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東看得到世界(14)
對移民二世或三世的年輕人而言,
或許是當地國的人種差別。911事件的犯人
之一埃及人穆罕默德.雅達是在德國學習
建築學的優秀學生。他參加蓋達的網絡是到
德國留學之後。穆罕默德.雅達是畢業於開羅
大學的菁英,可是到德國留學之後,遇到來
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讓他有挫折感,他
就透過網路參加武裝活動。
解決「恐怖主義」的方法有兩個。第一是
清除恐怖分子的據點,讓他們無法再吸引全
世界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第二是讓全世界
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把他們的問題丟給政
府,而不是訴諸暴力。
第一個解決方法是美國攻擊阿富汗與伊拉克,
可惜沒有明顯的成果。美軍進行空襲,不但
沒有明顯的成果,還炸死許多民間人士,
造成居民的反美意識。而且因戰爭而社會荒
廢,讓武鬥派國際網絡有寄生的「空地」。
最近美國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使用無人機
攻擊,但是也造成無差別殺害住民,而引起
國際非難。
另一方面,第二點有戲劇性變化。年輕人透
過衛星廣播或網路,看見蓋達組織攻擊美軍,
覺得大快人心。911事件時,某雜誌稱同情
阿拉伯的人為「安樂椅子恐怖份子」。
這些年輕人不愁吃、不愁穿,觀看電視與電
腦的螢幕,抱著不定愁訴,用滑鼠給恐怖份
子的網站按讚,或者捐款。
卡希爾在出版「阿拉伯的不定愁訴」的前一
年,2005年,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有人在
他的汽車安裝炸彈而被炸死。當年發生了
「雪松革命」。2005年前黎巴嫩總理哈里里
被親什葉派的人以汽車炸彈炸死。以此為契
機,黎巴嫩人民要求黎巴嫩內的敘利亞軍
撤軍,進行示威抗議,終於讓敘利亞軍撤軍。
黎巴嫩的國旗上有雪松,因此就稱此為「雪
松革命」。「雪松革命」是2011年「阿拉
伯之春」的先驅。
「阿拉伯之春」是2010年至2011年在阿拉
伯世界展開的民眾抗議運動。有幾個共同的
特徵。第一,透過衛星廣播與網路,可以傳
遞自由報導與意見。第二,人們有身為國民
的自覺,擁有自尊心。第三,數十萬人參加
對政府的抗議活動。第四,最初是以和平
開始。
關於衛星廣播與網路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
是卡達的半島電視台。在此之前,阿拉伯各
國的電視都是國營,而且內容都千篇一律
對總統歌功頌德,沒有娛樂和報導。然而從
1990年中期起陸續出現衛星廣播局。衛星廣
播局穿越國境,向全體阿拉伯各國播送不被
政府束縛的節目。
半島電視台是原先在英國廣播公司工作的阿
拉伯媒體工作者所創立。他們想製作由阿
拉伯人,為阿拉伯人的衛星廣播。因為1991
年灣岸戰爭時,阿拉伯人目不轉睛看的是
英國廣播公司或美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美
軍激烈轟炸同樣是阿拉伯國家的伊拉克,那
種景象為何必須看英國或美國的電視新聞?
這些人於是決定設立半島電視台。半島電視
台成立之初,就以反美為號召,不只是反美,
也批判阿拉伯各國。
改變阿拉伯社會的不只是政治、報導節目,
綜藝節目,尤其是觀眾也參加的「真實節
目」,獲得爆發性人氣。「明星藝術院」、
「超級明星」、「阿拉伯偶像」的唱歌比賽
觀眾投票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參賽者。透過
這種唱歌比賽,可以發揮民族主義。大家都
為自己國家的參賽者加油。據說,當敘利亞
參賽者與約旦參賽者決戰時,約旦國王命令
國軍士兵投票給約旦參賽者。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