觀台灣的能力,任何議題,都會很快
地碰上中國大陸問題這個玻璃天花板。
台灣的政治力、經濟力,完全可以是目前
的2倍、3倍,然而卻因為台灣人還沒想
清楚「我是誰」,跳脫不出那個玻璃盒子,
它們就被壓抑成目前的水準。
瑞士是一個人人皆兵的國度,幾乎一家一
槍。台灣沒有一家一槍。然而台灣家家戶戶
都有一個比槍還有力的武器,那就是,在
被惹惱了之後,台灣人人可以走上街頭。
台灣是一個隨時可以形成「玉蘭花革命」,
事情解決後又都自動返回工作的社會。
內文
今天的台灣可以有2種選擇:拖延等待或
主動作為。若是主動作為,那麼就是一個
千古的策略問題了。台灣必須先自己回答
3個問題:台灣是誰?台灣從哪裡來?台灣
現在在哪裡?
3個問題弄清楚了,才能推論下一個問題:
台灣可以去哪裡?最後剩下的就是技術性
問題:台灣怎麼去?
當蘋果公司還不大的時候,20多歲的領導
人賈伯斯想網羅百事可樂總裁史考利,當
時百事可樂的市值超出蘋果不只百倍。史
考利猶豫之際,賈伯斯問了他一句話:
「你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來跟我一起改
變世界?」
大哉問!
台灣人口是中國大陸的60分之1,面積是
300分之1。若提問:台灣的領導人是想讓
台灣一輩子在中國大陸的陰影下過小日子,
還是帶領台灣人民超越兩岸關係的糾纏來
改變世界?
大哉問!
藍綠不管誰執政,如果台灣的遠景就是
一輩子過小日子,那麼,眼前就有一個
好樣板----香港。台灣香港化就可以了。
中國的未來將影響世界的未來。而
台灣
的存在有朝一日可以影響
中國的未來。
中國大陸內相當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民,基於對歷史的深刻認識,將台灣的存
在視為一種中國未來的參照物。
哇!原來世界、中國、台灣三者之間的最大
公約數,就是中國的未來將影響世界的未
來,而台灣的未來將影響中國的未來。簡單
的三段論:台灣的未來足以影響世界的未
來。
瑞典、荷蘭以及其他100多個國家,甚至
日本的未來都不足以影響世界的未
來,台灣還不值得自重?
那些不相信小小台灣可以最終影響世界
命運的人,容我引用英國文豪蕭伯納的一
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創新突破都是由
不講理的人完成的。講理的人的論點都是
基於現實勢力,而基於現實勢力,不可能
產生創新突破。」台灣不至於連賈伯斯都
不如吧?如果台灣找不出如許的領導班子,
大陸有,台灣可以向大陸借將,這類人在
大陸的現有體制下已經無法發揮他們在
世界觀上的志向,他們一定樂於出任蘇秦、
張儀。
台灣,你可以過小日子,或起身影響世界
的命運。開關,在台灣手中。
今天大陸思想界對國家前途、政治體制的
辯論,其實還是百年前立憲派、保皇派、
維新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派、全盤西化
派的現代翻版,可以說,今天大陸思想界
的進程,連80年前五四運動的程度都還達
不到。
100多年來,華夏文化在政治上的糾纏
,其實不脫兩條路線:開明專制還是自由
民主。只有開明專制才能救國這個思想
從未消失,歷經波折,一直到了30年前才
被再度續上,至今成為大陸的顯學。
自由民主路線也未消失,它也劃了一條奇
妙的弧線,竟然最終在台灣開花結果。
今天台灣的獨派人物只謾罵「蔣介石專政
政權」,閉口不談隨著國民黨來台的自由
民主派知識分子對台灣自由民主的貢獻,
實非君子作為。
新加坡各種成就可謂傲立於世,然而,自建
國以來,開明專制是它的主旋律。然而奇妙
的是,此次以華人為首的工人黨,其領導人
在選戰中吶喊新加坡應該更民主時,引用
的案例竟然不是英國的民主,不是美國的
民主,而是中國的五四運動。
這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還未能完全擺
脫「中國」歷史元素的糾纏。
亞洲以華人為主體的地區,不論喜歡或不
喜歡,恐怕都不能不正視中華歷史、中華
文化對自己的作用。
整套國民黨當年在大陸的體制,濃縮到300
分之1的地理面積上,有故宮博物院、中央
研究院、清華大學、衡陽路、漢口街,這是
「大台灣」,一個背負著泱泱大國意識形
態的小島。
廢省,教科書「去中國化」,中正紀念堂
內蔣公座像上辦風箏展,這是「小台灣」,
一個擺脫了泱泱大國包袱的大島。
其實,台灣社會中有一個部門,老早就
擺脫了「小台灣」、「大台灣」的爭端泥
沼,成功地將「大台灣」的靈魂轉世到
「小台灣」的軀殼中。這個部門就是電子
產業。由於資源有限,他們非常講究效率。
還有一個走出了「小台灣」、「大台灣」
死胡同的部門,那就是以慈濟為代表的慈
善組織。他們也非常講究效率。
相較之下,政府部門、學術部門、媒體部
門,眾多聰明才智之士的精力還糾纏在
「小台灣」、「大台灣」的爭端泥沼中。
對
小台灣的刻意追求,使得台灣人的思考
力、創造力裹上了小腳,不但根紮在台灣
的泥土,連腦袋也埋進了台灣的泥土。
(待續)
2017年好日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