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美中對立(5)
紐約時報認為歐巴馬如此遜色是因
為不想得罪中國。
美國想要恢復在亞洲的政治影響
力,而推出的政策是「回旋
(pivot)」。意思是美國的外交從中
東對恐怖分子的戰爭「回旋」到亞
洲。
希拉蕊國務卿領導亞洲政策。2011年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在日本演講時,表
示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因此美軍必
須駐留在亞洲。
中國政府在雷曼兄弟金融危機後,增
加信心,同時也畏懼被包圍。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羅斯在「外交事
務」雜誌上發表文章認為如果讓中國
繼續感覺被包圍,會有負面影響。
2012年,盲人律師陳光誠向美國申請
政治庇護。美中關係大受影響。
2012年,習近平訪美,美中關係改
善。
2013年,中國在東海任意設置防空識
別區(ADIZ)。
習近平訪美時表現出來的誠懇態度
吸引了美國政界。但是中國還無法理
解中國的力量已經達到挑戰世界秩
序的水準。
2014年,歐巴馬在澳洲演講時提到香
港的雨傘運動,並期待中國能夠擴大
人民的自由。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要
求中國政府給予人民言論自由。2015
年,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嚴厲批判中國
在南海興建人工島,要求立刻停止。
這個時期,美國軍事專家已經充分理
解中國成長的意義,並認為美國必須
把以往放在中東與恐怖分子上的精
力撥一些在亞洲。
第一任歐巴馬政權時,3成輿論認為
中國是個威脅,到第二任時,增加到
超過5成。
中國有人權問題、網路攻擊問題、南
海問題等。許多人認為問題的根源在
中國政府。
2015年,美國政府公布「自由航海作
戰」。美國海軍驅逐艦通過南沙群島
12海哩內。美國認為這是航海自由,
暗示中國對南海的人工島沒有領有
權。
歐巴馬政權歡迎馬英九政權的誕生,
認為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安定。
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蔡英文挑戰
馬英九。華盛頓的氛圍是不願意見到
蔡英文勝選。
蔡英文訪美時,「金融時報」刊出文
章指出:第一,蔡英文有沒有意思要
維持兩岸關係的安定?第二,蔡英文
似乎理解不應該挑釁中國,但是她的
親信是否充分理解中國不信任民進
黨?
美國政府對蔡英文的評價顯然不高。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包道格
在台灣的電視台說:「蔡英文必須設
法說服中國,台灣沒有威脅中國之
意。」
雷根政權以來,美國外交有一個模
式,那就是政權一開始對中國持批判
姿態,然後慢慢柔軟、融合。柯林頓
與小布希都是如此。
(待續)
2021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