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列傳(9)
唐太宗之所以被後世知曉他是名君,是因為
他去世後50年,由吳競這位歷史學家所
編篡的「貞觀政要」。「貞觀政要」的內容
是唐太宗與臣下的政治問答集。自古以來,
就被視為是帝王學的教科書。日本的政治人
物也喜歡讀「貞觀政要」,例如北條政子、
德川家康。明治天皇也接受老師為他講授
「貞觀政要」。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側近說:「當君主的
人必須設法讓人民生活安定。如果搾取人
民,享受奢侈的生活,猶如割自己的肉來
吃,雖然可以吃飽,但是身體卻受傷了。」
貞觀4年,房玄齡上奏:
「前一陣子,臣檢查兵器庫,發現與隋朝相
比,嚴重不足,懇請補充。」
唐太宗說:「現在需要的與其是充實兵器
庫,不如專心政治,增進人民的生活。那
才是朕的武器。隋煬帝之所以滅亡,不是因
為武器不足,而是因為捨棄仁義,遭致民怨
之故。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對唐太宗而言,唯一的娛樂是打獵。即使如
此,重臣魏徵仍舊以安全為理由,勸唐太宗
少打獵。
唐太宗之所以是名君,是因為有許多人才輔
佐他。可惜宰相房玄齡71歲去世。尚書
右僕射(也是宰相)杜如晦更早,46歲就去
世。
也不能忘掉唐太宗的文德皇后的角色。她
14歲嫁給唐太宗之後,就謹守儉約,努力
讀書,發揮內助之功。有一次,唐太宗針對
臣下的賞罰,詢問文德皇后的意見,文德皇
后說:「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婦女愛發表
意見是家庭破滅的原因)。我一介婦人,怎
麼敢置喙國家大事呢?」她引用「書經」裡
的話,婉拒提供意見。
還有,唐太宗想要任命文德皇后的哥哥長孫
無忌為宰相時,文德皇后強力反對。可惜文
德皇后36歲時就去世了。當時,唐太宗大
嘆:「朕失一良佐也!」
唐太宗晚年時,為接班人問題傷腦筋。唐太
宗與文德皇后生了3個男孩,立長子承乾
為太子。但是,承乾長大後,素行卻不良。
唐太宗逐漸喜歡次子泰。承乾察覺後,心生
不滿,企圖暗殺唐太宗。事跡敗露,承乾被
剝奪身分,降為庶民。
然而,次子泰也有一個大缺點,他滿懷野心,
會設計陰謀。顯然不適合守成時期的領導人。
結果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建議下,唐太宗立
么子治為太子。但是治只有「老實」一個優
點,要接下大唐帝國,顯然條件不足。
事實上,治當上皇帝後,就被皇后武則天
控制,最後皇帝的實權也被皇后武則天搶走。
唐太宗晚年時,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那就
是3次遠征高句麗。那時候,高句麗、新羅、
百濟相爭,新羅向唐朝求救,唐太宗就3次
遠征高句麗。遭遇高句麗堅強抵抗,沒有
達成軍事目的前,唐太宗就去世。對唐朝而
言,這3次遠征高句麗只是讓民力疲憊而已。
唐太宗即位之後,對軍事行動小心謹慎,以
不傷害民生安定為範圍,因為他不想重蹈隋
煬帝的覆轍。
不料,唐太宗晚年時,卻在沒有正當理由下,
3次遠征高句麗。這個時候,雖然有房玄齡、
長孫無忌等側近建言中止,但是唐太宗不聽。
可見再怎麼樣的名君,能夠持續當初如履薄
冰的心態,頂多是20年。
649年,唐太宗去世,享年只有50歲。據說
是因為3次遠征高句麗讓他身心俱疲而早死。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