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謎團(15)
西方列強尋求國際貿易市場,但中華帝國卻
拒絕歷史潮流,追求「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的社會,選擇閉關鎖國。明朝規定「凡將牛、
馬、軍需、鐵貨、銅錢、綢絹出外境貨賣及
下海者,杖一百」。清朝則標榜「我天朝無
所不有,焉用外求?」甚至實施野蠻的遷界
政策,製造「軍事無人區」,逼沿海居民內
遷30里,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
1793年英國國王派遣外交家馬嘎爾尼率領
5艘船,帶著英王慶賀乾隆皇帝83歲壽辰的
信函與天文儀器、新式火砲、蒸汽機等600
箱科技禮品,專程來中國進行平等互惠的貿
易談判。
傲慢的乾隆及其大臣都誤認為英國是來「朝
貢」,向偉大的中國皇帝「俯首稱臣」。
馬嘎爾尼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禮」,但經不
起和珅等人的軟纏硬磨,為了不辱使命,
終於妥協讓步,答應單腿下半跪。
法國漢學家佩雷菲特透過馬嘎爾尼訪華的研
究,出版了「停滯的帝國」。他寫道:「最
為奇怪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導致馬嘎爾
尼最終失敗:他拒絕叩頭----根據宮廷禮
儀,在皇帝面前下拜叩頭9次。『天朝』被
得罪了,皇帝縮短了使團逗留的時間。兩國
關係破裂引起了悲劇性的連鎖反應。」英國
女王派特使要求清朝開通貿易市場,惹惱了
乾隆:「朕無求於任何人,爾等速速收起禮
品,啟程回國。」
時任美國總統的小亞當斯認為:「鴉片戰爭
的真正原因不是鴉片問題,而是叩頭。」
佩雷菲特為寫「停滯的帝國」,多次訪華。
這位睿智的漢學家認為,大清帝國的歷史仍
在中國繼續重演。他在書中指出:「共產主
義制度繼承了乾隆時代的官僚體制,反對營
利、反對商人、反對外貿、反對外國人的到
來。乾隆和馬嘎爾尼尚未死去,他們生存在
我們中間,他們又在我們身上轉世了。他
們也許是不朽的。循環無窮的中國呀!」
經濟學家海耶克用邏輯推導出「計畫經濟必
然導致極權主義」結論,諾貝爾獎是對他
學術研究的肯定。
「科學投資」雜誌2003年發表趙曉「有教
堂的市場經濟與無教堂的市場經濟」,觀點
堪稱驚世駭俗:中美兩國最大的差距究竟在
什麼地方?雖然存在著財富差距、科技差距,
但最大的差距是教堂;當今中國最需要基督
教精神。
建國後我們過度宣傳無神論、打壓宗教的後
果,造成芸芸眾生不再相信因果報應,只要
不被公安局抓住,什麼傷天害理之事都敢幹。
西方發達國家的意識形態就是基督教。科技
革命、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都只有基督教精
神才能結出的豐碩果實。
經濟學家楊小凱說:「在經濟上能夠使一種
社會秩序不斷擴張的,只有基督教。」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鮑琳有句名言:「耶穌
基督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就是耶穌基
督。」基督徒是世界上最熱衷於積累財富的
人,但他們追求財富並非為一己之私,而是
為了「榮耀上帝」。所以他們把財富貢獻給
慈善事業。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是自幼熟讀
「聖經」的基督徒,所以把財產全部捐獻給
慈善事業。
(待續)
2018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