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我不理解的上帝(3)

我不理解的上帝(3) 征服迦南不應該被看成是整個舊約的主要背景音樂。因此,征服迦南既是獨特小規模的歷史事件,它就不應當作為後代與敵對者互動的典範。 征服迦南是神信實及大能的紀念碑,而不是以色列民勇敢善戰的記號。它是絕無僅有的事件,是神在以色列民救恩歷史的敘事中一件祂特別的作為。這能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耶穌基督禁止祂的門徒仿傚舊約的暴力,卻未斥責舊約的經文本身。 「種族屠殺」(genocide)這個字,有時會被用來描述舊約中以色列民對迦南人的征服。這個字在現代的使用中,常常出於種族優越感的迷思,因此有時被稱為「種族清洗」(也就是把人當垃圾的委婉說法)。然而,迦南之役在聖經中卻從未以種族基礎當作正當理由,任何一點點的種族優越感在申命記中都徹底地被否決。 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內容有一部分是,保證他的後裔必要擁有他目前暫居的那塊地,但那是在將來而不是當下。在亞伯拉罕的時代,亞摩利人(迦南人)的社會,還未壞到要被神全面審判的地步;但那個時候終要來到。最後迦南人的罪惡就會滿盈,該受神的審判。 所有人類都免不了犯罪,當罪惡墮落到了極點,神的審判就會來到。但有時候,神會認為還不夠成熟。 代代過去,迦南人真的罪惡滿盈了。這些罪包括性雜交、性氾濫、殺嬰獻祭。迦南之役不是人類的種族屠殺,它是出自神的審判。 我們若把征服迦南放在對罪惡施以懲罰的架構上,其中所牽涉的暴力就有本質上的差異。並非說它就不再顯得那麼暴力了,也不是說它突然變「好」、「沒事了」;但它的確不一樣了。「懲罰」改變了這暴力的道德脈絡。暴力有兩種。一種是任意妄為,一種是被嚴格控管、在道德架構下的懲罰。在人類社會如此,神的角度亦然。無論我們身為父母的管教章程如何不同,在「不聽話而施以懲罰」及「隨意虐待孩子」兩者之間,一定會有所分野。同樣地,經過法律程序而強制入監服刑的懲罰,與遭挾持綁架失去自由的人質,兩者的道德脈絡完全不同。 在正義與懲罰的框架下使用暴力,可能頗具爭議,但與「隨意濫用私刑」還是有所區別。聖經堅持認為征服迦南的激烈手段,是對整個社會所施予的懲罰,在此道德架構下的事件應當與任意妄為的種族屠殺有所區別。雖然這沒有讓暴力變「好」,但的確使它有所不同。 交戰期間,大家都免不了想置敵軍於不義,凸顯我軍於正義的一方,古今皆然。人很容易把衝突兩極化。倘若對方是「壞蛋」,我們當然是「義勇之士」。神很清楚以色列民在贏得迦南之役的勝利後,會落入這種自我陶醉裡,因此祂在申命記第9章4至6節就預先警告︰「耶和華你的神將這些國民從你面前趕出以後,你心裡不可說︰『耶和華將我領進來得這地是因我的義。』其實,耶和華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是因他們的惡。你進去得他們的地,並不是因你的義,也不是因你心裡正直,乃是因這些國民的惡,「耶和華你的神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去,又因耶和華要堅定祂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應許的話。你當知道耶和華你的神將這美地賜你為業,並不是因你的義,你本是硬著頸項的百姓。」 以色列民想要直接導出一條公式︰ 我們的勝利=我們是正義的+仇敵是邪惡的 但是摩西告訴他們,這種加法錯了。以色列民對迦南人的估算,有可能正確,但對自己的估算則錯了。神要用以色列民來作為懲罰迦南人的代理人,並不等於以色列民就是義的。事實上,如摩西所提醒他們的,他們的叛逆曾惹惱上主,到了要毀滅他們的地步,而且還不只一次。所以,以色列民根本沒有什麼可引以為傲的。 風水輪流轉,在後來舊約的歷史中,神就使用了亞述及巴比倫來懲罰以色列的罪惡。而也沒讓那些國家變成義的。那些國家也要為自己的罪惡吃苦頭。 神過去和現在都可以使用罪惡深重的國家為代理,來執行祂掌權於國際之間的歷史正義,但祂也會處理這些國家。 神警告以色列民,倘若他們步迦南人的後塵,神就要待以色列民像待他們的仇敵一樣,使用別的國家來對他們施予懲罰。 在整個舊約以色列歷史中,有非常多代的以色列民淪入仇敵的手中承受神的審判,而只有一代迦南人民在以色列民手中承受神的審判。 對許多人而言,征服迦南可能有兩方面令他們反感。一個就是其中全然血腥的場面,另一個就是,這居然是神下達的命令。 即使神沒有直接下命令,只是允許以色列民去征服迦南,這真的有什麼不同嗎?倘若逐出迦南人不是由以色列民來執行,而是由別的國家做的,那會有什麼不同嗎?畢竟,所有事物的發生都與神的意旨相關。沒有任何一件事的發生,不是在神的全然掌控之下。 雖然聖經記載了戰爭,包括這一段征服故事,但它指向神最終的計畫,就是要帶給萬國平安,並要終止戰爭與任何形式的暴力。 有一個足以平衡「征服的暴力」的方式,那便是去聆聽舊約所發出的另一種聲音。這聲音譴責了出於邪惡的暴力。這聲音很早就出現,從雅各斥責他的兩個兒子西緬和利未就可以看出,因他們採取了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的報復行動。這聲音渴望要終止戰爭,渴求神的平安遍及全地。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我不理解的上帝(2)

我不理解的上帝(2) 所以我們容許新約取代舊約,乾脆把舊約掃進歷史的畚箕裡。然而這行不通。原因有三。第一,舊約說到神的愛和憐憫,篇幅跟新約一樣多。第二,新約中說到神的憤怒和審判,比舊約更多。第三,耶穌基督和新約的作者,好像從未因舊約所記載的故事而覺得尷尬。 我認為若想以新約來排除舊約,這是一種膚淺和扭曲聖經的觀點。 亞伯拉罕為了所多瑪與蛾摩拉而向神求情,結果發現神比他預期的還有憐憫心,答應只要有幾個義人,就會放過滅城的計畫。摩西也認為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為千萬人赦免罪孽。 新約所談的真只是一位慈愛的神?所有關於神的憤怒與處罰到新約就停止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事實上,耶穌基督談到的地獄比新約任何人還多。福音書中耶穌基督?用了8次「地獄」,比喻惡人不肯悔改的下場。 因此,若以為進入新約時代,就擺脫了以色列民未開化認知中那個好發怒的神,而發現一位比較溫文儒雅、充滿憐愛的神,那就錯了。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會認為舊約比新約殘忍,但新約其實比舊約更令人害怕。因為舊約鮮少談到現世審判以外的東西。而福音書中,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卻是永恆的懲罰。 另一種迴避舊約暴力問題的方法,就是把上帝跟這一切脫鉤。這都是以色列民自己要去攻打、驅逐迦南人,然後奪取他們的土地。從以色列民的角度來看,這是必要手段,因為他們無法在曠野中存活,總得找一塊地落腳。所以,要不是他們先征服了迦南人,然後合理化成這是他們的神——耶和華的旨意;要不就是他們事先已經相信這是耶和華的旨意和命令,讓他們採取這行動。無論是哪一種,「神命令」去征服這事,是以色列民自己的領會而不是從神而來。以色列民以為神這麼命令,可是他們搞錯了。 這種「解方」的妙處在於,我們只要歸罪於以色列民濫殺迦南人,而不必怪罪神。神只是被以色列民牽連了,而我們不必去接受以色列民的錯解。 乍看之下,這種說法似乎有聖經的支持。在舊約中當然有些例子,的確是人誤以為神要他去做,結果發現弄錯了。 因此,去譴責以色列民而讓神保持清白,接受這樣的觀點並非全無道理。 但是,這也一樣行不通。首先,當舊約中有人的確搞錯了神的心意,神後來會指正他們的錯解。我們一定可以在聖經中讀到一些更正的記載。但我們卻整本找不到,連一點點暗示都沒有說以色列民奪取迦南地是誤解了神的旨意。聖經反而提到,出埃及記那一代的以色列民,因為拒絕驅逐的工作(民數記第14章),因此被定位是對神旨意的不順服(詩篇第106篇 24至35節)。 這觀點產生最大的問題在於,聖經一直沒有把征服迦南地解釋成是一個大錯誤;聖經反而是期待、命令對迦南地的征服,而且把它當作完成神的旨意。 詩篇作者也確認,這征服並非靠人手之力,而是神的大能。(詩篇第44篇 1至3節)。 你不能把這一段征服從整個聖經歷史中像動手術一樣割除,說這只是一群糊塗戰士所幹下的血腥戰事,而其他部分仍是神掌權。若要把聖經當成整體的,就不能如此做。 處理征服迦南地所引發的問題,有沒有「解決」之道?我與這問題搏鬥多年,得到的結論是,並沒有「解決」之道。聖經這部分的內容,是我不得不把歸類在「我不理解的上帝及其作為」的籃子內的。我曾想過,倘若這段故事不出現在聖經裡那該多好(通常是在許多質疑的轟炸之後),雖然我也知道,對聖經有這樣的願望並不好。只是,這一切還是很難理解。 我們必須從「整個舊約的大格局」、從「神掌權的正義」,以及從「神整個救恩計畫」這三個架構,來思想這段征服的故事。 首先,故事中所描述的戰爭不應稱為「聖戰」,它只稱為「耶和華之戰」。也就是說,它是以色列的神自他們仇敵手中贏得的勝利。 耶和華之戰的特點是,它是耶和華所許可,由祂擔任指揮官、戰果也是由祂負責。而敵軍,不僅是以色列的敵人,也是與耶和華敵對。 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會用到herem這樣的概念。它的意思是指,所有被征服的,不管是人、牲畜或產業都要歸獻予神。當一場戰爭宣告了herem時,以色列民就不准收取任何戰利品,任何物品都不可佔為己有。用在迦南地上的列國時,一般的規則是全都毀滅。以色列所實施的herem並非特有。從當時別國的文獻中也可看出,這種「全都毀滅」的戰爭也存在。 倘若這種習俗是當時近東古文化很普遍的標準,那麼神竟然把祂的旨意妥協於如此墮落的現實中,竟然在歷史塵世間來彰顯、完成祂的救贖計畫,這其中有何意義呢? 舊約中的律法必須處在一種平衡,就是神創造標準的「理想」與人類墮落生活的現實兩者間的平衡。一夫一妻是神為男女所訂下最好的旨意。但在一個墮落的塵世中,神允許離婚。蓄奴和離婚並非神的原意,但是在人心剛硬的墮落世界中,也只好有些通融。 有沒有可能在一個必須靠戰爭取得土地的墮落塵世中,而當時的戰爭方式又只有舊約所描述的這種;這會不會是神要讓賜土地的應許成就的唯一方式呢?倘若延著這一條思路,亦即herem可以用蓄奴與離婚相同的道德架構來觀察,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在罪惡的世界中,神選擇以此模式來適應人的狀況,並不代表這是祂的最佳意思。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我不理解的上帝(1)

我不理解的上帝(1) 我的虔誠基督徒妻子千瑤送我一本書「我不理解的上帝」。作者是萊特(Christpher J.H.Wright 1947-)。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神的行事風格未免太奇怪,怎麼讓他的兒女有的是苦難連連、有些卻風平浪靜。我們都是罪人,沒有誰比較壞,神卻允許這人大受苦難,另一人則倖得於免。年齡越大,我越不覺得我理解這位上帝。有些我對於神的不理解,會令我道德上不安,這類例子聖經裡就有,特別是在舊約。舊約有太多的暴力。被公認為最鮮明的大概就屬毀滅迦南人的例子吧(舊約的以色列民按著神的吩咐,去奪取那塊應許之地)。 我們只要活著,邪惡與苦難就無所不在,不斷騷擾我們。你怎麼會信一個這樣的神︰既慈愛又全能,卻讓這世界充滿邪惡與苦難?這種對基督教的指控,通常是用一種老套的兩難推理形式︰神若是慈愛又全能,就應當能阻止邪惡與苦難,既然祂未阻止,祂顯然就不慈愛又全能。 世上許多的邪惡與苦難,是源自人類的罪性與惡行。有些人認為像海嘯這樣的天災是因人類的墮落,神對地球施予的咒詛。這觀點等於把「自然邪惡」的類型刪去,全都當成「道德邪惡」。即使像海嘯這種完全無關人為因素或人類無法掌控的天災,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過錯。 我們不該假定那些遭遇天災切身之痛的人,都是更糟糕的罪人,比起住在其他地方而幸運躲過的人,更該受到神的審判。 2004年12月的海嘯事件後,在北美有一間教會的網頁宣稱,有1900名瑞典觀光客在海嘯中喪命是值得感恩的事,因為瑞典對性文化和法令太開放,所以神要對此罪惡施行審判。這是什麼話?這樣的無情說法,與在英國穆斯林教士無情的謬論有何兩樣?後者認為那是阿拉對那些在泰國觀光的性消費者施行的審判。 聖經的確有例子,提到神使用大自然的力量,來施行審判或拯救。但我們不該說,每一次大自然天災就是神對某人的審判。耶穌基督在這方面給了我們最清楚的例證。在約翰福音第9章1至3節,有人問耶穌基督,那生來瞎眼的遭到神的審判,是因為他自己的罪,還是父母的罪,耶穌基督回答說︰兩者都不是,那人瞎眼,根本與「神審判罪」無關。 我們認識的神,是耶穌基督所說,連一隻小麻雀掉在地上都在意的神。但當海水吞噬所有村落和教會時,這位神又在哪裡? 這位難以理解的神,不就是舊約的神嗎?那些想詆毀基督信仰的,容易對舊約的神大肆批評。例如達金斯(Dawkins)這位無神論者,對舊約的神批評道︰「舊約的神,我敢說是所有小說人物中最令人討厭的傢伙︰善嫉、自恃、自憐、偏頗、記恨的控制狂,報復性強的嗜血種族清洗者,重男輕女、歧視同性戀、鼓吹種族主義、殺嬰、製造瘟疫、任性無常的霸凌者!」 某些時刻我們自己在讀舊約時,也有同感(倘若我們夠誠實的話)。坦白說,當聖經的信仰受到這樣的挑戰時,我們不免尷尬。 聖經所記載的一些故事,像是神對亞干或可拉全家祭出的恐怖處分,這我們該怎麼說呢?我們又該如何理解︰神會生氣、嫉妒、復仇?另一方面聖經又告訴我們,神是愛,好發憐憫,有恩慈,當以色列人呼求上帝去咒詛別人,替他們向仇敵報復時,我們又該如何看這位上帝呢? 而最困難的是迦南人這段故事了。左看右看,分明就像以色列人對迦南人的一場宗教屠殺或種族清洗,這樣的暴力,如何能跟那位我們渴望去愛祂、信靠祂、理解祂的神連結在一起? 當我們想到過去人類的歷史中,舊約中的暴力常被拿來當成合理化暴力的藉口時,我們更會覺得坐立不安。基督教國家歷史迄今,不乏打著基督教旗幟的領袖,他們採用武力征服、凌虐、處死、酷刑和種族清洗等手段,並宣稱是從舊約中找到的神學理據。對付穆斯林的十字軍東征、對北美印第安人或澳洲原住民的種族屠殺、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對非裔美國人的歧視和暴力,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佔領,甚至在北愛爾蘭對天主教徒的態度。所有這些例子中,他們採取的第一步驟都是宣告對方是上帝所詛咒的「仇敵」,跟迦南人沒什麼不同。因此,消滅他們乃是合情合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他們錯誤的援引聖經而怪罪舊約。 對於舊約的暴力場面,你怎麼辦?目前有好幾種解法。有些人把這個問題擱在舊約中,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來到很不一樣的新約,一切就趨於「正常」了。有些人傾向於認為,這一切問題都出於以色列人錯誤的熱忱以及對神的蒙昧無知。但我認為,以上幾種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只能部分理解或完全扭曲聖經的意思。 為了解決疑難,可能最容易掉入的陷阱是,把新舊約分開對立起來,認為這一切都是舊約時代的故事,幸好我們現在是新約時代的基督徒了。我們認識的神不是這樣,或者說,上帝已經徹底改變祂與我們相處的模式了,因為耶穌基督已經來過,向我們彰顯出更好的模式。 這樣的解方,伴隨的是一個對聖經最普遍的誤解。那就是以為舊約的神只愛詛咒和責罵、戰事與復仇、流血與懲罰;而新約的神就比較好相處了,耶穌基督來了才把愛、寬恕和赦免帶給我們。 這方式雖然避開了對舊約的尷尬問題,卻把一切推到新約去了。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網路上癮症(2)

網路上癮症(2) 如果在線上遊戲投入許多時間和金錢,遊戲中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好,排名榜的名次也越來越前面。如此一來,就會獲得其他戰友的稱讚,許多人會來請教你秘訣,你就成為遊戲世界的英雄。這樣的成就感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獲得。像邱志偉這樣在社團裡的人際關係雖然不如意,卻能夠在線上遊戲的世界,發揮領導能力,獲得其他戰友的稱讚,嘗到現實生活所沒有的成就感。有不少沉迷於線上遊戲的青少年也有同樣的體驗。 年輕人之所以沉迷於線上遊戲,一方面固然是線上遊戲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的學業或工作不順,或是與家人、朋友的人際關係不融洽,在現實生活中充滿煩惱與壓力,讓他們在線上遊戲的世界中尋求心理滿足,以彌補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他們一回到家,進入房間,立刻打開電腦上網,開始玩線上遊戲。除了吃飯和洗澡之外,一直玩線上遊戲,直到三更半夜。即使想到第二天還要上學或上班,而不得不關電腦,他們的情緒仍舊處於亢奮狀態而難以入眠。結果天空已經開始變白,好不容易才睡著,這樣畢竟睡眠不足。結果往往因為睡過頭而遲到。或者到了學校或公司,因為睡眠不足而無法集中注意力。於是他們在學校或公司的人際關係越來越不融洽,壓力越來越大,就越需要在線上遊戲裡尋求心理滿足,形成惡性循環。 網路於1990年開始普及。沒幾年就產生網路上癮的問題。最早注意到這問題的是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者Young博士。她於1998年出版著作「網路中毒」。書中介紹了一位女性因為一天花10小時以上,沉迷於網路聊天室聊天,導致上網費用大增,生活費因而捉襟見肘。又介紹了一位男性因為一個星期花50小時上網而導致夫妻離婚的例子。 南韓政府於1999年推行網路普及政策,只花了3年就讓南韓超越美、日,成為broadband的先進國。這是網路普及政策造成的成果。然而,從2002年開始,產生網路普及政策的負面效果。2002年10月8日,光州一位24歲的男性,因為在網咖連續86小時玩線上遊戲而死亡。86小時之間,他除了去買香菸與上廁所之外,都在玩線上遊戲。他玩的是南韓版的MMORPG。這個遊戲在南韓很受歡迎。當放學和下班時的傍晚時刻,有10萬位南韓人同時log in這個遊戲。 南韓政府發現事態嚴重,便於2005年成立「國家青少年保護委員會」,開始解決網路上癮症問題。南韓政府並且於2006年,禁止未成年者於深夜進入網咖。 在南韓,有網路上癮症的兒童,其父母大多都在工作,也就是雙薪家庭。父母親回到家,做家事時,往往給兒童玩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讓兒童安靜。因此兒童從小就熟悉上網,很快就有網路上癮症。 據研究,有網路上癮症的青少年,其智商(IQ)比一般青少年還低。因為網路上癮會對掌管認知能力的前頭葉產生負面影響。 南韓於2007年實施「營救學校」(rescue school)。這是讓網路上癮者聚集在森林學校,住宿12天11夜,並舉辦各種活動。網路上癮者分成國中男生、高一男生、女生三種。全南韓有16個「營救學校」。 參加者每人負擔10萬韓圜,這不到實際費用的10分之1,剩下的錢由國家補助,因此貧窮的青少年也可以參加。每梯次的「營救學校」最多接受30名青少年。很少有青少年主動來參加,大多由父母或老師帶來報名。並不是想參加就可以參加。必須先到身心科接受醫生診斷,若醫生認為有必要參加「營救學校」,才可以報名。換言之,排除症狀輕的人,讓症狀重的人優先參加。「營救學校」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稱為「mentor」(中文可以翻譯成良師益友)的大學生志工。他們都已服完兵役,因此很熟悉團體生活。每2、3位參加者分配到一位「mentor」,24小時跟在身邊,無論是睡覺時或上廁所時都在一起,上課時也坐在旁邊。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防止參加者中途逃脫,更重要的是讓「mentor」和參加者有充分交談、溝通的機會。 在「營救學校」中,參加者要接受精神療法、音樂或繪畫的藝術療法、陶藝或打鼓的工作療法、潛水或攀岩的運動療法。此外還必須養成讀書的習慣,以便取代網路。據輔導員和「mentor」的觀察,參加者只要經過一個星期,就會有明顯的改變。 12天11夜的「營救學校」結束後,在3個月之間,輔導員會每星期1次作家庭訪問。不只是輔導員,「mentor」也會與參加者見面3次。輔導員和「mentor」必須觀察參加者是否已經完全擺脫網路上癮,如果沒有完全擺脫,有些青少年會接受建議,再度參加「營救學校」。 家庭中若有網路上癮症的孩子,父母親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千萬不要和孩子「交易」。例如說︰「你若讀書1個小時,就讓你上網2個小時。」因為這種「交易」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孩子嘗到甜頭,會得寸進尺。所以父母親的態度必須維持一貫的原則,不可讓步。也不可因為當天心情好,就特別通融孩子,心情不好,就特別嚴格。 還有,父母親也最好能夠自己也了解網路的內容。畢竟「敵人」是網路,要打敗敵人,就必須先了解敵人。這樣當父母親要說服孩子時,孩子知道你也懂網路,就會對你另眼相看。你說的話才有說服力。 (全文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網路上癮症(1)

網路上癮症(1) 請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不知不覺就花了比預期還長的時間上網。 2.為了增加上網時間,會草率做家事或工作。 3.與其與配偶或朋友相處,寧願選擇上網。 4.透過網路交新朋友。 5.周遭的人曾經抱怨你「花太多時間上網」。 這幾個問題是由美國Young博士設計的,稱為「Internet Addiction Test」。 如果這5個問題中,你有1題以上回答「是」,你就得小心自己是否罹患網路上癮症? 許多國家都為網路上癮症憂慮,其中最嚴重的可能是南韓。南韓從2000年代起,網路上癮症就成為社會問題。南韓於2004年實施調查,發現9歲至39歲的14.6%有罹患網路上癮症的危險。尤其年輕人沉迷於線上遊戲,瞞著父母,使用父母的信用卡。還有人在網咖連續數天玩線上遊戲之後突然死亡。2010年時,有一對南韓夫妻因為太熱衷於玩線上遊戲,竟然讓自己出生才3個月大的女嬰餓死。 據估計,日本有網路上癮症傾向的人,總共為271萬人。而且這只是20歲以上的成人。事實上,越是年輕人,越沉迷於網路。 日本的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於2012年,對全日本的國、高中生10萬人進行網路上癮的調查,結果發現在平常上學以外的時間,國中生每5人有1人,高中生每3人有1人,一天花3小時以上在上網。而且一天花5小時以上的國中生,男女生各約9%,高中男生為21%,高中女生為22%。此外,有網路上癮症強烈傾向的國、高中男生為6.4%,女生為9.9%,合計為8.1%。人數為52萬人。 以同樣的問卷調查方式,歐洲12國的平均15歲青少年,男生為5.2%,女生為3.8%,有網路上癮。顯然日本比較嚴重。 許多青少年由於長時間上網,三餐就草率解決,變得營養不良,而產生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加上晝夜顛倒,睡眠不足,影響學業與工作,甚至罹患憂鬱症。不只是健康出問題,與家人和周遭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也出問題。有一個人因為沉迷於上網,夫妻間的關係變得疏遠,面臨離婚的危機。 兒童網路上癮的問題似乎更嚴重,許多兒童因而不願上學,成績急速退步,親子間的關係變得疏遠。他們還沒發育成熟就沉迷於上網,在街上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兒童很熟練地操作父母親的智慧型手機。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恐怕必須等到他們實際長大之後才知道。 一位高中3年級學生邱志偉在家裡附近的身心科診所看病,醫生判斷他可能罹患網路上癮症。他接受了網路上癮症的問卷測驗,發現上癮度高達90分。邱志偉每天花15小時以上玩南韓製的線上遊戲,晝夜顛倒,要上學前就會發生頭痛、想嘔吐,上學途中又返回家。醫生勸他不必勉強上學,可以在家裡靜養,可是待在家裡的結果是更加花時間玩線上遊戲。 許多青少年原本成績優秀,個性溫和,沉迷於上網之後,若是父母親勸他少上網,他就暴跳如雷,甚至對母親拳打腳踢,或破壞家中物品。 邱志偉在高一的時候開始玩線上遊戲。高二時,因為與社團的人合不來,為了發散壓力,便沉迷於玩線上遊戲,經常玩到三更半夜,於是上學開始遲到。 母親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兩次切斷LAN的線路,結果邱志偉在房間暴跳如雷,母親只好讓步。後來邱志偉連學校都不去了,整天玩線上遊戲。 邱志偉自己心中也很痛苦,因為他玩線上遊戲之故,家中氣氛變得很苦悶、凝重,一家人吃飯時也沒有交談對話。邱志偉覺得寧願一直待在房間裡,於是他在房間裡玩線上遊戲的時間越來越久。 線上遊戲可以和多人一起玩。受歡迎的線上遊戲有MMORPG與FPS。MMORPG是多人參加的線上遊戲,大家同心協力打敗怪物。FPS則是在虛擬的戰場上,使用武器與敵人隊戰鬥,勝負的成績還排名次。這種線上遊戲在南韓特別受歡迎。南韓有些電視節目會實況轉播職業的線上遊戲玩家比賽的情形,而且是在晚上的黃金時段轉播。職業的線上遊戲玩家成為南韓小學生夢寐以求的職業。其他的線上遊戲還有飼養虛擬的寵物或怪物,以及猜謎遊戲等。幾乎所有的線上遊戲都免費,也沒有年齡限制。邱志偉花時間玩的是MMORPG。他最沉迷的時候是中午12點起床,然後玩到傍晚5點。吃完飯後,稍微休息一下,繼續玩到半夜4、5點,然後睡覺。幾乎每天都如此。 線上遊戲的特徵是,玩越久,遊戲中自己的「分身」就越強,擁有的武器也越精銳。如此一來,在遊戲中就能夠屢戰屢勝。 但是並非每位線上遊戲的玩家都有充分的時間,於是發明這種遊戲的人準備一種方法,那就是可以用信用卡購買遊戲內的貨幣,然後用這種貨幣讓自己的「分身」變強,或者購買精銳的武器。 各廠商之所以願意提供免費的線上遊戲,是因為可以靠此謀利。有些兒童便因此瞞著父母,到便利商店偷刷父母的信用卡。各遊戲廠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追加新武器,或者添加只有高段者才能進入的世界或迷宮,讓玩家永遠有新鮮感,永遠不會厭膩,讓玩家投入更多時間與金錢。 玩家在玩線上遊戲時,還可以利用網路電話(skyp),與隊友通話。這也是線上遊戲一個迷人的特徵。一邊玩線上遊戲,一邊與隊友通話,更增添樂趣,更增添有共同作戰的感覺。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是「共同作戰」,不能因為要去上學或想睡覺的理由,而「擅自」離開線上遊戲。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網路大國——中國(8)

網路大國——中國(8) 另一方面,「80後」如何看待中國民主化這個問題? 他們認為︰如果民主化能夠讓我變有錢,民主化的確不壞,不過這個可能性很低。最後很可能大家都變窮。參加反日愛國示威遊行時,若示威遊行變成「反政府」,而被逮捕,就會被列入黑名單,人生就此泡湯。民主化運動有這個價值嗎?而且我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是誰讓我有這種榮耀感?不是中國政府嗎?當然不能允許貪污腐敗存在,但是我卻不願失去現在的榮耀感。 那麼年輕人的父母親看法如何呢? 他們認為︰民主化之後,我們的生活是否會變得更好,是一大問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遍及社會各角落,如果要推翻中國共產黨,一定會引起社會混亂。我們雖然對貧富懸殊不滿,但是和改革開放前比起來,大家的生活都變富裕了。目前的中國政府讓我們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因此我們不會想推翻它。如果再發生一次天安門事件,如果人民解放軍再度對無辜人民開槍的話,那麼中國共產黨就真的完了。因為那時候,中國人民已經不是天安門事件時候的人民,而是擁有經濟力與發言力的人民。 中國共產黨為了維持目前的體制,而重視經濟發展。可是有一天經濟發展一定會達到頂峰,而開始走下坡。那時候,中國共產黨怎麼辦?中國政府一定也知道這一點。 2011年3月的人民代表大會,全人代常務委員長吳邦國在活動報告說:「我們絕對不實施以多黨制的政權交替、三權分立、二院制、聯邦制以及私有化!」 可見中國共產黨內部還是存在著保守勢力。胡錦濤、溫家寶如何克服這股保守勢力,是今後中國改革的一大課題。 中國的網路普及率,2002年為4.6%,2003年為6.2%,2004年為7.2%,2005年為8.5%,2006年為10.5%,2007年為16%,2008年為22.6%,2009年為28.9%,2010年為34.3%,年年增加。中國政府在2010年6月時明言︰「今後5年國內的網路普及率要提高到45%。」 如果有一天,幾乎所有的中國人民都成了網民,大家用按鍵就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一黨專政」就會變成「網民民主專政」,這和「人民民主專政」就相去不遠了。 即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體制沒有崩潰,如果能夠按照憲法所規定,實施真正的「人民民主專政」,那就是中國實現民主的一天。 民主主義的精神在於尊重個人。不只言論自由,還要保護個人的生存權與尊嚴。 日本作家遠藤譽(1941-)出生於中國東北長春市,在中國長大。10歲時,他唸小學,班上只有他一人是日本人。中國人同學時常罵他︰「日本鬼子!日本狗!」還對他吐口水,對他丟石頭。他很恨日本,為了表示他認同的是中國,他大聲喊︰「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他也大聲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可是改革開放之後,一切向錢看,現在「義勇軍進行曲」已經被人改編成「炒股進行曲」如下︰ 起來!不願再貧窮的人們! 把我們的money投入我們洶湧的股海, 中國股市到了最顛狂的時候, 每個人都亢奮著發出「滿倉」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璀璨的泡沫 前進!冒著璀璨的泡沫 前進!前進!前進!進! 照道理講,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允許神聖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改編成不倫不類的「炒股進行曲」。可是「炒股進行曲」卻在中國網路的知名網站「百度空間」存在,沒被刪除。或許中國政府認為股民是中產階級,中國經濟靠他們撐著,所以網開一面也說不定。 遠藤譽於1984年出版「卡子 沒有出口的大地」。這本書後來雖然被翻譯成中文,可是中國政府禁止出版。因為這本書的內容是描述國共內戰時,長春市被中國共產黨包圍,唯一的出口卡子(卡子是檢查站)也關閉。長春市的市民由於得不到外界的糧食,估計有30萬人餓死。中國政府公布的數字是15萬人,台灣國民黨公布的數字是60萬人。遠藤譽的家人也有人餓死。這也是遠藤譽寫「卡子 沒有出口的大地」的主要動機。 哪一天,中國政府若允許「卡子 沒有出口的大地」出版,應該就是中國擁有言論自由的時候。 (全文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網路大國——中國(7)

網路大國——中國(7) 2010年9月22日,溫家寶於美國紐約與華系媒體的經營者舉行座談會時,再度強調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他到聯合國演講時,也提到政治體制改革。但是當晚中央電視台的夜間新聞,以及新華社的報導,都避開「政治體制改革」。李銳等人的公開書簡寫道︰「即使追究這些事情的責任所在,也絕對不會找到具體人物,能夠看到的只是黑手。」並且斷言︰「這隻黑手就是中宣部!」這封公開書簡在網路上立刻被刪除。 2009年,「中國網情報告」發行了。編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教授。根據「中國網情報告」,網民與非網民最大的不同是,和非網民比較起來,網民擁有明顯的多元化與自己組織化。所謂「多元化」,是指透過網路,價值觀多元化。所謂「自己組織化」則是透過網路的雙向性,網民彼此產生共鳴,形成對某種議題的團體。 「中國網情報告」認為「全能政府」給予網民言論自由,網民卻透過網路,反過來監督政府。「全能政府」讓步變成「有限政府」。這讓中國演變成「半直接民主」。根據「中國網情報告」,現在在中國實現的是「參加型民主」。這是「透過網路表達意見」、「透過網路監督政府」。由「網路論壇、網路投票、網路會議」等實現「透過網路表達意見」。「中國網情報告」也認為「網路讓金字塔型的中央集權結構崩潰,往分權方向演變。」「網路空間不是縱方向的連繫,而是橫方向的延伸。」還認為「網路將來可能造成言論自由、社會平等、政治公開的結果。」這樣的看法在中國的網路界已經逐漸成為共識。他們認為「網路民主」終將讓「中國式民主」得以實現。 為此,中國政府因應網路的方式,由審查、刪除的「管理」轉變成「意見領袖」的「誘導輿論」。這是一場「網民的民意」與「政府支配」的攻防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每年出版「社會藍皮書」。2010年「社會藍皮書」的作者之一祝華新,在「中國青年報」上寫道︰「網民成為壓力集團是國家進步的象徵。」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的謝韜在2007年2月的雜誌「炎黃春秋」上寫道︰「政治體制改革刻不容緩,如果中國只實施經濟改革,而現在不立刻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那麼就會重蹈蔣介石在大陸滅亡的覆轍!」他認為中國再這樣下去,會和國民黨一樣,走官僚資本主義的路。 謝韜雖然高齡88歲,但是卻精神抖擻地說︰「只有民主憲政才能根本解決執政黨的貪污腐敗,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關於「08憲章」,謝韜說︰「我能夠了解劉曉波提出08憲章的用意,但是卻不符合現實,應該從能夠著手的地方開始做。如果太脫離中國的現狀,不會被接受。應該有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胡錦濤的智囊俞可平也出版著作「民主是個好東西」。光看書名,就可以知道書的內容。 1949年10月1日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被稱為「新中國」,而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尤其在網路言論代表民意的時代,稱為「新新中國」。 改革開放之前是政治掛帥,改革開放之後是經濟掛帥,一切「向錢看」,今後的中國很可能是民意掛帥的時代。而造成民意掛帥局面的則是網路。 胡錦濤很早就看出網路的力量與危險性。2007年10月,第十七次黨大會時,胡錦濤在基本報告的內容裡,連說超過60次的「民主」。例如,他說︰「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為主人。我們應該基於法律,實行民主選舉,以及實施民主監督,來保障人民知的權利、參與權、表達意見權和監督權。」 中國越是經濟發展起來,政府就越難控制意識形態。因為中國人民富裕起來之後,權利意識也隨著高漲。中國政府藉著經濟發展,來標榜中國共產黨專制統治的正當性,然而經濟發展卻讓民眾的權利意識高漲。這讓中國共產黨陷入兩難的局面。因此,中國邁向民主應該是一條不歸路。 2011年1月14日,突尼西亞發生民主化運動「茉莉花革命」,持續了23年獨裁政治的總統班•阿里被迫下台。接著,民主化運動波及埃及,持續了30年獨裁政治的穆巴拉克也垮台。就這樣,民主化運動繼續在中東伊斯蘭國家延燒。而造成這場民主化運動的導火線則是網路的力量。任何人都會連想中國將會是下一個。因為中國和這些伊斯蘭國家一樣,都擁有社會不滿的情緒。 可是,雖然有人在網路上呼籲要響應「茉莉花革命」,然而「中國茉莉花革命」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或許這和中國政府採取強硬姿勢,積極防堵有關。中東發生民主化運動之後,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就不斷開會研議對策,後來不但加強審查網路,還逮捕、軟禁了多位人權運動者。 「埃及的民主化革命成功了,中國會不會受到影響,發生民主化革命呢?」面對這個問題,一位中國高官說︰「如果是社會主義國家發生民主化,或許會對中國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但是這回是中東伊斯蘭國家。如果20年前蘇聯崩潰對中國的影響是100,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民主化革命則是10,頂多不到15。」中國從蘇聯崩潰得到的教訓是「要維持社會主義國家體制的話,就必須成為經濟強國。」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目前有其他黨能夠取代中國共產黨執政,持續經濟發展嗎?中國人民不會笨到連這點都看不出來。 中國為了避免一人獨裁,規定國家主席最多只能連任一次。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也常有對立意見,這也可以避免一人獨裁。這點和中東的獨裁國家截然不同。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網路大國——中國(6)

網路大國——中國(6) 1989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國政府認為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年輕人嚮往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主義而產生的脫軌行為。因此就開始強化愛國教育。1991年3月9日,中國教育部宣佈的教育基本方針為︰「從幼稚園至大學,應該由淺入深,堅持現代史和與國情有關的教育。必須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防止崇洋媚外的思想抬頭。必須讓青少年知道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人民自己的歷史選擇。」 中國政府在強化愛國教育之餘,也不忘反日教育。然而年輕人卻愛用日本商品。2010年10月16日,因為中日撞船事件,中國各地發生反日示威遊行時,網路上就出現這樣的諷刺文章︰「玩完了愛國BASARA的遊戲之後,穿著水野的運動衫出門,在吉野家吃牛肉飯,開著本田的汽車,前往反日示威遊行的集合地點,然後大聲喊︰『不買日本商品!』」 然而反日示威遊行有時會擦槍走火,矛頭轉向中國政府。2005年,為了反對日本扶桑社的歷史教科書和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努力,中國各地發生反日示威遊行。可是中國政府為了結束這場運動,傷透腦筋。示威者如果喊︰「愛國無罪!」中國政府就莫可奈何了,因為是政府要求學生要有愛國精神。 因此基於2005年的教訓,2010年9月7日發生釣魚台列島中日撞船事件時,中國政府不僅徹底封閉網路上呼籲示威遊行的資訊,也要求全國學校校長盡量不讓學生參加示威遊行。並且還命令包括「民間保釣聯合會」在內的各民間團體,不准於9月18日舉行抗議活動。9月18日是「918事變」的紀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918事變」,開始侵略中國。每逢這天,中國各地都會舉行紀念儀式。瀋陽郊外發生「918事變」的地方,會響起警報器,東北各省也會呼應地響起警報器。大家暫停一切動作,默禱。 中國政府最擔心的是「反日」變成「反政府」。然而這個擔心還是發生了。10月24日,陜西省寶雞市的示威遊行除了出現「反日」的布條之外,還出現「抗議住宅價格高漲!」「改善貧富懸殊!」「實行報導自由!」「英久兄,大陸歡迎你!」等布條。 中國有所謂「網路紅人」,其中一位是「80後」的作家韓寒。韓寒出生於1982年的上海。16歲時,以「杯中窺人」獲得「新概念作文比賽」冠軍。2010年4月,美國的「時代雜誌」挑選「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韓寒為藝術類的第24名。 網路的言論具有監督政府的性質。溫家寶常說︰「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就是意識到這點。如果將「民」換成「網民」,更符合中國目前的國情。 2009年2月28日,溫家寶說︰「民眾有知道政府在想什麼的權利,並且擁有批評政府的權利。政府同時必須透過問政於民與問計於民,推動民主化。」除了「問政」與「問計」,還有「問需」,這是指透過網路,了解人民的需求,反映在施政上。以「問政、問計、問需」來施政,叫做「網路問政」。中國憲法第41條明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擁有對任何國家機關與職員,批判和提出建議的權利,並且擁有對任何國家機關與職員的違法行為與過失,提出控告與告發的權利。」 2008年12月9日,劉曉波在網路上公布「08憲章」時,贊成的網民只有303人署名,現在則超過1萬人。重要的是署名全部是真名,在中國這可需要十足的勇氣。 在「搜搜-問問」這個網站,有這樣的問答︰ 問︰中國有沒有言論自由? 答一︰表面上我們的國家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是一黨獨裁的專制國家。表面上我們擁有許多權利,實際上我們活在沒有人權的世界。弄得不好,會被共產黨「和諧」掉。 答二︰當然有言論自由!廣大的勞動人民都享受著讚美共產黨的自由。 劉曉波的「08憲章」在網路公開之後,一直到被刪除為止,居然在網路上存在了12天!為什麼?2009年1月15日的「博訊網」如此解釋︰「08憲章」的內容由於太敏感,任何機構都不願負起這個責任,因此不斷往上呈報,等待上級指示。最後呈報到胡錦濤手邊。後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這是自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對中國共產黨的宣戰,應該立刻對署名的303人採取斷然措施!以及監視網路上的輿論,配合逮捕與處罰,誘導輿論。」 胡錦濤則說︰「我們對外部勢力要顛覆我黨的企圖,絕不手軟,但是群眾中興起體制內不同的意見則要先傾聽,然後再溝通意見,最後再施以教育或批判。」 12天之後,「08憲章」在中國的網路上消失的無影無蹤,連對「08憲章」批判的言論也不允許出現。 2010年10月11日,前毛澤東的秘書李銳(97歲)、「人民日報」的前社長胡績偉、新華社通信社前副社長李普、中央黨學校前教授杜光等人在網路上公布公開書簡。書簡的收信者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內容是「真正實現憲法第35條所明訂的言論、出版自由,立刻實行政治體制改革。」尤其令人注意的是書簡中勇敢地批判了素以壓抑言論而惡名昭彰的「中宣部」,書簡並且還暴露「中宣部」居然曾經削除溫家寶的言論。書簡寫道︰「難道中宣部的地位比國家總理和國務院還高嗎?」 溫家寶於2010年8月21日在深圳演講道︰「我們不只要推動經濟改革,而且必須促進政治體制改革。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就會失去經濟改革的成果,就無法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但是新華社後來卻刪除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網路大國——中國(5)

網路大國——中國(5) 2009年1月5日,中國政府開始取締網路上的低俗內容。於是網路上出現「草泥馬」這個奇怪的詞彙。原來「草泥馬」是三字經「操你媽」(我打這三個字時,有點良心不安!)的諧音。 2009年6月18日,中央電視台的人氣節目「焦點訪談」,播出google如何登出色情資訊。節目中有一位男子大學生接受訪問時,強烈指責google。並且說他的同學看了google的色情資訊後,陷入「心神不寧」的狀態。由於那位男子大學生的說話表情不太自然,網民就開始搜索他的底細,結果發現他說的那些話都是電視台要他說的。而他是中央電視台的實習生。換言之,這完全是一齣戲。 2007年12月,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播出特集「網路動畫環境的淨化是燃眉之急!」節目中有一位小學女生接受訪問時,說︰「上次在網路上查資料時,突然出現一個網頁,很黃很暴力,我禁不住閉上眼睛。」由於小學生不太可能使用「很黃」這個字眼,網民就開始人肉搜索,結果也發現她說的那些話都是電視台要她說的。又是一齣戲。2008年,網路上的流行語就是「心神不寧」和「很黃很暴力」。 2009年5月7日,在杭州的路上,一位25歲的青年譚卓被當地一位有錢人的20歲兒子胡斌開車撞死。第二天,公安當局發表車禍當時的車速是70碼。以這種車速肇禍,只是輕罪。因此網民就開始在網路上抗議。車禍當時有許多目擊者。他們都說被害人被撞飛離地面5公尺高,落在20公尺遠的地方。如果不是車速在100公里以上,不可能造成這樣的情形。顯然公安當局的發表是謊言。於是網路上就出現「欺實馬」這樣的新詞彙。「欺實馬」當然是「70碼」的諧音,但是也有「欺騙老實人」的意思。 最後,公安當局謝罪,承認當時的車速在84.1公里至101.2公里之間。 2008年,廣東省廣州電視台的記者訪問一位街上的民眾,問他對藝人鬧醜聞的感想。那位民眾回答道︰「關我鳥事,我出來打醬油的!」「打醬油」這個詞彙立即傳遍全國,是2008年網路十大流行語之一。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民眾買醬油時,是提著空油瓶去醬油店,拿多少醬油,付多少錢,這叫「打醬油」。 「80後」這個詞彙的創造者是「80後」作家恭小兵(1982-)。恭小兵高一時因為毆打老師而入獄4年。出獄後,恭小兵在網路上發表文章,逐漸獲得好評,而成為知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無處逃出」,描寫「80後」的徬徨心理。 改革開放前,一般中國的家庭是年齡越高越有發言權。子女必須聽從父母,父母必須聽從祖父母。但是自從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之後,情況顛倒。孩子的發言權勝過了父母和祖父母。電視頻道的選擇權握在孩子手中。當家裡要購買房屋或汽車時,必須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之所以在家裡的決定權越來越大,不僅是因為受寵而個性變得很自大,而且也因為他們知道的資訊非常豐富。他們主要是從網路獲得資訊。根據2011年的調查,2010年12月時網民的年齡分布如下︰ 10歲以下佔1.1%。 10至19歲佔27.3%(主要是90後) 20至29歲佔29.8%(主要是80後) 30至39歲佔23.4%(其中30與31歲是80後) 40至49歲佔12.6% 50至59歲佔3.9% 60歲以上佔1.9% 現在的「80後」最初接觸網路的是在15歲左右。「90後」則是在10歲左右成為網民。有些2000年之後出生的人甚至在5、6歲時就很熟練上網。網民的63%左右是獨生子,人數為2億8千萬人。獨生子受到父母和祖父母四人的寵愛與關心,然而這些天之嬌子面臨的最初打擊是難就業。改革開放前,中國採取「分配制」。一旦大專畢業,政府就會分配你到國營事業或公家機關工作。沒有難就業的問題。改革開放後,變成自由競爭。大專畢業生必須自己找工作。 2009年9月,「蟻族」出版。內容是描寫大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必須靠著微薄的錢生活,因而不得不在郊區的舊屋,數人合租一個房間。這些人就稱為「蟻族」。 根據2011年發表對網民學歷的調查,在2010年12月時,小學以下佔8.4%,中學佔32.8%,高中佔35.8%,大專佔11.8%,大學以上佔11.4%。由這個調查結果可知,在網路上發表言論的網民學歷,大多只擁有中學或高中。 另外對網民月收入的調查,如下︰ 無收入佔4.6% 500人民幣以下佔19.4% 501至1000人民幣佔15.1% 1001至1500人民幣佔13.2% 1501至2000人民幣佔14.5% 2001至3000人民幣佔16.2% 3001至5000人民幣佔10.5% 5001至8000人民幣佔3.7% 8000人民幣以上佔2.9% 換言之,月收入在500人民幣以下的社會最底層佔24%(1億968萬人)。 據估計,年輕人一個月的生活費至少要有3000人民幣。而根據這個調查,月收入在3000人民幣以下的網民佔83%(3億7931萬人),屬於超低收入。 因此社會上一發生貪污或賄賂醜聞時,這些超低收入網民就格外憤憤不平。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網路大國——中國(4)

網路大國——中國(4) 2009年開始,中國政府積極培養「為政府說話的意見領袖」。2009年1月5日,中國政府開始嚴格取締網路上的色情。在10天之內,500個網站被封閉。這個時候廣受批評的是google,因為在google搜尋的話,可以找到大量的色情資訊。 中國政府雖然設立「防火長城」,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有聰明的網民可以越過「防火長城」,取得「防火長城」另一側的資訊。中國網民稱此為「翻牆」。 中國有一個著名的部落格「可能吧」,曾經獲得「搜狐2009年度優秀獨立部落格獎」。獲獎的理由是「不管是任何政治敏感的文章,都無懼無畏地登出,而且還數度遭到政府的封閉」。 2010年4月30日,「可能吧」登出「中國翻牆網民狀況調查」。對翻牆網民的詢問中有一項是「為何要翻牆?」80%回答「為了獲得google等網站的資訊」,72%回答「為了獲得外界媒體的報導」。另一項詢問是「對防火長城有何看法?」48%回答「網路上雖然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但是不應該黑箱作業。」38%回答「應該廢除防火長城」8%回答「過濾資訊雖然不得已,但是現在的做法太超過」。 2010年2月6日,中國網民選了「被」作為2009年的代表字。在同一時期,日本選了「新」作為2009年的代表字。台灣選了「盼」,香港選了「起」。中國身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卻選了「被」這個相當消極、負面的字,令人注意。 從2008年起,中國就流行「被自殺」這個詞彙,2009年後,又出現「被代表」、「被就業」、「被增長」(增長是經濟成長之意)。這整個現象稱之為「被時代」。 中國網民之所以選「被」作為2009年的代表字,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基本人權受到侵犯。他們看出共產黨的口號「人民才是主人」、「人民民主」的虛偽性,他們開始產生「權利意識」。 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發明,「被自殺」在網路上出現時,網民就稱這個詞彙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值得獲得諾貝爾獎。 「被自殺」到底是什麼?2008年3月13日,安徽省的李國福在監獄中死亡。李國福入獄前不斷檢舉安徽省的超級豪華政府宿舍有嚴重貪污問題。死亡後,檢察官認定這是自殺。李國福的家人不服、抗議,但是檢察官認定李國福的家人精神有問題,強制他們入院治療。 李國福生前告發自己的上司中國共產黨安徽省潁泉區委員會書記張治安,說張治安為了蓋超級豪華政府宿舍,將小學拆除,而且還接受營建業者的賄賂。李國福於2007年數度到北京陳情。然而2007年8月26日,李國福卻被逮捕,關進監獄。 檢察官說李國福是上吊自殺,但是李國福的家人認為遺體的脖子處沒有勒痕,絕不是上吊自殺,而且李國福根本沒有自殺的動機。 網路上也一片指責之聲,認為是他殺。在網路的施壓下,最後張治安書記被免職。但是由於找不到他殺的證據,真相不明。 這時候,一位網民深覺無力感,想到了「被自殺」這個詞彙,並且發表於網路。結果一夕之間,「被自殺」在網路變得火紅。 2009年6月,湖北省石首市永隆大酒店的門前,發現一具男屍。他是在大酒店廚房工作的青年。公安認為青年是跳樓自殺,但是青年的家人認為現場沒有血痕,也沒有自殺的動機,因此強烈懷疑事件不單純。這個石首事件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數萬人聚集在酒店的門前,要求查出真相。全國網民都認為這是另外一件「被自殺」。從此大家琅琅上口「被自殺」這個詞彙。 至於「被代表」這個詞彙,是說政府基於自己的好惡,挑選代表,根本脫離民意。 還有「被就業」這個詞彙。2009年中國教育部發表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顯示就業率為68%,與2008年相差不多,沒有惡化。事實上,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率下降,街上充滿了找不到工作的大專畢業生。大都市郊外的分租房間則住著「蟻族」。 由於就業率不好的話,下個年度的政府補助款就會減少,因此許多大專院校就拼命灌水,提升就業率。有些學校甚至威脅畢業生若不配合作假,就不發畢業證書。 在這種情形下,網路就出現「被就業」這個詞彙。 至於「被增長」這個詞彙。中國的經濟成長領先全世界,可是2009年11月11日,一位網民夏余才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文章,認為「貧富不均沒有改善,『被增長』依然存在」。此後,中國各地方政府習慣將生產量灌水的現象,就被揶揄成「被增長」。 胡錦濤的政治口號中有一句是「和諧社會」。但是由於胡錦濤政權為了「和諧社會」,對網路實行檢察,削除他認為有害「和諧社會」的言論。因此當部落格或網站被封閉時,網民就說︰「哎呀,被和諧了!」於是不久,「被和諧」這個詞彙也成為被削除的對象。聰明的網民這回改用「和諧」的諧音「河蟹」。「哎呀,被和諧了!」變成「哎呀,被河蟹了!」「河蟹」這個詞彙立刻在網路上流行起來,市面上甚至出現可愛河蟹圖案的T恤。其中還有河蟹手腕上戴著三個手錶的圖案。因為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經倡導「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1.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2.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是「戴錶」的諧音。「三個代表」就是「三個戴錶」。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網路大國——中國(3)

網路大國——中國(3) 中國社會科學院每年出版「社會藍皮書」。在2009年的「社會藍皮書」中,建議中國政府如下︰ 政府在管理網路時,應該與「意見領袖」多溝通,讓他們成為和諧網路環境中的建設性力量,而不是破壞性力量。更重要的是,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宣傳部隊中,積極地培養出自己的「意見領袖」。以此引導「新意見階層」往政府期待的方向邁進。 這真是令人驚訝的建議。他們建議中國政府從管理、監督、審查網路言論,改變成透過「意見領袖」,引導輿論。不是壓抑,而是控制思想。利用網路的匿名性質,造成「虛偽的網路輿論」。這個建議果然獲得中央政府的青睞。 胡錦濤對網路顯示非常關心是在還沒擔任國家主席之前。2000年5月3日,擔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指示如下︰ 網路的迅速發展,已經開始滲入我們種種的生活領域。許多青少年在網路上交朋友,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是我們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我們應該讓網路有好環境,使青少年可以在網路獲得知識與資訊。同時我們也應該強化管理網路,除害求利,小心防範網路造成青少年負面的影響。 2000年12月20日,胡錦濤再度強調︰「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我們應該提高政治思想,我們應該在網路上取得中國共產黨宣傳教育的主導權,我們應該讓網路成為青少年獲得知識與資訊的場所之外,也讓網路成為思想教育的新管道。」 可見胡錦濤在還沒擔任國家主席之前,就開始有心「管理網路」與「利用網路,讓網路成為政治思想教育的新管道。」2007年1月23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會議」上說︰「我們應該掌握網路輿論的主導權,重視誘導網路輿論的技術,積極地形成建設性的主流輿論。」 但是後來卻發生一件事,讓胡錦濤陷入險境。那就是中日兩國同意共同開發東海的天然氣田。2008年8月8日,中國預定在北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典禮。這是中華民族百年來的夢想。可是3月10日,卻發生西藏自治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中國政府強力鎮壓,西方各國則群起抗議。有些國家還表示拒絕出席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典禮。如果西方各國都拒絕出席,那麼中華民族百年來的夢想豈不粉碎?這讓胡錦濤憂心忡忡。因此在與日本談判共同開發東海天然氣田時,對日本讓步很多。然而這種對日本的低姿態,卻成了批判胡錦濤的導火線。中國國內的網民,和海外華僑紛紛上網表達強烈抗議。中國以前一向主張東海天然氣田的主權屬於中國,因此中國人民也對此深信不疑。所以胡錦濤對日本的低姿態,被認為是賣國行為,網路上一片罵胡錦濤的聲浪。例如,網路上有這樣的言論︰「這和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是同樣的行為!」「胡錦濤是中華民族最大的賣國賊!」當然這些言論很快就被中央宣傳部削除、封鎖。 胡錦濤政權的操作資訊手段最值得一提的是「網路評論員」。「網路評論員」的工作是及早發現目前言論界最熱門的事件,向政府報告,並且偽裝成一般網民,發表對政府有利的言論,誘導輿論。在中國,這些人被輕蔑地稱為「五毛黨」。「毛」是「元」的10分之1。「五毛黨」這個名稱的起源是什麼?有種種解釋。最流行的說法是,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合肥市宣傳部自2004年10月起雇用「網路評論員」,月薪600元,如果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一篇的稿酬為五毛。因此網民就戲稱這些人為「五毛黨」。因為他們為了五毛,將靈魂賣給政府。 另一種說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中國是否應該參戰,各方意見紛紜。當時的國務總理段祺瑞為了以「民意」逼迫議會,便集合包括市井流浪者在內的數千位民眾,以「公民團」為名,包圍國會議場。包圍結束後,每位民眾一個小時發給五毛酬勞。然而由於示威運動失敗,段祺瑞便不付酬勞。因此那些民眾便憤而向媒體告發,事跡因而曝光。報紙便揶揄那些民眾為「五毛黨」。 但是現在的「五毛黨」是使用納稅人的錢當酬勞,製造反人民的言論。就這點而言,現在的「五毛黨」比100年前的「五毛黨」,性質還惡劣。「五毛黨」的人數有多少?有人說「10萬人」,有人說「20萬人」,有人說「100萬人」,到底有多少人,沒人知道。 最近為了提升「網路評論員」的素質,許多地方政府成立「養成班」。例如,2007年6月7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員會組織部遠隔教育管理中心,通知中國共產黨各市委員會,「設立紅星網的網路評論員團體」。2008年12月23日,江蘇省中國共產黨興化市委員會宣傳部開設「網路評論員養成班」。2009年6月12日,山東省威海市人民政府開設「管理新聞與網路評論員養成班」。 胡錦濤自己則於2007年1月出席「世界網路技術的發展與中國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學習會。他並且在學習會上說道︰「必須強化建設網路上的思想與輿論的陣地,積極引進新技術,讓政府掌握網路輿論的主導權」。對此指示,北京市網路宣傳管理辦公室立即做出反應。他們提出「分數制度」,3月1日起開始實施。所謂「分數制度」,就是對積極實行網路宣傳管理辦公室命令的商業網站,給予加分;對拒絕命令的商業網站,則給予減分。違反一次減一分。事先給予100分,若分數剩下30分時,就封閉網站,停止營業,並且該網站的負責幹部都必須換人,而且要將他們列入黑名單,禁止再錄用。黑名單由政府保管,隨時監視這些人的動向。禁止這些人在網路上發表言論,完全剝奪他們的言論自由。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網路大國——中國(2)

網路大國——中國(2) 四川省重慶市的都市開發業者要求楊家搬走,可是楊家斷然拒絕。後來地方人民政府與不動產業者勾結,將楊家四周挖走約10公尺深的泥土。讓楊家彷彿成為大海中的孤島,或像一根釘子豎在那兒,因此被稱為「釘子戶」,在網路上流傳。楊家即使被斷水、斷電、斷瓦斯,也堅決不低頭,讓網民狂熱談論。2007年2月,網路上開始出現「釘子戶」的照片。3月時,「南方都市報」登載出這個事件的特集,因此不僅全中國,連世界各國的媒體都開始報導。中央政府雖然要求大型網站削除報導,但是無法阻止這個資訊越傳越廣。最後,楊家同意接受賠償,而讓房屋被拆除。 2007年5月,由於河南多位兒童失蹤,兒童的父母向河南電視台控訴。河南電視台便以「黑暗磚塊工廠事件」為題,播出特集。根據這個特集,這些兒童是被誘拐,賣到山西省的磚塊工廠,像奴隸般,沒有酬勞地工作。他們在白天赤著腳燒灼熱的磚塊。晚上則背貼著背在洞穴中睡覺。若有兒童企圖逃亡,就會受到灼熱磚塊的拷問,有些兒童因而燙傷,有些兒童因而死亡。 網民知道這事之後,便發起「藍絲帶公民運動」,援救估計超過1000位兒童。 後來發現磚塊工廠經營者的父親是當地人民政府的高官,而地方政府的官員也接受賄賂,對買賣兒童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6月,中央政府也知道這事,胡錦濤和溫家寶下令徹底調查。最後,主犯人被判死刑。 福建省廈門市政府想要引進對二甲苯 (p-Xylene)工廠。工廠預定設在廈門市的中心海滄區。2006年,這個計畫獲得中央政府的同意,由台灣企業積極準備中。這個計畫預定投入100億人民幣,可說是國家級計畫。但是在離建設預定地僅僅4處,有學校和正在興建的住宅區。 2007年3月,廈門大學的趙玉芬教授兼政協代表,聯合105位政協代表署名,要求對二甲苯工廠遷移別處。可是中央政府相關部門與廈門市政府卻不予理會,照樣推動計畫。2007年5月,廈門市民的手機收到這樣的簡訊︰ 對二甲苯計畫已經開始動工。我們必須生活、必須健康。根據國際組織的規定,這樣的工廠必須建在離都市100公里遠的地方,而我們的廈門市卻只離16公里遠。為了我們的子孫,收到這簡訊的人,請轉送給廈門市的其他友人。這個簡訊的最後還呼籲「市民們一起站出來示威遊行!」26日時,廈門市政府相關部門立刻採取手段,讓這個簡訊無法轉送。但是一些市民已經有共識,「於6月1日走出家門,綁上黃絲帶,在早上8點於廈門市政府前的廣場集合,為了救廈門,抗議對二甲苯計畫。並且將他們堅決的反對意志讓廈門市政府知道。」 當天,公安出來取締時,市民們說︰「這不是示威遊行,這是集體散步!」 在這種官民的持續攻防之後,政府最後終於讓步,將對二甲苯工廠遷移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南部的古雷半島。由這個事件可以看出中間階級的「權利意識」已經非常強壯。抗議運動的主力是已經買下房屋的人,改革開放之後,他們好不容易存夠錢,買下房屋。如今卻因為對二甲苯工廠要在新屋附近設立,不但一生的健康要受害,而且資產價值也會因為對二甲苯的污染而暴跌。他們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2008年6月22日,貴州省甕安縣發生少女溺死事件。公安宣佈這是自殺事件。可是少女的父母懷疑事情不單純,他們認為是少女的男朋友們殺死少女,而要求驗屍。公安說︰男朋友們在橋上做伏地挺身時,少女突然跳入河裡。網民無法接受公安的說法,開始在網路上批評、指責,甚至演變成暴動,攻擊公安和縣政府等機構。胡錦濤不得不親自出面解決問題。最後相關官員遭到免職處分。 住在雲南省玉溪市北城鎮的李蕎明因為「偷伐林木」的罪名被逮捕,並且在監獄中死亡。公安於2009年2月宣佈這是李蕎明和同房獄友玩矇眼捉迷藏時,頭撞牆壁死亡。由於這個說明太過牽強,引起網民不滿,開始在網路上批評、指責,最後證明是獄卒命令同房獄友毆打李蕎明致死。 2009年5月10日,湖北省巴東縣一家三溫暖的員工鄧玉嬌用刀殺死當地官員鄧貴大。因為當時鄧貴大企圖性侵鄧玉嬌。鄧玉嬌以「故意殺人」的罪名被逮捕,引起網民不滿,強烈表達抗議。湖北省的公安不得不將罪名改為「正當防衛」。6月16日,當地的法院將鄧玉嬌無罪釋放。 2009年11月23日,廣州市番禺區的市民們戴著口罩,在廣州市都市管理委員會前集合。他們要抗議該區計劃興建垃圾燃燒發電廠。因為他們認為燃燒垃圾會產生戴奧辛毒氣,傷害健康。抗議的主力是剛買了房屋的中產階級,他們認為除了健康問題之外,資產價值也會因為戴奧辛毒氣的污染而暴跌。結果,市政府不得不宣佈停止興建垃圾燃燒發電廠。 權利意識的萌芽,不只限於富裕階級和中產階級,連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工也有這種現象。 2010年5月17日,廣東省佛山市日系企業本田的汽車零件工廠,員工們要求加薪而發動罷工。結果罷工成功,員工獲得加薪。這個消息透過手機和網路,傳遍全中國。很多外資企業的員工也起而效法,要求加薪而發動罷工。中國政府為了阻止罷工的報導,拼命削除這種言論。 發動罷工的員工,大部分是從農村來都市賺錢的農民工。近年來許多農民工是「80後」,也就是1980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熟悉手機和網路。 當醜聞揭露時,只要結果不是要推翻政府,中央政府都願意和網民站在一起,對腐敗的地方政府嚴厲處罰,甚至對主犯處死刑,來顯示中國政府是「人民的僕人」。 (待續) ★最近看了2場電影,1場是豬哥亮和隋棠演的「大稻埕」,以單純娛樂的角度而言,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另1場是李奧納多演的「華爾街之狼」。這是一部大爛片。從頭到尾,充滿性、毒品與金錢,尤其片中男女演員暴露下體,滿嘴髒話,根本應該禁止上映,因為對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有嚴重負面影響。看完之後,覺得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真是後悔!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網路大國——中國(1)

網路大國——中國(1) 2010年發生google事件。Google為了迴避中國政府的資訊審查,從中國大陸撤退,移到香港。Google並且宣告受來自中國的駭客攻擊,但是中國政府極力否認。不過「紐約時報」於2010年12月4日報導,這個駭客攻擊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負責思想與宣傳的李長春與負責治安的周永康所下令。 2010年10月8日,「08憲章」的起草者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中國政府指出劉曉波還在服役中,所以這是對中國司法的干涉,諾貝爾和平獎已經成為政治的道具。中國政府並且要求各國不要出席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結果,12月10日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與中國關係密切的17個國家沒有出席。而且沒有受獎人,空無一人的受獎人椅子上,放置了獎狀與獎章。相當寂寞的光景。 2008年12月9日,劉曉波的「08憲章」出現在網路。他指出中國現在的政權是「黨天下」,是一黨獨裁,並且主張中國人民解放軍應該「國軍化」。這樣的主張嚴重踩入中國政府的紅線,因此大家都認為「08憲章」一定馬上被削除。可是實際上,「08憲章」卻在網路上存在了12天。這個「空白的12天」正隱藏著解讀中國政府的鑰匙。 2010年9月7日,發生了釣魚台漁船衝突事件。中國的網路再度沸騰起來。2010年7月時,中國的網民數目為4億2千萬人,其中約60%是十多歲至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中國各地興起的反日示威就是這個世代。 中國政府知道反日示威如果擴大,矛頭可能會朝向中國政府。因為中國現在有貧富懸殊、物價高漲、失業等問題,人民對政府相當不滿。 事實上,反日示威果然開始染上反政府的色彩。在示威現場出現了「反對住宅價格高漲!」「實行多黨政治!」「英九兄(當然是指臺灣總統馬英九),中國歡迎你!」的布條。 如果中國網民失序,從網路空間,跳到現實空間,很可能會引起第二次天安門事件。這是中國政府最擔心的事情。實際上,天安門廣場現在正往網路空間移動。 根據中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因此壓抑言論原則上違反憲法。但是實際上是「人民有歌頌政府、稱讚共產黨的自由。」 2006年1月27日,google進入中國時,就不得不答應中國政府實施「自我審查」,必須削除中國政府不喜歡的言論。 在中國網路,「G粉」是指「google的粉絲」,「百粉」是指「百度的粉絲」。「百度」是中國最大的搜尋網站,2009年的市場佔有率為68%,遠高於google的30%。 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全世界各地的華人仍舊在網路上發表懷念天安門民主運動的文章。可是中國網民卻看不到。因為中國政府在網路上建立了「防火長城」(Great Fire Wall)。在這些網頁還沒抵達之前,就把它們排除在外。學校教育當然也不會教天安門事件,因此「80後」的青少年甚至不知道曾經有「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回事。 根據調查,中國網民約佔全人口的34.3%,用手機上網的「手機網民」有3億3千萬人,佔全網民的66.2%。至於上網的目的,81.9%是「搜尋」,79.2%是「聽音樂」,77.2%是「看新聞」。 中國憲法第35條雖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可是憲法第1條卻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換言之,第35條規定的「自由」,必須以第1條規定的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為前提。這就讓中國政府限制言論有了正當的理由。中國網路上在言論上的攻防,可說是憲法第35條與第1條的攻防。 中國憲法第1條還有「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字眼,實際上,「人民民主」沒有實施,「專政」卻是實施了。那麼,「人民」是指誰呢?「人民」是指「中國共產黨」。所以,「人民民主專政」就是「中國共產黨專政」。 2003年發生孫志剛事件。2003年3月17日,於廣州市工作的孫志剛因為沒有攜帶「暫時居住證明書」(簡稱暫住證),而被公安逮捕送到拘留所,結果遭到毆打,3天後死亡。外地人(通常是鄉下人)搬到都市居住時,必須在3天內辦完手續,領到「暫住證」,並且必須隨身攜帶。孫志剛當天只是要到住家附近的網咖,而沒有攜帶身分證。公安問訊後,在調查報告上寫孫志剛是「無身分證、無暫住證、無職業」的「三無人員」。第二天,孫志剛被移送到專門收容街友的廣州市收容所。在那兒被看守毆打。後來又被移送到「廣州市收容人員救助站」時,被同室者毆打死亡。當家人看到孫志剛悽慘的死狀時,氣憤難平,要求驗屍。結果證明孫志剛是遭受到超過70小時的暴行而死亡。最初報導這個事件的媒體是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南方都市報」。全國的網民知道這事後,在網路上強力發洩對公安當局的不滿。這股勢力逼得司法當局不得不對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 6月5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始審判。很快地,9日就判主嫌犯死刑,並且在同月執行死刑。網路的力量持續發威,中央政府廢除對都市街友的收容移送法。中國政府並且於2009年12月廢除惡名昭彰的暫住證。這個孫志剛事件讓人見識到網路輿論的力量,能夠左右國家的重要決策。網民們受到鼓勵,信心大增,便接二連三地告發不義的事,對地方政府與國家形成壓力。這個2007年可說是網路輿論成為民意的一年。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讀書雜記(28)

讀書雜記(28) (敗戰時的日本) 1945年8月15日中午,在晴朗天氣中,7千5百萬日本人守在收音機旁,傾聽昭和天皇對人民的重要宣布。收音機有雜音,而且昭和天皇的用語又比較深奧難懂,因此大部分日本人都無法完全聽懂。可是依稀還是知道日本已經戰敗的事實。畢竟這些日子,美軍的轟炸機在日本上空旁若無人,肆無忌憚地轟炸,而日軍卻完全沒有反擊能力,日本人就已經覺悟日本遲早要戰敗。昭和天皇的重要宣布只是確認這個事實。 昭和天皇的重要宣布大致為︰「戰局沒有好轉,世界大勢對我國不利,加上敵人使用殘忍的新炸彈,殺害無辜百姓。如果繼續戰爭,會讓我民族滅亡,讓人類文明遭到嚴重破壞……。」 歷史學者津田左右吉回顧當時的情況,寫道︰「聽完天皇的重要宣布後,我就立刻上二樓,暫時腦中一片空白。過一陣子後,覺得鬆了一口氣。這個結果還算不錯,因為日本免於破滅。接著,腦中浮現的是沒出息的日本影像。」 大多數日本人並不能像津田左右吉那麼理性地整理自己的情緒,他們只是哭泣。 不過,這種虛脫感只持續一下子。日本人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立刻開始考慮今後要怎麼辦。 當時的日本,除了京都、金澤等少數都市之外,主要都市都因為空襲之故,遭到毀滅性破壞。有90個都市遭到美軍的轟炸,其中東京、大阪等都市,有一半以上的房屋被燒燬。 戰後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不足。日本的糧食本來就無法自給自足,必須靠外國進口,可是在戰後,糧食的進口停止。因此當時每人每天攝取卡路里只有1200卡路里,而戰前平均為2160卡路里,將近一半。因此,當時日本小學生的身高與體重,便急速低下。1945年日本小學生的身高與體重,與8年前相比,6年級小學生相當於8年前的5年級小學生,5年級小學生相當於8年前的4年級小學生,都降了一級。 然而日本人處在這麼艱困的環境,卻發揮了不可思議的能力。 戰後數個月,到日本的許多外國人,都發現當時的日本洋溢著一股奇妙的開朗氣氛。當時的全世界,除了美國和蘇聯之外,看不到這樣的現象。當其他亞洲國家茫然若失時,當歐洲各國陷入絕望的深淵時,日本人卻生氣勃勃,拼命工作。 多數日本人相信「神州不滅」(神州是指日本),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很少人陷入絕望的深淵。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心態,是輕浮而沒有責任感的表現。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日本人都會設法讓自己去適應,讓自己狡猾而無節操地活下去。 作家中村真一郎寫道︰「戰後,一位憲兵對我說︰『今後是您們的時代了!』以前都是用『你們』,現在卻改用『您們』,讓我覺得很奇妙。接著,他又拜託我幫他找工作。」 當時的日本人起碼對過去的所作所為沒有深刻的反省。例如1945年秋,政治人物近衛文麿(1891 - 1945,後來被列為A級戰犯)在麥克阿瑟的指示下,想要修改憲法。但是近衛文麿是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時的首相,因此日本捲入戰爭,近衛文麿責任重大。這位責任者卻要負責修改憲法這麼重大的任務,他卻沒有感覺到其中的矛盾。 日本經常遭遇颱風和地震,而且日本的建築物是木造,很容易發生火災。一生累積的財產可能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的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有豐富的森林,魚產也豐富。因此即使遭到破壞,也可以很快站起來。日本人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堅韌的適應力。這是日本之所以能夠在戰後很快復興的主要原因。 中村真一郎還寫道︰「戰敗之後,當權者宣佈︰戰敗結果,日本今後要以文化國家為目標重建。真是滑稽!難道如果戰勝的話,就不要文化了嗎?」 就這樣,戰後的日本在缺乏責任感、輕薄、堅韌的適應力與生命力的混合下,重新出發。然而,這樣的重新出發,卻缺少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對過去的徹底反省。 美軍於1945年8月底進駐日本時,並沒有發生任何混亂和抵抗。反而日本人和佔領軍之間,發生非常友好的關係。日本人積極協助佔領軍所實施的各種改革。為什麼會如此順利? 關鍵在從敗戰後,到美軍進駐日本之間的2個星期。這2個星期是戰爭與和平的分界線,非常重要。如果敗戰後,美軍立刻進駐日本,很可能會發生混亂或衝突。在這關鍵性的2個星期,一部分激進的軍人被說服,而沒有發生抵抗。 敗戰前,日本軍方就宣稱要「徹底抗戰」。一部分激進的軍人認為天皇的投降詔敕,不是出自於天皇的意思,而是「君側的奸人」強迫天皇發的。因此他們要發動政變,繼續戰爭。 例如一部分軍人計劃於8月21日早晨佔領皇居,推翻政府,另組新政權。 日本海軍最精銳的是厚木航空隊。而指揮厚木航空隊的小園大佐(上校)就是激進的軍人。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詔敕時,小園大佐對部下說︰「當局發布這樣大逆不道的命令,已經喪失對我們命令的資格,因此今後我們拒絕服從當局的命令!」並且下令準備戰鬥。可是許多人勸他不要硬幹,而且願意跟他一起行動的人也非常少,小園只好放棄他的企圖。 日本之所以坦然接受敗戰的事實,一個原因是「敗者的美學」。敗戰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在他的著作「麥克阿瑟回想錄」中寫道︰「既然戰敗,就應該任憑對方處置,這是自古以來的常規。我具有極大的信念,要信賴敵將。武士道不是日本所專有,這是世界普遍的道義。敵軍既然投降,就應該保護,這是武人的態度。我不理解麥克阿瑟的個性,但是我相信麥克阿瑟的武人心理。」這是「敗者的美學」。「敗者的美學」就是認為既然戰敗,還想抵抗到底,死纏爛鬥,是最愚蠢的行為。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星期一開始,精彩的讀書報告「網路大國——中國」即將登場,敬請期待。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轉貼文章

文◎陶樂思 陪著呂理州、劉千瑤夫婦進行封面戶外拍攝,是在一個晴朗的早晨。 前一天的氣象還預測會下雨,外拍這天,卻奇蹟的有著偌大的艷陽、點綴朵朵白雲的美麗晴空。 搭著攝影師的車來到樓下,看見夫妻倆人從管理室走出來,很明顯的,呂理州行動是不靈活,但看不出頭部曾經經過如此重創;而劉千瑤,則是觀前顧後的看著先生,展現她的溫柔體貼與細心。 1956年出生,畢業於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經濟學部的呂理州,是個知名作家,他的作品《學校沒有教的西洋史》(時報出版)、《明治維新》(遠流出版)等多本創作,是出版界的長銷書;亦翻譯過《股市之神.是川銀藏》(時報出版)、《不穿褲子也要打領帶》(商智文化出版)、《樂觀》(經典傳訊出版)……等數本著作。而他的妻子劉千瑤,則在學校任教,是一位老師。 2006年8月21日,呂理州在自家庭院觀看工人水電施工時,踩裂水泥板由高處墜落,頭下腳上地跌落鄰家的庭院,頭部則不偏不倚撞上尖銳的三角磚,當下顱內大量出血,立刻失去知覺,雖然緊急開刀搶救,仍昏迷了四十二天。 四十二天對我們來說並不漫長,對劉千瑤來說卻像是四十二年。 這四十二天,劉千瑤面對丈夫手術後高燒、併發症伴隨而至,病情起伏不定一度病危,被迫必須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眼看著存款即將用罄必須賣車支應;心中念著兩個孩子每一天的生活起居需要照顧;所有的重擔一瞬間強壓而至,讓她幾乎就要窒息……但無論如何,她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就算有一段時間,她曾經因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頓恨透了人生,她曾經身陷焦慮、憂鬱、無助、自責、憤怒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幾度在身心科門診時痛哭失聲……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用她一貫溫柔堅毅的姿態,陪著先生一步一步的走過艱辛漫長的復建歷程…… 意外發生後,日本大男人個性的理州性格變得像小孩子一樣,單純而直接。 他對復健造成的疼痛相當的排拒,經常使性子不配合職能治療師的指示復健,經常對幫他做復健的看護劉先生怒吼:「你是假基督徒,是戴著口罩的惡魔……」但看護劉先生的耐心與包容,劉千瑤的溫柔與堅持,讓他逐步邁向康復的道路。 而今,家人的愛心鼓勵、積極陪伴、溫柔與堅持,讓呂理州展現了驚人的生命韌性,雖然肢體仍然障礙,但生活已經可以自理,更開始了創作的生涯! 幾經沉澱,劉千瑤決定將一年多以來陪病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祈盼人生是個圓》記錄了她一年裡陪伴著先生呂理州,從歷經生死到辛苦復健,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境遇。隨著病程演變,她的內心幾經轉折,但憑藉著信心、盼望與愛的強大力量,支持她一路走下來。她希望這本書,能對正經歷其中痛苦的病人和家屬有所助益。 看著逐漸恢復的呂理州,劉千瑤懷感恩的說,「如此嚴重的腦部重創能醒過來,已經是天大的神蹟了,一切夫復何求?日子再也回不來原來的樣子,呂理州也不再是過去的他,他成為一個新的人,但是『缺了角的月亮,並不減損她的美麗。』我們的家、我們的人生,仍然圓滿。」 拍照當天,每當攝影師說「你們兩個深情對望一下」時,呂理州就會俏皮的對千瑤說「親愛的老婆,我愛妳」、「妳永遠都是窈窕淑女」、「妳跟當初我遇到妳的時候一樣美麗,都沒有變」……而劉千瑤的表情則是一臉「你別再甜言蜜語」的樣子,這樣逗趣的對話,惹得我跟攝影師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鏡頭都快拿不穩了。 有著二分之一日本血統,大男人、不擅表達感情的呂理州,如今變成了溫柔、經常對家人表達愛意體貼男人,我想這是意外發生前劉千瑤不曾想過的互動模式。是阿,人生禍福相依,缺了角的月亮,的確不會減損她的美麗…… 看著他們夫妻倆的甜蜜的互動,我的心都溫暖了起來。

讀書雜記(27)

讀書雜記(27) (伊拉茲馬斯與莫爾) 莫爾(More 1614-1687)最後被英國國王亨利8世判處死刑,而死於斷頭台。1935年,卻被羅馬天主教教會列為聖人。另一方面,伊拉茲馬斯(1466-1536)去世後,於1558年被羅馬天主教教宗列為第一級異端。兩人都是人文主義者,去世後,卻有極端相反的命運。 (中世紀的迷信) 中世紀的迷信繁多,例如鳥飛的方式、狗的吠聲、人打噴嚏的方式,都有吉凶的含意。最常見的方式是,隨意打開聖經,首次映入眼簾的那一行,可以看出自己的命運。在中世紀,沒有「偶然」,一切特殊現象都有含意。教宗英諾森三世(Innocentius 3世 1161-1216)將一位異端伯爵的領地沒收時,也是翻聖經,希望獲得神的指示。 中世紀的另一種迷信是崇拜聖遺物。德高望重的聖職者去世後,他的衣服、毛髮、指甲,以及身體的任何部分,能夠割下來的就割下。當時歐洲沒有火葬的習慣。 最神聖的聖遺物有耶穌基督被釘的十字架之木片、釘耶穌基督的釘子、羅馬士兵刺耶穌基督腹部用的槍,以及盛裝從耶穌基督傷口流出的血之杯子(這叫聖杯)。這些最神聖的聖遺物是否會留存到中世紀,是一大疑問。但是就因為民眾深信不疑,才會產生崇拜聖遺物的現象。 聖遺物具有許多用途。首先可以當護身符,在宣誓時,也可用到聖遺物,聖遺物還可以治病。十字軍東征時,法國國王腓利二世(1165-1223)的兒子生病,一位修道僧用聖遺物在那兒子的腹部前比畫了十字,結果那兒子的病果然痊癒。 聖遺物的用途既然如此廣泛,聖遺物當然供不應求。於是製造聖遺物就成為中世紀的一大產業。販賣聖遺物也是商人利潤最多的生意。如果是德高望重的聖職者,幾十隻手和腳都不夠用。而且許多教會都宣稱他們擁有同一種聖遺物,於是引起真假聖遺物之爭。甚至必須勞駕國王出面作裁判,看看哪一邊才是真貨。因為這有關教會的收入。 第4次十字軍東征時,十字軍佔領了君士坦丁堡之後,法國欣喜若狂,因為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最大的聖遺物產地。 中世紀有些品質低劣的說道者,為了增加說道的效果,便事先布置機關,當說道的途中,他的腳踏一下踏板,耶穌基督畫像的頭、眼和舌頭就會動一下,讓無知的農民以為出現神蹟。這種機關現在仍收藏在巴黎的博物館。 中世紀的一些司祭也是品質低劣,兼差律師、醫生、書記、地下錢莊還算好,更糟的是沉迷賭博、到酒吧喝酒,甚至娶妻。 (中世紀的都市) 中世紀的德國有一句諺語︰「都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不過你要是一進入中世紀都市的城門,就會看到絞首台。有絞首台還算好,有些小都市,只是豎立一根木柱,用來吊死罪犯。 日出時,城門打開,日落時,城門關閉。 中世紀的道路很糟糕,如果剛下過雨,行人的腳馬上沾滿泥巴。12世紀時的英國,稱商人為「泥足」,稱商人法院為「泥足法院」,真是貼切的形容。 當時的路上,有時會出現一邊喊「清不掉的骯髒!清不掉的骯髒!」一邊行走的人。原來是專門為顧客清理衣服上清不掉的泥巴骯髒。 可是最麻煩的是豬。豬不只在路上行走,有時候就賴在路上中央,動也不動。沿路的人會隨便將動物的內臟或腐爛的魚,丟棄在路上,豬就高興地吃起來。道路簡直成了豬的放牧場。1131年,法國國王路易6世的兒子就是因為豬的關係死於非命。一天,路易6世的兒子騎馬在路上行走時,一隻豬突然鑽到馬腳邊,馬為了閃避豬,將路易6世的兒子甩到地上,他的頭不巧撞上石塊而死亡。 中世紀的道路就是這樣堆滿廢棄物和動物的糞便,臭氣沖天。都市當局為此煩惱,雖然不斷請市民不要亂倒廚餘,但是沒什麼效果,市民還是我行我素。對市民而言,家中空間狹窄,有什麼廢棄物,當然盡量往屋外丟。 中世紀的上下水道也不完全,市民的用水完全靠井水。至於廁所,擁有廁所的家庭非常罕見。在這樣的惡劣衛生條件下,不發生傳染病也很難。 中世紀的道路不只不好走,而且危機四伏。路上隨時會出現強盜。強盜有很多種,有的貴族或騎士因為貧窮,也會客串去當強盜。有的傭兵因為沒有戰爭,而沒有收入,也會客串去當強盜。 1380年,2位貴族在城內與威尼斯商人交易。貴族願意將手邊的許多紡織品以半價便宜賣給威尼斯商人。聽到「半價」,威尼斯商人本來應該笑逐顏開才對,可是威尼斯商人看到那些紡織品後,卻完全沒有笑容。因為那些紡織品是他的。在運送商品的途中,被這2位貴族搶走。然後這位威尼斯商人被帶到城內,2位貴族逼迫他「交易」。 有些貧窮的貴族,拉不下臉來客串強盜,就提供自己的地方,讓其他小偷藏匿,並且擺放贓物,然後再「分紅」。 和道路一樣,橋也必須小心。一位法國貴族命令農奴在橋頭對路過行人收取通行稅。這位農奴如果碰到只有一人的行人時,就會殺害對方,搶奪他所有的錢財,然後將屍體丟到河裡。 中世紀的旅行者在路上行走時,是靠右走,還是靠左走?中世紀的旅行者在路上行走時,何時會出現強盜,不得而知,因此他們必須準備好武器,隨時應戰。前方的人突然攻擊時,由於一般人都慣用右手,因此敵人出現在自己的右方,比較方便,因此靠左走就成為當時約定俗成的習慣。但是當武器由刀變成手槍時,人們就改為靠右走。 中世紀的旅行者,尤其是商人,最頭痛的是各地的貴族會抽稅。商人每次通過貴族支配的地盤,都必須繳種種稅。所有的交通要道都掌握在他們手裡,而且這些貴族數量不少,因此商人作一趟旅行,相當花錢。14世紀末的德國,萊茵河有64個,易北河有35個,多瑙河有77個通關繳稅所。 而且稅目繁多,對通行人課徒步稅、車稅、河川稅、橋稅。對搬運的商品也課稅,課稅的對象有牛馬、鹽醃的魚或肉、穀物、蔬菜、蜂蜜、油、水果、鹽、金屬、皮革、武器、染料、羊毛等。有些商人想要走其他道路,以規避通關繳稅所。但是若被貴族發現,仍會被拉回原先的道路,讓他繳稅。對掌握交通要道的貴族而言,從商人課徵的通行稅是重要的財源。 此外,貴族還宣稱一旦商品從車上掉落地面,就屬於貴族所有。因為道路屬於貴族所有,所以一切路上物品的所有權也屬於貴族。因此萬一整輛車子翻覆,而且被貴族及其部下看到,所有的商品都要歸貴族所有。 英國於1285年時,制定一條法律︰在通往市場主要道路的兩旁,60公尺以內的地帶,必須將樹木和雜草清理乾淨,讓視界良好。這是害怕強盜躲在道路兩旁的隱密處之故。 中世紀的旅行者一天可以走多遠?神聖羅馬皇帝弗里德希大帝於1190年在敘利亞去世時,這個消息由當地傳到德國,必須花4個月。 在中世紀,嬰兒死亡率很高,時常嬰兒還沒成為基督徒,就到天國報到了。為了避免這種遺憾,通常嬰兒誕生3天內就要洗禮,成為基督徒。 在中世紀,當黑死病(鼠疫)蔓延時,人們認為都是惡魔在作祟。因此罹患黑死病的家庭,人們就把病人關在屋子裡,並且將門窗用釘子釘牢,把病人和惡魔一起關在屋子裡。如果病人死亡,就燒燬整間屋子。有時,病人還有一口氣,卻被活活燒死。(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法國的政教分離

法國的政教分離 美國的1位傳教士到宏都拉斯一個偏僻的村落進行識字活動,他問村民有沒有聽過莎士比亞、但丁,但是,村民回答︰「沒有聽過」。他又問有沒有聽過法國的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時,1位農民站起來說︰「那是1位偉人!」 往昔,法國人認為將落後國家殖民地化是歐洲文明崇高的使命,而帶著雨果的作品前往落後國家。 雨果的遺言如下︰ 「我將5萬法郎贈送給貧窮人,我希望能夠搭貧窮人的靈柩車前往墓地,我斷然拒絕教會的祈禱,但是歡迎任何人為我祈禱,我信仰神。」 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中,1位囚犯在刑期結束後出獄,但是社會對他很冷淡。他好幾餐沒吃,倒在路上。1位好心的老婦女指點他去敲1所房子的門。門打開後,1位聖職者親切地歡迎他進屋,並且讓他飽食一頓,還讓他過夜。那位囚犯趁半夜大家熟睡時,偷走家裡的銀製食器。結果被憲兵抓到,憲兵問聖職者︰「這些銀製食器是不是你的?」聖職者說︰「這些銀製食器是我送給他的。」並且問那位囚犯︰「我還送你1對銀製燭台,你為何沒有拿走?」那位囚犯被釋放後,聖職者對他說︰「不要忘記,絕對不要忘記,你拿了我送你的錢之後,要做1個規規矩矩的人。」 法國哲學家孔德(Comte 1798-1857)比較出自於宗教的道德,以及出自於實證精神的道德,結果他認為出自於宗教的道德,只考慮自己的救贖,可是出自於實證精神的道德,卻考慮全人類,並且有利他心。教宗Pius9世(1792-1878)非常頑固而保守,法國的修道會又很跋扈,彷彿國中之國,因此當法國於1871年被普魯士打敗之後,國內的反教權情緒就爆發開來。 1877年,政治人物 Gambetta(1838-1882)在眾議院發表演講道︰「法國現在充斥著教宗權至上主義、教會至上主義,我們必須迅速採取對策,否則對方會達到2個目的,1個是支配法國,1個是迷惑民眾。我們要求所有的教會都必須遵守法律。教會應該在社會中,處於底層、從屬的位置。和專制君主舊制度一樣,教會的支配,不利於法國。什麼是教權主義?那是敵人!」 1880年代,法國的反教權主義鬥爭擴大到學校教育。有人批評現代科學與聖經的記載格格不入,有人批評天主教女子學校讓女學生無知,有人說新教路德派的學校,以及猶太人的學校,比天主教的學校,教育的成果還大得多。共和派政治家茹費理(Ferry 1832-1893)於1879年向議會提出一項法案,將沒有獲得認可的修道會從學校排除。這項法案雖然在眾議院通過,卻在參議院否決。茹費理又發布2個政令,1個是解散耶穌會,1個是要求所有的修道會必須在3個月內申請認可。 結果,1880年,有261個修道會被關閉,有5643名修道士亡命國外。根據1866年的調查,法國的總人口3800萬人之中,3710萬人是天主教徒,新教徒只有85萬人,猶太教徒只有9萬人。 1904年,法國制定法律規定「禁止任何修道會從事教育。」這條法律顯然不是針對新教和猶太教,而是針對天主教。3萬位修道士與修女,因為失去教育工作,而不得不離開法國。 1905年3月,議會開始審議「政教分離法」草案。同年12月,通過「政教分離法」。「政教分離法」第1條規定「信教自由」,第2條規定「法國不公認任何宗教,也不支付任何薪資和補助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的憲法與1958年的憲法都明訂「法國是非宗教的民主共和國。」1958年的憲法還加上「法國不區別出身、人種與宗教,所有的人民在法律面前都得到平等的保障。法國尊重所有的信條。」 所有的私立天主教學校都能繼續存在,不過公教育的內容則由國家管理。之所以如此,因為法國政府擔心王黨派的修道士在教室否定法國大革命,或主張天主教教宗無謬論,或在教宇宙的形成與生命的誕生時,也順便向學生介紹舊約聖經的「創世記」。這些不能讓教師自由授課。 1989年的新學期開始時,在巴黎郊外的一所公立中學,1位戴頭巾(scarf)的女學生正要進教室時,被校長攔下,要她拿下頭巾,才能進教室。這個事件引起騷動,社會議論紛紛。結果,法國於2004年制定法律,禁止穿戴有宗教象徵的衣服或飾品(如項鍊、耳環)進教室。這是所謂的「頭巾禁止法」。 在現在的世界上,像法國這樣嚴格實施「政教分離」的國家,比較罕見。許多國家的政治和宗教都扯在一起,難分難解。我覺得法國這樣比較正常。將來全世界各國都會朝這個方向邁進吧! (全文完) 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陰謀論

陰謀論 日本人副島隆彥(1953-)在其著作「陰謀論是什麼?」中,列舉幾個陰謀實例如下︰ 1.1917年俄羅斯爆發的共產革命,是美國洛克菲勒財閥所策動。為的是要讓全世界的勞工和白領階級感覺「我們比蘇聯受奴役的勞工幸福多了!」讓全世界的勞工和白領階級繼續心甘情願地過著奴隸般的生活。 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300萬至600萬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裡用瓦斯被屠殺一事是虛構。那些集中營裡的猶太人,是因為營養不良與傳染病(傷寒)而死亡,根本不需要用到瓦斯。 3. Robert Stinnett著「欺瞞之日」(Day of Deceit),指出羅斯福總統為首的美國政府,早就獲知日本企圖偷襲真珠港的訊息,但是為了擁有攻擊日本的理由,故意裝作不知情。 4.布希總統為了擺脫美國經濟不景氣,而於2003年侵略伊拉克。因為布希總統相信戰爭可以刺激經濟。 5.戴安娜王妃身懷一位埃及富豪的嬰兒。若讓這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將來威廉王子當上英國國王時,就會有一位同母異父的弟弟。這對英國而言,是天大的醜聞。因此便有人策劃暗殺戴安娜王妃。據說,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聽到戴安娜王妃出車禍去世時,說︰「戴安娜身上戴的寶石去哪裡了?」 6.華盛頓郊外美國陸軍基地內,有一個細菌研究所。據說,愛滋病毒就是在這裡研發出來。研發者是一位叫Robert C. Gallo(1937-)的醫生。不過,還有一個人也發現愛滋病毒。那就是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耶 (Luc Montagnier ,1932- )。他於200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他知道競爭者Gallo的邪惡人品,而拒絕去斯德哥爾摩領獎,以示抗議。蒙塔尼耶立志要發明出愛滋病毒的解藥。 副島隆彥還在書中主張「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是虛構」。理由如下︰ 2012年5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宣佈禁止任何人前往「阿波羅計畫的登陸月球地點」。理由是「那裡是歷史遺產」。詳細內容是,1969年阿波羅11號,與1972年阿波羅17號的登陸月球地點,半徑2公里之內的上空禁止飛行;並且禁止進入以登陸月球地點為中心的半徑75公尺之內。此外,若沒有在事先與NASA商量,禁止接觸NASA在月球上遺留的機器。包括美國國旗與太空人的足跡。 NASA此舉是欲蓋彌彰,因為,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根本是虛構。美國太空人並沒有抵達月球,更沒有登陸月球。當時月球上的實況轉播,是在地球上的攝影棚拍攝的影片。 的確曾經有阿波羅計畫。美蘇冷戰時的1961年,美國的甘迺迪總統宣佈︰「美國要在1960年代期間,讓人類抵達月球!」但是在1965年左右,美國發現這個計畫行不通。美國賭上國家的威信,由甘迺迪總統宣佈︰「美國要在1960年代期間,讓人類抵達月球!」但是卻發現這個計畫行不通。這如何下得了台?因此謊言只好繼續說下去,因而虛構出「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 陰謀論者疑神疑鬼。不過他們的主張倒是挺有趣,相當有想像力。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還可以,只是不必太認真。 (全文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台灣史探微

台灣史探微 「台灣史探微」是我的已故老師戴國煇(1931-2001)的著作。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我在九一八事變發生這一年出生在日本的殖民地台灣。1955年在家兄的協助下,留學日本,在日本住了27年。來到殖民地統治者的母國日本,具有一種憎惡和怨恨感。但我那時吃驚的是,在大學裡碰到的教授和同學們,與我幼少年時代在台灣碰到的日本人簡直是兩種不同的人類。東京大學的這些人把我當人看待,理智、具有自由的思維。 但是更使我吃驚的是,這些人卻全然不認為台灣的殖民統治是一件大壞事。甚至那些認為自己的同胞日本人在朝鮮幹過大壞事的人們,他們的「常識」也認為在台灣,他們日本人並沒有幹壞事。正因為這些人的理性層次的認識水平甚高,人也善良,才更使我吃驚。 古今中外,殖民地體制絕對不會給殖民者家園帶來好處。即使殖民地統治者中,存在著個人的善意,這善意也常常不是被抹煞得無影無蹤,就是其發揮也或多或少地受到阻礙或壓迫而被編進殖民體制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屠殺沖繩諸島民。若要追究日軍屠殺沖繩諸島民悲劇的根源,恐怕要溯及明治維新的「琉球處分」。明治政府不但併吞了琉球,名義上雖列琉球為其國家的一個縣分,但日本的官民一直到最近,仍然歧視沖繩縣民。 大約在民國31年,我們村子有一位被徵用當軍伕,退伍下來。我的父親為了給這位歸來的軍伕洗塵,特地請他到家裡來吃飯。 軍伕壓低聲音,開始細訴日本兵的種種暴行,其中包括強姦了我們中國的婦女後,還用刺刀從陰部把她捅死。當時在蚊帳裡偷聽大人說話的我,突然爬起來,大聲說道:「日軍是皇軍,不會幹出那種壞事!」 我的祖父,乃至我的父親,向來視日語為「賊」的玩藝兒。本著「漢賊不兩立」的春秋大義,終其一生,既不學,也不用。因此之故,我上小學時,連最起碼的發音也一竅不通。 遺產繼承必須全面繼承其正負兩面,也就是說,繼承了先人的物質遺產,也就必須承擔先人的負債,民法上規定不能只繼承遺產,而不繼承負債。否則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竄改教科書的問題。那些日本戰犯和侵略罪行都是上一代的事,與這代日本人無關。但他們既然繼承了上一代人的日本,除非他們放棄日本國籍,當然也就必須承擔上一代日本人「負債」的道義。 戴教授呼籲台灣的同胞,不能因為某人是漢奸的後代,就予以制裁,那是野蠻的血統論,我們必須反對。但是漢奸的後人,如果他們在物質上繼承了其先人的財產,在道義上,也不能不繼承其「負債」。這些漢奸的後人,應該把這些問題分得清清楚楚,也要對歷史負責,回饋社會,為其先人向烈士遺族贖罪。 我目睹耳聞日本人越來越傲慢,藐視並對待亞洲人,有時深感我們台籍人士是否該負起一些責任來。傾向台獨建國的鄉親們,還有人口口聲聲講「後藤新平是台灣近代化之父」一類,沒有社會科學水準的話。叫日本的有識人士都會捧腹大笑。 1985年西德總統魏茲賽克向全世界所發表富於自我批判卻具有前瞻性的演講「追思與和解」。它的重點在,以日耳曼民族的立場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受難者(包括猶太人),表示深沉的歉意。並呼籲德國人民切記先人所犯的錯誤,要大家攜手一起向全世界人民求寬恕和和解,並力謀更光明的未來。這個演講轟動一時。 比起日耳曼民族,日本同樣有傲世的經濟力,日本卻一直沒有得到其他民族及國家的尊敬。究其原因,不外是日本當局少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國主義侵略罪惡進行嚴肅的自我檢討與賠罪。十數年前,昭和天皇曾訪英倫,因為未對戰爭責任表示歉意而被英國人民丟雞蛋,在國宴中受到退伍軍人協會的集體杯葛。 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還包括許多無辜的老百姓和當時在台灣未受本菁英尊重的一些外省人士。茲舉一例說明,一位在日治時代末期來自北京的徐征老先生,在台灣教一些台灣菁英北京話,本人並未參與當時的二二八事件,但他卻無故失蹤。 陳儀實際上無權擔負所有的責任,他雖名為台灣最高的軍政首長,實際上卻指揮不了在台的軍隊。 德國人在戰後,衷心誠懇地表現了悔罪之意。除了追究法西斯主義對歐洲世界與世人造成的禍害,表示道歉、賠償之外,還以深厚的歷史科學、社會科學素養,進行深沉的反思、自我批判。把法西斯主義的根源,自我深層心理做了誠實且深刻的清算,從思想層次上做了歷史總結。 反觀日本的表現就遠不如德國了。日本當局到現在仍不肯為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罪行向中國與亞洲人民表示誠懇的道歉、悔罪之意,只是曖曖昧昧、模模糊糊地說些「遺憾」之類的話。因此,日本如今雖已是經濟大國,仍舊得不到國際(特別是亞洲曾經受日帝侵略的各國)的諒解與信任。 只要是真正熱愛中國,關注十億同胞之前途,關注中國未來的走向的話,便可清楚地看到「改革與開放」及「一國兩制」的出籠正是以中國大陸的巨大變化為背景。因此儘管鄧小平他們沒有或不便說明,但我敢大膽地說,「改革與開放」及「一國兩制」的提出正是其設計者向全世界所作的一種「敗北宣言」,並表明蘇聯模式和「文化大革命」已完全行不通。我覺得應該追溯到鄧小平當年提出,但被「四人幫」批判的著名的「黑貓白貓論」。鄧小平是一位現實主義的政治家,所以他才會提出「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便是好貓」充滿活力的非教條的主張。 「一國兩制」是中國擺脫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窘境,導向經濟全面起飛的一個環節。也是承認既往失敗的一種「敗北宣言」。「一國兩制」之一國,如果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當然不能接受。但那一國如果指「民主、自由、均富」的一國,或平等待我的中華聯邦時,當然是值得我們加以討論、三思。 李登輝總統與日籍作家司馬遼太郎對談時,提到「出埃及記」。台灣某些人士就將「出埃及」與「獨立建國運動」相結合,認為當初以色列人過紅海,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重建家園,因此台灣人也可以渡過台灣海峽,在台灣島上獨立建國。但是這種想法完全是誤解。如果以「出埃及記」的歷史來看,那麼李登輝總統應該是回到福建老家永定去建國,才符合「出埃及記」的歷史,而不是在台灣建國,因為台灣是原住民的原鄉。 如果把「出埃及」與「建立大台灣,經營新中原」連在一起,也許可以了解,李登輝總統的「建立新中原」正是「出埃及記」所說的「可以指望之地」,是一個理想之地,而且這片理想之地不僅是物資上的,還兼具一種精神上的喜樂。 (全文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健康秘訣(3)

健康秘訣(3) 每餐的食物內容怎樣才合適呢?大概是植物性食物佔85%,動物性食物佔15%。或穀物與豆類佔5成,蔬果、菇菌類、海藻類佔2成,肉類與魚介類佔1成。以下是最基本的每餐食物內容︰ 1.不能缺少水果和生菜。 2.如果要攝取動物性食物,要選擇魚介類,而非肉類。一天大概100公克。 3.牛肉、豬肉、羊肉一個月頂多吃2、3次。 4.雞肉和雞蛋每星期頂多吃1、2次。 5.將乳製品換成豆製品,例如牛奶換成豆漿。 加班時若想吃宵夜,寧可吃飯糰,而非三明治。 發酵食品含有豐富的食物酵素,值得每餐攝取。納豆、味噌、醬油和醋都是發酵食品。 蛋白質有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不必攝取動物性蛋白質,攝取穀物、豆類、蔬果、海藻類和堅果類就足夠身體所需。尤其大豆的蛋白質含有和動物性蛋白質同樣的氨基酸,因而被稱為「植物肉」。 我們如果攝取比我們的體溫還高的動物的肉,肉的脂肪進入人體後,就會凝固。就這點而言,魚類因為是變溫動物(也稱為冷血動物),對人體來說,魚類的脂肪比肉類的脂肪較健康,因為不會凝固。 攝取魚類較健康的第二個理由是,魚類含有豐富的EPA、DHA抗氧化物質。它們會讓血液更清澈,尤其DHA可以讓腦內的神經細胞更活躍。EPA和DHA不僅可以讓身體年輕化,也可以讓頭腦年輕化。 不過最近大型魚的水銀含有量成為問題。因為大魚吃小魚,將小魚體內的水銀都屯積在自己體內。在食物鏈上層的大型魚,如鲔魚和旗魚,就含有許多水銀。因此還是選擇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之類的小型魚或吻仔魚較妥當。這些魚含有豐富的EPA和DHA,以及鈣。 能夠的話,將食物從頭吃到尾。例如,若是蔬菜,從葉子到皮到根全部吃。若是小魚,連頭也吃。若是米,不要吃精製的白米,而要吃還含有胚芽的糙米。這種吃法最健康。 當季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謂「當季」,就是作物生長最活躍、蓄積的營養最多的時期。因此當季蔬果含有的食物酵素,品質也最好。相反的,不是當季,而在溫室培養出來的作物,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就較少。因此選擇蔬果,首先選擇當季的蔬果。其次選擇無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有機栽培的蔬果。 由於酵素怕熱,因此盡可能吃生菜。新鮮的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酵素的寶庫,請多攝取。水果和蔬菜一樣,當季的最好。不過攝取水果有一個竅門,那就是為了要更有效率地吸收食物酵素,最好在用餐前30至40分鐘攝取。尤其早餐前,由於經過一夜睡眠,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這時候攝取水果,效率最好。所以「早上的水果是黃金」。 一口食物最好咀嚼30次。理由是容易消化。將食物咀嚼到很細,就會減少胃腸的負擔。如果食物太大,讓腸壁無法吸收,就會排出體外。多咀嚼的好處不只如此,多咀嚼可以讓唾液分泌旺盛。唾液中含有稱為「澱粉酶」的消化酵素。當「澱粉酶」和食物混在一起,送到胃腸時,就比較容易消化、吸收。相反的,若沒有多咀嚼,就將塊狀食物送到胃腸時,為了消化塊狀食物,就必須使用體內酵素。因此多咀嚼,就少消耗體內酵素。有些男性吃飯速度很快,這樣不但容易吃過飽,而且也會消耗體內酵素。 多咀嚼由於花時間,在吃飯時,血糖就上升,空腹感消失。因此吃得少,卻有滿腹感,可以防止吃過量。 水對人體而言,最大的功用是促進新陳代謝。攝取新鮮的水,可以很快地排出體內的廢物與毒素。充分攝取水,可以讓血流順暢,不容易得血栓、糖尿病、腎臟病、肝臟病。 自來水裡通常含有氯,目的是大量產生活性氧以殺菌,所以要煮沸後再喝。能夠喝礦泉水的話,當然最好。可是成本太高,所以不如買一個品質好的淨水器,將自來水還原成接近礦泉水的水。另外,不要喝太冷的水,因為會讓身體變冷。身體變冷,就會降低免疫力。水的溫度在20度左右是適溫。 有人喜歡喝運動飲料。可是廠商為了讓運動飲料好喝,加入許多糖分,對健康不良。因此運動流汗後,可以喝加一些鹽的白開水就足夠。剛起床、用餐前和睡覺前2小時,是攝取水的最佳時機。 腦內神經傳達物質血清素(serotonin)的95%在腸內製造。因此腸健康,精神也健康。要製造血清素時,必須有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傳達幸福感覺的荷爾蒙。 睡眠很重要,因為睡眠時,體內酵素不斷增加。適度的運動也可以提高免疫力,並且讓體內酵素更活躍。但是太過激烈的運動反而會讓體內產生活性氧。如果運動後覺得身體疲累,那就是運動過度。 每天最好做幾十次的深呼吸,將氧氣充分吸進體內,促進新陳代謝。深呼吸也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讓心情放鬆,提高免疫力。 笑也可以提高免疫力。我們的遺傳基因超過90%在睡著,只有10%在發揮功能。但是在特殊的環境下或受到刺激,就可以讓睡著的遺傳基因甦醒過來,發揮功能。所謂「在特殊的環境下或受到刺激」,其中之一就是笑。笑可以讓睡著的64個遺傳基因甦醒過來,促進細胞的代謝和分泌荷爾蒙並增加體內酵素,而提高免疫力。所以為了健康,請經常笑,大聲笑。 (全文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健康秘訣(2)

健康秘訣(2) 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油,從沒有精製的穀類、魚介類、芝麻、堅果就可以充分獲得。因此最好避免攝取油,包括植物油。糖分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但是過份攝取砂糖,對健康有害。尤其要注意的是精製的白砂糖與人工甘味料。炭酸飲料就含有許多白砂糖。白砂糖在精製的過程中,喪失了能夠幫助體內酵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此外,白砂糖是酸性食品,為了維持人體為弱鹼性,就必須消費體內酵素,以中和酸性。 許多市售的糖果餅乾,不僅含有糖分,而且含有許多添加物。吃太多,會消耗體內酵素。有些運動飲料也含有糖分和人工甘味料,同樣會消耗體內酵素。喜歡甜味的人最好使用沒有精製的黑砂糖或純蜂蜜。 酵素是人體在發生化學反應時的觸媒。例如,攝取食物之後,需要消化觸媒來分解。當有害物質進入體內時,肝臟中有超過500種的酵素來解毒。酵素不是人類才有,任何生物都有,司掌生命活動。 活性氧是癌症與老化的元兇。其實活性氧並非萬惡之首,當有細菌侵入體內時,白血球就會產生大量活性氧,驅逐細菌。然而當活性氧過多時,就會產生有害物質,破壞細胞膜和遺傳基因,讓細胞癌化,並讓身體老化。 好在我們體內有抗氧化酵素,阻止活性氧過於活躍。最具代表性的抗氧化酵素是SOD。但是中年之後,SOD就急速減少,降低了免疫力。 人類的體內酵素數量,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了。當體內酵素缺乏時,生命就抵達終點。幼兒的體內酵素數量為老人的100倍。年齡越大,體內酵素消耗的速度就越快。酵素的工作能力也會隨著年齡變大而衰退。體內酵素數量由遺傳決定。既然數量已經決定了,消耗越多,體內酵素就越少。體內酵素越少,老化就越快,也越容易生病。 現代的生活,充滿消耗體內酵素的因素。例如,藥、農藥、環境污染、電磁波、精神壓力,這些有害物質進入體內,就必須解毒。為了解毒,就必須消耗體內酵素。 很遺憾的,現在還沒有發明可以測量體內酵素數量的方法。但是當你發覺最近身體不適,或老化的速度變快,很可能是體內酵素不足。 有一句話「吃八分飽,不必看醫生」。吃太飽,會大量消耗體內負責消化與吸收的酵素。許多人之所以經常吃太飽,是因為沒有細嚼慢嚥,吃太快之故。由於吃太快,在「吃飽」的信號還沒傳到大腦時,還是拼命吃。等到「吃飽」的信號傳到大腦時,已經吃太飽了。而且因為沒有細嚼慢嚥,食物送到胃時,還相當大,必須借助更多的消化酵素。如此一來,用在代謝的酵素就會減少。代謝酵素的工作是處理體內的廢棄物、提升細胞的機能、維持免疫力。 許多人身體不適時,會亂服藥。胃奇怪,就服胃藥;便秘,就服便秘藥;感冒,就服感冒藥。然而基本上,所有的藥都是毒。不只是西藥如此,中藥也一樣,都有副作用。藥的確效果很快,可是效果越快,表示毒性越強。尤其西藥都是化學物質,一旦進入體內,就會產生活性氧。為了解毒,就必須消耗體內酵素。還有,西藥也會殺死腸內的益菌。抗生素之類的強藥更是如此。尤其是抗癌藥,會大量產生活性氧,對體內酵素而言,最可怕。 現在治療癌症有三種方法,手術、化學療法(抗癌藥)、放射線療法。可是這三種方法都會大量產生活性氧,讓癌症復發。抗癌藥就是讓體內產生大量毒性強的活性氧,來攻擊癌細胞。換言之,這是以毒攻毒。可是活性氧不只攻擊癌細胞,還會攻擊其他正常細胞。抗癌藥的副作用有掉頭髮、沒食慾、皮膚和指甲變粗糙。 比較理想的癌症治療法為,手術之後,徹底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提高自然治癒力。例如嚴禁菸酒、停止攝取動物性食品。 體內酵素在溫度40度左右時最活躍,這時我們的體溫大概在36.5度。所以能夠保持在這個體溫最理想。但是近年來,我們的體溫卻發生問題。現代人出現「低體溫化」。不分男女老幼,許多人的體溫維持在35度多,造成免疫力降低。通常,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降低30%、代謝降低12%。除此之外,低體溫還容易引發癌症。癌細胞最容易繁殖的溫度是35度。而且低體溫讓體內酵素喪失活力,無法對抗癌細胞。 要提升體溫,就必須攝取能夠增加體溫的生薑和根菜類,並且適度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再加上泡熱水澡。請拿體溫計,量自己的體溫,若低於36.5度,就必須設法提升體溫。體溫提升1度,免疫力就增加5至6倍! 保持體內酵素的數量很重要。這只有2個方法,1個是不要浪費體內酵素。具體的方法是,嚴禁菸酒、不要攝取動物性食品,避免讓化學藥品、農藥、食品添加物進入體內。減少精神壓力。 另1個是創造好的環境,讓體內酵素的數量容易增加。 後者的方法是從食物攝取酵素。 酵素有體內酵素和體外酵素。體外酵素就是食物酵素。每天積極攝取食物酵素,便可以補充體內酵素的不足,延緩老化。而且這種食物可以讓腸變得清潔,提升腸內細菌的工作效率,讓體內酵素容易產生。 那麼,富含食物酵素的食物有哪些?1個是生的新鮮食品,例如生魚片。另1個是發酵食品。優酪乳也是發酵食品,可是優酪乳是從牛奶製造,最好避免。其他發酵食品還有納豆、味噌和醬油。還有1個是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食品。維生素與礦物質又稱為「補酵素」,能夠提升體內酵素的工作效率。 明治初期到日本的德國醫生貝爾茲(Balz 1849-1913),有一次在日本旅行,從東京到110公里遠的日光,換了6次馬,花14小時才抵達。第二次,他使用人力車,一個車夫跑了110公里,只花30分鐘。貝爾茲非常驚訝那位車夫的體力,便問車夫平常吃什麼食物。車夫回答道︰「糙米做的飯糰、醃梅子、蘿蔔絲味噌湯、醃蘿蔔、馬鈴薯、栗子、大麥。」完全沒有吃動物性食品。 於是,貝爾茲做了一個實驗。他雇用了2位年輕車夫。1位吃糙米做的飯糰,另1位吃牛肉料理。然後讓2人拉著載有80公斤重行李的人力車,每天跑40公里。結果,吃糙米做的飯糰的車夫,連續跑了3個星期。吃牛肉料理的車夫,跑了3天就累得跑不動。經過這個實驗,貝爾茲回到德國,便勸告國人吃素。 (待續) ★過完年回到汐止家,發現電腦故障,無法傳讀書報告。好在千瑤的妹婿林家正是電腦工程師,他很快就修好我們的電腦,所以今天得以傳讀書報告。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2月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