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不活動」生百病

「不活動」生百病 80歲的張三因肺炎入院治療2星期,痊癒後,回到自家,身體卻越來越衰弱。剛入院時,由於發高燒5天,醫生交代他要「靜養」。發燒退了之後,張三自己仍舊盡量「靜養」,整天躺在病床上,吃飯也躺在病床上吃。痊癒後,回到自家,仍舊盡量「靜養」,幾乎都躺在床上,他的妻子也將三餐端到床邊讓他進食。出院1星期後,完全沒發燒,也不咳嗽,張三認為該恢復正常的生活了,沒想到不扶著床邊的家具,無法從床上站起來。而且很容易疲倦,因此很早就上床睡覺。後來,連走路也覺得很吃力。上個廁所,都必須扶著家具或牆壁。此外,對來探病的好友,叫不出名字來,讓他的妻子擔心他是否得了失智症。 像張三這樣的老人,在出院,回到自家後,身體卻越來越衰弱的情況,並不罕見。這不是年齡大的關係,而是所謂的「生活不活潑病」。要治療「生活不活潑病」,最簡單的方法是「盡量外出步行」。外出步行的話,不僅會用到腳的肌肉,而且也會用到手和身體等全身的肌肉。還有,不只是肌肉,用到肌肉,就必須補充氧氣,因此心臟必須比靜止時,輸送更多的富含氧氣的血液到全身,肺臟就必須努力工作。此外,由於肌肉運動,會消耗能量和營養,腸胃和肝臟等消化器官也必須努力工作。 加上,外出步行時,當然會看到街景的種種變化,有助於刺激腦部。因此,「外出步行」可以使用到身體的肌肉、各種器官以及腦部,讓身心2面都獲得好的刺激,讓身心機能更活潑。 除了「外出步行」外,做家事也是治療「生活不活潑病」的好方法。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做家事的活動量不如「外出步行」,其實不然。首先所有的家事都必須站著做,煮三餐,加上洗碗筷,都必須花許多活動量。洗衣服時,雖然有洗衣機,但是晾衣服時,也必須花許多活動量。 「復健」的英文是「rehabilitation」。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像正常人一樣的回復生活的權利」。西方古時候,「rehabilitation」的意思是「回復權利、名譽、尊嚴」。例如在中世紀,被罷免的高官,回復原來的地位時,稱為「rehabilitation」。在宗教上,被剝奪教籍後,又回復教籍也稱為「rehabilitation」。聖女貞德於1431年經宗教審判後,被處焚燒死刑,但是25年後,再度舉行宗教審判,讓聖女貞德回復名譽,也回復教籍,法國人稱這個審判為「復權(rehabilitation)審判」。在醫學上,身障者的「復健」,其目的是要讓身障者因為身體障礙而受到的種種不方便,能夠消除,讓身障者能夠回復正常生活。「復健」的最終目的則是要讓身障者能夠重返社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醫療界發生「早期離床、早期步行」運動。 這個運動的起源發生在1938年。當年,美國的外科醫生萊特浩撒,為38歲的病患實施盲腸炎手術。當時在美國,實施盲腸炎手術後,病患必須在病房靜養1至2星期,所謂「靜養第一主義」。但是這位病患因為工作之故,必須立刻回家,手術後當天,便出院。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事實上,萊特浩撒醫生很早以前就懷疑「靜養第一主義」,現在看到這位病患的情形,更增添信心。從此對接受盲腸炎手術的病患,都要他們手術後,不必躺在病床上靜養,而是離開病床,步行,過普通的生活。由於結果都非常良好,就擴大對象,對所有接受腹部手術的病患,都要他們早期離床、早期步行。結果,早期離床、早期步行的病患,和「靜養第一主義」的病患比較起來,體力較好,食慾也較旺盛,而且傷口的復原也較快。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許多醫生都被徵召到前線,有些醫院因為醫生不足而關閉,在這種情形下,大家想起萊特浩撒醫生的主張,便讓病患在手術後第2天,或孕婦生產後當天,就讓他們下床步行,早點出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靜養第一主義」已經消聲匿跡。病患無論在住院時,或回到家,不再以「生病」為理由,整天躺在床上,而是下床步行,過普通的生活。這樣反而較快恢復健康。這種新觀念不久也傳到歐洲。 另外一個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拉斯克醫生在密蘇里州的空軍醫院所做的實驗。拉斯克醫生將罹患肺炎的傷兵分成2組,1組實行「靜養第一主義」,另1組病情稍微好轉,就讓他們下床步行,過普通的生活。結果後者比前者的住院期間少了3分之2,而且再度罹患肺炎的比率只有10分之1。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抗生素,所以再度罹患肺炎的比率很高。 還有一個例子是,幾位健康的志工參加實驗,過6星期完全靜養的生活。他們躺在床上,禁止移動手腳,連三餐都請人餵食。結果骨頭裡的鈣質以及肌肉裡的氮素分解出來,從尿液中排出。心臟的機能也衰退。停止完全靜養的生活6星期後,心臟的機能才恢復原狀。健康的年輕人都必須花這麼久才能恢復原狀,如果是中老年人,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原狀。 對「生活不活潑病」的研究,後來在宇宙時代發揮功效。人類最初在宇宙飛行是在1961年 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進入地球軌道,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1969年,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但是隨著人類在太空逗留的時間延長,無重力狀態便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例如1965年,美國太空人只乘坐雙子星4號在宇宙逗留了4天,尿液中的鈣質就明顯增加,踵骨中的鈣質也減少9%。 太空總署的醫療專家就趕緊設法補救,在1965年12月的雙子星7號任務中,就讓太空人做特別的運動,以及在食物中增加鈣質。因此雖然在太空逗留14天,卻讓踵骨中的鈣質只減少3%。 太空中的無重力狀態等於徹底躺在床上靜養。由於無重力狀態,太空人只要花很小的力氣就可以移動很重的物體。因此肌肉在長期不使用的情況下,變得萎縮。由於不需要使力,心臟也不需要賣力工作,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心臟變得很「悠閒」,機能逐漸退化。 「生活不活潑病」原本由一位美國的復健醫生,命名為「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rome)。可是日本的醫生大川彌生認為「廢」這個字眼太過刺激病患,讓病患連想起「廢人」、「廢物」,而垂頭喪氣,因而改用「生活不活潑病」。 記住,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沒病、沒傷」的狀態,而是能夠參與社會活動。 (全文完) 理州上 2013年7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