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新常識(6)
提倡地動說的哥白尼是一位天才修道士,但
是他沒有發現恆星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而
以為是圓形。
耶穌會在法國、義大利等創設學校,收容家
貧但素質好的孩子。馬林·梅森(Mersenne
1588-1648)與笛卡爾(1596-1650)都是在
這種學校學習的。
保護主義產生資本主義
中野剛志
為何英國在18世紀後半發生工業革命?我
們高中的教科書如此解釋:
近代初期,英國的工場制手工業發達,蓄積
大量資本,此外,大地主為了經營大規模農
場,進行圈地,導致許多農民喪失土地,
因而形成潛在的豐富勞動力。加上17世紀
以來,自然科學與技術進步,英國又有豐富
的鐵礦與煤炭,這些條件結合在一起而促成
工業革命。
以上教科書的解釋是根據主流派經濟學的成
長理論「生產需要的要素是資本、勞動與技
術」。
近年,主流派經濟學認為對經濟成長而言,
確保所有權等制度與規則的安定性很重要。
對工業革命而言,決定性的要因是由於1688
年的光榮革命而確保了所有權。
這種解釋的背景是經濟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
只要制定好市場規則,排除國家的干涉,自
然就會產生經濟的繁榮。英國的工業革命
證明經濟自由主義的正確。
然而,最近許多經濟史的研究否定了道格拉
斯·諾斯的看法。例如,克拉克就認為安定
的所有權制度在英格蘭與威爾斯,在工業革
命200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英國因為貿易而成功,並非採取自由貿易政
策,而是其相反。英國在1750年之前,在
纖維製品的生產,除了印度,凌駕各國。
而且這是因為保護主義。
實施振興製造業政策。第一,降低或廢除製
造業原料的關稅。第二,對幾乎所有的製造
業廢除輸出課稅。第三,大幅增加對進口工
業產品的關稅。第四,對絲製品與火藥的出
口給予補助款。第五,對工業產品,尤其是
纖維製品引進品質管理制度。
由於這些產業保護與振興政策,以及工業革
命,英國的製造業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即使
如此,英國仍然繼續實施保護貿易。例如,對
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在1820年代之前為45%
至55%,比其他國家高。此外,愛爾蘭的羊毛
製品與印度的更紗因為威脅到國內產業,所
以禁止輸入。
英國的製造業於1815年之前確立優勢,之後,
國內出現要求貿易自由化的聲浪。1846年的
廢除穀物法就是英國轉換成貿易自由化的象
徵。
由此可知,英國的工業革命是在保護主義下
實現的。同一時期。荷蘭因為採取自由貿易
政策,因此,荷蘭的木棉工業失去了世界市
場的佔有率。
鴉片戰爭
大清帝國V.S.大英帝國
平野
聰
英國東印度公司自17世紀以來就把大量印
度的棉織物輸出到西非,然後將西非的奴隸
輸出到北美洲、西印度群島,再買進砂糖與
咖啡,展開「大西洋三角貿易」。英國人生
活水準提高後,對茶的需求量就增加。英國
主要從中國清朝進口茶,但是,英國想賣
棉製品給中國清朝,中國清朝卻覺得不需要,
結果,為了購買茶,英國的銀不斷流向中國
清朝。後來英國發現可以賣鴉片給中國清朝。
1820年,英國賣鴉片給中國清朝約100萬磅。
到了1835年,大幅增加到約400萬磅。這下
子,換中國清朝的銀不斷流向英國。
(待續)
2020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