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18)
大權在握的王振並不滿足,他決定做一件前
人不敢做的事情。50年前,朱元璋為了防止
今天王振現象的出現,特地在宮門口立了一
面鐵牌,鑄上8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
事」。王振覺得那面鐵牌太刺眼,於是命人
移走。
但就在王振氣焰滔天之時,有一個人不買他
的帳。而這個人不是等閒之輩,雖然吃了一
點虧,但王振終究不能把他怎麼樣。
1441年,太皇太后已經病危,三楊也無能為
力,王振控制了朝政大權。所有外地巡撫官
員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銀財寶。
正在這個時候,此人從山西巡撫回來,別說
金銀,連陳醋都沒帶回來一瓶。王振大發雷
霆,把這個人關起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
這個人似乎很有背景。不但地方的官僚、老
百姓替他說話,連朝中重臣楊士奇等人也
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要王振
別把事情做絕,否則要他好看。於是王振
放了這個人。這個人就是于謙。
王振也有自己的偶像。他夢想有一天像自己
的偶像一樣,橫掃千軍。他的偶像就是朱棣。
而先輩鄭和的豐功偉業也不斷激勵他。
1449年,蒙古進攻明朝。消息傳到京城,
大臣們十分緊張,但有一個人卻與眾不同,
十分興奮。此人是王振。
王振從來就不是主戰派。1443年,侍講學士
劉球就給皇帝上過奏摺,指出蒙古使臣人數
日益增多,必然包藏禍心,希望能夠盡早整
頓兵制,積極備戰。劉球沒有想到,他出於
愛國熱情上書,換來的卻是殺身之禍。
王振看到奏摺後,勃然大怒。不知是他收了
也先(蒙古瓦剌部首領)的錢,還是認為
劉球是在指責自己沒有盡到責任。他找了個
藉口,把劉球關進監獄,並指使親信殺害
劉球。
王振之所以興奮,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個
實現自己抱負,揚威天下的機會。為了達到
自己的目的,他開始秘密籌畫。
皇宮傳出了一個消息。皇帝要親征了!這
正是王振搗的鬼。王振想要遠征立功,但他
沒有威望帶兵出征,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想到了皇帝。皇帝是自己的學生,一直聽
自己的話,只有藉助他的名義,才能實現
自己統帥大軍的夢想!
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下達親征的命令,
召集大軍20萬。
1千多年前,韓信對皇帝劉邦說了一句話: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在我看來,韓信說出這句話後的1千多年裡,
有資格以此自言自居者,不會超過15人。
大臣們聽說皇帝要親征,紛紛上書反對。
帶頭的是吏部尚書王直。百官聯合上奏反對
出征。但是,王振是司禮監,並且得到皇帝
的信任,反對無效。
兵部的兩位主官也上書反對,他們分別是
兵部尚書鄺埜和兵部侍郎于謙。
按照規定,皇帝出征,兵部主要領導應該陪
同,經過內部商議,做出了決定。鄺埜陪同
出征,于謙暫時代理兵部事宜。
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挽救了明朝的國運。
朱祁鎮把國家大權交給自己的弟弟朱祁鈺,
然後去向妻子錢皇后告別。皇后一直都是不
可忽視的政治力量。有一些皇后因為她們
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權謀手段留名青史。
這位錢皇后就是其中的一位。但她與歷史上
的那些皇后不同,她不是靠權術陰謀、政治
手段讓人們記住她,她憑藉的是最真誠的東
西----感情。
她用自己的真情打動了歷代的史官,於是她
的事蹟就此流傳下來。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明朝那些事兒(17)
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論人生的傳奇色彩與
命運的跌宕起伏,除了朱元璋之外,就是明
英宗朱祁鎮。
王振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他離別妻兒,願意
受宮刑做宦官,忍受別人的歧視,在他的心
目中,有很大的抱負。他意識到要想實現自
己的抱負,必須牢牢抓住自己手中那個稀世
珍寶----朱祁鎮。
朱祁鎮是自己一手帶大的,是自己的學生,
雖然他還只是太子,雖然他只有9歲,但他
終究會成為皇帝。
機會來了,朱瞻基駕崩,只留下年幼的朱祁
鎮,而朱祁鎮對自己言聽計從,大權在握的
日子不遠了。事實真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因為王振奪取大權的路上,有兩
個障礙阻擋著他。對王振而言,要克服這
兩個障礙,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英宗即位時,楊士奇已經71歲。王振要想
奪取大權,首先要過他這一關。除此之外,
楊榮、楊溥都不是等閒之輩。這三個老江湖
守在那裡,王振就只能乖乖坐他的太監。
這股文官集團的勢力正是王振掌權路上的
第一個障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真正能夠
對王振起遏止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礙。而這
第二道障礙是個女人。此人就是朱祁鎮的
祖母----張太皇太后。
11年前她是張皇后,10年前她是張太后,現
在她是張太皇太后。
王振曾經被張太皇太后惡整過一次。1436年,
張太皇太后召集5大臣開會。等到5大臣到
齊後,張太皇太后把皇帝領了過來,讓他看
清楚這5大臣,然後說道:「這5大臣是先
帝留給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麼想做的事
情,一定要和這5大臣商量。如果沒有得
到這5大臣贊成,你就不能做!」
張太皇太后又命令王振進宮。王振想不到他
人生中最大的噩夢即將開始。王振跪拜行禮
後,剛才和顏悅色的張太皇太后一下子從慈
母變成了惡煞。她突然對王振大喝:「你侍
候皇帝的起居,不過是個宦官而已,卻多有
不法的行為,今天我要殺了你!」
這時,殿上的侍衛拔出了亮閃閃的刀,架在
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嚇得魂不附體。
朱祁鎮大為吃驚,跪下來請祖母開恩,大臣
們也一起求情。張太皇太后就順水推舟,饒
恕了王振,同時惡狠狠地警告他:
「今天看在有人為你求情的份上,就饒了你,
今後不准你干預國事!」
王振狼狽不堪地退了出去。自此之後,只要
見到這位太皇太后,他就如同老鼠見到貓一
樣,逃之夭夭。
有這兩個障礙,王振的奪權之路可說任重道
遠,因此他改變戰略,對三楊禮敬有加。然
而在他謙恭的表象之下,卻不斷拉幫結伙,
擴大勢力,安插自己的姪子王山為錦衣衛同
知。王山聽說自己的叔伯發達了,遠來投奔,
得此高官,十分得意,但他如果知道在7年
後,等待自己將是什麼,恐怕打死他也不會
來當這個官了。
1442年,張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奪取大權的
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此消散。
此時,楊榮已經去世,剩下的楊士奇和楊溥
也年老多病。王振的機會來了。他從此大權
獨攬,不但控制了錦衣衛,還收了許多屬下,
其中不乏飽學之士,而要論最無恥的,莫過
於工部侍郎王祐。王祐有一次到王振家探望,
在明代,大臣們都留有鬍鬚,而王振沒有
鬍鬚,,但當他見到王祐時,才發現王祐也
沒有留鬍鬚,便問他原因,王祐回答:「老
爹沒有鬍鬚,兒子我怎敢留呢?」
在我看來,王祐真正達到了無恥無界限的境
界,無恥到祖墳上都冒青煙。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明朝那些事兒(16)
在我們的心目中,太監政治大概是這樣一幕
場景:
在一個夜晚,在一所陰森的房子裡,幾個
面目猙獰的太監正在進行密謀。一個太監奸
笑著對旁邊的人說道:「尚書王某某阻礙了
我們的奪權計畫,要把他幹掉!」
這時另一個太監也奸笑著說:「我看還是先
把侍郎張某某幹掉!」
最後太監頭子說:「照計畫行事,把那些忠
臣們都清除掉,然後再把皇帝換掉,我們來
坐江山。」
只要一提到太監,就會和壞蛋聯繫起來,然
後就是忠臣們為了正義,與壞蛋進行鬥爭,
成功了就是正義終於戰勝邪惡,失敗了就是
人間悲劇。
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不是。人們往往過於關注那些所謂
忠臣們的行為,卻很少發現這些大臣們的可
怕之處。
皇帝和大臣們各站在繩子的兩邊不斷拔河。
朱元璋是優秀的運動員,他活著的時候,沒
有人拔得過他。
他的兒子朱棣也是優秀的運動員,雖然設立
了內閣,還是能夠掌握主動權。
到了朱瞻基,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文官集團
十分強大,連皇帝也奈何他們不得。
明朝的皇帝不容易當,那些大臣們像一群蒼
蠅,不但要向你提意見,甚至有時候還會
挖苦你、諷刺你,你還不好把他怎麼樣。罵你、
諷刺你,那是為了國家大事,那是忠言逆耳,
你能說他們不對嗎?
於是在太祖皇帝死去20年後,繩子失去了平
衡,獲得票擬權的內閣集團變得更強大,皇
帝一個人就要撐不住了。這樣下去,他將被
大臣們任意擺布。
苦苦支撐的朱瞻基一步步被拉過去,正在這
時,他看見旁邊一個人,他對這個人說:
「你來,和我一起拔!」這個人就是太監。
明朝的文官集團的權勢已經到了十分猖狂
的地步,他們不但干預朝政,還監控皇帝的
私生活。於是,皇帝只剩下一個選擇:讓
太監去制衡大臣。
中國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並不是明
朝,而是唐朝。唐朝後期,宦官甚至可以立廢
皇帝。而在明朝,太監雖然專權結黨,但皇帝
要動手解決他們,只需要寫一張小字條。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應該大致了解明宣宗
教太監讀書的目的。他要培養的並不是有文
化的太監,而是戰士,足以對抗文官集團的
戰士。
就這樣,朱瞻基將朱元璋集中的權力又分散
出去,票擬權給了內閣,批紅權由太監代理。
永樂末年,朝廷下了一道旨意:凡是各省教
育局的官員,如果長期工作表現不好的,可
以調到京城當官。按說這樣的好消息應該會
吸引許多人報名參加,實際上根本沒有幾個
人理會這件事。因為調到京城後要淨身當宦
官。
王振就幹出別人不想幹的事。正是這個人影
響了明朝的興衰。
由於王振在一群文盲中鶴立雞群,受到了
宣宗的關注,朱瞻基感覺他是一個人才,便
派他去侍奉太子讀書。從此,王振就與太子
朱祁鎮結下了不解之緣。
(待續)
※我的祖母連絨非常節儉。她曾經告訴我:
「連一根火柴也不能浪費!」因為以前沒有
一打開開關就點火的瓦斯爐。煮菜前要先用
火柴點燃報紙與煤炭。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