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爭觀會衝突?(11)
賠償帶有經濟協助的性質,所以讓日本人
的贖罪意識變淡薄。對亞洲各國的賠償,對
日本而言,是確保原料與市場的必要經費,
而且以賠償為名提供的物質,主要供給對方
的工廠與建設道路,有多少直接供給戰爭
被害者是一大疑問。
由上述可知,對亞洲各國戰爭被害者的賠償
問題在戰後一直是「休火山」狀態。到了
1980年代,亞洲各國民主化,民眾可以自由
表達自己的意見。加上戰爭被害者的高齡
化,實現賠償的期限迫在眉睫,美國又於
1988年決定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強迫收容的
日裔移民給予賠償。受此刺激,要求賠償
運動一舉噴出,成為「活火山」狀態。
日本人有兩個問題,第一,戰後在冷戰下,
美國給予日本「寬大的講和」。日本在外交
上就完全倒向美國,對亞洲各國卻沒有對等
的姿態。
讓越戰升溫的美國國防部長「McNamara」於
1968年出版「回憶---越南的悲劇與教訓」。
他如此寫道:「在甘迺迪與詹森政權,我們
決定參戰,這是根據美國的原則與傳統的行
動,但是我們大錯特錯了!」
對這個坦白的反省,一些美國媒體強烈反彈。
「紐約時報」在社論中寫道:「越戰時有300
萬越南人死傷,美軍也有5.8萬人死亡,
McNamara的後悔完全無法彌補這些戰死
者!」其他報紙也認為為何「McNamara」在
辭去國防部長時,沒有公開批判越戰,讓
越戰早日結束呢?相反的,鷹派認為越戰
結束後,大量難民逃出越南社會主義政權,
以及越南社會主義政權侵略高棉,因此越戰
是正當的。在鄉軍人協會認為「McNamara」
利用越戰的悲劇寫書獲得利益,不可原諒,
應待將版稅捐給慈善機構。
1991年,老布希總統宣布灣岸戰爭勝利,並
且說這讓美國人從「越南的亡靈」解放出來。
的確,灣岸戰爭結束後,老布希總統獲得史
上最高的支持率89%,由此看來,美國人似
乎忘記了從越戰失敗所獲得的教訓---對外
軍事干涉必須謹慎。
1989年,美國趁當時國際輿論關心東歐各國
的動亂時,侵略巴拿馬。美國過去一直非難
巴拿馬的反美獨裁者Noriega將軍參與販賣
麻藥。美國侵略巴拿馬後,逮捕Noriega將
軍。
不過同時,如果看過美國電影「7月4日出
生」,就會知道美國人現在仍然懷著強烈的
「No
more 越戰」的心情。這部電影的主角
受愛國心驅使,高中畢業後立即進入陸戰隊
前往越南。結果受重傷,半身不遂回國。
回國後,周遭的人都認為他參加了「骯髒的
戰爭」而與他保持距離。有一段時間他借著
酒與麻藥來逃避現實。最後他成為反越戰
團體的領導者。
後來根據研究,美國有很多次機會可以避免
介入越戰的泥沼。第一是日本戰敗後,胡志
明宣布越南獨立,要求美國承認。但是杜魯
門政權認為在對蘇聯戰略上,需要法國的合
作,因此雖然不滿法國勢力回到中南半島,
仍然拒絕胡志明。
第二個機會是法國在南越樹立傀儡政權後,
於1954年,退出越南。決定如何實施南北
統一選舉的日內瓦協定即將簽訂。艾森豪政
權認為如果實施南北統一選舉,胡志明一定
會當選,所以拒絕簽訂日內瓦協定。而在南
越擁立親美的吳廷琰政權、取代法國直接介
入越南。
第三個機會是吳廷琰政權越來越獨裁。1961
年,甘迺迪政權決定派遣特殊部隊,直接
軍事介入。
(待續)
2020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