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5)
中國與中亞之間有來往是在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想聯合大月氏(現在的阿富汗一帶),挾擊匈奴。這事沒有成功,但是張騫經過10年後,回到長安,帶回西域的地理、風俗等資訊。漢武帝接著又派衛青、霍去病征討匈奴。因而開闢東西交通要道,也就是絲路。中國的絲綢輸往西方,西方的寶石、葡萄輸往中國。佛教也沿著絲路,從西域傳到中國。時間大概在西元前後。這時開始有人將佛經翻譯成中文。翻譯的先驅是中亞安息國的太子安世高與大月氏國的支婁迦讖。這兩人大概都在東漢桓帝時來到洛陽。
三國時代有一位牟子寫了「理惑論」,批評佛教。他的第一個批評是,古有明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佛教的出家人剃光頭髮,不是違背這個教訓嗎?第二,佛教提到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佛身可以自由變化,可以變成各種分身,可以出現,可以消失,可以變小,可以變大,不怕火,不怕刀槍,能夠飛,還能發光。這些都超越常識。
在中國佛教史上,翻譯者鳩摩羅什居功厥偉。鳩摩羅什是印度人,父祖代代都是大臣,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炎放棄榮位出家,到龜茲國(現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龜茲王將妹妹嫁給他,生下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七歲就出家,401年時,抵達長安。後秦皇帝姚興(在位393-416)以國師之禮待他。在鳩摩羅什之前,許多人翻譯了大乘經典,但是鳩摩羅什覺得這些翻譯有一些錯誤,與原典的意思有出入。鳩摩羅什就修正這些錯誤,並且翻譯了35部294卷的佛經。其中最有名的是大乘經典中最重要的「法華經」(或稱「妙法蓮華經」)。這本書不但有漢譯,而且有西藏文譯、維吾爾文譯、西夏文譯、蒙古文譯、滿州文譯,今天還有英文譯。
南朝梁武帝於504年宣佈捨棄道教,皈依佛教,他公言道有96種,其中95種是外道,只有一種佛道是正道。不過從梁武帝於505年設置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博士看來,他並沒有太過偏向佛教。511年,梁武帝從印度迎來釋迦牟尼像,安置於太極殿,宣佈大赦,並且下令禁止殺生。他還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517年,梁武帝下令從今以後祭祀宗廟時,禁止用牛、羊、豬等當犧牲供品,要以蔬果代替。梁武帝並且下令侍醫以後禁止用生類當藥材。他還廢除全國道觀,下令道士還俗。
北朝時,禪宗的開山祖菩提達摩(後世稱達磨)於470年來到南朝的宋。菩提達摩是南印度出身,據說是當地國王的第三子。也有人說他是波斯人。據說他於532年160歲去世,真是人瑞!
菩提達摩提倡「二入五行說」,將複雜的佛教教義簡潔化。「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面對石壁專心坐禪的話,自己與他人,凡人與聖人,就沒有區別,一切都歸於一,成為寂然,歸於無。「理入」是與真理合一的直接體驗。「行入」有四行,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報怨行」就是無論現在多苦,都是過去「宿業」的結果,應該忍受且甘之如飴,絕對不能怨天尤人。「隨緣行」就是無論獲得多大的名利,也是過去「宿業」的結果,不要高興過頭。「無所求行」就是由於種種欲望讓我們心生執著。如果我們追求欲望,就會讓我們陷入「苦」中,如果我們不追求欲望,就會心安。「稱法行」就是如果我們實行佛道,就與真理一致。
577年,北周征服北齊。北周武帝實施排佛政策。他認為建造寺院與佛像都是浪費錢,僧人也無視忠孝的倫理,都應該還俗。
隋朝與唐朝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並且產生與印度佛教截然不同的中國固有的佛教學派,如天台、華嚴、禪、淨土。
密教的經典中,有稱為「陀羅尼」的咒文,據說人若口唸那咒文,就可以從任何危難中解救出來。我覺得密教走到這條路已經變成十足的迷信,真是可悲!
禪宗主張「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五祖弘忍之後,分成南北兩宗。南派慧能主張頓悟,北派神秀主張漸悟。一日,神秀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則另外寫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是有趣!
神秀認為人心有無數煩惱,而以「三毒」最根本。「三毒」就是貪、怒和愚(無知)。這「三毒」讓人在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上)輪迴。人只要「無心」,「三毒」與六道自然消失,而成佛。慧能則認為智慧與煩惱,明與無明本來都是一體。北派主張靠修行悟道,南派則認為連修行都是悟道的障礙。
禪宗的馬祖道一主張「即心即佛」,自己的心就是佛,日常生活就是修行。他說︰「平常心是道!」
禪宗的義玄認為修行應該徹底拋棄執著。遇見所有的人都要「殺」。見到釋迦牟尼,要「殺」釋迦牟尼,見到父母,要「殺」父母,見到老師,要「殺」老師。這裡所謂的「殺」,並不是那種血腥的「殺」,而是斬斷自己的執著之意。
由於唐末的法難,佛教各宗勢力衰落,只有禪宗沒有遭受明顯的被害,反而越來越興盛。原因是禪宗標榜「不立文字」,因此即使經典燒毀,也不會受到什麼打擊。而且禪宗主張自己勞動達到自給自足,所以在社會動亂時,禪宗依然能屹立不搖。禪宗最後成為中國近代佛教的主流。
明朝歷任皇帝對保護佛教不遺餘力(明太祖朱元璋還當過和尚)。但是對俗人想出家,管理嚴格,除了考試之外,還限制年齡與人數。明憲宗時,僧道的人數多達50餘萬。當時民間流行一句話︰「沒法子,就做和尚。」許多人出家,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是被生活所迫。這讓人想起現在有人找不到工作,被生活所迫,便故意去假裝搶劫,被補,然後高高興興地入監獄吃牢飯。兩者的狀況都差不多。
清朝歷任皇帝也對保護佛教不遺餘力。尤其雍正皇帝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對佛教的研究最深入,他還自稱「圓明居士」,時常坐禪。雍正皇帝之後,清朝歷任皇帝就遠離佛教。
西藏從地理位置看,就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與尼泊爾的北側。因此,西藏人很早就親赴印度與尼泊爾學習佛教,並且從印度與尼泊爾聘請名僧到西藏講授佛學。
中國的佛教幾乎都是從中亞來的僧人所傳。而且中國有種種強烈個性的思想,因此,佛教傳到中國後,就不得不適應中國的思想環境,而「中國化」。這點,西藏佛教就完全不同,套句現代的用語,是「原汁原味」的佛教。
宗教很難擺脫民族性。朝鮮僧侶和中國僧侶都吃素,但朝鮮僧侶吃的炒蔬菜當中,放很多辣椒,中國僧侶吃的炒蔬菜當中,則放很多油。
從7世紀到8世紀,東亞(中、日、韓)形成一個「等質文化圈」。這個等質文化圈有三個主要要素︰律令制度、漢字文化圈、佛教文化圈。東亞佛教圈的中心是漢譯佛教,也就是中國佛教。
道跣是高麗時代的妖僧。他對高麗佛教影響很大。據傳說,他在智異山遇見一位老人。那位老人告訴他︰朝鮮多山,而且險峻,國中自然充滿亂氣,人民被這亂氣影響,性好鬥爭。應該在朝鮮山川之中,卜卦,選擇地點,建築寺或塔,這樣國家就會太平。
朝鮮自古以來,風水說就和佛教結合。道跣便建了500座寺院。自此以後,朝鮮的寺院都是按照風水而建,現在仍然如此。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韓國獨立。韓國佛教也開始走自己的路。韓國的第一步是驅逐結婚的僧人。韓國佛教本來嚴禁僧人娶妻,可是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佛教的影響,和尚也可以娶妻了。
原始佛教,也就是在釋迦牟尼時的佛教,本來境界崇高。可是後世佛教徒擅自加油添醋,有的將釋迦牟尼神格化,有的將風水扯進來,有的還允許和尚娶妻,將原始佛教弄得烏煙瘴氣、體無完膚。希望有一天,佛教能回到釋迦牟尼的原始佛教!
(全文完)
理州上 2011年7月好日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佛教史(4)
佛教史(4)
荷蘭人支配錫蘭島約一個世紀半,1796年,英軍登陸錫蘭島,荷蘭徹出,錫蘭島開始變成英國的殖民地。1815年,英國與錫蘭島的王室簽訂恰迪條約。根據這個條約,錫蘭島王室的領土全部成為英國王室的領土。持續2300年的錫蘭島王室的王統至此落幕。不過這個條約中也有一條是︰「保護和不可侵犯佛教」。因此一開始,英國人表現出親佛教的姿態。可是逐漸地,英國人的姿態轉變成以基督教為優先。1853年以後,英國人開始限制佛教的活動,還強迫錫蘭人改信基督教。英國人規定沒有接受洗禮的錫蘭人不准結婚。因此許多佛教徒只好口是心非地成為基督徒。
之後,在1866年、1871年、1873年發生基督徒與佛教徒的教義論爭,論點包括12緣起、靈魂與神的全知等,結果佛教徒得到勝利。起碼錫蘭人如此相信而盛大慶祝。這個事件讓錫蘭的佛教打了一劑強心針。
1948年,錫蘭獨立,並且改國名為「斯里蘭卡」。長達133年的英國殖民地統治至此畫下句點。斯里蘭卡從此恢復佛教國家,並且以率領世界佛教的角色自居。斯里蘭卡於1956年釋迦牟尼誕生2500年紀念時,以全國之力,舉行長達一年的盛大慶典。讓世界其他佛教國家不得不承認斯里蘭卡是佛教的殿堂。
斯里蘭卡的憲法雖然標榜斯里蘭卡是「世俗國家」,可是在第二章第九節卻明言:「給予佛教最優先地位,保護、培育佛教是國家的義務。」由此可見,佛教可說是斯里蘭卡的「準國教」。事實上,斯里蘭卡政府支付佛教的宗教補助款是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加起來的四倍以上!
印度與東南亞的接觸大概始於西元前一、二世紀左右。佛教與印度教也跟著其他印度文化傳入東南亞。大乘佛教與密教當然也傳入東南亞。
緬甸在阿諾雅達王(在位1044–1077)時統一全緬甸。後來經過三次英緬戰爭,英國統治緬甸。緬甸的佛教開始進入受難時代。不過寒冬過去,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聯邦共和國成立。緬甸政府雖然承認信仰的自由,可是在憲法裡明定佛教的優越性。緬甸的宗教人口中,佛教徒佔百分之84。光是這個數字就可以知道佛教在緬甸的優越性,不須憲法明定。
不過,緬甸的佛教並不是純粹的佛教,它還混合了當地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包括信仰山、川、森林、池、土地等精靈以及人的死靈。佛教徒一邊信佛,一邊拜這些精靈與死靈,而不覺得矛盾。
高棉本來存在著印度教、大乘佛教、原始的祖先崇拜以及王權等信仰。
9世紀時,高棉國王傑巴魯曼二世宣稱他是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的化身,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為了救贖民眾,才選他出生現世。真是荒唐無稽!1181年,傑巴魯曼七世即位後,深深皈依觀音菩薩,並且宣稱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我覺得高棉這些國王頭腦應該有問題。
14、15世紀時,遭泰國入侵,泰國的佛教便傳入高棉。
泰國的泰族原本住在中國的華南一帶,後來可能由於漢族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便逐漸向南遷移,經過雲南、貴州,到中南半島。13世紀時,泰族受元朝的壓迫,繼續南遷。1238年,泰族首次成立自己的王朝。
泰國的佛教是由錫蘭傳來。泰王坦馬拉查一世(在位1347–1368)時,自己短期出家。從此以後,短期出家就成為泰國佛教的一大特色。之後,在泰國,佛教雖無國教之名,卻有國教之實。佛教徒佔泰國總人口的百分之95。
印尼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伊斯蘭教似乎深入社會,事實上,這只是表象。在伊斯蘭教還沒傳到印尼之前,印度文化已經傳到印尼,而且根深柢固。當然傳到印尼的印度文化中,也包括佛教。
印度人安貝多卡耳(Ambedkar 1893–1957)是不可觸民。他的父祖因為以搬運、處理死牛為業,被一般印度人認為很骯髒,而住在村外的特別居住區。他們一家不准進入印度教寺院,也不准使用公共水井(怕被污染)。
有一次,安貝多卡耳進入一家理髮店想剪髮,但是那位理髮師知道他是不可觸民後,便拒絕幫他剪髮,並且輕蔑地說他寧願幫水牛剪毛。安貝多卡耳進入中學後,某位教師從不碰觸安貝多卡耳的筆記本,上課時,也從不叫安貝多卡耳朗讀課文或問他問題。因為那位教師認為安貝多卡耳一張嘴說話,便會污染教室的空氣。
不過,安貝多卡耳很用功,成績一直很好。1912年,21歲時,他獲得文學士。翌年,1913年,安貝多卡耳以不可觸民的身份,史無前例地得到留學外國的機會。他首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接著在英國倫敦經濟政治科學研究所深造。最後拿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26歲的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在公家機構服務。但是那個公家機構對不可觸民的歧視依舊很嚴重。同事們謠傳他是癩病患者,而遠離他。他的屬下要將公文交給他時,甚至不直接交到他手裡,而是丟在他的辦公桌上,深怕安貝多卡耳身上的「骯髒」會經由公文傳到自己身上。
1920年,安貝多卡耳29歲時,再度到英國讀書,直到32歲。並且獲得律師執照。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一方面開業做律師,一方面參加不可觸民解放運動。他領導民眾示威遊行,在不准不可觸民進入的寺院門口靜坐抗議。他強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
安貝多卡耳逐漸懷疑身處印度教內,是否真的能提升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是否應該乾脆捨棄印度教,改信其他願意把不可觸民當人看的宗教?事實上,他勸好幾位不可觸民改信伊斯蘭教。
1931年,40歲的安貝多卡耳首次與印度聖雄甘地見面,雙方的意見不合。甘地認為應該先求印度的團結,然後再設法提高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安貝多卡耳則認為只要待在印度這個社會中,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就不可能提升。就像印度的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一樣,不可觸民也應該形成自己的共同體社會。安貝多卡耳認為甘地所推動的「向上運動」雖然有利於印度,但是不見得有利於不可觸民。他甚至說︰「印度只要維持種姓制度的傳統,就不是我們的國家!」
1935年,安貝多卡耳在一個不可觸民的集會上說︰「至今,我們進行許多示威遊行、靜坐抗議等活動,可是都沒效果。現在是我們下決斷的時候。我們因為生活在印度社會,所以受歧視,所以被剝奪人的權利。我們應該改信其他願意平等對待我們,願意把我們當人看的宗教。讓我們和印度一刀兩斷!我雖然生為印度人,可是不願意死為印度人!」
他的這番話獲得熱烈迴響。基督教、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的代表都打電報來表示支持。
這個時期,安貝多卡耳似乎考慮改信錫克教。理由是︰「錫克教是印度產生的宗教,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外來宗教。」安貝多卡耳還是重視印度的傳統文化。
安貝多卡耳於1942年擔任印度的勞工部長,1947年又擔任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法務部長。可是,到1950年,安貝多卡耳59歲之前,他不知在何時,由改信錫克教的想法,轉變成改信佛教。他認為佛教擁有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是他認為現代的比丘缺乏教養,奉獻心也不足。安貝多卡耳還認為佛教應該有相當於基督教「聖經」的書籍,他認為這樣的書籍內容應該包括釋迦牟尼的傳記、法句經、記載釋迦牟尼對話的經典,以及關於誕生、結婚、葬儀時,佛教徒的禮儀。
接著,安貝多卡耳在新德里舉辦的佛誕紀念日上,大力稱讚身為「人」的釋迦牟尼,說︰「牧牛神訖里什那被稱為神中之神,基督是神之子,穆罕默德是神最後的使者,只有釋迦牟尼堅持自己是人。」
1953年,安貝多卡耳在孟買的日印文化協會歡迎會上說︰「將來世界大概會在佛教與馬克思主義之間,選擇一條路。現在東方比西方還重要。假如東方不採納佛教,東方將重蹈西方鬥爭的覆轍。1954年,安貝多卡耳在廣播電台或集會時,一有機會,就讚美佛教。」
安貝多卡耳開始寫不可觸民能夠理解的佛教入門書「釋迦牟尼和他的法」。1955年,他宣佈寫完這本書時,他將改信佛教。1956年,安貝多卡耳寫完這本書,並且按照事前約定,公開在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在舉行儀式的一個星期前,就有許多低層的種姓制度者擁向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當天,有30萬男女出席。儀式結束後,安貝多卡耳說︰「我已經拋棄古老的宗教與不平等的社會,我脫胎換骨了!我已經不相信印度教的任何神,我也不再祭祀祖靈。從今以後,我遵守八正道。」接著,他對大眾說︰「願意和我一樣成為佛教徒的人請站起來!」結果台下的聽眾全體站起來。第二天也有許多不可觸民改信佛教。這次,跟著安貝多卡耳改信佛教的印度人,多達50萬人,他們被稱為「新佛教徒」。
安貝多卡耳並沒有全盤接受釋迦牟尼的教誨。他提出了幾個疑問。第一,釋迦牟尼從四個城門出遊,分別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者,因而決定出家的故事,應該不是事實,而只是傳說。事實應該是當時釋迦族與鄰國為了河川水利的問題爭執不下,釋迦族內部分成主戰派與反戰派。主張反戰的釋迦牟尼論輸主戰派,便出家。這是安貝多卡耳的歷史解釋。
第二,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人生是苦。這樣的看法太悲觀,會失去佛教的魅力。不過,佛教還主張去除人生的苦,帶給人生希望。這點應該為佛教加了一些分。
第三,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靈魂負著生前的「業」輪迴轉生。這是婆羅門的教義混入佛教之故。原始的佛教應該沒有這種意義的輪迴之說。他認為人死後,體內的四元素地、水、風、火,回到宇宙,與宇宙的能源重新結合,變成新的四元素,然後再輪迴。如果說現世的狀況是前世「業」的結果,那是將現世貧困的人與受歧視的人的責任,歸罪於他們自己前世的「業」。這是錯誤的。「善因善果」與「惡因惡果」,只能適用於現世。這樣社會的道德與秩序才能成立。(否則惡人無惡報,大家會說因為那人前世積了許多功德之故。)第四,安貝多卡耳認為比丘只是想成就自己的理想,這是利己主義。安貝多卡耳主張比丘應該為人類奉獻,在社會工作。佛教的比丘不應該成為隱遁者,他們應該和基督教的傳教士一樣,成為社會活動家。
新佛教徒雖然誕生了,但是他們擁有不少問題。例如,他們除了禮拜釋迦牟尼的肖像之外,還禮拜安貝多卡耳的肖像。當初佛教徒將釋迦牟尼神格化,是一大錯誤,如今,新佛教徒又重蹈覆轍,將安貝多卡耳神格化。或許對愚夫愚婦而言,信仰宗教就是要崇拜偶像。
新佛教徒雖然成為佛教徒,可是他們的不可觸性並沒因此而消失,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沒因此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處於貧困狀態,他們的環境處於不乾淨狀態,這都是事實。究竟他們是因為不乾淨,才讓人產生「不可觸」的觀念,還是因為人們對他們有「不可觸」的偏見,才逼迫他們無法在正常社會生存,不得不過著貧困而不乾淨的生活?這可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古代印度的佛教因為反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而終究在印度消聲匿跡。現在印度誕生了新佛教,希望它在不喪失佛教本質的前提下,有光明燦爛的未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荷蘭人支配錫蘭島約一個世紀半,1796年,英軍登陸錫蘭島,荷蘭徹出,錫蘭島開始變成英國的殖民地。1815年,英國與錫蘭島的王室簽訂恰迪條約。根據這個條約,錫蘭島王室的領土全部成為英國王室的領土。持續2300年的錫蘭島王室的王統至此落幕。不過這個條約中也有一條是︰「保護和不可侵犯佛教」。因此一開始,英國人表現出親佛教的姿態。可是逐漸地,英國人的姿態轉變成以基督教為優先。1853年以後,英國人開始限制佛教的活動,還強迫錫蘭人改信基督教。英國人規定沒有接受洗禮的錫蘭人不准結婚。因此許多佛教徒只好口是心非地成為基督徒。
之後,在1866年、1871年、1873年發生基督徒與佛教徒的教義論爭,論點包括12緣起、靈魂與神的全知等,結果佛教徒得到勝利。起碼錫蘭人如此相信而盛大慶祝。這個事件讓錫蘭的佛教打了一劑強心針。
1948年,錫蘭獨立,並且改國名為「斯里蘭卡」。長達133年的英國殖民地統治至此畫下句點。斯里蘭卡從此恢復佛教國家,並且以率領世界佛教的角色自居。斯里蘭卡於1956年釋迦牟尼誕生2500年紀念時,以全國之力,舉行長達一年的盛大慶典。讓世界其他佛教國家不得不承認斯里蘭卡是佛教的殿堂。
斯里蘭卡的憲法雖然標榜斯里蘭卡是「世俗國家」,可是在第二章第九節卻明言:「給予佛教最優先地位,保護、培育佛教是國家的義務。」由此可見,佛教可說是斯里蘭卡的「準國教」。事實上,斯里蘭卡政府支付佛教的宗教補助款是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加起來的四倍以上!
印度與東南亞的接觸大概始於西元前一、二世紀左右。佛教與印度教也跟著其他印度文化傳入東南亞。大乘佛教與密教當然也傳入東南亞。
緬甸在阿諾雅達王(在位1044–1077)時統一全緬甸。後來經過三次英緬戰爭,英國統治緬甸。緬甸的佛教開始進入受難時代。不過寒冬過去,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聯邦共和國成立。緬甸政府雖然承認信仰的自由,可是在憲法裡明定佛教的優越性。緬甸的宗教人口中,佛教徒佔百分之84。光是這個數字就可以知道佛教在緬甸的優越性,不須憲法明定。
不過,緬甸的佛教並不是純粹的佛教,它還混合了當地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包括信仰山、川、森林、池、土地等精靈以及人的死靈。佛教徒一邊信佛,一邊拜這些精靈與死靈,而不覺得矛盾。
高棉本來存在著印度教、大乘佛教、原始的祖先崇拜以及王權等信仰。
9世紀時,高棉國王傑巴魯曼二世宣稱他是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的化身,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為了救贖民眾,才選他出生現世。真是荒唐無稽!1181年,傑巴魯曼七世即位後,深深皈依觀音菩薩,並且宣稱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我覺得高棉這些國王頭腦應該有問題。
14、15世紀時,遭泰國入侵,泰國的佛教便傳入高棉。
泰國的泰族原本住在中國的華南一帶,後來可能由於漢族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便逐漸向南遷移,經過雲南、貴州,到中南半島。13世紀時,泰族受元朝的壓迫,繼續南遷。1238年,泰族首次成立自己的王朝。
泰國的佛教是由錫蘭傳來。泰王坦馬拉查一世(在位1347–1368)時,自己短期出家。從此以後,短期出家就成為泰國佛教的一大特色。之後,在泰國,佛教雖無國教之名,卻有國教之實。佛教徒佔泰國總人口的百分之95。
印尼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伊斯蘭教似乎深入社會,事實上,這只是表象。在伊斯蘭教還沒傳到印尼之前,印度文化已經傳到印尼,而且根深柢固。當然傳到印尼的印度文化中,也包括佛教。
印度人安貝多卡耳(Ambedkar 1893–1957)是不可觸民。他的父祖因為以搬運、處理死牛為業,被一般印度人認為很骯髒,而住在村外的特別居住區。他們一家不准進入印度教寺院,也不准使用公共水井(怕被污染)。
有一次,安貝多卡耳進入一家理髮店想剪髮,但是那位理髮師知道他是不可觸民後,便拒絕幫他剪髮,並且輕蔑地說他寧願幫水牛剪毛。安貝多卡耳進入中學後,某位教師從不碰觸安貝多卡耳的筆記本,上課時,也從不叫安貝多卡耳朗讀課文或問他問題。因為那位教師認為安貝多卡耳一張嘴說話,便會污染教室的空氣。
不過,安貝多卡耳很用功,成績一直很好。1912年,21歲時,他獲得文學士。翌年,1913年,安貝多卡耳以不可觸民的身份,史無前例地得到留學外國的機會。他首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接著在英國倫敦經濟政治科學研究所深造。最後拿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26歲的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在公家機構服務。但是那個公家機構對不可觸民的歧視依舊很嚴重。同事們謠傳他是癩病患者,而遠離他。他的屬下要將公文交給他時,甚至不直接交到他手裡,而是丟在他的辦公桌上,深怕安貝多卡耳身上的「骯髒」會經由公文傳到自己身上。
1920年,安貝多卡耳29歲時,再度到英國讀書,直到32歲。並且獲得律師執照。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一方面開業做律師,一方面參加不可觸民解放運動。他領導民眾示威遊行,在不准不可觸民進入的寺院門口靜坐抗議。他強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
安貝多卡耳逐漸懷疑身處印度教內,是否真的能提升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是否應該乾脆捨棄印度教,改信其他願意把不可觸民當人看的宗教?事實上,他勸好幾位不可觸民改信伊斯蘭教。
1931年,40歲的安貝多卡耳首次與印度聖雄甘地見面,雙方的意見不合。甘地認為應該先求印度的團結,然後再設法提高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安貝多卡耳則認為只要待在印度這個社會中,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就不可能提升。就像印度的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一樣,不可觸民也應該形成自己的共同體社會。安貝多卡耳認為甘地所推動的「向上運動」雖然有利於印度,但是不見得有利於不可觸民。他甚至說︰「印度只要維持種姓制度的傳統,就不是我們的國家!」
1935年,安貝多卡耳在一個不可觸民的集會上說︰「至今,我們進行許多示威遊行、靜坐抗議等活動,可是都沒效果。現在是我們下決斷的時候。我們因為生活在印度社會,所以受歧視,所以被剝奪人的權利。我們應該改信其他願意平等對待我們,願意把我們當人看的宗教。讓我們和印度一刀兩斷!我雖然生為印度人,可是不願意死為印度人!」
他的這番話獲得熱烈迴響。基督教、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的代表都打電報來表示支持。
這個時期,安貝多卡耳似乎考慮改信錫克教。理由是︰「錫克教是印度產生的宗教,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外來宗教。」安貝多卡耳還是重視印度的傳統文化。
安貝多卡耳於1942年擔任印度的勞工部長,1947年又擔任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法務部長。可是,到1950年,安貝多卡耳59歲之前,他不知在何時,由改信錫克教的想法,轉變成改信佛教。他認為佛教擁有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是他認為現代的比丘缺乏教養,奉獻心也不足。安貝多卡耳還認為佛教應該有相當於基督教「聖經」的書籍,他認為這樣的書籍內容應該包括釋迦牟尼的傳記、法句經、記載釋迦牟尼對話的經典,以及關於誕生、結婚、葬儀時,佛教徒的禮儀。
接著,安貝多卡耳在新德里舉辦的佛誕紀念日上,大力稱讚身為「人」的釋迦牟尼,說︰「牧牛神訖里什那被稱為神中之神,基督是神之子,穆罕默德是神最後的使者,只有釋迦牟尼堅持自己是人。」
1953年,安貝多卡耳在孟買的日印文化協會歡迎會上說︰「將來世界大概會在佛教與馬克思主義之間,選擇一條路。現在東方比西方還重要。假如東方不採納佛教,東方將重蹈西方鬥爭的覆轍。1954年,安貝多卡耳在廣播電台或集會時,一有機會,就讚美佛教。」
安貝多卡耳開始寫不可觸民能夠理解的佛教入門書「釋迦牟尼和他的法」。1955年,他宣佈寫完這本書時,他將改信佛教。1956年,安貝多卡耳寫完這本書,並且按照事前約定,公開在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在舉行儀式的一個星期前,就有許多低層的種姓制度者擁向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當天,有30萬男女出席。儀式結束後,安貝多卡耳說︰「我已經拋棄古老的宗教與不平等的社會,我脫胎換骨了!我已經不相信印度教的任何神,我也不再祭祀祖靈。從今以後,我遵守八正道。」接著,他對大眾說︰「願意和我一樣成為佛教徒的人請站起來!」結果台下的聽眾全體站起來。第二天也有許多不可觸民改信佛教。這次,跟著安貝多卡耳改信佛教的印度人,多達50萬人,他們被稱為「新佛教徒」。
安貝多卡耳並沒有全盤接受釋迦牟尼的教誨。他提出了幾個疑問。第一,釋迦牟尼從四個城門出遊,分別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者,因而決定出家的故事,應該不是事實,而只是傳說。事實應該是當時釋迦族與鄰國為了河川水利的問題爭執不下,釋迦族內部分成主戰派與反戰派。主張反戰的釋迦牟尼論輸主戰派,便出家。這是安貝多卡耳的歷史解釋。
第二,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人生是苦。這樣的看法太悲觀,會失去佛教的魅力。不過,佛教還主張去除人生的苦,帶給人生希望。這點應該為佛教加了一些分。
第三,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靈魂負著生前的「業」輪迴轉生。這是婆羅門的教義混入佛教之故。原始的佛教應該沒有這種意義的輪迴之說。他認為人死後,體內的四元素地、水、風、火,回到宇宙,與宇宙的能源重新結合,變成新的四元素,然後再輪迴。如果說現世的狀況是前世「業」的結果,那是將現世貧困的人與受歧視的人的責任,歸罪於他們自己前世的「業」。這是錯誤的。「善因善果」與「惡因惡果」,只能適用於現世。這樣社會的道德與秩序才能成立。(否則惡人無惡報,大家會說因為那人前世積了許多功德之故。)第四,安貝多卡耳認為比丘只是想成就自己的理想,這是利己主義。安貝多卡耳主張比丘應該為人類奉獻,在社會工作。佛教的比丘不應該成為隱遁者,他們應該和基督教的傳教士一樣,成為社會活動家。
新佛教徒雖然誕生了,但是他們擁有不少問題。例如,他們除了禮拜釋迦牟尼的肖像之外,還禮拜安貝多卡耳的肖像。當初佛教徒將釋迦牟尼神格化,是一大錯誤,如今,新佛教徒又重蹈覆轍,將安貝多卡耳神格化。或許對愚夫愚婦而言,信仰宗教就是要崇拜偶像。
新佛教徒雖然成為佛教徒,可是他們的不可觸性並沒因此而消失,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沒因此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處於貧困狀態,他們的環境處於不乾淨狀態,這都是事實。究竟他們是因為不乾淨,才讓人產生「不可觸」的觀念,還是因為人們對他們有「不可觸」的偏見,才逼迫他們無法在正常社會生存,不得不過著貧困而不乾淨的生活?這可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古代印度的佛教因為反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而終究在印度消聲匿跡。現在印度誕生了新佛教,希望它在不喪失佛教本質的前提下,有光明燦爛的未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佛教史(3)
佛教史(3)
佛像的出現是在西元一世紀或二世紀初。在此之前,製作佛像是禁忌。因為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的偉大無法用「像」來表達。因此,長期以來,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供納佛舍利的塔。
當時印度一般佛教徒相信行善和對窮人或出家者布施可以積功德,建築僧院和佛塔也可以積功德。尤其後者積的功德更多。積的功德越多,來世就能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不僅在家信徒如此,比丘也努力積功德。各佛塔邊的石板、圍牆和欄杆上,以及寺院中的一根柱、一根樑上,常見到捐贈者的姓名。他們都是想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真是功利!
佛教與耆那教在七、八世紀時開始衰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它們越來越「印度化」。西元前二世紀以後,印度流行bhakti信仰,對佛教造成很大的影響。所謂bhakti信仰,就是捨棄一切自我,完全歸依神,完全信愛神。這樣就可獲得救贖。這種信仰起源於北印度,逐漸普及到全印度。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佛教也進入密宗時期。玄奘在七世紀中期到印度時,他在學的拿蘭達大學還沒有「密教化」。可是只不過經過四十多年,到了七世紀下半期,義淨三藏到拿蘭達大學時,拿蘭達大學已經成為密教的大本營。
在佛教中,死後升天與「悟道」完全不同,也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可是在古代印度,甚至對比丘而言,「升天」是生活的重要目的。靈魂隨著「業」,輪迴、再生,也與佛教的教理不合,可是佛教徒卻對此深信不疑。
佛教長久處於印度社會中,久而久之,印度的許多民間信仰就進入佛教。後來當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中國和日本時,同樣也會吸收當地的許多民間信仰,而改變了佛教的原來面貌。
根據印度傳說,有一個國家,由於長久不下雨,收成極差,人民饑餓。調查原因後,發現國王前世信教不虔誠。國王便趕緊宴請比丘們,布施,清洗佛像。之後,國王的「惡業」消除,天便開始下雨。
可是對受饑餓之苦的人民來說,國王個人前世信教不虔誠,卻連累到自己。這違背了「自做自受」的天理。
然而,在佛教教理中,一個人的「惡業」的確有可能連累到他人。例如日本在鎌倉時代的僧人「無住」就認為︰「惡人即使享受榮華富貴,子孫也不會長久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是積惡的餘殃。」而「善人即使遭遇災難,子孫必定蒙福。這是積善的餘慶。」換言之,先祖的行為會影響到後世的子孫。
原始佛典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有一位極惡之徒安格力馬拉。他殺了人,還將對方的手指割下作戒指。後來釋迦牟尼感化他,讓他成為比丘。旁人雖然仍舊責難他過去的惡行,但是他努力修行,最後終於悟道。這個故事顯示佛教對人過去的惡行,仍會包容,只要當事人真心悔改。
後世的佛教徒與其重視佛理,還寧願重視外形.例如他們相信如果禮拜釋迦牟尼的舍利、遺髮或指甲,就會獲得現世的利益。或者在竹竿的前頭掛釋迦牟尼穿過的衣服,在街上行走,一邊唸「釋迦牟尼」,這樣病便可痊癒。
佛教反對印度的「種姓制度」。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陀,毫不介意地從一位賤民少女的手中,接受水桶喝水。這充分表示佛教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釋迦牟尼悟道後,回故鄉傳教。當時有5百位釋迦族青年出家。其中有一位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比較下層的理髮師烏巴里領先出家。第二天,貴族青年們要出家時,釋迦牟尼便要他們向教團的前輩烏巴里行禮致敬。這也充分表示釋迦牟尼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即使如此,印度的「種姓制度」卻根深柢固,很難打破。佛教畢竟只是宗教運動,而不是社會運動。
佛教逐漸「印度化」之後,便喪失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佛教教團內部有人開始反省,於是產生大乘佛教。他們想要回到釋迦牟尼的原點,重視實踐、重視利他。這種實踐利他行為的人,被稱為「菩薩」。「菩薩」原本是指釋迦牟尼的前生,大乘佛教給了這句話新的意義。本來只是指釋迦牟尼一人,現在變成認何人只要決定修行,都可成為「菩薩」。
大乘佛教強調「空」。「空」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任何事都「無常」,所以「空」。另一個是任何事都空,所以不應執著。
不過,大乘佛教從初期開始,就發展出各種佛與各種菩薩,有神論的傾向很明顯。
佛教本來是無神論,釋迦牟尼只重視過倫理、心安的生活,並不主張禮拜任何對象。可是,釋迦牟尼去世後,佛教徒基於追念釋迦牟尼之情,並且為了求功德與獲得現世利益,開始禮拜種種對象。從佛塔、佛像,到鬼靈、樹神,甚至吸收印度教的種種鬼神與儀式。這絕大部份是信徒個人的行為,教團雖然不鼓勵,但也沒禁止,等於是默認。佛教越來越向印度教靠近。在印度社會中,伊斯蘭有自己的獨自性與特異性,佛教卻沒有!佛教已經「印度教化」,佛教幾乎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一個派別。釋迦牟尼後來甚至成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真是不倫不類!
西元六世紀時,出現密教。密教以大日如(宇宙的真理)來為教主。修行者的身、口、意(這稱為三密)必須和大日如來的身、口、意一致,才能成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修行者必須手結印,接受灌頂,集中精神,與佛成為一體。這叫「加持」。
密教成立之後,大乘佛教幾乎完全「密教化」。密教期時,印度密教於七世紀傳到西藏。
八世紀時,伊斯蘭勢力入侵西北印度。十一世紀時,又入侵北印度與中印度。伊斯蘭教是不寬容的宗教,而且厭惡偶像。所以他們到了印度之後,便大肆破壞佛像,把佛像的頭砍掉。各地的寺院也被破壞,僧人被殺。伊斯蘭教的入侵,無庸置疑,是北印度佛教衰退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應該是佛教的「印度化」。佛教自己放棄了自己!佛教既然那麼像印度教,民眾為什麼需要佛教呢?直接信仰印度教不是更乾脆嗎?
西元前三世紀時,佛教傳到錫蘭島。後來,印度的王室將釋迦牟尼的左犬齒,也就是所謂的「佛齒」送給錫蘭島。錫蘭王恭恭敬敬迎接,之後,「佛齒」便成為錫蘭王位的象徵。王族常因想擁有「佛齒」而爭鬥,這是佛教世俗化的一個典型。
錫蘭王摩格拉那一世(在位495-512)時,印度還送佛髮、佛骨等聖遺物給錫蘭島。錫蘭王小心地把這些聖遺物裝到一個鑲有金銀寶石的盒子中。
西印度出身的金剛智(671-741)將密教傳給錫蘭島。之後,金剛智還赴中國,密教傳給中國。佛教的「印度教化」,也感染到錫蘭島。錫蘭島上的印度教寺廟一座座蓋起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佛像的出現是在西元一世紀或二世紀初。在此之前,製作佛像是禁忌。因為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的偉大無法用「像」來表達。因此,長期以來,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供納佛舍利的塔。
當時印度一般佛教徒相信行善和對窮人或出家者布施可以積功德,建築僧院和佛塔也可以積功德。尤其後者積的功德更多。積的功德越多,來世就能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不僅在家信徒如此,比丘也努力積功德。各佛塔邊的石板、圍牆和欄杆上,以及寺院中的一根柱、一根樑上,常見到捐贈者的姓名。他們都是想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真是功利!
佛教與耆那教在七、八世紀時開始衰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它們越來越「印度化」。西元前二世紀以後,印度流行bhakti信仰,對佛教造成很大的影響。所謂bhakti信仰,就是捨棄一切自我,完全歸依神,完全信愛神。這樣就可獲得救贖。這種信仰起源於北印度,逐漸普及到全印度。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佛教也進入密宗時期。玄奘在七世紀中期到印度時,他在學的拿蘭達大學還沒有「密教化」。可是只不過經過四十多年,到了七世紀下半期,義淨三藏到拿蘭達大學時,拿蘭達大學已經成為密教的大本營。
在佛教中,死後升天與「悟道」完全不同,也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可是在古代印度,甚至對比丘而言,「升天」是生活的重要目的。靈魂隨著「業」,輪迴、再生,也與佛教的教理不合,可是佛教徒卻對此深信不疑。
佛教長久處於印度社會中,久而久之,印度的許多民間信仰就進入佛教。後來當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中國和日本時,同樣也會吸收當地的許多民間信仰,而改變了佛教的原來面貌。
根據印度傳說,有一個國家,由於長久不下雨,收成極差,人民饑餓。調查原因後,發現國王前世信教不虔誠。國王便趕緊宴請比丘們,布施,清洗佛像。之後,國王的「惡業」消除,天便開始下雨。
可是對受饑餓之苦的人民來說,國王個人前世信教不虔誠,卻連累到自己。這違背了「自做自受」的天理。
然而,在佛教教理中,一個人的「惡業」的確有可能連累到他人。例如日本在鎌倉時代的僧人「無住」就認為︰「惡人即使享受榮華富貴,子孫也不會長久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是積惡的餘殃。」而「善人即使遭遇災難,子孫必定蒙福。這是積善的餘慶。」換言之,先祖的行為會影響到後世的子孫。
原始佛典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有一位極惡之徒安格力馬拉。他殺了人,還將對方的手指割下作戒指。後來釋迦牟尼感化他,讓他成為比丘。旁人雖然仍舊責難他過去的惡行,但是他努力修行,最後終於悟道。這個故事顯示佛教對人過去的惡行,仍會包容,只要當事人真心悔改。
後世的佛教徒與其重視佛理,還寧願重視外形.例如他們相信如果禮拜釋迦牟尼的舍利、遺髮或指甲,就會獲得現世的利益。或者在竹竿的前頭掛釋迦牟尼穿過的衣服,在街上行走,一邊唸「釋迦牟尼」,這樣病便可痊癒。
佛教反對印度的「種姓制度」。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陀,毫不介意地從一位賤民少女的手中,接受水桶喝水。這充分表示佛教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釋迦牟尼悟道後,回故鄉傳教。當時有5百位釋迦族青年出家。其中有一位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比較下層的理髮師烏巴里領先出家。第二天,貴族青年們要出家時,釋迦牟尼便要他們向教團的前輩烏巴里行禮致敬。這也充分表示釋迦牟尼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即使如此,印度的「種姓制度」卻根深柢固,很難打破。佛教畢竟只是宗教運動,而不是社會運動。
佛教逐漸「印度化」之後,便喪失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佛教教團內部有人開始反省,於是產生大乘佛教。他們想要回到釋迦牟尼的原點,重視實踐、重視利他。這種實踐利他行為的人,被稱為「菩薩」。「菩薩」原本是指釋迦牟尼的前生,大乘佛教給了這句話新的意義。本來只是指釋迦牟尼一人,現在變成認何人只要決定修行,都可成為「菩薩」。
大乘佛教強調「空」。「空」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任何事都「無常」,所以「空」。另一個是任何事都空,所以不應執著。
不過,大乘佛教從初期開始,就發展出各種佛與各種菩薩,有神論的傾向很明顯。
佛教本來是無神論,釋迦牟尼只重視過倫理、心安的生活,並不主張禮拜任何對象。可是,釋迦牟尼去世後,佛教徒基於追念釋迦牟尼之情,並且為了求功德與獲得現世利益,開始禮拜種種對象。從佛塔、佛像,到鬼靈、樹神,甚至吸收印度教的種種鬼神與儀式。這絕大部份是信徒個人的行為,教團雖然不鼓勵,但也沒禁止,等於是默認。佛教越來越向印度教靠近。在印度社會中,伊斯蘭有自己的獨自性與特異性,佛教卻沒有!佛教已經「印度教化」,佛教幾乎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一個派別。釋迦牟尼後來甚至成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真是不倫不類!
西元六世紀時,出現密教。密教以大日如(宇宙的真理)來為教主。修行者的身、口、意(這稱為三密)必須和大日如來的身、口、意一致,才能成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修行者必須手結印,接受灌頂,集中精神,與佛成為一體。這叫「加持」。
密教成立之後,大乘佛教幾乎完全「密教化」。密教期時,印度密教於七世紀傳到西藏。
八世紀時,伊斯蘭勢力入侵西北印度。十一世紀時,又入侵北印度與中印度。伊斯蘭教是不寬容的宗教,而且厭惡偶像。所以他們到了印度之後,便大肆破壞佛像,把佛像的頭砍掉。各地的寺院也被破壞,僧人被殺。伊斯蘭教的入侵,無庸置疑,是北印度佛教衰退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應該是佛教的「印度化」。佛教自己放棄了自己!佛教既然那麼像印度教,民眾為什麼需要佛教呢?直接信仰印度教不是更乾脆嗎?
西元前三世紀時,佛教傳到錫蘭島。後來,印度的王室將釋迦牟尼的左犬齒,也就是所謂的「佛齒」送給錫蘭島。錫蘭王恭恭敬敬迎接,之後,「佛齒」便成為錫蘭王位的象徵。王族常因想擁有「佛齒」而爭鬥,這是佛教世俗化的一個典型。
錫蘭王摩格拉那一世(在位495-512)時,印度還送佛髮、佛骨等聖遺物給錫蘭島。錫蘭王小心地把這些聖遺物裝到一個鑲有金銀寶石的盒子中。
西印度出身的金剛智(671-741)將密教傳給錫蘭島。之後,金剛智還赴中國,密教傳給中國。佛教的「印度教化」,也感染到錫蘭島。錫蘭島上的印度教寺廟一座座蓋起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佛教史(2)
佛教史(2)
釋迦牟尼要出家修行,父母親和親朋好友都大力反對。因為出家修行等於跟所有的親人永遠分別。
在印度,只有男子可以祭拜祖先。沒有男子的家庭,雙親的靈無法成為祖靈,而是成為亡靈。這對印度人而言,是極大的悲哀。好在釋迦牟尼生了一個兒子。於是釋迦牟尼於29歲時出家修行。一個有權勢、有財富、有妻子的人,不顧周遭的反對,決意出家修行,可見其求道心之強烈。
出家之後的釋迦牟尼首先向兩位宗教者拜師,學習禪定。之後,釋迦牟尼進行6年的苦行(主要是斷食)。釋迦牟尼覺得苦行還是無法悟道,便放棄苦行。坐在一棵菩提樹下禪定。有一天,終於悟道。
釋迦牟尼開始45年的傳道說法。他傳道說法的地區以東印度為主。釋迦牟尼教化的對象有教類,上從國王、富商,下到不可觸民。印度沒有宗教迫害,任何宗教都可以自由主張、傳教。
釋迦牟尼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普魯那的比丘要回故鄉傳教時,釋迦牟尼問他,如果別人侮辱他時,要怎麼辦?普魯那回答︰「如果被對方罵,我會覺得沒被對方打,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打,我會覺得沒被對方用棍子打,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用棍子打,我會覺得沒被對方殺害,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殺害,我會覺得對方把我從這個充滿苦的世界送到涅槃的世界,我要感謝他。」
在原始佛典中釋迦牟尼的說法非常簡明易懂,不像後世的禪宗那樣晦澀艱深,如謎語一般。
有一位喜歡理論的青年對釋迦牟尼說,沒有知道宇宙之始以及人死後的世界之前,他不會修行。釋迦牟尼便對他說,我們被毒箭射中的時候,首先要拔出毒箭,處理傷口。不會問是誰射這箭,箭、鏃的材料等事。因為知道這些事無助於解救生命。釋迦牟尼是在告訴他實踐比理論還重要。
又有一位青年實行激烈的修行,可是卻沒什麼成效。釋迦牟尼知道這位青年以前是琴的名手,便告訴他在拉製弦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行中庸之道。
釋迦牟尼晚年的時候,他的一位弟子,也是他的姪子提婆達多,向釋迦牟尼建議改革教團的五件事。
第一, 住在森林裡,不要住在有屋頂的房子。
第二, 靠托缽進食,不要接受信徒的招待。
第三, 穿糞掃衣(撿拾別人丟棄的布,清洗後縫製成衣服),不要穿信徒捐送的衣服。
第四, 不吃魚和肉。
第五, 不吃牛奶和奶油。
提婆達多會提出這些建議,表示當時很多比丘沒有遵守這些事情。
因此現在的南方佛教還吃肉食。直到大乘佛教的時代,才禁吃肉食。
不過,釋迦牟尼並沒有採納提婆達多的建議。提婆達多後來自創教團。可是由於現存的佛典都是由釋迦牟尼的教團所編纂,因此提婆達多被描述成分裂教團的惡人,真可憐!
釋迦牟尼80歲時,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便出門作最後一次旅行,不久便去世。
釋迦牟尼只是個偉人,既不是神,也不是超人。可是,釋迦牟尼去世後,他的弟子和信徒因為太過懷念他,便過度讚美他,甚至將他神格化。而且隨著時代變遷,神格化的現象越來越離譜。例如,釋迦牟尼的偉大,非常人可及,他在誕生之前,經過好幾個前生,都是菩薩,不斷行善、積善,才能悟道而成為釋迦牟尼。
又說,釋迦牟尼在誕生之前,便在兜率天(天界之一),化成白象,從瑪雅夫人(釋迦牟尼的母親)的右腋進入受胎。
後世之所以傳說釋迦牟尼從瑪雅夫人右腋進入受胎,是因為大家認為像釋迦牟尼這樣偉大的「神」,絕對不可能像平常人一樣受胎。就像後世基督徒相信耶穌的母親瑪麗亞是處女懷胎一樣,他們不認為耶穌的誕生過程和平常人一樣。如果是這樣,太褻瀆神了。
釋迦牟尼的神格化現象越來越離譜。後來還傳說他有32種身體特徵,包括眉間有發光的白毛、腳底沒有凹陷處(扁平足)、舌頭又長又寬、手長可達膝蓋以下、手指和腳趾之間有蹼、頭上的肉隆起形狀如髻等等,把釋迦牟尼描述成怪物。真是可笑!
釋迦牟尼本來是剃光頭,後來的釋迦牟尼像卻呈螺髮的形狀。還有,釋迦牟尼誕生之後,立刻能走七步,並且手指指著天和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釋迦牟尼的神格化現象,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就已經產生,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離奇、不可思議。同樣地,我認為這些神格化並沒有為釋迦牟尼錦上添花,反而是畫蛇添足。
佛教中有「緣起」這句話。「緣起」是說萬物(包括人)都是因為某些「緣」而產生。「我」現在存在這裡,不是只因為我自己的力量或意志,而是因為父母、祖父母、朋友、社會。由於有這些種種人,我才成長。山川、植物也是一樣,由於種種事物和生物的關係,才存在於這世上。在這個理論中,沒有神,沒有造物者,佛教之所以被稱為「無神論」,原因在此。
萬物因「因緣」而生而滅。「因」是「原因」,「緣」是促使那個「原因」產生結果的某種外在條件。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和種種條件,得以存在這裡。如果有新的原因和新的條件加入,我們就會因應新情勢而改變。所以我們會老也會死。
造成現在的我,有一個「原因」,而造成那個「原因」,又有其他「原因」,這樣不斷往前推,結果必須尋求宇宙的第一個「原因」。
釋迦牟尼這個問題不是人的智慧可以想得通,因此追求這個問題是徒勞無功,重要的是解決自己內心的不安與「苦」。
人生充滿了「苦」。必須與所愛的人分手是「苦」,必須與討厭的人見面是「苦」,想要求,求不到,也是「苦」。佛教的基本認識是「人生充滿了苦!」但這不是結論,而是釋迦牟尼修行的起點。
「人生充滿了苦!」這絕對不是厭世主義,而是勇敢面對現實人生,正視人生問題,並且尋求解決之道。
基督教從「人有原罪!」出發,佛教則從「人生充滿了苦!」出發,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切皆苦」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佛教中共列為「四法印」。
大乘佛教中的「一切皆空」,其中的「空」是指包括人在內的存在,都不會永遠存續。「諸法實相」則是說萬物在一瞬間都是真實。
佛教認為「苦」的原因在於人的欲望、煩惱與無知。如何解決煩惱,可說是佛教的中心問題。佛教有所謂「三毒」。也就是貪、瞋(憤怒)與癡(愚蠢)。最後的「癡」是無知,不知道緣起、無常、無我的道理。「貪」與「瞋」雖然是感情的煩惱,但是它們的背後是無知在助長,因此這「三毒」之中,「癡」最根源。
佛教認為今世的苦或樂都是前世或過去世的行為(業)的結果。既然今世的命運(苦或樂)已經被已往的「業」注定,那麼現在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這就變成「宿命論」。然而,今世的「善業」卻可以造成更好的來世,這卻給了佛教徒希望。
人之所以有煩惱和苦,和神或惡魔沒有關係,完全是前世自己的行為之故。所以人是「業的繼承者」。
在印度教的輪迴觀念,靈魂是輪迴的主體,靈魂背負著「業」。但是佛教不認為有靈魂,只有「業」在移動。沒有靈魂,「業」如何移動?這是佛教教理的一大問題。
西元前二世紀,西北印度有一位佛教僧那先比丘便主張沒有靈魂。那麼輪迴是靠什麼主體來移動呢?那先比丘說,譬如一個燭火移到另一個燭火時,主體(燭)沒有變,火卻移過去了。
原始佛典有「四諦說」(四個真理)。「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和集諦就是指人生即是苦的真理。苦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是煩惱。若能克服苦的原因,就可以獲得涅槃,也就是「滅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修道,也就是「道諦」。
人真能「滅絕」煩惱嗎?當時除了佛教以外,印度的很多其他宗教都藉苦行,讓自己的肉體受折磨到極限,以便盡量減少煩惱。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人死了,煩惱就會完全滅絕!這簡直變成鼓勵自殺的宗教。不過,佛教的「滅」,並不是單純地「滅絕」煩惱。煩惱是人類必然有的東西,無法滅絕。我們雖然無法滅絕煩惱,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煩惱。這樣其實和滅絕煩惱差不多。後來的大乘佛教有「煩惱即菩提」這句話。這倒不是說煩惱是好事,而是說我們不要事先就一成不變地相信煩惱是壞事。當我們認為「煩惱即菩提」時,就不會有「滅絕煩惱」的想法。
「禪定」又可說成瞑想、默想、念想或內觀。具體來說,就是安靜地坐在某處,調整呼吸,心裡集中在某個對象,可以是地、水、火、風、光、三寶或任何道德。
「律」就是在教團的社會生活中,遵守共同的規則,在不妨礙別人自由的前提下,發揮自己最大的自由。
佛教中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過這「五戒」之中,要完全遵守不殺生和不妄語,幾乎不可能。如果要完全遵守不殺生,連進入體內的霍亂菌也不應該消滅。另一方面,為了救人或自衛,是否可以殺死兇惡的盜賊?在這方面,耆那教主張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殺生。如果是霍亂菌進入體內,或遇到兇惡的盜賊,那就選擇自己死亡吧!
大乘佛教則主張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奪取其他或大或小的生命,可以諒解,但必須有懺悔的心理。釋迦牟尼則認為不可不必要地濫殺生命,這事由每個人自行判斷。
釋迦牟尼對信徒供養的食物,什麼都吃,即使肉食也不例外。直到4世紀以後,印度的佛教團體才力行素食。
「涅槃」就是悟道之意。原來是滅火之意。這句話不只佛教在用。例如耆那教就用「涅槃」來指像火一樣燃燒的煩惱被消滅的狀態。佛教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並且認為人若抑制妄執,便不再苦,因此悟道就是消滅苦也可以用寂靜、安穩來表示。
「消滅苦」,不是消滅肉體的痛苦。釋迦牟尼自己也曾受傷與生病,而尋求治療。「消滅苦」是消滅苦的根源--煩惱。人若真的理解緣起和無常的道理,便會知道老與死不可避免,而坦然接受。這樣就不會產生妄執,苦就不再是苦。我們不要想逃避人生的苦,而是面對苦,接受苦,歡迎苦,最後反而可以達到安樂的境界。所以「悟道」是超越老、死,甚至可以說是「不死」。這就是擺脫輪迴。當我們克服苦,得到「不死」時,輪迴就停止。不過後世的佛教認為人不得不在「天」、
「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道(世界)輪迴。
「悟道」不一定要藉由苦行或折磨肉體或斷絕欲望才能達成,過著平常生活也可以「悟道」。(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釋迦牟尼要出家修行,父母親和親朋好友都大力反對。因為出家修行等於跟所有的親人永遠分別。
在印度,只有男子可以祭拜祖先。沒有男子的家庭,雙親的靈無法成為祖靈,而是成為亡靈。這對印度人而言,是極大的悲哀。好在釋迦牟尼生了一個兒子。於是釋迦牟尼於29歲時出家修行。一個有權勢、有財富、有妻子的人,不顧周遭的反對,決意出家修行,可見其求道心之強烈。
出家之後的釋迦牟尼首先向兩位宗教者拜師,學習禪定。之後,釋迦牟尼進行6年的苦行(主要是斷食)。釋迦牟尼覺得苦行還是無法悟道,便放棄苦行。坐在一棵菩提樹下禪定。有一天,終於悟道。
釋迦牟尼開始45年的傳道說法。他傳道說法的地區以東印度為主。釋迦牟尼教化的對象有教類,上從國王、富商,下到不可觸民。印度沒有宗教迫害,任何宗教都可以自由主張、傳教。
釋迦牟尼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普魯那的比丘要回故鄉傳教時,釋迦牟尼問他,如果別人侮辱他時,要怎麼辦?普魯那回答︰「如果被對方罵,我會覺得沒被對方打,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打,我會覺得沒被對方用棍子打,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用棍子打,我會覺得沒被對方殺害,所以對方是個親切的人;如果被對方殺害,我會覺得對方把我從這個充滿苦的世界送到涅槃的世界,我要感謝他。」
在原始佛典中釋迦牟尼的說法非常簡明易懂,不像後世的禪宗那樣晦澀艱深,如謎語一般。
有一位喜歡理論的青年對釋迦牟尼說,沒有知道宇宙之始以及人死後的世界之前,他不會修行。釋迦牟尼便對他說,我們被毒箭射中的時候,首先要拔出毒箭,處理傷口。不會問是誰射這箭,箭、鏃的材料等事。因為知道這些事無助於解救生命。釋迦牟尼是在告訴他實踐比理論還重要。
又有一位青年實行激烈的修行,可是卻沒什麼成效。釋迦牟尼知道這位青年以前是琴的名手,便告訴他在拉製弦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行中庸之道。
釋迦牟尼晚年的時候,他的一位弟子,也是他的姪子提婆達多,向釋迦牟尼建議改革教團的五件事。
第一, 住在森林裡,不要住在有屋頂的房子。
第二, 靠托缽進食,不要接受信徒的招待。
第三, 穿糞掃衣(撿拾別人丟棄的布,清洗後縫製成衣服),不要穿信徒捐送的衣服。
第四, 不吃魚和肉。
第五, 不吃牛奶和奶油。
提婆達多會提出這些建議,表示當時很多比丘沒有遵守這些事情。
因此現在的南方佛教還吃肉食。直到大乘佛教的時代,才禁吃肉食。
不過,釋迦牟尼並沒有採納提婆達多的建議。提婆達多後來自創教團。可是由於現存的佛典都是由釋迦牟尼的教團所編纂,因此提婆達多被描述成分裂教團的惡人,真可憐!
釋迦牟尼80歲時,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便出門作最後一次旅行,不久便去世。
釋迦牟尼只是個偉人,既不是神,也不是超人。可是,釋迦牟尼去世後,他的弟子和信徒因為太過懷念他,便過度讚美他,甚至將他神格化。而且隨著時代變遷,神格化的現象越來越離譜。例如,釋迦牟尼的偉大,非常人可及,他在誕生之前,經過好幾個前生,都是菩薩,不斷行善、積善,才能悟道而成為釋迦牟尼。
又說,釋迦牟尼在誕生之前,便在兜率天(天界之一),化成白象,從瑪雅夫人(釋迦牟尼的母親)的右腋進入受胎。
後世之所以傳說釋迦牟尼從瑪雅夫人右腋進入受胎,是因為大家認為像釋迦牟尼這樣偉大的「神」,絕對不可能像平常人一樣受胎。就像後世基督徒相信耶穌的母親瑪麗亞是處女懷胎一樣,他們不認為耶穌的誕生過程和平常人一樣。如果是這樣,太褻瀆神了。
釋迦牟尼的神格化現象越來越離譜。後來還傳說他有32種身體特徵,包括眉間有發光的白毛、腳底沒有凹陷處(扁平足)、舌頭又長又寬、手長可達膝蓋以下、手指和腳趾之間有蹼、頭上的肉隆起形狀如髻等等,把釋迦牟尼描述成怪物。真是可笑!
釋迦牟尼本來是剃光頭,後來的釋迦牟尼像卻呈螺髮的形狀。還有,釋迦牟尼誕生之後,立刻能走七步,並且手指指著天和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釋迦牟尼的神格化現象,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就已經產生,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離奇、不可思議。同樣地,我認為這些神格化並沒有為釋迦牟尼錦上添花,反而是畫蛇添足。
佛教中有「緣起」這句話。「緣起」是說萬物(包括人)都是因為某些「緣」而產生。「我」現在存在這裡,不是只因為我自己的力量或意志,而是因為父母、祖父母、朋友、社會。由於有這些種種人,我才成長。山川、植物也是一樣,由於種種事物和生物的關係,才存在於這世上。在這個理論中,沒有神,沒有造物者,佛教之所以被稱為「無神論」,原因在此。
萬物因「因緣」而生而滅。「因」是「原因」,「緣」是促使那個「原因」產生結果的某種外在條件。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和種種條件,得以存在這裡。如果有新的原因和新的條件加入,我們就會因應新情勢而改變。所以我們會老也會死。
造成現在的我,有一個「原因」,而造成那個「原因」,又有其他「原因」,這樣不斷往前推,結果必須尋求宇宙的第一個「原因」。
釋迦牟尼這個問題不是人的智慧可以想得通,因此追求這個問題是徒勞無功,重要的是解決自己內心的不安與「苦」。
人生充滿了「苦」。必須與所愛的人分手是「苦」,必須與討厭的人見面是「苦」,想要求,求不到,也是「苦」。佛教的基本認識是「人生充滿了苦!」但這不是結論,而是釋迦牟尼修行的起點。
「人生充滿了苦!」這絕對不是厭世主義,而是勇敢面對現實人生,正視人生問題,並且尋求解決之道。
基督教從「人有原罪!」出發,佛教則從「人生充滿了苦!」出發,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切皆苦」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佛教中共列為「四法印」。
大乘佛教中的「一切皆空」,其中的「空」是指包括人在內的存在,都不會永遠存續。「諸法實相」則是說萬物在一瞬間都是真實。
佛教認為「苦」的原因在於人的欲望、煩惱與無知。如何解決煩惱,可說是佛教的中心問題。佛教有所謂「三毒」。也就是貪、瞋(憤怒)與癡(愚蠢)。最後的「癡」是無知,不知道緣起、無常、無我的道理。「貪」與「瞋」雖然是感情的煩惱,但是它們的背後是無知在助長,因此這「三毒」之中,「癡」最根源。
佛教認為今世的苦或樂都是前世或過去世的行為(業)的結果。既然今世的命運(苦或樂)已經被已往的「業」注定,那麼現在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這就變成「宿命論」。然而,今世的「善業」卻可以造成更好的來世,這卻給了佛教徒希望。
人之所以有煩惱和苦,和神或惡魔沒有關係,完全是前世自己的行為之故。所以人是「業的繼承者」。
在印度教的輪迴觀念,靈魂是輪迴的主體,靈魂背負著「業」。但是佛教不認為有靈魂,只有「業」在移動。沒有靈魂,「業」如何移動?這是佛教教理的一大問題。
西元前二世紀,西北印度有一位佛教僧那先比丘便主張沒有靈魂。那麼輪迴是靠什麼主體來移動呢?那先比丘說,譬如一個燭火移到另一個燭火時,主體(燭)沒有變,火卻移過去了。
原始佛典有「四諦說」(四個真理)。「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和集諦就是指人生即是苦的真理。苦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是煩惱。若能克服苦的原因,就可以獲得涅槃,也就是「滅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修道,也就是「道諦」。
人真能「滅絕」煩惱嗎?當時除了佛教以外,印度的很多其他宗教都藉苦行,讓自己的肉體受折磨到極限,以便盡量減少煩惱。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人死了,煩惱就會完全滅絕!這簡直變成鼓勵自殺的宗教。不過,佛教的「滅」,並不是單純地「滅絕」煩惱。煩惱是人類必然有的東西,無法滅絕。我們雖然無法滅絕煩惱,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煩惱。這樣其實和滅絕煩惱差不多。後來的大乘佛教有「煩惱即菩提」這句話。這倒不是說煩惱是好事,而是說我們不要事先就一成不變地相信煩惱是壞事。當我們認為「煩惱即菩提」時,就不會有「滅絕煩惱」的想法。
「禪定」又可說成瞑想、默想、念想或內觀。具體來說,就是安靜地坐在某處,調整呼吸,心裡集中在某個對象,可以是地、水、火、風、光、三寶或任何道德。
「律」就是在教團的社會生活中,遵守共同的規則,在不妨礙別人自由的前提下,發揮自己最大的自由。
佛教中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過這「五戒」之中,要完全遵守不殺生和不妄語,幾乎不可能。如果要完全遵守不殺生,連進入體內的霍亂菌也不應該消滅。另一方面,為了救人或自衛,是否可以殺死兇惡的盜賊?在這方面,耆那教主張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殺生。如果是霍亂菌進入體內,或遇到兇惡的盜賊,那就選擇自己死亡吧!
大乘佛教則主張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奪取其他或大或小的生命,可以諒解,但必須有懺悔的心理。釋迦牟尼則認為不可不必要地濫殺生命,這事由每個人自行判斷。
釋迦牟尼對信徒供養的食物,什麼都吃,即使肉食也不例外。直到4世紀以後,印度的佛教團體才力行素食。
「涅槃」就是悟道之意。原來是滅火之意。這句話不只佛教在用。例如耆那教就用「涅槃」來指像火一樣燃燒的煩惱被消滅的狀態。佛教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並且認為人若抑制妄執,便不再苦,因此悟道就是消滅苦也可以用寂靜、安穩來表示。
「消滅苦」,不是消滅肉體的痛苦。釋迦牟尼自己也曾受傷與生病,而尋求治療。「消滅苦」是消滅苦的根源--煩惱。人若真的理解緣起和無常的道理,便會知道老與死不可避免,而坦然接受。這樣就不會產生妄執,苦就不再是苦。我們不要想逃避人生的苦,而是面對苦,接受苦,歡迎苦,最後反而可以達到安樂的境界。所以「悟道」是超越老、死,甚至可以說是「不死」。這就是擺脫輪迴。當我們克服苦,得到「不死」時,輪迴就停止。不過後世的佛教認為人不得不在「天」、
「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道(世界)輪迴。
「悟道」不一定要藉由苦行或折磨肉體或斷絕欲望才能達成,過著平常生活也可以「悟道」。(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佛教史(1)
佛教史(1)
呂理州誕生於1956年,這年也剛好是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對不起,我拿自己與釋迦牟尼並論,不過這只是為了文章的有趣,沒有他意)。全印度盛大慶祝這個紀念日。
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1889–1964)說,今後世界的和平將以釋迦牟尼的教誨為指針。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83(佛教徒只佔百分之0.71)是印度教徒,可是連這些印度教徒也積極慶祝這個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紀念日。在印度,釋迦牟尼的評價非常高,他們認為釋迦牟尼是印度出生的宗教偉人。印度教徒看佛教,不認為佛教是其他宗教,而認為佛教是印度教中的一個派別。或許這是由於印度教的特色——寬容性之故吧。例如一位印度教徒財閥就認為佛教、印度教與耆那教(janism又稱黃教)本質上沒有差別。他在新德里建的印度教寺廟,裡面除了祭祀印度教的神明外,也同時祭祀釋迦牟尼與耆那教的開山祖。
印度聖雄甘地(印度教徒)往昔參加加爾各達佛教的祭典時,說︰「我的友人說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釋迦牟尼的教誨,我接受他的說法,並且也告訴他,我會繼續努力實踐釋迦牟尼的教誨。」
在印度教中,有強烈的想法認為一切宗教的本質都是一樣。何況佛教與印度教都是在同一塊土壤上結出的果實,因此對印度教徒而言,佛教讓他們特別感到親切,好像是親戚。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毗濕奴傳說是釋迦牟尼轉生。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就是毗濕奴。而且,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的教誨全在印度教之中。
然而現代的印度教徒與佛教徒並不是很諧和。主要是因為種姓制度。在印度,不可觸民即使捨棄印度教,改信佛教,依然無法擺脫不可觸性,依然無法提高生活水準。
種姓制度有三個特徵。第一,結婚必須在同一種姓內。第二,職業世襲。第三,不一樣的種姓不可在同一張餐桌吃飯。原則上,下位的種姓可以接受上位種姓遞給他的食物或物品,反之則不可。
種姓制度的基礎在於宗教上的「淨」與「不淨」。所謂「不淨」,例如死亡、人的排泄物。因此與這兩樣事物經常接觸的人就是不淨的人。以處理屍體為職業的人,不可觸性非常強,他們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底層。還有經常接觸人的汗、垢與其他排泄物的人,如理髮師、洗衣匠或產婆也不屬於乾淨的種姓。
種姓制度又稱為「四姓制度」。因為有「司祭」、「王族‧武士」、「庶民」、「奴隸」四階級。釋迦牟尼出身於「王族‧武士」階級。
印度教沒有特定的教義。印度教徒可以自由主張任何思想、意識形態,甚至無神論。印度教徒可以嚴格自我節制、苦行,以達到解脫,也可以在肯定快樂中修行。
當然,大多數印度教徒有共通的觀念。那就是「業」與「輪迴」的思想。他們也相信靈魂的存在。
印度文化是雜種文化。古印度住著從非洲移來的班圖人。他們對後世印度的文化幾乎沒有影響。後來,南亞語系的種族移住印度,他們則對後世印度的文化產生相當的影響。接下來移住印度的是德拉維達人。現在的南印度人主要是德拉維達人。此外還有西藏‧緬甸語系的人也移住印度。西元前15世紀之後,亞利安人入侵西北印度。亞利安人當時使用青銅器武器,而且懂得駕駛馬車,而西北印度原住民使用石器,也不懂得駕駛馬車,因此亞利安人輕易地征服原住民。其後,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遠征印度,希臘人和西亞人也移住印度。
亞利安人的社會分成「司祭」、「王族‧武士」、「庶民」三階級,後來把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列入「奴隸」階級,形成「四姓制度」。
亞利安人將大自然的種種現象擬人化,予以崇拜。如晨曦之神、雷神、水神等。他們尤其崇拜雷神。雷神後來傳到中國與日本,成為「帝釋天」。亞利安人的文化和印度原住民的文化互相融合成新文化。釋迦牟尼就是出生在這種新文化中。
「四姓制度」的理念大概形成於西元前8世紀至西元前6世紀。
苦行(tapas)原本意味火或熱。可能古代印度人看到雞蛋受溫後,會孵出小雞,因此認為「熱」是創造萬物的原動力。
印度瑜珈的修習法分成8部份。一是「制戒」(遵守端正的生活方式),二是「內制」(純淨心靈,實行種種苦行)。三是「坐法」(靜坐的方法)。四是「調息」(呼氣和吸氣)。五是「制惑」(抑制慾望和煩惱)。六是「總持」(集中心思在一處)。如果持續這樣的狀態,就不再有任何煩惱,進入第七「禪定」狀態。最後一層是一切思考都停止的「三昧」境界。
印度教認為人的本質是靈魂。靈魂是永遠不變的實體。人的肉體雖然會消滅,但是靈魂不會消滅。肉體滅了,靈魂可能到天界,可能到地獄,可能轉生為動物,可能再度轉生為人。這就是「輪迴」。
人的行為一定會在以後帶來某種影響,這種因為行為而產生的潛在力量,叫做「業」。「業」有「善業」和「惡業」,分別讓人轉生到「樂」或「苦」的世界。
這種「輪迴」與「業」的想法,不僅印度教徒,就是一般印度人也深信不疑。這種想法在釋迦牟尼之前就已經存在。
釋迦牟尼出生於藍毗尼(Lumbini),藍毗尼位於現在的尼泊爾境內。尼泊爾政府還對藍毗尼的住民免稅。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釋迦牟尼(也稱釋尊)是釋迦族酋長的兒子。他大概出生於西元前463年,去世於西元前383年。在中國和日本,都把4月8日定為釋迦牟尼誕生日,不知是否正確。
釋迦牟尼的母親在釋迦牟尼出生後不久就去世。釋迦牟尼的父親娶了亡妻的妹妹,因此釋迦牟尼的阿姨兼新母親就將釋迦牟尼扶養長大。
1920年代時,著名的英國印度史學者史密斯(Vincent.Smith 1848–1920)宣稱釋迦牟尼是蒙古人種,引起學界一片騷動。後世有的佛教徒主張釋迦族是亞利安系。這是想美化釋迦牟尼的「優良血統」。其實,一個偉人哪需要「優良血統」來錦上添花?釋迦牟尼如此,耶穌也是如此。後人的錦上添花都是畫蛇添足!
釋迦牟尼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並且娶妻。釋迦牟尼因為結過婚,所以更能夠理解人生不安和苦的原因是起源於愛欲。他要尋找克服之道。少年時的釋迦牟尼是個感受性非常敏銳的人,所以他雖然身處優渥的環境,卻關心老、病、死等人類的不安。他認真思考人為什麼會死?人生為何有那麼多不如意?他時常在王宮的樹蔭下冥思。結婚、生子後,釋迦牟尼決定捨棄一切,出家修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呂理州誕生於1956年,這年也剛好是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對不起,我拿自己與釋迦牟尼並論,不過這只是為了文章的有趣,沒有他意)。全印度盛大慶祝這個紀念日。
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1889–1964)說,今後世界的和平將以釋迦牟尼的教誨為指針。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83(佛教徒只佔百分之0.71)是印度教徒,可是連這些印度教徒也積極慶祝這個釋迦牟尼誕生第2500年紀念日。在印度,釋迦牟尼的評價非常高,他們認為釋迦牟尼是印度出生的宗教偉人。印度教徒看佛教,不認為佛教是其他宗教,而認為佛教是印度教中的一個派別。或許這是由於印度教的特色——寬容性之故吧。例如一位印度教徒財閥就認為佛教、印度教與耆那教(janism又稱黃教)本質上沒有差別。他在新德里建的印度教寺廟,裡面除了祭祀印度教的神明外,也同時祭祀釋迦牟尼與耆那教的開山祖。
印度聖雄甘地(印度教徒)往昔參加加爾各達佛教的祭典時,說︰「我的友人說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釋迦牟尼的教誨,我接受他的說法,並且也告訴他,我會繼續努力實踐釋迦牟尼的教誨。」
在印度教中,有強烈的想法認為一切宗教的本質都是一樣。何況佛教與印度教都是在同一塊土壤上結出的果實,因此對印度教徒而言,佛教讓他們特別感到親切,好像是親戚。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毗濕奴傳說是釋迦牟尼轉生。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就是毗濕奴。而且,對印度教徒而言,釋迦牟尼的教誨全在印度教之中。
然而現代的印度教徒與佛教徒並不是很諧和。主要是因為種姓制度。在印度,不可觸民即使捨棄印度教,改信佛教,依然無法擺脫不可觸性,依然無法提高生活水準。
種姓制度有三個特徵。第一,結婚必須在同一種姓內。第二,職業世襲。第三,不一樣的種姓不可在同一張餐桌吃飯。原則上,下位的種姓可以接受上位種姓遞給他的食物或物品,反之則不可。
種姓制度的基礎在於宗教上的「淨」與「不淨」。所謂「不淨」,例如死亡、人的排泄物。因此與這兩樣事物經常接觸的人就是不淨的人。以處理屍體為職業的人,不可觸性非常強,他們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底層。還有經常接觸人的汗、垢與其他排泄物的人,如理髮師、洗衣匠或產婆也不屬於乾淨的種姓。
種姓制度又稱為「四姓制度」。因為有「司祭」、「王族‧武士」、「庶民」、「奴隸」四階級。釋迦牟尼出身於「王族‧武士」階級。
印度教沒有特定的教義。印度教徒可以自由主張任何思想、意識形態,甚至無神論。印度教徒可以嚴格自我節制、苦行,以達到解脫,也可以在肯定快樂中修行。
當然,大多數印度教徒有共通的觀念。那就是「業」與「輪迴」的思想。他們也相信靈魂的存在。
印度文化是雜種文化。古印度住著從非洲移來的班圖人。他們對後世印度的文化幾乎沒有影響。後來,南亞語系的種族移住印度,他們則對後世印度的文化產生相當的影響。接下來移住印度的是德拉維達人。現在的南印度人主要是德拉維達人。此外還有西藏‧緬甸語系的人也移住印度。西元前15世紀之後,亞利安人入侵西北印度。亞利安人當時使用青銅器武器,而且懂得駕駛馬車,而西北印度原住民使用石器,也不懂得駕駛馬車,因此亞利安人輕易地征服原住民。其後,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遠征印度,希臘人和西亞人也移住印度。
亞利安人的社會分成「司祭」、「王族‧武士」、「庶民」三階級,後來把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列入「奴隸」階級,形成「四姓制度」。
亞利安人將大自然的種種現象擬人化,予以崇拜。如晨曦之神、雷神、水神等。他們尤其崇拜雷神。雷神後來傳到中國與日本,成為「帝釋天」。亞利安人的文化和印度原住民的文化互相融合成新文化。釋迦牟尼就是出生在這種新文化中。
「四姓制度」的理念大概形成於西元前8世紀至西元前6世紀。
苦行(tapas)原本意味火或熱。可能古代印度人看到雞蛋受溫後,會孵出小雞,因此認為「熱」是創造萬物的原動力。
印度瑜珈的修習法分成8部份。一是「制戒」(遵守端正的生活方式),二是「內制」(純淨心靈,實行種種苦行)。三是「坐法」(靜坐的方法)。四是「調息」(呼氣和吸氣)。五是「制惑」(抑制慾望和煩惱)。六是「總持」(集中心思在一處)。如果持續這樣的狀態,就不再有任何煩惱,進入第七「禪定」狀態。最後一層是一切思考都停止的「三昧」境界。
印度教認為人的本質是靈魂。靈魂是永遠不變的實體。人的肉體雖然會消滅,但是靈魂不會消滅。肉體滅了,靈魂可能到天界,可能到地獄,可能轉生為動物,可能再度轉生為人。這就是「輪迴」。
人的行為一定會在以後帶來某種影響,這種因為行為而產生的潛在力量,叫做「業」。「業」有「善業」和「惡業」,分別讓人轉生到「樂」或「苦」的世界。
這種「輪迴」與「業」的想法,不僅印度教徒,就是一般印度人也深信不疑。這種想法在釋迦牟尼之前就已經存在。
釋迦牟尼出生於藍毗尼(Lumbini),藍毗尼位於現在的尼泊爾境內。尼泊爾政府還對藍毗尼的住民免稅。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釋迦牟尼(也稱釋尊)是釋迦族酋長的兒子。他大概出生於西元前463年,去世於西元前383年。在中國和日本,都把4月8日定為釋迦牟尼誕生日,不知是否正確。
釋迦牟尼的母親在釋迦牟尼出生後不久就去世。釋迦牟尼的父親娶了亡妻的妹妹,因此釋迦牟尼的阿姨兼新母親就將釋迦牟尼扶養長大。
1920年代時,著名的英國印度史學者史密斯(Vincent.Smith 1848–1920)宣稱釋迦牟尼是蒙古人種,引起學界一片騷動。後世有的佛教徒主張釋迦族是亞利安系。這是想美化釋迦牟尼的「優良血統」。其實,一個偉人哪需要「優良血統」來錦上添花?釋迦牟尼如此,耶穌也是如此。後人的錦上添花都是畫蛇添足!
釋迦牟尼擁有充分的人文素養,並且娶妻。釋迦牟尼因為結過婚,所以更能夠理解人生不安和苦的原因是起源於愛欲。他要尋找克服之道。少年時的釋迦牟尼是個感受性非常敏銳的人,所以他雖然身處優渥的環境,卻關心老、病、死等人類的不安。他認真思考人為什麼會死?人生為何有那麼多不如意?他時常在王宮的樹蔭下冥思。結婚、生子後,釋迦牟尼決定捨棄一切,出家修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元朝二三事(3)
元朝二三事(3)
忽必烈就是後來的元世祖,他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中,最了解中國文化的一人。
忽必烈率兵入侵雲南,消滅大理國。又入侵西藏,降服喇嘛政權。忽必烈很高興喇嘛政權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便招請喇嘛行佛事。這是蒙古人與喇嘛教結合的開始。蒙古人以往只信仰原始的巫,從此以後,喇嘛教就先進入宮中,最後成為蒙古的國教。
蒙古人原來沒有文字。後來征服西夏西邊的維吾爾人後,引進維吾爾人的文字,成為蒙古文。
蒙古人於1258年征服中南半島的安南國,使其成為朝貢國。現在只剩下南宋還沒屈服,蒙古人接下來的目標當然是南宋。1259年,蒙古人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戰爭初期,蒙古軍勢如破竹。可是戰爭進行一半,蒙古皇帝就重病去世。接下來誰當蒙古皇帝是一大問題。忽必烈周遭的漢人謀臣都希望愛好中國文化的忽必烈能當蒙古皇帝。果然,1260年,忽必烈當上蒙古皇帝。他採納漢人學者的建議,取易經中「大哉乾元」的字句,定國號為「大元」,簡稱「元」。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從中國古典中取國號的王朝。此後的王朝,如明、清都如法炮製。
忽必烈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南宋宰相丁大全因為強力鎮壓學生運動,很不受學生喜歡。這回聽到蒙古軍南下,學生們說都是丁大全施政不好之故。丁大全受不了各方壓力,只好辭職。接下來的宰相是賈似道(1213—1275)。賈似道擔任宰相後,不敢再重蹈丁大全的覆轍。他採取任何可以獲得人心的政策。他將反對丁大全的「六君子」從流刑地喚回,給他們官職。並且優待進步派的朱子學者。還增加教育費和研究費,拼命討好學生。由於學生們從來沒有受到這麼好的待遇,他們都異口同聲稱讚賈似道是個優秀的政治家。
不久,賈似道在西湖對岸的葛嶺建築宅邸,在那兒代替天子裁決萬機,偶爾上朝廷見見天子。
賈似道有時提出辭職書,朝廷就陷入大恐慌,大臣們爭相向天子請求慰留。學生們也發起慰留運動。
賈似道喜愛蒐集書畫骨董。為了滿足他的蒐藏欲,他甚至命人挖掘他人的墳墓,尋找寶物。
1275年,幼兒皇帝少帝即位。賈似道越來越跋扈,他的私宅成了政府。不久,賈似道的反對者發動政變,賈似道被處流刑。蒙古軍越來越進逼首都,大家束手無策。只有一個人願意出來負責,他就是文天祥。太皇太后謝氏最後決定向蒙古投降,1276年,宋開國以來第317年,南宋以來第150年,滅亡!
高唱主戰論的官員陸秀夫與軍人張世傑等人,奉天子的哥哥益王為新皇帝,率領艦隊,逃到海上。接著,逃到福州和泉州。新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逝。接下來由其8歲的弟弟任皇帝。宰相陸秀夫帶著8歲的新皇帝逃到廣東崖山,這時,南宋軍已全滅。1279年,陸秀夫與8歲的新皇帝因為遭遇暴風雨,船翻覆,兩人沉入海中死亡。
文天祥出身於江西,在科舉考試中第一名,是狀元。後來,文天祥步步高升,成了宰相。由於他是強烈主戰派,其他官員就建議不妨讓他出使到蒙古軍。文天祥去了。
蒙古軍的指揮官因看文天祥太過強硬,便將他拘留起來。可是文天祥趁隙逃走,逃到故鄉江西,舉義兵。後來文天祥還是被蒙古軍俘虜,送到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賞文天祥的才能,好幾次勸他歸降。當時已經有一位南宋狀元出身的官員留夢炎歸降元世祖。但是文天祥堅決不肯歸降。最後,文天祥被斬首於北京城內菜市口。
1245年,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派遣使者赴蒙古大汗處。當時,天主教國家與世仇伊斯蘭教國家對峙。他們對新興的蒙古帝國又害怕又期待。他們早就聽說蒙古軍既強悍又殘忍,因此十分恐懼。但是如果能說服蒙古軍對付伊斯蘭教國家,那就太完美了。尤其更進一步,若能讓蒙古人改信天主教,那是再好不過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便是身附這個使命,帶著教宗的信函,前往蒙古大汗處。
蒙古大汗接見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並且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回去給羅馬教宗。但是信的內容很讓羅馬教宗失望。內容大致是說︰蒙古軍受天恩寵,百戰百勝,所以羅馬教宗應該前來蒙古大汗處朝拜。這位蒙古大汗於1248年去世。
1254年,這回換法王路易九世派遣方濟各修道會的僧人前往蒙古大汗處。使節的任務和上次一樣,請蒙古大汗悔改,改信天主教。蒙古大汗的回信內容也和上次大同小異︰「天上除了天帝之外,沒有其他神。地上除了大汗之外,沒有其他君主。法王應該早日順從天命,歸順蒙古,前來朝貢。」
雙方完全沒有交集。
元朝時有一位文人鄭思肖。「肖」字是「趙」的簡寫,「趙」是宋王室的姓。所以「思肖」就是懷念宋朝的意思。可見鄭思肖多麼厭惡元朝!南宋滅亡之後,鄭思肖就躲在蘇州一家寺院。他很會畫蘭花。人家請他畫蘭花,他都畫無根的蘭花。人家問他何故,他說:「根和泥土都被蒙古人搶走了!」
鄭思肖基於厭惡蒙古人之情,寫了一本書「心史」。他把這本書小心密封,放進錫匣,錫匣內部還塗上一層漆,再放進一個鐵函中,裡面並且撒上石灰,緊緊密封。然後偷偷放在寺院中的井底。鄭思肖心想:總有一天這本書會重見天日,讓世人明瞭在蒙古人的壓抑下,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依舊不滅。
果然經過350多年,到了明末崇禎年間,人們在寺院中的井底發現這本書。由於是從鐵函中取出,世人便稱這本書為「鐵函心史」。
蒙古人統治中國久了,難免逐漸「中國化」。假如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很可能和昔日北魏孝文帝一樣,變成中國式的王朝。
可是元世祖之後的元成宗即位後,元朝的政治有180度的大轉變。蒙古至上主義抬頭。
元成宗在位13年去世。之後,元成宗的弟弟,與元成宗的哥哥之子,為了繼承問題,發生武力衝突。後者勝利,即帝位,是元武宗。不過元武宗於1311年,31歲就去世。之後,弟弟仁宗即帝位。仁宗時,恢復停辦多年的科舉。漢人知識份子都非常高興,因為有科舉,他們才有人生目標。之後,再過50年,元朝就滅亡。滅亡時,有一些漢人官員為元朝殉死。他們大多是科舉出身的進士。對他們而言,皇帝雖然是異民族蒙古人,但這個蒙古人皇帝既然以中國式的禮儀對待他們,他們當然要以中國式的禮儀回報。
元武宗的時期開始,喇嘛教在元朝宮廷逐漸佔優勢。喇嘛往返於西藏與中國途中,不使用公家的官舍,而是強徵民家作留宿所。有時還性侵良家婦女。元朝之所以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漢人對喇嘛教僧人長久懷有反感。
元朝從元世祖去世後,40年間,出現了9位皇帝。而且在位期間最長的是13年的成宗。可見這段期間之混亂,可以和空前的亂世南朝、五代相比。元朝的末代皇帝順帝卻很難得的在位期間長達36年,比元世祖忽必烈還要長一年。
順帝即位時,黃河堤防因洪水潰提。政府命令一位叫賈魯的人治水。他召集臨時20萬名工人在河南省東部開挖新水路,將黃河與運河連接。這個治水工程非常成功,後人便稱這條新水路為「賈魯河」。可是治水工程完畢之後,政府的措施卻大失敗。政府將這臨時招募來的20萬名工人解散。這立即製造了20萬名失業者!這時候收容他們的是秘密結社。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忽必烈就是後來的元世祖,他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中,最了解中國文化的一人。
忽必烈率兵入侵雲南,消滅大理國。又入侵西藏,降服喇嘛政權。忽必烈很高興喇嘛政權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便招請喇嘛行佛事。這是蒙古人與喇嘛教結合的開始。蒙古人以往只信仰原始的巫,從此以後,喇嘛教就先進入宮中,最後成為蒙古的國教。
蒙古人原來沒有文字。後來征服西夏西邊的維吾爾人後,引進維吾爾人的文字,成為蒙古文。
蒙古人於1258年征服中南半島的安南國,使其成為朝貢國。現在只剩下南宋還沒屈服,蒙古人接下來的目標當然是南宋。1259年,蒙古人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戰爭初期,蒙古軍勢如破竹。可是戰爭進行一半,蒙古皇帝就重病去世。接下來誰當蒙古皇帝是一大問題。忽必烈周遭的漢人謀臣都希望愛好中國文化的忽必烈能當蒙古皇帝。果然,1260年,忽必烈當上蒙古皇帝。他採納漢人學者的建議,取易經中「大哉乾元」的字句,定國號為「大元」,簡稱「元」。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從中國古典中取國號的王朝。此後的王朝,如明、清都如法炮製。
忽必烈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南宋宰相丁大全因為強力鎮壓學生運動,很不受學生喜歡。這回聽到蒙古軍南下,學生們說都是丁大全施政不好之故。丁大全受不了各方壓力,只好辭職。接下來的宰相是賈似道(1213—1275)。賈似道擔任宰相後,不敢再重蹈丁大全的覆轍。他採取任何可以獲得人心的政策。他將反對丁大全的「六君子」從流刑地喚回,給他們官職。並且優待進步派的朱子學者。還增加教育費和研究費,拼命討好學生。由於學生們從來沒有受到這麼好的待遇,他們都異口同聲稱讚賈似道是個優秀的政治家。
不久,賈似道在西湖對岸的葛嶺建築宅邸,在那兒代替天子裁決萬機,偶爾上朝廷見見天子。
賈似道有時提出辭職書,朝廷就陷入大恐慌,大臣們爭相向天子請求慰留。學生們也發起慰留運動。
賈似道喜愛蒐集書畫骨董。為了滿足他的蒐藏欲,他甚至命人挖掘他人的墳墓,尋找寶物。
1275年,幼兒皇帝少帝即位。賈似道越來越跋扈,他的私宅成了政府。不久,賈似道的反對者發動政變,賈似道被處流刑。蒙古軍越來越進逼首都,大家束手無策。只有一個人願意出來負責,他就是文天祥。太皇太后謝氏最後決定向蒙古投降,1276年,宋開國以來第317年,南宋以來第150年,滅亡!
高唱主戰論的官員陸秀夫與軍人張世傑等人,奉天子的哥哥益王為新皇帝,率領艦隊,逃到海上。接著,逃到福州和泉州。新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逝。接下來由其8歲的弟弟任皇帝。宰相陸秀夫帶著8歲的新皇帝逃到廣東崖山,這時,南宋軍已全滅。1279年,陸秀夫與8歲的新皇帝因為遭遇暴風雨,船翻覆,兩人沉入海中死亡。
文天祥出身於江西,在科舉考試中第一名,是狀元。後來,文天祥步步高升,成了宰相。由於他是強烈主戰派,其他官員就建議不妨讓他出使到蒙古軍。文天祥去了。
蒙古軍的指揮官因看文天祥太過強硬,便將他拘留起來。可是文天祥趁隙逃走,逃到故鄉江西,舉義兵。後來文天祥還是被蒙古軍俘虜,送到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賞文天祥的才能,好幾次勸他歸降。當時已經有一位南宋狀元出身的官員留夢炎歸降元世祖。但是文天祥堅決不肯歸降。最後,文天祥被斬首於北京城內菜市口。
1245年,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派遣使者赴蒙古大汗處。當時,天主教國家與世仇伊斯蘭教國家對峙。他們對新興的蒙古帝國又害怕又期待。他們早就聽說蒙古軍既強悍又殘忍,因此十分恐懼。但是如果能說服蒙古軍對付伊斯蘭教國家,那就太完美了。尤其更進一步,若能讓蒙古人改信天主教,那是再好不過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便是身附這個使命,帶著教宗的信函,前往蒙古大汗處。
蒙古大汗接見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並且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回去給羅馬教宗。但是信的內容很讓羅馬教宗失望。內容大致是說︰蒙古軍受天恩寵,百戰百勝,所以羅馬教宗應該前來蒙古大汗處朝拜。這位蒙古大汗於1248年去世。
1254年,這回換法王路易九世派遣方濟各修道會的僧人前往蒙古大汗處。使節的任務和上次一樣,請蒙古大汗悔改,改信天主教。蒙古大汗的回信內容也和上次大同小異︰「天上除了天帝之外,沒有其他神。地上除了大汗之外,沒有其他君主。法王應該早日順從天命,歸順蒙古,前來朝貢。」
雙方完全沒有交集。
元朝時有一位文人鄭思肖。「肖」字是「趙」的簡寫,「趙」是宋王室的姓。所以「思肖」就是懷念宋朝的意思。可見鄭思肖多麼厭惡元朝!南宋滅亡之後,鄭思肖就躲在蘇州一家寺院。他很會畫蘭花。人家請他畫蘭花,他都畫無根的蘭花。人家問他何故,他說:「根和泥土都被蒙古人搶走了!」
鄭思肖基於厭惡蒙古人之情,寫了一本書「心史」。他把這本書小心密封,放進錫匣,錫匣內部還塗上一層漆,再放進一個鐵函中,裡面並且撒上石灰,緊緊密封。然後偷偷放在寺院中的井底。鄭思肖心想:總有一天這本書會重見天日,讓世人明瞭在蒙古人的壓抑下,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依舊不滅。
果然經過350多年,到了明末崇禎年間,人們在寺院中的井底發現這本書。由於是從鐵函中取出,世人便稱這本書為「鐵函心史」。
蒙古人統治中國久了,難免逐漸「中國化」。假如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很可能和昔日北魏孝文帝一樣,變成中國式的王朝。
可是元世祖之後的元成宗即位後,元朝的政治有180度的大轉變。蒙古至上主義抬頭。
元成宗在位13年去世。之後,元成宗的弟弟,與元成宗的哥哥之子,為了繼承問題,發生武力衝突。後者勝利,即帝位,是元武宗。不過元武宗於1311年,31歲就去世。之後,弟弟仁宗即帝位。仁宗時,恢復停辦多年的科舉。漢人知識份子都非常高興,因為有科舉,他們才有人生目標。之後,再過50年,元朝就滅亡。滅亡時,有一些漢人官員為元朝殉死。他們大多是科舉出身的進士。對他們而言,皇帝雖然是異民族蒙古人,但這個蒙古人皇帝既然以中國式的禮儀對待他們,他們當然要以中國式的禮儀回報。
元武宗的時期開始,喇嘛教在元朝宮廷逐漸佔優勢。喇嘛往返於西藏與中國途中,不使用公家的官舍,而是強徵民家作留宿所。有時還性侵良家婦女。元朝之所以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漢人對喇嘛教僧人長久懷有反感。
元朝從元世祖去世後,40年間,出現了9位皇帝。而且在位期間最長的是13年的成宗。可見這段期間之混亂,可以和空前的亂世南朝、五代相比。元朝的末代皇帝順帝卻很難得的在位期間長達36年,比元世祖忽必烈還要長一年。
順帝即位時,黃河堤防因洪水潰提。政府命令一位叫賈魯的人治水。他召集臨時20萬名工人在河南省東部開挖新水路,將黃河與運河連接。這個治水工程非常成功,後人便稱這條新水路為「賈魯河」。可是治水工程完畢之後,政府的措施卻大失敗。政府將這臨時招募來的20萬名工人解散。這立即製造了20萬名失業者!這時候收容他們的是秘密結社。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元朝二三事(2)
元朝二三事(2)
成吉思汗認為征服地的人民,除了擁有專門技術的職匠外,幾乎都沒價值。因為那些職匠可以幫他製作衣服、道具、馬具和武器。因此一旦佔領城市,他就把那些職匠帶回蒙古,其他住民殺光。
後來,契丹人出身的大臣耶律楚材勸他不要殺人民,讓他們安定生活,每年可以收到租稅。成吉思汗聽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從此才不殺征服地的人民。
成吉思汗在世時,沒有確立王位繼承制度,讓後世為王位繼承問題爭吵不休,甚至互相殺戮。成吉思汗去世後,誰來繼承王位呢?長子朮赤被認為不是成吉思汗的「種」,不太受擁戴。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么兒托雷。可是,庫烈爾台會議召開之後,決定第三子窩闊台(元太宗)為繼承人。窩闊台繼承成吉思汗的遺言,展開滅金行動。他與宋聯手攻擊金。1234年,金國的末代皇帝哀宗自殺,金國滅亡。
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長子朮赤被封到最遠,南俄羅斯欽察汗國。次子察合台被封到西遼花拉子模的故領。三子窩闊台被封到最近,奈曼族人的土地。至於么兒托雷,成吉思汗將他放在身邊,並沒分封他土地。或許成吉思汗想讓他繼承蒙古老家也說不定。
可是,成吉思汗去世後,三子窩闊台成為「大汗」,除了擁有奈曼族人的土地之外,還擁有蒙古本部、中國、滿州等土地,最豐厚。相反的,么兒托雷所得卻最少。然而族人們都知道托雷是成吉思汗最鍾愛的兒子,因此托雷自然廣受眾人同情。
1225年,南宋第四任皇帝寧宗去世,養子理宗繼位。窩闊台向南宋理宗提議軍事同盟,共同對付金國。南宋理宗很高興地答應了。後來世敵金國果然被滅亡。但誰都知道主要的出力者不是南宋,而是蒙古軍。現在南宋與可怕的蒙古帝國當鄰居了!想當年,北宋與金國聯盟,共同挾擊遼國時,遼國曾經派使節到北宋朝廷,告訴北宋皇帝唇亡齒寒的道理。金國比遼國還要可怕,遼國存在的時候,北宋的安全沒有問題,可是一旦遼國滅亡了,北宋就危險了。因此,北宋不如與遼國聯盟,共同對抗更可怕的金國。可是北宋為眼前的利吸引,還是與金國聯盟,共同挾擊遼國。最後果然被金國侵略,喪失了北半的國土。
這回歷史重演。當金國聽到南宋要與蒙古人聯盟,共同對付金國時,趕緊派使節到南宋朝廷,告訴南宋皇帝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南宋仍舊決定與強大的蒙古人聯盟,共同對付金國。
不過在與蒙古軍共同作戰時,南宋發現蒙古軍的強大。理宗的時代,宰相是史彌遠。當時由於與金國連年戰爭,南宋的財政惡化,政府只好不斷印紙幣,造成通貨膨脹。政府只好繼續增印紙幣,造成惡性循環。
當時的官員分成進步與保守兩派。民間朱子學昌盛,年輕學子都崇尚朱子學。他們認為政治就是要跟隨學問的真理而行。他們認為學問高的人,施政也一定行。不認同這種想法的學者,就是一無可取的俗物,就應該被排斥。皇帝理宗也認同這種進步派。
史彌遠去世後,理宗親政。他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重用朱子學的泰斗真德秀與魏了翁。真德秀晉見皇帝時,講授必須先正心誠意,然後向皇帝推薦自己的著作「大學衍義」。可是民眾左等右等,等不到政府實施新政策。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物價越來越貴。不久,真德秀病死,魏了翁也離開政府,理宗想實施的政治改革一件也沒做就落幕。理宗的理想挫敗後,居然自暴自棄地轉向奢侈。
當時,南宋的首都臨安府盛行學生運動。當時學生運動的兩樣「武器」和現在一模一樣,是靜坐和罷課。有時候維持治安的捕快會使用暴力。從寧宗晚年起,學生運動越來越激烈。有一次,臨安府縣官因為下令對學生實施杖刑,學生們便發起罷免縣官運動。政府不得不罷免那位縣官。學生們食髓知味,便越來越囂張。一有什麼事,就以「集體退學」來威脅政府。
到了理宗的時代,學生運動更加猛烈。學校的教師都希望被學生們認為是進步派,因此對學生運動百般姑息。
理宗改革失敗後,認為往昔史彌遠擔任宰相的時候比較好,便任用史彌遠的姪子史嵩之擔任宰相。史嵩之不是學者,因此學生們一開始就對他沒有好感。史嵩之的父親去世時,史嵩之沒有充分服喪,就回朝廷繼續宰相的工作。這讓學生們逮到史嵩之「不孝」、「無恥」的把
柄。144位太學生,加上數百位京學學生連署向皇帝上書,要求罷免史嵩之,理宗怕事情鬧大,不得不聽從學生們的要求,罷免史嵩之。
還有一次,一位學生在宿舍突然去世,縣官覺得事有蹊蹺,便派人去宿舍調查,學生們卻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群起抗議,並且把那位縣官揍了一頓。最後,那位縣官被調職了事。
繼史嵩之之後,丁大全擔任宰相。丁大全認為以往政府太放縱學生了,所以學生們才會越來越囂張。丁大全便大力取締不法學生。六位太學生上書皇帝,批評丁大全的作風。丁大全斷然剝奪六位太學生的學籍,並處以流刑。學生們稱六位太學生為「六君子」。六位太學生出發前往流刑地時,連太學的教師都前往送行。丁大全很憤怒,就把「學生應該專心於讀書」的訓誡,刻在石碑上,立於校園。就在這時,傳來蒙古大軍入侵的消息!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成吉思汗認為征服地的人民,除了擁有專門技術的職匠外,幾乎都沒價值。因為那些職匠可以幫他製作衣服、道具、馬具和武器。因此一旦佔領城市,他就把那些職匠帶回蒙古,其他住民殺光。
後來,契丹人出身的大臣耶律楚材勸他不要殺人民,讓他們安定生活,每年可以收到租稅。成吉思汗聽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從此才不殺征服地的人民。
成吉思汗在世時,沒有確立王位繼承制度,讓後世為王位繼承問題爭吵不休,甚至互相殺戮。成吉思汗去世後,誰來繼承王位呢?長子朮赤被認為不是成吉思汗的「種」,不太受擁戴。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么兒托雷。可是,庫烈爾台會議召開之後,決定第三子窩闊台(元太宗)為繼承人。窩闊台繼承成吉思汗的遺言,展開滅金行動。他與宋聯手攻擊金。1234年,金國的末代皇帝哀宗自殺,金國滅亡。
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長子朮赤被封到最遠,南俄羅斯欽察汗國。次子察合台被封到西遼花拉子模的故領。三子窩闊台被封到最近,奈曼族人的土地。至於么兒托雷,成吉思汗將他放在身邊,並沒分封他土地。或許成吉思汗想讓他繼承蒙古老家也說不定。
可是,成吉思汗去世後,三子窩闊台成為「大汗」,除了擁有奈曼族人的土地之外,還擁有蒙古本部、中國、滿州等土地,最豐厚。相反的,么兒托雷所得卻最少。然而族人們都知道托雷是成吉思汗最鍾愛的兒子,因此托雷自然廣受眾人同情。
1225年,南宋第四任皇帝寧宗去世,養子理宗繼位。窩闊台向南宋理宗提議軍事同盟,共同對付金國。南宋理宗很高興地答應了。後來世敵金國果然被滅亡。但誰都知道主要的出力者不是南宋,而是蒙古軍。現在南宋與可怕的蒙古帝國當鄰居了!想當年,北宋與金國聯盟,共同挾擊遼國時,遼國曾經派使節到北宋朝廷,告訴北宋皇帝唇亡齒寒的道理。金國比遼國還要可怕,遼國存在的時候,北宋的安全沒有問題,可是一旦遼國滅亡了,北宋就危險了。因此,北宋不如與遼國聯盟,共同對抗更可怕的金國。可是北宋為眼前的利吸引,還是與金國聯盟,共同挾擊遼國。最後果然被金國侵略,喪失了北半的國土。
這回歷史重演。當金國聽到南宋要與蒙古人聯盟,共同對付金國時,趕緊派使節到南宋朝廷,告訴南宋皇帝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南宋仍舊決定與強大的蒙古人聯盟,共同對付金國。
不過在與蒙古軍共同作戰時,南宋發現蒙古軍的強大。理宗的時代,宰相是史彌遠。當時由於與金國連年戰爭,南宋的財政惡化,政府只好不斷印紙幣,造成通貨膨脹。政府只好繼續增印紙幣,造成惡性循環。
當時的官員分成進步與保守兩派。民間朱子學昌盛,年輕學子都崇尚朱子學。他們認為政治就是要跟隨學問的真理而行。他們認為學問高的人,施政也一定行。不認同這種想法的學者,就是一無可取的俗物,就應該被排斥。皇帝理宗也認同這種進步派。
史彌遠去世後,理宗親政。他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重用朱子學的泰斗真德秀與魏了翁。真德秀晉見皇帝時,講授必須先正心誠意,然後向皇帝推薦自己的著作「大學衍義」。可是民眾左等右等,等不到政府實施新政策。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物價越來越貴。不久,真德秀病死,魏了翁也離開政府,理宗想實施的政治改革一件也沒做就落幕。理宗的理想挫敗後,居然自暴自棄地轉向奢侈。
當時,南宋的首都臨安府盛行學生運動。當時學生運動的兩樣「武器」和現在一模一樣,是靜坐和罷課。有時候維持治安的捕快會使用暴力。從寧宗晚年起,學生運動越來越激烈。有一次,臨安府縣官因為下令對學生實施杖刑,學生們便發起罷免縣官運動。政府不得不罷免那位縣官。學生們食髓知味,便越來越囂張。一有什麼事,就以「集體退學」來威脅政府。
到了理宗的時代,學生運動更加猛烈。學校的教師都希望被學生們認為是進步派,因此對學生運動百般姑息。
理宗改革失敗後,認為往昔史彌遠擔任宰相的時候比較好,便任用史彌遠的姪子史嵩之擔任宰相。史嵩之不是學者,因此學生們一開始就對他沒有好感。史嵩之的父親去世時,史嵩之沒有充分服喪,就回朝廷繼續宰相的工作。這讓學生們逮到史嵩之「不孝」、「無恥」的把
柄。144位太學生,加上數百位京學學生連署向皇帝上書,要求罷免史嵩之,理宗怕事情鬧大,不得不聽從學生們的要求,罷免史嵩之。
還有一次,一位學生在宿舍突然去世,縣官覺得事有蹊蹺,便派人去宿舍調查,學生們卻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群起抗議,並且把那位縣官揍了一頓。最後,那位縣官被調職了事。
繼史嵩之之後,丁大全擔任宰相。丁大全認為以往政府太放縱學生了,所以學生們才會越來越囂張。丁大全便大力取締不法學生。六位太學生上書皇帝,批評丁大全的作風。丁大全斷然剝奪六位太學生的學籍,並處以流刑。學生們稱六位太學生為「六君子」。六位太學生出發前往流刑地時,連太學的教師都前往送行。丁大全很憤怒,就把「學生應該專心於讀書」的訓誡,刻在石碑上,立於校園。就在這時,傳來蒙古大軍入侵的消息!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元朝二三事(1)
元朝二三事(1)
唐朝末年,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可以大量生產鐵。這個方法不久傳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族的興起、女真族壯大成金國,都是利用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之故。接著,蒙古大帝國的出現也是利用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之故。
由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好戰,中國政府一直很小心地不讓鐵傳到北方。可是到了金朝,中國政府的管制鬆懈下來,中國內地不要的鐵貨幣流到蒙古地方。遊牧民族各部落便將這些鐵貨幣重新鑄造成武器。有一個部落酋長的兒子叫鐵木真(也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 1162-1227)。鐵木真的部落非常窮困,而且鐵木真從小就成為孤兒。人窮困時,行為就會和野獸差不多。有一次,鐵木真為了一隻獵物,殺死了自己的哥哥。
鐵木真新婚不久,與其他部落打仗,打敗,他的妻子被敵軍俘虜。據說鐵木真的長子朮赤就是此時敵人「播的種」。鐵木真對敵人毫不留情,在一次戰鬥後,他命人準備了70個鐵釜,將對方的領袖級人物全部煮殺。40歲時,鐵木真統一了蒙古族。1206年,45歲時,蒙古族的氏族貴族會議庫烈爾台(Khuriltai)擁戴鐵木真為全蒙古的主權者,尊稱「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首先侵略南方最弱的「西夏」。西夏雖然缺乏生產資源,但是位於東西交通要道。西亞的商人到中國來時,一定要經過敦煌、玉門、陽關、涼洲。這都在西夏領域內。所以西夏對這些商人課稅,便成為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
成吉思汗輕而易舉打敗西夏,讓西夏成為自己的屬國。西夏的西邊是維吾爾國,不久也成為成吉思汗的屬國。接著,成吉思汗想要給瀕死的金國最後一擊,可是行軍到六盤山就突然去世。他的遺體被運到故鄉。為了不讓後世知道成吉思汗的墳墓在何處,所有出席葬儀的人都被殺害滅口(豈有此理!)埋葬後,騎馬隊在墳墓上來回踐踏,將土踏平。當然墳墓上沒有立墓碑或任何記號。因此,到現在為止,成吉思汗的墳墓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傳說他們的歷史英雄源義經(1159-1189)並沒有戰死,而是逃到北海道,再渡海到滿州。後來並且成為成吉思汗。
源義經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他是源義朝的最小兒子,其母親常盤原為近衛天皇中宮九條院的侍婢,以千中選一的美貌著稱,後來成為源義朝的側室。源義經也是開啟鎌倉幕府的源頼朝的異母弟。
1159年平治之亂時,源義經的父親源義朝被平清盛所敗,戰死。那時才2歲的源義經被母親抱著逃到深山,7歲時,他被寄養在鞍馬寺。22歲時,源義經第一次和從小各分東西的哥哥源頼朝見面,兩人感動得相擁而泣。1180年,哥哥源頼朝舉兵,源義經聽到消息後,投奔哥哥,在一之谷戰役時,義經率領精兵70騎,突襲平氏大本營,造成鎌倉軍大勝,源義經一戰成為人人皆知的英雄。最後兄弟終於聯手推翻平氏,報了父仇。
在打倒平氏的過程中,源義經是最大功臣。不料在沒有得到源賴朝的允許下,他私自接受後白河法皇授予的官位,引起源賴朝的不悅,此外,在討伐平氏時,源賴朝派梶原景時來當軍事顧問,可是源義經不聽梶原景時的意見,自下判斷,這也讓源賴朝不高興。並且,在討伐平氏時,源義經太過心急,結果讓安德天皇和二位尼姑跳海自殺,三種神器之中的神劍因而失蹤,這讓源賴朝失去很多籌碼。加上,源義經實在太得民眾人心,對源賴朝是一大威脅。總之最後兄弟兩人反目。源賴朝派兵襲擊源義經的宅邸,結果失敗,源義經得知下命令的竟然是他哥哥,便舉兵要打倒源賴朝。源賴朝派藤原泰衡討伐源義經,源義經打敗,最後逃無可逃,便先殺死妻子和4歲的女兒,然後自殺了斷,享年31歲。
源義經的頭被砍下,泡在酒中,花了43天送到鎌倉,因為源賴朝要親眼看到他弟弟的頭,才放心。可是天氣太熱了,送到時,頭已腐爛,無法辨識是誰的頭。因此後來便傳出「源義經未死,那個不是源義經的頭」的謠言。由於源義經擁有超凡的軍事才能,立下許多戰功,最後卻死於非命,引起民眾的廣泛同情,因此就產生很多傳說,有的說他逃到北海道成為蝦夷人的王,也有的傳說,說他渡海到了中國東北成為女真人,是清朝皇帝的先祖,或說他成了金人的將軍。有的更誇張,說他從北海道越過海洋,到達蒙古,成為後來的成吉思汗。
到了大正時代,牧師小谷部全一郎到中國東北和蒙古調查,確定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1924年,他出版著作「成吉思汗者,義經也」。這本書引起大眾共鳴,成了當時的暢銷書。但是日本學界卻一直否認「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這種荒誕無稽的說法。這種說法只說明了日本人太喜歡、太同情源義經了,他們不願見源義經就這樣離開人世,便一廂情願地希望源義經逃到國外,成為另外一位英雄。
但是成吉思汗生於1162年,去世於1227年,而源義經生於1159年,去世於1189年,
兩人的生存年代雖然有點接近,畢竟完全不同。說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太過荒誕無稽。而且成吉思汗生平殺了無數多人,日本人把這樣的人物當成偶像崇拜,也讓人搖頭。(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ˊ
唐朝末年,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可以大量生產鐵。這個方法不久傳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族的興起、女真族壯大成金國,都是利用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之故。接著,蒙古大帝國的出現也是利用中國發明新式的煉鐵法之故。
由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好戰,中國政府一直很小心地不讓鐵傳到北方。可是到了金朝,中國政府的管制鬆懈下來,中國內地不要的鐵貨幣流到蒙古地方。遊牧民族各部落便將這些鐵貨幣重新鑄造成武器。有一個部落酋長的兒子叫鐵木真(也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 1162-1227)。鐵木真的部落非常窮困,而且鐵木真從小就成為孤兒。人窮困時,行為就會和野獸差不多。有一次,鐵木真為了一隻獵物,殺死了自己的哥哥。
鐵木真新婚不久,與其他部落打仗,打敗,他的妻子被敵軍俘虜。據說鐵木真的長子朮赤就是此時敵人「播的種」。鐵木真對敵人毫不留情,在一次戰鬥後,他命人準備了70個鐵釜,將對方的領袖級人物全部煮殺。40歲時,鐵木真統一了蒙古族。1206年,45歲時,蒙古族的氏族貴族會議庫烈爾台(Khuriltai)擁戴鐵木真為全蒙古的主權者,尊稱「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首先侵略南方最弱的「西夏」。西夏雖然缺乏生產資源,但是位於東西交通要道。西亞的商人到中國來時,一定要經過敦煌、玉門、陽關、涼洲。這都在西夏領域內。所以西夏對這些商人課稅,便成為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
成吉思汗輕而易舉打敗西夏,讓西夏成為自己的屬國。西夏的西邊是維吾爾國,不久也成為成吉思汗的屬國。接著,成吉思汗想要給瀕死的金國最後一擊,可是行軍到六盤山就突然去世。他的遺體被運到故鄉。為了不讓後世知道成吉思汗的墳墓在何處,所有出席葬儀的人都被殺害滅口(豈有此理!)埋葬後,騎馬隊在墳墓上來回踐踏,將土踏平。當然墳墓上沒有立墓碑或任何記號。因此,到現在為止,成吉思汗的墳墓在何處始終是個謎。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傳說他們的歷史英雄源義經(1159-1189)並沒有戰死,而是逃到北海道,再渡海到滿州。後來並且成為成吉思汗。
源義經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他是源義朝的最小兒子,其母親常盤原為近衛天皇中宮九條院的侍婢,以千中選一的美貌著稱,後來成為源義朝的側室。源義經也是開啟鎌倉幕府的源頼朝的異母弟。
1159年平治之亂時,源義經的父親源義朝被平清盛所敗,戰死。那時才2歲的源義經被母親抱著逃到深山,7歲時,他被寄養在鞍馬寺。22歲時,源義經第一次和從小各分東西的哥哥源頼朝見面,兩人感動得相擁而泣。1180年,哥哥源頼朝舉兵,源義經聽到消息後,投奔哥哥,在一之谷戰役時,義經率領精兵70騎,突襲平氏大本營,造成鎌倉軍大勝,源義經一戰成為人人皆知的英雄。最後兄弟終於聯手推翻平氏,報了父仇。
在打倒平氏的過程中,源義經是最大功臣。不料在沒有得到源賴朝的允許下,他私自接受後白河法皇授予的官位,引起源賴朝的不悅,此外,在討伐平氏時,源賴朝派梶原景時來當軍事顧問,可是源義經不聽梶原景時的意見,自下判斷,這也讓源賴朝不高興。並且,在討伐平氏時,源義經太過心急,結果讓安德天皇和二位尼姑跳海自殺,三種神器之中的神劍因而失蹤,這讓源賴朝失去很多籌碼。加上,源義經實在太得民眾人心,對源賴朝是一大威脅。總之最後兄弟兩人反目。源賴朝派兵襲擊源義經的宅邸,結果失敗,源義經得知下命令的竟然是他哥哥,便舉兵要打倒源賴朝。源賴朝派藤原泰衡討伐源義經,源義經打敗,最後逃無可逃,便先殺死妻子和4歲的女兒,然後自殺了斷,享年31歲。
源義經的頭被砍下,泡在酒中,花了43天送到鎌倉,因為源賴朝要親眼看到他弟弟的頭,才放心。可是天氣太熱了,送到時,頭已腐爛,無法辨識是誰的頭。因此後來便傳出「源義經未死,那個不是源義經的頭」的謠言。由於源義經擁有超凡的軍事才能,立下許多戰功,最後卻死於非命,引起民眾的廣泛同情,因此就產生很多傳說,有的說他逃到北海道成為蝦夷人的王,也有的傳說,說他渡海到了中國東北成為女真人,是清朝皇帝的先祖,或說他成了金人的將軍。有的更誇張,說他從北海道越過海洋,到達蒙古,成為後來的成吉思汗。
到了大正時代,牧師小谷部全一郎到中國東北和蒙古調查,確定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1924年,他出版著作「成吉思汗者,義經也」。這本書引起大眾共鳴,成了當時的暢銷書。但是日本學界卻一直否認「成吉思汗就是源義經」這種荒誕無稽的說法。這種說法只說明了日本人太喜歡、太同情源義經了,他們不願見源義經就這樣離開人世,便一廂情願地希望源義經逃到國外,成為另外一位英雄。
但是成吉思汗生於1162年,去世於1227年,而源義經生於1159年,去世於1189年,
兩人的生存年代雖然有點接近,畢竟完全不同。說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太過荒誕無稽。而且成吉思汗生平殺了無數多人,日本人把這樣的人物當成偶像崇拜,也讓人搖頭。(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ˊ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清朝二三事(4)
清朝二三事(4)
另一個故事是這樣:
按察使王士俊赴任地,聘用大學士張廷玉推薦的一位男子作僕人。這個僕人工作非常勤快。幾年後,王士俊回北京的日期快到時,這個僕人向王士俊要求請假。王士俊問他為什麼要請假。僕人回答:「你這幾年來,沒什麼過失,我要回去向皇上報告。」王士俊這才知道這個僕人是雍正皇帝身邊的侍衛。
雍正皇帝也實施言論統制。康熙皇帝的時候對思想統制不太嚴,所以呂留良之類的反清者才有活躍的餘地。
呂留良是浙江省人,認為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他的著作一出版,就成為暢銷書。呂留良雖然於1683年去世,但是他的弟子嚴鴻逵與沈在寬繼承老師的思想,仍然活躍。不過他們批評歸批評,卻一點也沒有想要推翻清朝。可是湖南省有一人叫曾靜,卻是行動派。他讀了呂留良的著作,很感動,便派弟子張熙到浙江與嚴鴻逵、沈在寬交往,並且策劃革命。這時候,川陜總督是岳飛的第21世子孫岳鍾琪。1729年,曾靜以匿名信叫張熙帶去給岳鍾琪,勸岳鍾琪效法他的祖先岳飛,對清朝叛亂。岳鍾琪讀完信,嚇一跳,在張熙面前假裝同意,然後向北京朝廷報告此事。曾靜被逮捕,送到北京。雍正皇帝並沒有嚴厲處分他,而是與他對話。雍正皇帝以大中國主義對抗曾靜的小中國主義。雍正皇帝認為所謂「漢人」,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由許多異民族混合而成。我們應該跳脫以漢人為中心的狹隘國家觀念,團結滿人、蒙古人等,實現新的大中國。漢人應該丟棄偏狹的民族主義,放眼新現實。雍正皇帝沒多久果然說服了單純的曾靜。接著,雍正皇帝將他和曾靜的對話,編輯成「大義覺迷錄」,大量印刷,分送全國各地,宣傳大中國主義的理論。
雍正皇帝又下令砍斷呂留良與嚴鴻逵的屍體,沈在寬與三名族人則被處死刑。曾靜與張熙則被釋放。對雍正皇帝而言,他要處罰的是對他人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像曾靜這種容易被人影響的小人物,他才懶得處罰。
在乾隆皇帝時代,「文字獄」變得更加嚴重。例如看到一首詩「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便硬說其中的「日月」,合起來是「明」,顯然作者懷念「明朝」。結果,作者以及作者全家都被處死刑。這種胡亂「牽拖」的情形,到了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以及共產黨文化大革命時期,仍在繼續上演。中國人很愛這一套!
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去世。由於事出突然,北京就傳出許多謠言。一般人都相信是呂留良的孫女潛入宮中刺殺雍正皇帝。新皇帝是25歲的乾隆皇帝。
康熙與雍正皇帝為滿清帝國打下的基礎,到了乾隆皇帝時,達到頂峰。乾隆皇帝在61歲時寫下「十全記」文章。乾隆皇帝很得意地敘述自己贏得十次戰爭。民國初期,政府強調「五族共和」。「五族」就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其實是在乾隆皇帝時代形成。乾隆皇帝命人編纂五族語言對照辭典「五體清文鑑」。
乾隆皇帝非常奢侈。他不但在熱河建避暑山莊,還在北京西北郊改建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圓明園本來是雍正皇帝建築的,乾隆皇帝將其大大增修,變成富麗堂皇的離宮。
當乾隆皇帝從西洋畫中得知有「噴水池」這樣珍奇的東西時,便要求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也幫他造一座。郎世寧對噴水池完全不懂,只好推薦另一位懂物理學的法國人傳教士。那位傳教士完成噴水池時,乾隆皇帝非常高興。之後,乾隆皇帝又要他建造另一個噴水池。這回,法國人傳教士建造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噴水池。噴水池的四周有12生肖,每一刻鐘就會從動物的口中噴出水來。可惜這個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向北京進攻時,被燒毀。
1772年,乾隆皇帝命人編纂「四庫全書」。首先從全國蒐集古今書籍,動員3百位學者,花了10年,完成編纂「四庫全書」工作。「四庫全書」包括3千5百種,8萬卷,裝訂成3萬數千冊。分成經(經學)、史(歷史)、子(思想)、集(文學)四大部。編纂「四庫全書」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搜尋對清朝批評的書籍。凡是有反滿思想或批評北方民族的書籍,或是焚毀,或是刪改其中不妥文字。這樣的禁書約有三千種。
1795年,乾隆皇帝已經85歲高齡,「乾隆」的年號也已經60。乾隆皇帝即位之時,曾經向天發誓:如果能夠很幸運地在位60年,便要讓出皇帝位。因為他的祖父康熙年號到61便結束,他不能超越。明清兩朝,能夠在位60年的皇帝,只有康熙和乾隆。而且只有乾隆皇帝壽命超過80歲。
1796年,乾隆皇帝果然讓出皇帝位。接下來是他的第15子,嘉慶皇帝。乾隆皇帝成為太上皇帝。其實政治實權仍在太上皇帝手裡,嘉慶皇帝只是他的傀儡。
清朝的最高政治機構是「軍機處」。「軍機處」的最高長官是軍機大臣。從1776年起的二十多年間,有一位男子一直擔任軍機大臣這個要職。他就是惡名昭彰的和珅(1750-1799)。和珅出身於滿人貧窮之家,幫乾隆皇帝抬轎,因為反應靈活,深得乾隆皇帝信賴。不久,和珅便升任侍衛。不到10年,和珅又升到軍機大臣。而且,乾隆皇帝還把么女嫁給和珅的兒子。和珅與皇帝成了親家!他的權勢如日中天!可是,1799年,乾隆太上皇以89歲去世。和珅突然失去後台老闆。不到10天,和珅就被逮捕入獄。他的罪狀有20條。許多大臣主張將和珅凌遲處死。但是嘉慶皇帝認為和珅是先帝喜愛的寵臣,因此網開一面,讓和珅自殺而死。
和珅去世後,他的財產被沒收,相關官員並且將和珅的財產作成目錄。根據那份目錄,和珅擁有75家當舖、42家銀號(銀行)、13家骨董店,其他還有1008串寶石、373串珊瑚珠、500雙象牙筷、611件女性貂皮大衣、806件男性貂皮大衣、680兩朝鮮人參。……
和珅的總財產換算成當時的貨幣,大約8億兩。這個時期,清朝的每年歲出是7千萬兩,因此,和珅的總財產是其10倍以上。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給日本的賠償金為2億兩。義和團後,清朝給各國的賠償金為4億5千萬兩。可見和珅的總財產多麼驚人!和珅擔任軍機大臣只有20年,就有辦法累積這麼多的財富。據說,和珅非常吝嗇。他擁有許多妾,卻不給她們生活費。那些妾只好天天吃稀飯。
然而光是吝嗇,當然無法累積鉅富。和珅主要還是靠收取賄賂。中國官界自古以來,就有收送賄賂的習慣。賄賂被認為是一種「手續費」。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嚴嵩也以收取賄賂聞名,但是遠遠不及和珅。
和珅除了擔任軍機大臣外,也兼任8年的崇文門稅務監督。崇文門是北京的一個城門,俗稱哈達門。明清時代,政府在這個崇文門設置稅關,徵收關稅。因此崇文門稅務監督是個大肥缺。
此外,全國任何一個官員若想獲得肥缺,首先要送賄賂給皇帝身邊的紅人和珅。一位巡撫便送了20萬兩。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另一個故事是這樣:
按察使王士俊赴任地,聘用大學士張廷玉推薦的一位男子作僕人。這個僕人工作非常勤快。幾年後,王士俊回北京的日期快到時,這個僕人向王士俊要求請假。王士俊問他為什麼要請假。僕人回答:「你這幾年來,沒什麼過失,我要回去向皇上報告。」王士俊這才知道這個僕人是雍正皇帝身邊的侍衛。
雍正皇帝也實施言論統制。康熙皇帝的時候對思想統制不太嚴,所以呂留良之類的反清者才有活躍的餘地。
呂留良是浙江省人,認為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他的著作一出版,就成為暢銷書。呂留良雖然於1683年去世,但是他的弟子嚴鴻逵與沈在寬繼承老師的思想,仍然活躍。不過他們批評歸批評,卻一點也沒有想要推翻清朝。可是湖南省有一人叫曾靜,卻是行動派。他讀了呂留良的著作,很感動,便派弟子張熙到浙江與嚴鴻逵、沈在寬交往,並且策劃革命。這時候,川陜總督是岳飛的第21世子孫岳鍾琪。1729年,曾靜以匿名信叫張熙帶去給岳鍾琪,勸岳鍾琪效法他的祖先岳飛,對清朝叛亂。岳鍾琪讀完信,嚇一跳,在張熙面前假裝同意,然後向北京朝廷報告此事。曾靜被逮捕,送到北京。雍正皇帝並沒有嚴厲處分他,而是與他對話。雍正皇帝以大中國主義對抗曾靜的小中國主義。雍正皇帝認為所謂「漢人」,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由許多異民族混合而成。我們應該跳脫以漢人為中心的狹隘國家觀念,團結滿人、蒙古人等,實現新的大中國。漢人應該丟棄偏狹的民族主義,放眼新現實。雍正皇帝沒多久果然說服了單純的曾靜。接著,雍正皇帝將他和曾靜的對話,編輯成「大義覺迷錄」,大量印刷,分送全國各地,宣傳大中國主義的理論。
雍正皇帝又下令砍斷呂留良與嚴鴻逵的屍體,沈在寬與三名族人則被處死刑。曾靜與張熙則被釋放。對雍正皇帝而言,他要處罰的是對他人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像曾靜這種容易被人影響的小人物,他才懶得處罰。
在乾隆皇帝時代,「文字獄」變得更加嚴重。例如看到一首詩「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便硬說其中的「日月」,合起來是「明」,顯然作者懷念「明朝」。結果,作者以及作者全家都被處死刑。這種胡亂「牽拖」的情形,到了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以及共產黨文化大革命時期,仍在繼續上演。中國人很愛這一套!
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去世。由於事出突然,北京就傳出許多謠言。一般人都相信是呂留良的孫女潛入宮中刺殺雍正皇帝。新皇帝是25歲的乾隆皇帝。
康熙與雍正皇帝為滿清帝國打下的基礎,到了乾隆皇帝時,達到頂峰。乾隆皇帝在61歲時寫下「十全記」文章。乾隆皇帝很得意地敘述自己贏得十次戰爭。民國初期,政府強調「五族共和」。「五族」就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其實是在乾隆皇帝時代形成。乾隆皇帝命人編纂五族語言對照辭典「五體清文鑑」。
乾隆皇帝非常奢侈。他不但在熱河建避暑山莊,還在北京西北郊改建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圓明園本來是雍正皇帝建築的,乾隆皇帝將其大大增修,變成富麗堂皇的離宮。
當乾隆皇帝從西洋畫中得知有「噴水池」這樣珍奇的東西時,便要求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也幫他造一座。郎世寧對噴水池完全不懂,只好推薦另一位懂物理學的法國人傳教士。那位傳教士完成噴水池時,乾隆皇帝非常高興。之後,乾隆皇帝又要他建造另一個噴水池。這回,法國人傳教士建造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噴水池。噴水池的四周有12生肖,每一刻鐘就會從動物的口中噴出水來。可惜這個富麗堂皇的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向北京進攻時,被燒毀。
1772年,乾隆皇帝命人編纂「四庫全書」。首先從全國蒐集古今書籍,動員3百位學者,花了10年,完成編纂「四庫全書」工作。「四庫全書」包括3千5百種,8萬卷,裝訂成3萬數千冊。分成經(經學)、史(歷史)、子(思想)、集(文學)四大部。編纂「四庫全書」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搜尋對清朝批評的書籍。凡是有反滿思想或批評北方民族的書籍,或是焚毀,或是刪改其中不妥文字。這樣的禁書約有三千種。
1795年,乾隆皇帝已經85歲高齡,「乾隆」的年號也已經60。乾隆皇帝即位之時,曾經向天發誓:如果能夠很幸運地在位60年,便要讓出皇帝位。因為他的祖父康熙年號到61便結束,他不能超越。明清兩朝,能夠在位60年的皇帝,只有康熙和乾隆。而且只有乾隆皇帝壽命超過80歲。
1796年,乾隆皇帝果然讓出皇帝位。接下來是他的第15子,嘉慶皇帝。乾隆皇帝成為太上皇帝。其實政治實權仍在太上皇帝手裡,嘉慶皇帝只是他的傀儡。
清朝的最高政治機構是「軍機處」。「軍機處」的最高長官是軍機大臣。從1776年起的二十多年間,有一位男子一直擔任軍機大臣這個要職。他就是惡名昭彰的和珅(1750-1799)。和珅出身於滿人貧窮之家,幫乾隆皇帝抬轎,因為反應靈活,深得乾隆皇帝信賴。不久,和珅便升任侍衛。不到10年,和珅又升到軍機大臣。而且,乾隆皇帝還把么女嫁給和珅的兒子。和珅與皇帝成了親家!他的權勢如日中天!可是,1799年,乾隆太上皇以89歲去世。和珅突然失去後台老闆。不到10天,和珅就被逮捕入獄。他的罪狀有20條。許多大臣主張將和珅凌遲處死。但是嘉慶皇帝認為和珅是先帝喜愛的寵臣,因此網開一面,讓和珅自殺而死。
和珅去世後,他的財產被沒收,相關官員並且將和珅的財產作成目錄。根據那份目錄,和珅擁有75家當舖、42家銀號(銀行)、13家骨董店,其他還有1008串寶石、373串珊瑚珠、500雙象牙筷、611件女性貂皮大衣、806件男性貂皮大衣、680兩朝鮮人參。……
和珅的總財產換算成當時的貨幣,大約8億兩。這個時期,清朝的每年歲出是7千萬兩,因此,和珅的總財產是其10倍以上。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給日本的賠償金為2億兩。義和團後,清朝給各國的賠償金為4億5千萬兩。可見和珅的總財產多麼驚人!和珅擔任軍機大臣只有20年,就有辦法累積這麼多的財富。據說,和珅非常吝嗇。他擁有許多妾,卻不給她們生活費。那些妾只好天天吃稀飯。
然而光是吝嗇,當然無法累積鉅富。和珅主要還是靠收取賄賂。中國官界自古以來,就有收送賄賂的習慣。賄賂被認為是一種「手續費」。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嚴嵩也以收取賄賂聞名,但是遠遠不及和珅。
和珅除了擔任軍機大臣外,也兼任8年的崇文門稅務監督。崇文門是北京的一個城門,俗稱哈達門。明清時代,政府在這個崇文門設置稅關,徵收關稅。因此崇文門稅務監督是個大肥缺。
此外,全國任何一個官員若想獲得肥缺,首先要送賄賂給皇帝身邊的紅人和珅。一位巡撫便送了20萬兩。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清朝二三事(3)
清朝二三事(3)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鄭芝龍一開始跟著同鄉的李旦在日本九州的平戶做生意。李旦當時在平戶擁有商館(相當於現在的貿易公司)。每年在台灣、越南、菲律賓、中國、日本間來往貿易。1625年,李旦去世後,鄭芝龍就繼承他的事業,發揚光大。不久,鄭芝龍接受明朝的招撫,並升到「都督」的高位。當時在中國沿岸航行的船隻沒有鄭氏的令旗,無法通行。鄭芝龍每艘船,徵收3千金,所以每年有千萬的收入。很快就蓄積鉅富。鄭芝龍娶日本人田川七左衛門的女兒為妻。1624年生下鄭成功。鄭成功幼名福松,在母親身邊長大。七歲時,離開母親,到中國與父親居住。
不久,明朝滅亡。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被封為平國公。那時,鄭成功已經20歲。他跟著父親去謁見唐王,唐王很喜歡他,拍著他的背,說:「可惜我沒有女兒可以許配給你。」然後賜他朱姓,改名「成功」。「朱」是明朝帝室的姓,因此後人就稱他為「國姓爺」。西方人也稱鄭成功為「Kocksinga」或「Koxinga」。
不久,清軍就進攻到福建,逮捕、殺死唐王。善於隨波逐流的鄭芝龍,立刻投靠清朝。鄭成功說:「父親有教我要盡忠,可沒教我要服侍兩個君主。」鄭成功哭著苦勸父親,可是鄭芝龍心意已決。父子兩就這樣分道揚鑣。鄭成功以廈門和金門兩島為根據地,繼續抵抗清朝。
之後,桂王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現在台南市有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這個名詞的起源便是在此。鄭成功曾經兩次反攻大陸(1658年與1659年),可惜都失敗了。這時,他看到台灣。
台灣在隋朝稱「流求」,隋煬帝曾經遠征。16世紀中期,台灣成為倭寇的根據地,中國人和日本人才注意到台灣。
西方人到亞洲後,葡萄牙人「發現」台灣時,不禁說:「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不過第一個將台灣視為殖民地的則是荷蘭人。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南安平,並且建築有名的赤崁樓。西班牙人也於1626年佔領基隆,並且在淡水建城。但是沒多久,荷蘭人就趕走西班牙人。
荷蘭人統治台灣,成績不錯。教化原住民,並且獎勵中國的移民,開墾台灣土地,還出口鹿皮、烏魚子到日本。
鄭成功反攻大陸失敗後,台灣荷蘭人的翻譯何斌拿著台灣地圖來見鄭成功。何斌勸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以物產豐盛的台灣為根據地,養精蓄銳,將來再找機會反攻大陸。1661年,鄭成功率領2萬5千精兵,渡過台灣海峽,在何斌引導下,將荷蘭人打敗。荷蘭人只好離開台灣。可是不久,鄭成功便去世,享年才39歲。
歷史上的人物,後世常因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評價。可是對鄭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卻同樣給予高度肯定的評價。因為他自始至終持反清復明堅定立場,而且趕走荷蘭人,拿回台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去世後,並且成為神明,民眾為他建廟,香火鼎盛。就連日本人,也因為鄭成功是中日混血,而對鄭成功有親切感。人形浄瑠璃與歌舞伎的作者近松門左衛門(1653-1725)就以鄭成功的故事為題材,寫了「國姓爺合戰」上演,轟動一時。「國姓爺合戰」後來還拍成電影。日本人對鄭成功的故事可說耳熟能詳。
鄭成功去世後,長子鄭經繼任,與父親的部下陳永華努力開發台灣。
桂王永曆帝去世後,台灣依舊使用永曆年號的明曆。當時台灣印刷的明曆,現在還保存在日本、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等地。
鄭氏之所以能在台灣抵抗清朝那麼多年,主要原因是靠國際貿易賺許多錢。鄭氏在廈門擁有5家商行(現在的貿易公司),在杭州也擁有5家商行。總共10家商行。
清朝若要徹底消滅鄭氏,就必須斷絕其經濟基礎的國際貿易。因此,清朝首先下令嚴禁中國所有的民船出海。接著又於1661年發佈「遷界令」。也就是南從廣東省起,北到山東省,沿岸的住民都必須往內陸搬遷17公里。這樣沿岸地區就空無一人,鄭氏便無法和他們貿易。這和後來拿破崙對英國下達「大陸封鎖令」是一樣的目前。然而,受「遷界令」所害的最主要是大陸沿岸的住民,他們很多人都因此而投奔台灣。「遷界令」的效果由此可知。
清朝於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後,開始正式對台灣的鄭氏動武。而且這年鄭經去世,台灣內鬨。只有12歲的鄭克塽繼任。1683年,清軍佔領澎湖島,台灣的鄭氏一聽到這個消息,不戰而降。就這樣,台灣首次成為清朝的領土。
1661年,清朝24歲的順治帝去世。繼任者就是才8歲,頂頂大名的康熙皇帝。輔佐幼帝的是鰲拜等四位大臣,以鰲拜最有權勢。鰲拜的隨從者們獨佔政府重要職位,反對者常常被迫害,甚至處死。鰲拜以為康熙皇帝還年幼,好欺負。這是他犯的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康熙皇帝逐漸長大,也逐漸懂事。
康熙皇帝一邊裝出信任鰲拜的姿態,一邊訓練身邊侍衛練習摔角。1669年,鰲拜進朝廷時,康熙皇帝一使神色,身強力壯的侍衛們一擁而上,用摔角的手法將鰲拜壓制,五花大綁。康熙皇帝公佈鰲拜的30條罪狀,將他關入監獄。不久便死在監獄。16歲的青年皇帝除掉最大絆腳石,首次能隨心所欲施政。
1722年,康熙皇帝69歲,創下在位61年的空前紀錄。朝野上下熱烈慶祝。朝廷招待文武百官和平民共660人,舉行「千叟宴」。
可是死亡卻突然來臨。當年11月,康熙皇帝因重感冒,不治去世。繼任皇帝的是44歲的雍正皇帝。雍正是個殘酷冷血的皇帝。川陜總督年羹堯(1679-1726)是長久以來的雍正支持者。雍正能夠當上皇帝,年羹堯居功厥偉。然而雍正皇帝卻怕年羹堯能力太強、功勞太高。雍正皇帝一方面給予年羹堯許多恩賜,讓他沒有戒心,一方面計劃除掉年羹堯。1725年,雍正皇帝以年羹堯的上奏文中,顛倒使用成語為藉口,將他降職為杭州將軍。並且下令全國官員指出年羹堯的罪狀。全國官員一看雍正皇帝要整肅年羹堯,告發他的文書便如雪片般飛來。年羹堯被逮捕,押到北京,被控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潛越罪16條、專擅罪6條、殘忍罪4條、貪黷罪18條、侵蝕罪15條,總共洋洋灑灑92條罪狀。年羹堯本人,及其兄弟、子孫、堂兄弟、姪子16歲以上都處死刑。15歲以下成為奴隸。
處理完功臣後,接著,雍正皇帝開始整肅自己的親兄弟。有的處死刑,有的關監獄,有的剝奪爵位。只有異母弟的怡親王胤祥安然無恙,因為胤祥是一個忠實的雍正皇帝黨。雍正皇帝還禁止皇族與八旗領民擁有直接關係。
當時的清人相信到處都有雍正皇帝的線民。雍正皇帝也盡量讓大家有這樣的感覺。有幾個小故事可以生動地描述這樣的情形。其中之一是:
狀元王雲錦在新春過年時,與親戚朋友玩牌。突然找不到一張牌,大家只好停止玩牌,改喝酒。第二天,王雲錦進朝廷時,雍正皇帝問他昨天做了什麼事?王雲錦據實以告。雍正皇帝笑著說:「果然不愧為是狀元,很坦白。」然後從袖子裡拿出一張牌交給王雲錦。王雲錦一看,正是那張昨天遍尋不著的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鄭芝龍一開始跟著同鄉的李旦在日本九州的平戶做生意。李旦當時在平戶擁有商館(相當於現在的貿易公司)。每年在台灣、越南、菲律賓、中國、日本間來往貿易。1625年,李旦去世後,鄭芝龍就繼承他的事業,發揚光大。不久,鄭芝龍接受明朝的招撫,並升到「都督」的高位。當時在中國沿岸航行的船隻沒有鄭氏的令旗,無法通行。鄭芝龍每艘船,徵收3千金,所以每年有千萬的收入。很快就蓄積鉅富。鄭芝龍娶日本人田川七左衛門的女兒為妻。1624年生下鄭成功。鄭成功幼名福松,在母親身邊長大。七歲時,離開母親,到中國與父親居住。
不久,明朝滅亡。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被封為平國公。那時,鄭成功已經20歲。他跟著父親去謁見唐王,唐王很喜歡他,拍著他的背,說:「可惜我沒有女兒可以許配給你。」然後賜他朱姓,改名「成功」。「朱」是明朝帝室的姓,因此後人就稱他為「國姓爺」。西方人也稱鄭成功為「Kocksinga」或「Koxinga」。
不久,清軍就進攻到福建,逮捕、殺死唐王。善於隨波逐流的鄭芝龍,立刻投靠清朝。鄭成功說:「父親有教我要盡忠,可沒教我要服侍兩個君主。」鄭成功哭著苦勸父親,可是鄭芝龍心意已決。父子兩就這樣分道揚鑣。鄭成功以廈門和金門兩島為根據地,繼續抵抗清朝。
之後,桂王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現在台南市有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這個名詞的起源便是在此。鄭成功曾經兩次反攻大陸(1658年與1659年),可惜都失敗了。這時,他看到台灣。
台灣在隋朝稱「流求」,隋煬帝曾經遠征。16世紀中期,台灣成為倭寇的根據地,中國人和日本人才注意到台灣。
西方人到亞洲後,葡萄牙人「發現」台灣時,不禁說:「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不過第一個將台灣視為殖民地的則是荷蘭人。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南安平,並且建築有名的赤崁樓。西班牙人也於1626年佔領基隆,並且在淡水建城。但是沒多久,荷蘭人就趕走西班牙人。
荷蘭人統治台灣,成績不錯。教化原住民,並且獎勵中國的移民,開墾台灣土地,還出口鹿皮、烏魚子到日本。
鄭成功反攻大陸失敗後,台灣荷蘭人的翻譯何斌拿著台灣地圖來見鄭成功。何斌勸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以物產豐盛的台灣為根據地,養精蓄銳,將來再找機會反攻大陸。1661年,鄭成功率領2萬5千精兵,渡過台灣海峽,在何斌引導下,將荷蘭人打敗。荷蘭人只好離開台灣。可是不久,鄭成功便去世,享年才39歲。
歷史上的人物,後世常因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評價。可是對鄭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卻同樣給予高度肯定的評價。因為他自始至終持反清復明堅定立場,而且趕走荷蘭人,拿回台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去世後,並且成為神明,民眾為他建廟,香火鼎盛。就連日本人,也因為鄭成功是中日混血,而對鄭成功有親切感。人形浄瑠璃與歌舞伎的作者近松門左衛門(1653-1725)就以鄭成功的故事為題材,寫了「國姓爺合戰」上演,轟動一時。「國姓爺合戰」後來還拍成電影。日本人對鄭成功的故事可說耳熟能詳。
鄭成功去世後,長子鄭經繼任,與父親的部下陳永華努力開發台灣。
桂王永曆帝去世後,台灣依舊使用永曆年號的明曆。當時台灣印刷的明曆,現在還保存在日本、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等地。
鄭氏之所以能在台灣抵抗清朝那麼多年,主要原因是靠國際貿易賺許多錢。鄭氏在廈門擁有5家商行(現在的貿易公司),在杭州也擁有5家商行。總共10家商行。
清朝若要徹底消滅鄭氏,就必須斷絕其經濟基礎的國際貿易。因此,清朝首先下令嚴禁中國所有的民船出海。接著又於1661年發佈「遷界令」。也就是南從廣東省起,北到山東省,沿岸的住民都必須往內陸搬遷17公里。這樣沿岸地區就空無一人,鄭氏便無法和他們貿易。這和後來拿破崙對英國下達「大陸封鎖令」是一樣的目前。然而,受「遷界令」所害的最主要是大陸沿岸的住民,他們很多人都因此而投奔台灣。「遷界令」的效果由此可知。
清朝於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後,開始正式對台灣的鄭氏動武。而且這年鄭經去世,台灣內鬨。只有12歲的鄭克塽繼任。1683年,清軍佔領澎湖島,台灣的鄭氏一聽到這個消息,不戰而降。就這樣,台灣首次成為清朝的領土。
1661年,清朝24歲的順治帝去世。繼任者就是才8歲,頂頂大名的康熙皇帝。輔佐幼帝的是鰲拜等四位大臣,以鰲拜最有權勢。鰲拜的隨從者們獨佔政府重要職位,反對者常常被迫害,甚至處死。鰲拜以為康熙皇帝還年幼,好欺負。這是他犯的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康熙皇帝逐漸長大,也逐漸懂事。
康熙皇帝一邊裝出信任鰲拜的姿態,一邊訓練身邊侍衛練習摔角。1669年,鰲拜進朝廷時,康熙皇帝一使神色,身強力壯的侍衛們一擁而上,用摔角的手法將鰲拜壓制,五花大綁。康熙皇帝公佈鰲拜的30條罪狀,將他關入監獄。不久便死在監獄。16歲的青年皇帝除掉最大絆腳石,首次能隨心所欲施政。
1722年,康熙皇帝69歲,創下在位61年的空前紀錄。朝野上下熱烈慶祝。朝廷招待文武百官和平民共660人,舉行「千叟宴」。
可是死亡卻突然來臨。當年11月,康熙皇帝因重感冒,不治去世。繼任皇帝的是44歲的雍正皇帝。雍正是個殘酷冷血的皇帝。川陜總督年羹堯(1679-1726)是長久以來的雍正支持者。雍正能夠當上皇帝,年羹堯居功厥偉。然而雍正皇帝卻怕年羹堯能力太強、功勞太高。雍正皇帝一方面給予年羹堯許多恩賜,讓他沒有戒心,一方面計劃除掉年羹堯。1725年,雍正皇帝以年羹堯的上奏文中,顛倒使用成語為藉口,將他降職為杭州將軍。並且下令全國官員指出年羹堯的罪狀。全國官員一看雍正皇帝要整肅年羹堯,告發他的文書便如雪片般飛來。年羹堯被逮捕,押到北京,被控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潛越罪16條、專擅罪6條、殘忍罪4條、貪黷罪18條、侵蝕罪15條,總共洋洋灑灑92條罪狀。年羹堯本人,及其兄弟、子孫、堂兄弟、姪子16歲以上都處死刑。15歲以下成為奴隸。
處理完功臣後,接著,雍正皇帝開始整肅自己的親兄弟。有的處死刑,有的關監獄,有的剝奪爵位。只有異母弟的怡親王胤祥安然無恙,因為胤祥是一個忠實的雍正皇帝黨。雍正皇帝還禁止皇族與八旗領民擁有直接關係。
當時的清人相信到處都有雍正皇帝的線民。雍正皇帝也盡量讓大家有這樣的感覺。有幾個小故事可以生動地描述這樣的情形。其中之一是:
狀元王雲錦在新春過年時,與親戚朋友玩牌。突然找不到一張牌,大家只好停止玩牌,改喝酒。第二天,王雲錦進朝廷時,雍正皇帝問他昨天做了什麼事?王雲錦據實以告。雍正皇帝笑著說:「果然不愧為是狀元,很坦白。」然後從袖子裡拿出一張牌交給王雲錦。王雲錦一看,正是那張昨天遍尋不著的牌。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清朝二三事(2)
清朝二三事(2)
滿清入主中國,最緊要的事是收攬人心。因此攝政王多爾袞一進入北京,便下令所有官民為明朝崇禎帝服喪三天。接著派人看守、祭拜明十三陵,也就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
換言之,消滅明朝,逼崇禎帝自殺的是李自成。滿清人為明朝報仇,所以漢人不但不應該仇視滿清人,反而應該感謝滿清人。接著,滿清又廢除明末的種種付加稅,並宣佈遭受戰災的地方減免租稅,以安定民生。
清朝也幾乎完全承繼明朝的官僚機構。並且尊重傳統中華文化,和明朝一樣,採用朱子學。並且立即舉辦科舉。這種滿清的統治漢人方針,與元朝時的「蒙古至上主義」截然不同。
滿清只有一點不跟漢人妥協。那就是留辮子。清人的辮子,英語叫「pig tail」也就是「豬尾巴」。在漢人看來,那真是野蠻的習俗。可是滿清堅持非得留辮子不可,還宣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可是習慣真是一件可怕的東西,清初,許多人拒絕留辮子。不料,到了民初,政府叫大家剪掉辮子時,卻有許多人依依不捨。
李自成被清軍追捕,逃入山中,自殺。另一位流寇張獻忠是一個非常殘酷、變態的殺人魔。四川本來是很富裕的地方,經過他二年統治後,變成無人的荒野。有一本叫「蜀碧」的書,詳細記載張獻忠的殺人暴行。裡面有一段是這樣:
「張獻忠派孫可望等四賊將,到處搜尋遺民。並且下令,獻上男人的手足2百對者,或女人的手足4百對者,授予『把總』職位,獻上的手足越多,職位越高。一位士兵一天殺數百人,一下子就躍升都督。……張獻忠喜歡和朋友徹夜喝酒。一天,朋友要回家時,張獻忠命部下在途中埋伏,殺死對方,將他的頭割下,帶回。張獻忠到哪兒打仗,都帶著那顆頭。到了夜晚,要喝酒時,便將那顆頭拿出,擺在桌上,對著朋友的頭暢飲。張獻忠稱此為『聚首歡飲』。」「蜀碧」是張獻忠去世後百年寫的書,所以一定有誇張之處,真象是否如此,值得懷疑。但無風不起浪,張獻忠是一個冷血殘酷之輩,應該是事實。1646年,張獻忠戰死。
這時,南京的東林黨與非東林黨還在爭吵。國家已經倒了一半,還有精神爭吵,真是令人瞠目結舌。我想將來台灣快倒的時候,藍營的國民黨可能與綠營的民進黨還在爭吵吧!歷史將不斷重演。爭吵是他們的生存目的。
每次有新皇帝要上任,東林黨與非東林黨就吵個沒完。萬曆帝的孫子福王,在血統上應該當皇帝,可是他是一個愚蠢無能的人物,因此,東林黨的官員極力反對他當皇帝。宦官們卻極力贊成。結果,福王即位。宦官黨把東林黨以及東林黨的友黨「復社」視為眼中釘,製作這兩個團體的黑名單「蝗蝻錄」(蝻是蝗的幼蟲)。視東林黨為「蝗」,復社為「蝻」。
南京的朝廷派人向北京的清議和。可是清完全不理。1645年,滿清大舉南下。清軍攻下揚州,史可法戰死。清軍在揚州大肆屠殺。後來有一本書「揚州十日記」,就是描述當時屠殺的慘狀。清軍又攻下南京,逮捕、處死福王。之後,清軍又蹂躪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等地。後來有一本書「嘉定屠城紀略」,就是描述當時的慘狀。「揚州十日記」和「嘉定屠城紀略」這兩本書後來在清末革命運動時,革命黨人拿它們來宣傳,激起漢人同仇敵愾的意識。
南京政權崩潰後,洪武帝的十世孫在福建省的福州被擁立為唐王,但是第二年就被清軍消滅。此時,洪武帝的十一世孫在浙江省的紹興被擁立為魯王,不過一開始就與唐王不和,無法共同對抗清軍。魯王雖然勢力微弱,可是在浙江省與福建省各地逃竄,倒也持續了18年。後來300年後,到了中華民國,人們在金門島進行工程時,挖出魯王的墓。墓誌的末尾如此寫道:「將來明朝若復興,請皇帝賜諡號,改葬他處。」魯王的心願永遠無法實現。這讓人寄予稍許同情與感傷。
唐王去世後,他的弟弟逃到廣州,被擁立為王,不久也被清軍消滅。萬曆帝的孫子桂王在廣東省肇慶也被擁立為王。
這些王雖然在各地出現,可是無法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滿清,甚至還互扯後腿,因此被清軍一一消滅。
1661年,清順治帝去世,康熙帝即位。1662年,吳三桂殺桂王,南明政權至此完全滅亡。
當時,桂王一族與高官們,和羅馬天主教傳教士關係密切。很多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王太后與桂王身邊的宦官龐天壽就寫信給羅馬教宗英諾森十世(Innocent),請求派兵援助。但是羅馬教宗知道桂王岌岌可危,所以沒有答應。王太后與龐天壽寫信給羅馬教宗的信現在還保存在羅馬的梵蒂岡文書館。
清朝平定流寇和南明的時候,漢人將兵出得力量勝過於清軍。尤其是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武將,功勞很大。他們都是明末的軍閥,率軍團向清朝投降。清朝也對他們很禮遇,像皇族一樣對待他們。平定完南方之後,平西王吳三桂駐守在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駐守在廣東,靖南王耿仲明中途去世,便由其子耿繼茂駐守在福建。他們稱為「三藩」。「三藩」每年向中央要求的軍事費很龐大,約佔全國收入的一半。可是等到平定完南方之後,對清廷而言,「三藩」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甚至他們的存在是一大潛在威脅。清廷與「三藩」的關係逐漸冷淡,雙方遲早要翻臉。
當時,已經70歲的尚可喜跟兒子尚之信不和,便於1673年向康熙帝請求徹軍回故鄉遼東,安度餘生。康熙帝立刻允許。這下子,其他二藩似乎也必須徹軍才行。耿繼茂的繼承人靖南王耿精忠也立刻獲得允許。只剩下吳三桂。吳三桂在三藩之中,力量最強大。他當然不願徹軍。他只不過在表面上必須擺擺樣子而已。他以為康熙帝一定會慰留他。
清廷也分成贊成和反對兩派。可是年輕氣盛的康熙帝斷然決定允許吳三桂徹軍。這下子,吳三桂只好叛變。「三藩之亂」因而爆發。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大元帥」,剪掉辮子,改穿漢服。並立即掌控雲南、貴州兩省,勢如破竹。清朝居於劣勢。加上此時,內蒙古、越南、朝鮮都蠢蠢欲動。清朝更加危急。可是吳三桂年齡已經很老,意志不是很強,不久就去世。
另一方面,康熙帝卻年輕有為,積極重用西洋傳教士為他製造大砲,並且也重用漢人武將。中國有一句話:「以夷治夷」,康熙帝則是「以漢治漢」。1681年,清軍終於攻佔雲南,平定「三藩之亂」。
1661年,桂王雖然被吳三桂逮捕,南明消滅,但是卻有一個人繼續抵抗清朝。他就是鄭成功。
※前天我從台中搭欣和客運到台北,坐在司機旁邊。那位司機沿途吃檳榔、抽煙不打緊,前面的車稍為慢一點,他就不耐煩地猛按喇叭,還口罵三字經。讓我的耳朵沿途受了不少罪。奉勸各位朋友,以後搭客運,千萬別坐在司機旁邊!
(待續)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滿清入主中國,最緊要的事是收攬人心。因此攝政王多爾袞一進入北京,便下令所有官民為明朝崇禎帝服喪三天。接著派人看守、祭拜明十三陵,也就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墓。
換言之,消滅明朝,逼崇禎帝自殺的是李自成。滿清人為明朝報仇,所以漢人不但不應該仇視滿清人,反而應該感謝滿清人。接著,滿清又廢除明末的種種付加稅,並宣佈遭受戰災的地方減免租稅,以安定民生。
清朝也幾乎完全承繼明朝的官僚機構。並且尊重傳統中華文化,和明朝一樣,採用朱子學。並且立即舉辦科舉。這種滿清的統治漢人方針,與元朝時的「蒙古至上主義」截然不同。
滿清只有一點不跟漢人妥協。那就是留辮子。清人的辮子,英語叫「pig tail」也就是「豬尾巴」。在漢人看來,那真是野蠻的習俗。可是滿清堅持非得留辮子不可,還宣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可是習慣真是一件可怕的東西,清初,許多人拒絕留辮子。不料,到了民初,政府叫大家剪掉辮子時,卻有許多人依依不捨。
李自成被清軍追捕,逃入山中,自殺。另一位流寇張獻忠是一個非常殘酷、變態的殺人魔。四川本來是很富裕的地方,經過他二年統治後,變成無人的荒野。有一本叫「蜀碧」的書,詳細記載張獻忠的殺人暴行。裡面有一段是這樣:
「張獻忠派孫可望等四賊將,到處搜尋遺民。並且下令,獻上男人的手足2百對者,或女人的手足4百對者,授予『把總』職位,獻上的手足越多,職位越高。一位士兵一天殺數百人,一下子就躍升都督。……張獻忠喜歡和朋友徹夜喝酒。一天,朋友要回家時,張獻忠命部下在途中埋伏,殺死對方,將他的頭割下,帶回。張獻忠到哪兒打仗,都帶著那顆頭。到了夜晚,要喝酒時,便將那顆頭拿出,擺在桌上,對著朋友的頭暢飲。張獻忠稱此為『聚首歡飲』。」「蜀碧」是張獻忠去世後百年寫的書,所以一定有誇張之處,真象是否如此,值得懷疑。但無風不起浪,張獻忠是一個冷血殘酷之輩,應該是事實。1646年,張獻忠戰死。
這時,南京的東林黨與非東林黨還在爭吵。國家已經倒了一半,還有精神爭吵,真是令人瞠目結舌。我想將來台灣快倒的時候,藍營的國民黨可能與綠營的民進黨還在爭吵吧!歷史將不斷重演。爭吵是他們的生存目的。
每次有新皇帝要上任,東林黨與非東林黨就吵個沒完。萬曆帝的孫子福王,在血統上應該當皇帝,可是他是一個愚蠢無能的人物,因此,東林黨的官員極力反對他當皇帝。宦官們卻極力贊成。結果,福王即位。宦官黨把東林黨以及東林黨的友黨「復社」視為眼中釘,製作這兩個團體的黑名單「蝗蝻錄」(蝻是蝗的幼蟲)。視東林黨為「蝗」,復社為「蝻」。
南京的朝廷派人向北京的清議和。可是清完全不理。1645年,滿清大舉南下。清軍攻下揚州,史可法戰死。清軍在揚州大肆屠殺。後來有一本書「揚州十日記」,就是描述當時屠殺的慘狀。清軍又攻下南京,逮捕、處死福王。之後,清軍又蹂躪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等地。後來有一本書「嘉定屠城紀略」,就是描述當時的慘狀。「揚州十日記」和「嘉定屠城紀略」這兩本書後來在清末革命運動時,革命黨人拿它們來宣傳,激起漢人同仇敵愾的意識。
南京政權崩潰後,洪武帝的十世孫在福建省的福州被擁立為唐王,但是第二年就被清軍消滅。此時,洪武帝的十一世孫在浙江省的紹興被擁立為魯王,不過一開始就與唐王不和,無法共同對抗清軍。魯王雖然勢力微弱,可是在浙江省與福建省各地逃竄,倒也持續了18年。後來300年後,到了中華民國,人們在金門島進行工程時,挖出魯王的墓。墓誌的末尾如此寫道:「將來明朝若復興,請皇帝賜諡號,改葬他處。」魯王的心願永遠無法實現。這讓人寄予稍許同情與感傷。
唐王去世後,他的弟弟逃到廣州,被擁立為王,不久也被清軍消滅。萬曆帝的孫子桂王在廣東省肇慶也被擁立為王。
這些王雖然在各地出現,可是無法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滿清,甚至還互扯後腿,因此被清軍一一消滅。
1661年,清順治帝去世,康熙帝即位。1662年,吳三桂殺桂王,南明政權至此完全滅亡。
當時,桂王一族與高官們,和羅馬天主教傳教士關係密切。很多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王太后與桂王身邊的宦官龐天壽就寫信給羅馬教宗英諾森十世(Innocent),請求派兵援助。但是羅馬教宗知道桂王岌岌可危,所以沒有答應。王太后與龐天壽寫信給羅馬教宗的信現在還保存在羅馬的梵蒂岡文書館。
清朝平定流寇和南明的時候,漢人將兵出得力量勝過於清軍。尤其是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武將,功勞很大。他們都是明末的軍閥,率軍團向清朝投降。清朝也對他們很禮遇,像皇族一樣對待他們。平定完南方之後,平西王吳三桂駐守在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駐守在廣東,靖南王耿仲明中途去世,便由其子耿繼茂駐守在福建。他們稱為「三藩」。「三藩」每年向中央要求的軍事費很龐大,約佔全國收入的一半。可是等到平定完南方之後,對清廷而言,「三藩」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甚至他們的存在是一大潛在威脅。清廷與「三藩」的關係逐漸冷淡,雙方遲早要翻臉。
當時,已經70歲的尚可喜跟兒子尚之信不和,便於1673年向康熙帝請求徹軍回故鄉遼東,安度餘生。康熙帝立刻允許。這下子,其他二藩似乎也必須徹軍才行。耿繼茂的繼承人靖南王耿精忠也立刻獲得允許。只剩下吳三桂。吳三桂在三藩之中,力量最強大。他當然不願徹軍。他只不過在表面上必須擺擺樣子而已。他以為康熙帝一定會慰留他。
清廷也分成贊成和反對兩派。可是年輕氣盛的康熙帝斷然決定允許吳三桂徹軍。這下子,吳三桂只好叛變。「三藩之亂」因而爆發。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大元帥」,剪掉辮子,改穿漢服。並立即掌控雲南、貴州兩省,勢如破竹。清朝居於劣勢。加上此時,內蒙古、越南、朝鮮都蠢蠢欲動。清朝更加危急。可是吳三桂年齡已經很老,意志不是很強,不久就去世。
另一方面,康熙帝卻年輕有為,積極重用西洋傳教士為他製造大砲,並且也重用漢人武將。中國有一句話:「以夷治夷」,康熙帝則是「以漢治漢」。1681年,清軍終於攻佔雲南,平定「三藩之亂」。
1661年,桂王雖然被吳三桂逮捕,南明消滅,但是卻有一個人繼續抵抗清朝。他就是鄭成功。
※前天我從台中搭欣和客運到台北,坐在司機旁邊。那位司機沿途吃檳榔、抽煙不打緊,前面的車稍為慢一點,他就不耐煩地猛按喇叭,還口罵三字經。讓我的耳朵沿途受了不少罪。奉勸各位朋友,以後搭客運,千萬別坐在司機旁邊!
(待續)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清朝二三事(1)
清朝二三事(1)
「清」於1616年原稱「後金」。意思是想復興往昔的金國。1626年,「後金」君王努爾哈赤去世。清太宗繼位。1636年,皇太極即位後,才將國號改名為「大清」。成為皇帝後的皇太極,要求朝鮮承認,朝鮮是明朝的朝貢國,因此斷然拒絕承認皇太極為皇帝。因為在朝鮮眼中,只有明朝的天子才配稱皇帝。
於是,皇太極率兵攻打朝鮮。清軍渡過漢江,把朝鮮王仁祖包圍在南漢山城中,城中糧食吃盡,仁祖只好開城門投降。之後,朝鮮與明朝斷交,成為「大清」的朝貢國。1643年,52歲的皇太極去世。
明朝時有「萬曆三大征」。一次是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派大軍前往朝鮮,與日軍交戰。另一次是西北方的寧夏發生叛亂。還有一次是南方播州(現在的貴州省)發生叛亂。這「萬曆三大征」耗費龐大公帑,大損國力。當時明朝每年的財政支出是4百萬兩,而「萬曆三大征」所花掉的軍費卻高達1千數百萬兩。真是驚人!我想現在的美國之所以每下愈況,應該與經常戰爭有關。戰爭真是最愚蠢的事,百害而無一利。
屋漏偏逢連夜雨。1596年,紫禁城的坤寧宮發生火災,延燒到乾清宮。翌年,皇極宮、中和殿和建極殿又發生火災。
此外,萬曆帝年紀輕輕才二十歲出頭就開始命人為他建築死後的豪華陵墓。花了六年才完成。這當然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這樣胡搞下去,國家不弱也難。萬曆帝為了重建被火燒毀的宮殿,又花了1千萬兩從長江上游運楠木與衫木來。1602年,皇太子結婚,又花了2百萬兩,舉辦豪華婚禮。
這樣奢侈浪費,國家財政自然困窘。於是,只好想辦法增稅。1596年,實施礦山開採稅。皇帝派礦稅太監到各地徵稅。這些礦稅太監趁機索賄撈錢,搞得人民怨聲載道。
安徽省巡撫李三才上書痛陳礦稅之害。他說:「陛下想要獲得堆積得像北斗星那麼高的無限黃金,卻不允許民眾儲存一升一斗的糠秕(穀物不能食用的部份),陛下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千年、萬年永續下去,卻不允許民眾一朝一夕茍活。閱讀往昔的書籍,下這種政令的朝廷,天下有這種現象,沒有不大亂的。」
李三才的上書,完全沒受到萬曆帝的重視。1609年,朝廷大臣為了是否讓李三才成為內閣大學士,分成贊否兩派。贊成派中有一位是李三才的好友顧憲成。顧憲成本來是官員,因為被反對派所害,回到故鄉,開設東林書院。許多人聽到顧憲成的名聲,紛紛前來。有趙南星、鄒元標等當代一流的文人。他們以東林書院為中心,成為一個集團,批評政治,人稱「東林黨」。
1620年,萬曆帝去世,埋在他生前建築的豪華陵墓中。繼任者泰昌帝,只經過一個月便去世,因此傳出他是被人毒死的懷疑。泰昌帝去世後,天啟帝繼任。此時,東林與非東林兩派爭論不休。
明朝時,宦官專權跋扈,尤其在魏忠賢時,達到頂點。魏忠賢從小就是個狡猾的無賴。他因賭博輸了,還不起錢,四處躲討債集團,最後乾脆自己去勢成為宦官。
進入宮中後,魏忠賢攀上萬曆帝皇太孫的奶媽客氏。這位皇太孫就是後來的天啟帝。客氏被封為奉聖夫人。魏忠賢雖然是個文盲,字不認識半個,卻擔任秉筆太監,代替16歲的天啟帝起草文書。天啟帝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應該是最昏庸的一位。然而這卻是魏忠賢發揮其狡猾天份的良機。
魏忠賢訓練宦官們使用槍枝,自己兼任提督東廠(憲兵司令官),掌握實權。東林黨的楊漣看不下去魏忠賢的囂張跋扈,上奏列舉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結果,楊漣反而被免職。然而彈劾魏忠賢的人仍舊前仆後繼,多達七十餘人。
魏忠賢與非東林黨互相利用,攻擊東林黨。東林黨人全被免職,非東林黨人則受重用。眾人拼命拍魏忠賢馬屁。一位地方官,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把魏忠賢當活神一樣祭拜。我敢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拍馬屁的人!既然有人敢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其他人趕緊效法,生怕表態太遲。於是全國各地蓋起了魏忠賢的生祠。這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觀。這些生祠的興建費用當然是來自於民脂民膏。權傾一時的魏忠賢當然也有衰落的時候。
1627年,天啟帝去世,異母弟崇禎帝即位。魏忠賢失去靠山,於是,彈劾魏忠賢的上奏文紛紛出現。最後,魏忠賢被逮捕,自殺。他的屍體被處磔刑(砍斷四肢),擺在市場。客氏則被處鞭打至死。
崇禎帝即位後的第二年,陜西發生嚴重的饑荒。民眾吃樹皮,等樹皮吃光,便吃石頭,吃到死。幼兒如果一個人在外面走,一轉眼就失蹤。不久就被某人吃掉。當時到處可見以人骨當薪,煮人肉的悲慘光景。
偏偏在這個時期,明朝與後金發生戰爭。戰爭需要軍費,政府只好增稅。民眾生活越來越苦,人心思變。
這時,流寇四起。其中有名的是自稱「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他的部下。後來,高迎祥被明軍逮捕,處死。李自成便繼承「闖王」的名號。另一位有名的流寇是張獻忠。
李自成起用舉人李巖、牛金星等知識份子,為他擬定政策。他們對人民宣佈:「平分田地給大家,取消稅負,不殺百姓,不搶劫百姓。」因而受民眾歡迎。
萬曆帝寵妃鄭氏之子福王,在洛陽擁有廣大的土地與豪宅。李自成殺了福王,然後將福王家中的金銀珠寶分給貧民。二次大戰後的共產中國,稱讚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認為他是解放農民的英雄。這種看法,也有幾分道理。
李自成於1644年稱帝,國號「大順」。不久,李自成軍就攻下北京。崇禎帝為了怕受流寇所辱,先叫皇后周氏自殺,然後要兩個兒子趕緊逃亡。接著砍死兩名女兒。崇禎帝在砍其中一位15歲的長平公主時,對著淚流滿面的女兒說:「妳為什麼要生在帝王家?」
最後,崇禎帝走到紫禁城後面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或景山)的壽皇亭上吊自殺。自1368年以來,歷經280年的明朝,自此落幕。
崇禎帝去世後,李自成的士兵在他的衣襟發現寫了幾個字:「我的遺體可以任賊剁割,可是請不要傷害任何一位百姓。」由此可見,崇禎帝絕不是亡國的昏君。相反地,在昏君眾多的明朝皇帝中,崇禎帝算是比較傑出的人物。明朝不是亡在崇禎帝手中,而是亡在萬曆帝手中。崇禎帝即位時,明朝已經瀕臨滅亡。面對這個即將崩潰的房屋,崇禎帝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著力點。萬曆帝以來累積種種弊端,明朝只不過是走向必然的結局而已。後人太苛責崇禎帝了!
李自成進北京後,宣佈:百官三日之內,要向他朝見。三日後,大學士魏藻德率領文武百官,穿著喪服,向李自成朝見。
當時明朝最精銳的軍隊是由吳三桂率領,駐守在遼西地方,防備清人的軍團。
吳三桂本來要率軍回來保衛北京,但是李自成的軍隊進攻太快,吳三桂抵達山海關時,已經聽到北京淪陷的消息。當他從山海關前往北京的途中,又聽到一個更令他震驚的消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搶走了!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不惜向往昔的敵人「滿清」求援。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就為此事寫了「圓圓曲」。內容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游,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絃向誰訴;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底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鬢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粧滿面殘紅印。
專征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日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口紅經十度霜;教曲技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皇;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壻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竟延致;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粧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逕塵生鳥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結果吳三桂與清軍達成協議。吳三桂放清軍入山海關,清軍負責消滅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並且保證封吳三桂為藩王。
後人都認為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放清軍入山海關,是賣國的行為。台灣的民進黨在指責別人「賣台」時,就常說對方是「吳三桂」。事實上,撇開陳圓圓這個問題不談的話,吳三桂長久駐守遼西,清楚清軍日漸強大,而李自成政權又極不安定,在崇禎帝已經去世的當時,吳三桂會選擇投靠清軍,應該是理智的選擇。除非他想以卵擊石,獨立對抗強大的清軍。那才叫有勇無謀、暴虎憑河。結果一定是平白犧牲許多人命,而一點也改變不了歷史的方向。
明朝滅亡的前一年,皇太極去世。只有6歲的順治帝即位。實權掌握在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手裡。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清」於1616年原稱「後金」。意思是想復興往昔的金國。1626年,「後金」君王努爾哈赤去世。清太宗繼位。1636年,皇太極即位後,才將國號改名為「大清」。成為皇帝後的皇太極,要求朝鮮承認,朝鮮是明朝的朝貢國,因此斷然拒絕承認皇太極為皇帝。因為在朝鮮眼中,只有明朝的天子才配稱皇帝。
於是,皇太極率兵攻打朝鮮。清軍渡過漢江,把朝鮮王仁祖包圍在南漢山城中,城中糧食吃盡,仁祖只好開城門投降。之後,朝鮮與明朝斷交,成為「大清」的朝貢國。1643年,52歲的皇太極去世。
明朝時有「萬曆三大征」。一次是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朝鮮向明朝求援,明朝派大軍前往朝鮮,與日軍交戰。另一次是西北方的寧夏發生叛亂。還有一次是南方播州(現在的貴州省)發生叛亂。這「萬曆三大征」耗費龐大公帑,大損國力。當時明朝每年的財政支出是4百萬兩,而「萬曆三大征」所花掉的軍費卻高達1千數百萬兩。真是驚人!我想現在的美國之所以每下愈況,應該與經常戰爭有關。戰爭真是最愚蠢的事,百害而無一利。
屋漏偏逢連夜雨。1596年,紫禁城的坤寧宮發生火災,延燒到乾清宮。翌年,皇極宮、中和殿和建極殿又發生火災。
此外,萬曆帝年紀輕輕才二十歲出頭就開始命人為他建築死後的豪華陵墓。花了六年才完成。這當然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這樣胡搞下去,國家不弱也難。萬曆帝為了重建被火燒毀的宮殿,又花了1千萬兩從長江上游運楠木與衫木來。1602年,皇太子結婚,又花了2百萬兩,舉辦豪華婚禮。
這樣奢侈浪費,國家財政自然困窘。於是,只好想辦法增稅。1596年,實施礦山開採稅。皇帝派礦稅太監到各地徵稅。這些礦稅太監趁機索賄撈錢,搞得人民怨聲載道。
安徽省巡撫李三才上書痛陳礦稅之害。他說:「陛下想要獲得堆積得像北斗星那麼高的無限黃金,卻不允許民眾儲存一升一斗的糠秕(穀物不能食用的部份),陛下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千年、萬年永續下去,卻不允許民眾一朝一夕茍活。閱讀往昔的書籍,下這種政令的朝廷,天下有這種現象,沒有不大亂的。」
李三才的上書,完全沒受到萬曆帝的重視。1609年,朝廷大臣為了是否讓李三才成為內閣大學士,分成贊否兩派。贊成派中有一位是李三才的好友顧憲成。顧憲成本來是官員,因為被反對派所害,回到故鄉,開設東林書院。許多人聽到顧憲成的名聲,紛紛前來。有趙南星、鄒元標等當代一流的文人。他們以東林書院為中心,成為一個集團,批評政治,人稱「東林黨」。
1620年,萬曆帝去世,埋在他生前建築的豪華陵墓中。繼任者泰昌帝,只經過一個月便去世,因此傳出他是被人毒死的懷疑。泰昌帝去世後,天啟帝繼任。此時,東林與非東林兩派爭論不休。
明朝時,宦官專權跋扈,尤其在魏忠賢時,達到頂點。魏忠賢從小就是個狡猾的無賴。他因賭博輸了,還不起錢,四處躲討債集團,最後乾脆自己去勢成為宦官。
進入宮中後,魏忠賢攀上萬曆帝皇太孫的奶媽客氏。這位皇太孫就是後來的天啟帝。客氏被封為奉聖夫人。魏忠賢雖然是個文盲,字不認識半個,卻擔任秉筆太監,代替16歲的天啟帝起草文書。天啟帝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應該是最昏庸的一位。然而這卻是魏忠賢發揮其狡猾天份的良機。
魏忠賢訓練宦官們使用槍枝,自己兼任提督東廠(憲兵司令官),掌握實權。東林黨的楊漣看不下去魏忠賢的囂張跋扈,上奏列舉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結果,楊漣反而被免職。然而彈劾魏忠賢的人仍舊前仆後繼,多達七十餘人。
魏忠賢與非東林黨互相利用,攻擊東林黨。東林黨人全被免職,非東林黨人則受重用。眾人拼命拍魏忠賢馬屁。一位地方官,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把魏忠賢當活神一樣祭拜。我敢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拍馬屁的人!既然有人敢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其他人趕緊效法,生怕表態太遲。於是全國各地蓋起了魏忠賢的生祠。這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觀。這些生祠的興建費用當然是來自於民脂民膏。權傾一時的魏忠賢當然也有衰落的時候。
1627年,天啟帝去世,異母弟崇禎帝即位。魏忠賢失去靠山,於是,彈劾魏忠賢的上奏文紛紛出現。最後,魏忠賢被逮捕,自殺。他的屍體被處磔刑(砍斷四肢),擺在市場。客氏則被處鞭打至死。
崇禎帝即位後的第二年,陜西發生嚴重的饑荒。民眾吃樹皮,等樹皮吃光,便吃石頭,吃到死。幼兒如果一個人在外面走,一轉眼就失蹤。不久就被某人吃掉。當時到處可見以人骨當薪,煮人肉的悲慘光景。
偏偏在這個時期,明朝與後金發生戰爭。戰爭需要軍費,政府只好增稅。民眾生活越來越苦,人心思變。
這時,流寇四起。其中有名的是自稱「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他的部下。後來,高迎祥被明軍逮捕,處死。李自成便繼承「闖王」的名號。另一位有名的流寇是張獻忠。
李自成起用舉人李巖、牛金星等知識份子,為他擬定政策。他們對人民宣佈:「平分田地給大家,取消稅負,不殺百姓,不搶劫百姓。」因而受民眾歡迎。
萬曆帝寵妃鄭氏之子福王,在洛陽擁有廣大的土地與豪宅。李自成殺了福王,然後將福王家中的金銀珠寶分給貧民。二次大戰後的共產中國,稱讚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認為他是解放農民的英雄。這種看法,也有幾分道理。
李自成於1644年稱帝,國號「大順」。不久,李自成軍就攻下北京。崇禎帝為了怕受流寇所辱,先叫皇后周氏自殺,然後要兩個兒子趕緊逃亡。接著砍死兩名女兒。崇禎帝在砍其中一位15歲的長平公主時,對著淚流滿面的女兒說:「妳為什麼要生在帝王家?」
最後,崇禎帝走到紫禁城後面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或景山)的壽皇亭上吊自殺。自1368年以來,歷經280年的明朝,自此落幕。
崇禎帝去世後,李自成的士兵在他的衣襟發現寫了幾個字:「我的遺體可以任賊剁割,可是請不要傷害任何一位百姓。」由此可見,崇禎帝絕不是亡國的昏君。相反地,在昏君眾多的明朝皇帝中,崇禎帝算是比較傑出的人物。明朝不是亡在崇禎帝手中,而是亡在萬曆帝手中。崇禎帝即位時,明朝已經瀕臨滅亡。面對這個即將崩潰的房屋,崇禎帝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著力點。萬曆帝以來累積種種弊端,明朝只不過是走向必然的結局而已。後人太苛責崇禎帝了!
李自成進北京後,宣佈:百官三日之內,要向他朝見。三日後,大學士魏藻德率領文武百官,穿著喪服,向李自成朝見。
當時明朝最精銳的軍隊是由吳三桂率領,駐守在遼西地方,防備清人的軍團。
吳三桂本來要率軍回來保衛北京,但是李自成的軍隊進攻太快,吳三桂抵達山海關時,已經聽到北京淪陷的消息。當他從山海關前往北京的途中,又聽到一個更令他震驚的消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搶走了!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不惜向往昔的敵人「滿清」求援。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就為此事寫了「圓圓曲」。內容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裡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游,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絃向誰訴;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底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鬢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粧滿面殘紅印。
專征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日落開妝鏡。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口紅經十度霜;教曲技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皇;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壻擅侯王。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竟延致;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粧照汗青。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逕塵生鳥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
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結果吳三桂與清軍達成協議。吳三桂放清軍入山海關,清軍負責消滅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並且保證封吳三桂為藩王。
後人都認為吳三桂為了奪回陳圓圓,放清軍入山海關,是賣國的行為。台灣的民進黨在指責別人「賣台」時,就常說對方是「吳三桂」。事實上,撇開陳圓圓這個問題不談的話,吳三桂長久駐守遼西,清楚清軍日漸強大,而李自成政權又極不安定,在崇禎帝已經去世的當時,吳三桂會選擇投靠清軍,應該是理智的選擇。除非他想以卵擊石,獨立對抗強大的清軍。那才叫有勇無謀、暴虎憑河。結果一定是平白犧牲許多人命,而一點也改變不了歷史的方向。
明朝滅亡的前一年,皇太極去世。只有6歲的順治帝即位。實權掌握在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手裡。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宋朝的明與暗(3)
宋朝的明與暗(3)
金國雖然將燕京交給宋,可是在移交之前,將城內的人民和有價值的金銀珠寶等都搬運到金國,所以宋拿到的是一座空城。然而宋朝廷依舊很高興,舉行慶功宴,童貫也升官。
可是好景不常,1125年,金國開始侵略宋。喜愛安逸悠閒的宋徽宗趕緊將皇帝位讓給長子欽宗。1126年,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城。宋軍不敵金軍,只好談和。談和的條例很屈辱,除了每年要送給金國金、銀、牛、馬、帛之外,宋帝還必須稱金帝為「叔父」,並且割讓許多土地,宰相、親王還必須當人質。
由於民情激憤,為了安撫人心,童貫被處死刑,蔡京以80歲高齡,被流放到邊疆,而死在當地。
1126年,金軍再度藉口侵略北宋,把徽宗與欽宗二帝與后妃、皇族、官員和技術者數千人俘虜,帶到金國。這就是靖康之變,也就是後來岳飛「滿江紅」中所寫的「靖康恥」。
欽宗的弟弟康王即位,是為南宋首任天子高宗。此時,金國將帶到北方的俘虜之一秦檜釋放回南宋,並且與秦檜保持密切聯繫。不久,高宗任用主張和平的秦檜為宰相。1138年,宋金兩國簽訂和平協約。宋對金執臣禮。但是這個和平協約不到一年,就被金國撕毀,發動侵略。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固然英勇,可是在秦檜等科舉派的文官看來,這些武將擁有極大軍權,不一定會聽中央的命令,對國家不見得是好事。當時韓世忠擁有3萬私兵,岳飛擁有2萬3千私兵。這些私兵不是國軍,只聽主人的命令。秦檜便想要拆散岳飛、韓世忠與私兵的關係。岳飛反對這種作法。岳飛雖然出身於農家,可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文化教養,而且有見識,在當時許多武人多是文盲的情況下,頗為難得。然而就是因為有文化教養和見識,加上擁有私兵,才令秦檜等文官憂心忡忡,視他為危險人物。等到岳飛反對與私兵脫離關係後,秦檜知道非下手不可了。他將岳飛與其部下關進監牢裡,並且將他們毒殺。這種陰險的手段,讓秦檜成為千古罪人,也讓軍閥(軍閥就是擁有私兵的軍人)岳飛在後世獲得過多的同情與讚譽。
1141年,金國答應將徽宗的靈柩與高宗的母親韋氏和欽宗送還給宋。
可是已經即位為皇帝的高宗深怕哥哥欽宗回來後,會威脅到自己的皇帝位。高宗便與秦檜商議,如何因應這個局面。後來兩國正式簽訂和平協約時,由於秦檜的運作,協約內容完全沒提到欽宗的事。
當韋太后要離開金國,回到南宋時,兒子欽宗扶著牛車邊,哭著對母親說,回國後,一定要和弟弟高宗請求,設法早一日讓自己也能回國!可是他哪裡知道弟弟高宗深怕他回國搶皇帝位。於是,欽宗只好繼續在金國思念家鄉,等待不可能的救援,一日又一日,直到1161年死在異鄉。金國南邊要南宋,西邊要西夏,東邊要高麗,分別對它執臣禮,成為東亞的霸主。
不久,金國又對南宋發動攻擊。南宋首次使用新武器--火藥,擊敗金軍。
金國比遼國強盛,不料後來蒙古又出來一個「元」,比金國和遼國加起來還強盛。
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時,去世於六盤山。當時,他的部下不願成吉思汗的死訊傳開,引起人心不安或混亂,當成吉思汗的靈柩運回蒙古時,沿途只要有人看見靈柩,便將他殺掉。
成吉思汗的死因是個謎,有種種說法。其中一個對成吉思汗最不名譽的說法是這樣:
成吉思汗打敗西夏後,將西夏的公主納入後宮。到了夜晚,成吉思汗要和西夏的公主同睡時,年輕貌美的西夏公主想起亡國之痛,如今還要跟這個仇人同眠。便事先預備了一把利刃,趁著成吉思汗熟睡時,將成吉思汗殺害。然後逃到附近一條河川將身體洗淨。後人便將那條河川取名為「公主河」。
成吉思汗目不識丁,可是他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技術、宗教與思想。當他發現維吾爾文字有助於治理國家時,便立刻要求部下學習。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繼位者是他的第三子,窩闊台汗(1186-1241)。1234年,蒙古人消滅金國。
蒙古人最為人稱道的是建築驛站。馬可波羅便對此讚不絕口。他在他的書中寫道:
「從大都(北京)到帝國各地鋪有公道。每25哩或30哩,就設有一個驛站。驛站裡隨時備有4百匹駿馬,皇帝的使節往來時,可以在驛站換掉跑累的馬,換新馬,繼續行程。……皇帝的領內,驛站的馬總共有20萬匹。驛站總共有1萬座。這真是令人驚嘆的制度。」
1260年,蒙古第五任可汗,也是元朝初代皇帝忽必烈即位。忽必烈一即位,就效法宋、金,樹立中國式的集權統治機構。他設立相當於內閣的中書省,和掌管軍務的樞密院,以及監督各官員行為的御史台。忽必烈還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賦予行政、軍事大權。簡稱「行省」,後來更簡稱「行省」。這是中國現在「省」的由來。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命國名為「大元」,簡稱「元」。
1274年,忽必烈派伯顏為總司令,率兵攻打南宋。當時南宋的皇帝是只有4歲的恭帝。宰相賈似道趕緊派人向伯顏求和。伯顏說和平的條件是南宋「無條件投降」。
1276年,6歲的恭宗手捧著「傳國之璽」,與太皇太后,一起到伯顏的軍營投降。南宋歷經150年,至此滅亡。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帶著恭宗的兩位庶兄弟逃離臨安城。他們抵達福州後,擁立恭宗的庶兄為帝,即端宗。元軍繼續進逼。他們又逃到泉州。端宗去世,陸秀夫又擁立8歲的衛王。但是南宋軍老是打不過元軍,文天祥就是在這時被元軍俘虜。1279年,陸秀夫見退無可退,便抱著衛王跳海自殺。這時候,漂浮在海面上南宋士兵的屍體達十幾萬。南宋的命運至此完全終結。
忽必烈滅南宋之後,接下來的目標是朝鮮半島的高麗國。經過一番慘烈的戰鬥,高麗國於1260年向元朝稱臣。
忽必烈接下來的目標是日本。他命令高麗國建造遠征日本用的兵船9百艘。為此,高麗國徵用了3萬5千名工人。1274年,忽必烈下令遠征日本。元軍主力2萬人,高麗軍5千人,加上水手、雜役5千人,合計3萬人,分乘9百艘兵船,向日本進攻。一開始,元軍因為使用日軍不曾見過的大砲等武器,所以日軍佔下風,不得不徹退。元軍因為不熟陸上地形,怕日軍趁夜來襲,當晚便都回船休息。不料,當晚卻有強烈颱風來襲,元軍的兵船幾乎完全翻覆。剩下無傷的兵船只好返航。
遠征日本失敗的結果,損害最大的不是元朝,而是高麗國。高麗國向忽必烈哀訴高麗國的苦痛,請忽必烈不要再有遠征日本的意圖(可憐的高麗國!)。可是忽必烈不甘心遠征日本失敗。翌年,1275年,他又命令高麗國建造遠征日本用的兵船。不過當時,忽必烈正開始攻擊南宋,只好暫時把遠征日本的計畫擺在一邊。
南宋滅亡後,1280年,忽必烈命令高麗國除了建造兵船9百艘之外,還必須提供1萬名正規軍以及1萬5千名水手。
1281年,開始遠征日本。可是老天爺似乎特別眷顧日本。這回元軍又遭受到暴風雨的襲擊。兵船不是翻覆,就是觸礁。溺死的士兵不計其數。總兵力14萬之中,生還的只有3萬數千名。
經過兩次失敗,忽必烈居然還不死心,還企圖於1285年進行第三次遠征日本。不過此時,中南半島的交趾和占城國叛變。忽必烈不得不停止征日計畫。
可是忽必烈始終沒有忘懷征日。在他79歲去世的前一年,1293年,忽必烈還命令高麗國準備提供兵船和糧食。我想,當高麗國朝野上下聽到忽必烈的死訊時,一定大大鬆了一口氣吧!
忽必烈還對中南半島,甚至東南亞的爪哇島用兵。忽必烈再三派使節赴爪哇島要求入貢,可是當地國王毫不領情,竟然在那位使節的臉上刺青(黥),然後放使節回來,給忽必烈下馬威。忽必烈怎麼吞得下這口氣?當然立刻派兵船1千艘遠征。可是最後失敗了。
元朝的末代皇帝是順帝。當時王族與權臣之間,為了政權,明爭暗鬥。
1342年,黃河潰堤,災民達數百萬人。政府在災區徵調17萬壯丁挖掘河道,疏解洪水。工程非常成功。可是政府卻在工程成功之後,毫不三思地將17萬壯丁全數解雇。這些突然失業的17萬壯丁就四處流竄,很多人加入盜匪集團。造成社會不安。
當時在治水工程進行時,工人間就有謠傳說:一具獨眼的石人一定會從土中出現,這是國家大亂的先兆。
後來,工人果然在土中挖出一具獨眼的石人。謠傳成了事實。
其實,這是白蓮教教主韓山童事先設計的。白蓮教原本信仰彌陀,白蓮教信徒認為彌勒菩薩將下凡,救濟眾生。韓山童便宣稱自己就是彌勒菩薩將下凡,而且是宋徽宗的八世子孫。韓山童率領信徒叛亂。他們頭綁紅巾。但是這群烏合之眾卻不敵元的正規軍。韓山童被逮捕,處死刑。
紅巾賊的領袖劉福通便擁立韓山童的遺兒韓林兒,以開封為首都,國號「宋」。這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後朱元璋獲得勝利。
(全文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金國雖然將燕京交給宋,可是在移交之前,將城內的人民和有價值的金銀珠寶等都搬運到金國,所以宋拿到的是一座空城。然而宋朝廷依舊很高興,舉行慶功宴,童貫也升官。
可是好景不常,1125年,金國開始侵略宋。喜愛安逸悠閒的宋徽宗趕緊將皇帝位讓給長子欽宗。1126年,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城。宋軍不敵金軍,只好談和。談和的條例很屈辱,除了每年要送給金國金、銀、牛、馬、帛之外,宋帝還必須稱金帝為「叔父」,並且割讓許多土地,宰相、親王還必須當人質。
由於民情激憤,為了安撫人心,童貫被處死刑,蔡京以80歲高齡,被流放到邊疆,而死在當地。
1126年,金軍再度藉口侵略北宋,把徽宗與欽宗二帝與后妃、皇族、官員和技術者數千人俘虜,帶到金國。這就是靖康之變,也就是後來岳飛「滿江紅」中所寫的「靖康恥」。
欽宗的弟弟康王即位,是為南宋首任天子高宗。此時,金國將帶到北方的俘虜之一秦檜釋放回南宋,並且與秦檜保持密切聯繫。不久,高宗任用主張和平的秦檜為宰相。1138年,宋金兩國簽訂和平協約。宋對金執臣禮。但是這個和平協約不到一年,就被金國撕毀,發動侵略。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固然英勇,可是在秦檜等科舉派的文官看來,這些武將擁有極大軍權,不一定會聽中央的命令,對國家不見得是好事。當時韓世忠擁有3萬私兵,岳飛擁有2萬3千私兵。這些私兵不是國軍,只聽主人的命令。秦檜便想要拆散岳飛、韓世忠與私兵的關係。岳飛反對這種作法。岳飛雖然出身於農家,可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文化教養,而且有見識,在當時許多武人多是文盲的情況下,頗為難得。然而就是因為有文化教養和見識,加上擁有私兵,才令秦檜等文官憂心忡忡,視他為危險人物。等到岳飛反對與私兵脫離關係後,秦檜知道非下手不可了。他將岳飛與其部下關進監牢裡,並且將他們毒殺。這種陰險的手段,讓秦檜成為千古罪人,也讓軍閥(軍閥就是擁有私兵的軍人)岳飛在後世獲得過多的同情與讚譽。
1141年,金國答應將徽宗的靈柩與高宗的母親韋氏和欽宗送還給宋。
可是已經即位為皇帝的高宗深怕哥哥欽宗回來後,會威脅到自己的皇帝位。高宗便與秦檜商議,如何因應這個局面。後來兩國正式簽訂和平協約時,由於秦檜的運作,協約內容完全沒提到欽宗的事。
當韋太后要離開金國,回到南宋時,兒子欽宗扶著牛車邊,哭著對母親說,回國後,一定要和弟弟高宗請求,設法早一日讓自己也能回國!可是他哪裡知道弟弟高宗深怕他回國搶皇帝位。於是,欽宗只好繼續在金國思念家鄉,等待不可能的救援,一日又一日,直到1161年死在異鄉。金國南邊要南宋,西邊要西夏,東邊要高麗,分別對它執臣禮,成為東亞的霸主。
不久,金國又對南宋發動攻擊。南宋首次使用新武器--火藥,擊敗金軍。
金國比遼國強盛,不料後來蒙古又出來一個「元」,比金國和遼國加起來還強盛。
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時,去世於六盤山。當時,他的部下不願成吉思汗的死訊傳開,引起人心不安或混亂,當成吉思汗的靈柩運回蒙古時,沿途只要有人看見靈柩,便將他殺掉。
成吉思汗的死因是個謎,有種種說法。其中一個對成吉思汗最不名譽的說法是這樣:
成吉思汗打敗西夏後,將西夏的公主納入後宮。到了夜晚,成吉思汗要和西夏的公主同睡時,年輕貌美的西夏公主想起亡國之痛,如今還要跟這個仇人同眠。便事先預備了一把利刃,趁著成吉思汗熟睡時,將成吉思汗殺害。然後逃到附近一條河川將身體洗淨。後人便將那條河川取名為「公主河」。
成吉思汗目不識丁,可是他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技術、宗教與思想。當他發現維吾爾文字有助於治理國家時,便立刻要求部下學習。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繼位者是他的第三子,窩闊台汗(1186-1241)。1234年,蒙古人消滅金國。
蒙古人最為人稱道的是建築驛站。馬可波羅便對此讚不絕口。他在他的書中寫道:
「從大都(北京)到帝國各地鋪有公道。每25哩或30哩,就設有一個驛站。驛站裡隨時備有4百匹駿馬,皇帝的使節往來時,可以在驛站換掉跑累的馬,換新馬,繼續行程。……皇帝的領內,驛站的馬總共有20萬匹。驛站總共有1萬座。這真是令人驚嘆的制度。」
1260年,蒙古第五任可汗,也是元朝初代皇帝忽必烈即位。忽必烈一即位,就效法宋、金,樹立中國式的集權統治機構。他設立相當於內閣的中書省,和掌管軍務的樞密院,以及監督各官員行為的御史台。忽必烈還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賦予行政、軍事大權。簡稱「行省」,後來更簡稱「行省」。這是中國現在「省」的由來。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命國名為「大元」,簡稱「元」。
1274年,忽必烈派伯顏為總司令,率兵攻打南宋。當時南宋的皇帝是只有4歲的恭帝。宰相賈似道趕緊派人向伯顏求和。伯顏說和平的條件是南宋「無條件投降」。
1276年,6歲的恭宗手捧著「傳國之璽」,與太皇太后,一起到伯顏的軍營投降。南宋歷經150年,至此滅亡。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帶著恭宗的兩位庶兄弟逃離臨安城。他們抵達福州後,擁立恭宗的庶兄為帝,即端宗。元軍繼續進逼。他們又逃到泉州。端宗去世,陸秀夫又擁立8歲的衛王。但是南宋軍老是打不過元軍,文天祥就是在這時被元軍俘虜。1279年,陸秀夫見退無可退,便抱著衛王跳海自殺。這時候,漂浮在海面上南宋士兵的屍體達十幾萬。南宋的命運至此完全終結。
忽必烈滅南宋之後,接下來的目標是朝鮮半島的高麗國。經過一番慘烈的戰鬥,高麗國於1260年向元朝稱臣。
忽必烈接下來的目標是日本。他命令高麗國建造遠征日本用的兵船9百艘。為此,高麗國徵用了3萬5千名工人。1274年,忽必烈下令遠征日本。元軍主力2萬人,高麗軍5千人,加上水手、雜役5千人,合計3萬人,分乘9百艘兵船,向日本進攻。一開始,元軍因為使用日軍不曾見過的大砲等武器,所以日軍佔下風,不得不徹退。元軍因為不熟陸上地形,怕日軍趁夜來襲,當晚便都回船休息。不料,當晚卻有強烈颱風來襲,元軍的兵船幾乎完全翻覆。剩下無傷的兵船只好返航。
遠征日本失敗的結果,損害最大的不是元朝,而是高麗國。高麗國向忽必烈哀訴高麗國的苦痛,請忽必烈不要再有遠征日本的意圖(可憐的高麗國!)。可是忽必烈不甘心遠征日本失敗。翌年,1275年,他又命令高麗國建造遠征日本用的兵船。不過當時,忽必烈正開始攻擊南宋,只好暫時把遠征日本的計畫擺在一邊。
南宋滅亡後,1280年,忽必烈命令高麗國除了建造兵船9百艘之外,還必須提供1萬名正規軍以及1萬5千名水手。
1281年,開始遠征日本。可是老天爺似乎特別眷顧日本。這回元軍又遭受到暴風雨的襲擊。兵船不是翻覆,就是觸礁。溺死的士兵不計其數。總兵力14萬之中,生還的只有3萬數千名。
經過兩次失敗,忽必烈居然還不死心,還企圖於1285年進行第三次遠征日本。不過此時,中南半島的交趾和占城國叛變。忽必烈不得不停止征日計畫。
可是忽必烈始終沒有忘懷征日。在他79歲去世的前一年,1293年,忽必烈還命令高麗國準備提供兵船和糧食。我想,當高麗國朝野上下聽到忽必烈的死訊時,一定大大鬆了一口氣吧!
忽必烈還對中南半島,甚至東南亞的爪哇島用兵。忽必烈再三派使節赴爪哇島要求入貢,可是當地國王毫不領情,竟然在那位使節的臉上刺青(黥),然後放使節回來,給忽必烈下馬威。忽必烈怎麼吞得下這口氣?當然立刻派兵船1千艘遠征。可是最後失敗了。
元朝的末代皇帝是順帝。當時王族與權臣之間,為了政權,明爭暗鬥。
1342年,黃河潰堤,災民達數百萬人。政府在災區徵調17萬壯丁挖掘河道,疏解洪水。工程非常成功。可是政府卻在工程成功之後,毫不三思地將17萬壯丁全數解雇。這些突然失業的17萬壯丁就四處流竄,很多人加入盜匪集團。造成社會不安。
當時在治水工程進行時,工人間就有謠傳說:一具獨眼的石人一定會從土中出現,這是國家大亂的先兆。
後來,工人果然在土中挖出一具獨眼的石人。謠傳成了事實。
其實,這是白蓮教教主韓山童事先設計的。白蓮教原本信仰彌陀,白蓮教信徒認為彌勒菩薩將下凡,救濟眾生。韓山童便宣稱自己就是彌勒菩薩將下凡,而且是宋徽宗的八世子孫。韓山童率領信徒叛亂。他們頭綁紅巾。但是這群烏合之眾卻不敵元的正規軍。韓山童被逮捕,處死刑。
紅巾賊的領袖劉福通便擁立韓山童的遺兒韓林兒,以開封為首都,國號「宋」。這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後朱元璋獲得勝利。
(全文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宋朝的明與暗(2)
宋朝的明與暗(2)
宋太宗即位之後,先命令王位繼承者太祖的兒子德昭自刎。然後悶死秦王廷美。宋太宗的溫厚長子元佐因為目睹事件的經過,受不了打擊,而精神崩潰,發瘋,放火燒宮殿。宋太宗也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之後,臣下一提到冊立皇太子的事時,他就臉色發白,大發脾氣。事實上,坊間有謠言說,宋太祖之所以年紀尚輕,50歲就去世。是因為弟弟宋太宗下的毒手。
宋太宗知道有這個謠言,所以一即位,就倍增科舉的合格人數,以及賞賜臣下時,格外慷慨,以籠絡人心。
宋太祖一心想奪回燕雲十六州,一直無法實現。燕雲十六州是五代時,後晉被遼朝奪走的土地。剛好這時,遼朝12歲的幼帝聖宗即位,母親承天太后垂簾聽政。宋太宗便於986年親率大軍征遼。可是敗於遼的名將耶律休哥。宋太宗還負傷,易裝成勞工,好不容易逃出,撿回一命。宋太宗不死心,又派名將曹彬出征。可是這回宋軍依舊慘敗。
後來遼國的聖宗親政。這位正值37歲壯年的皇帝,於1004年,對宋發動攻擊。
當時宋朝的皇帝是34歲的宋真宗。他是個既膽小又無能的皇帝。不過宰相寇準倒是有為的政治人物。當時朝廷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欽若為中心的南遷論派。一派是以寇準為中心的抗戰派。但是即使是寇準,也知道宋朝打不過遼國。問題是如何談和?
這時,遼軍也有難題:戰線拉得太長,補給發生困難。最後雙方終於談和。這個澶淵和議的主要內容是:宋每年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和議締結之後,雙方維持了100年的和平,宋因而得以喘一口氣。畢竟一旦戰爭,不僅軍費支出龐大,而且遼軍來犯,總會帶來大規模的屠殺與搶劫,人民損失慘重,且造成社會不安。其後,生產力一定大幅衰退。
此時,在現在的陜西省地方興起夏國(唐古特人)。夏國國王李元昊個子雖小,卻精通儒佛諸學。他即位後,創作獨自的文字,鼓舞民族意識。他曾說:「中國有中國風,唐古特有唐古特風!」他採取「國民皆兵制」。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自稱皇帝。宋人因該國位於西北,所以稱「西夏」。不久,西夏侵略宋,宋一開始慘敗。後來宋有韓琦、范仲淹等優秀的年輕文官擔任司令官,才力挽狂瀾。雙方戰爭陷入膠著,長達七年。
這時,與宋維持長久和平關係的遼國突然向宋提出割地的要求。宋只好增加給遼國的歲幣至20萬,才免去割地。並且在遼國的壓力下,西夏答應與宋簽和約。對宋而言,當然又是一次「破財消災」的和約。
宋神宗時,任用著名的王安石(當時46歲)進行「變法」(政治改革)。王安石上台後,實施「均輸法」、「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等大膽改革。可是這些改革對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地主和富商)構成極大傷害,因此反對的聲浪頗大。
後來王安石的支持者宋神宗,年紀輕輕於38歲就去世。當時才10歲的哲宗繼位,由神宗的母親宣仁太后垂簾聽政。宣仁太后早就看不慣神宗的激進政策。因此她一垂簾聽政,就讓支持舊法派的元老們大舉回到朝廷。舊法派的元老們一回到朝廷,就將新法派的年輕大臣一一放逐到邊疆,並且完全廢除新法,恢復舊法。王安石這時患病在家,聽到他處心積慮設計出來的改革法案一條條被廢除,有如割掉自己的肉一般痛。這時候剛好他的愛子才33歲就去世。第二年,王安石也跟著去世。真是悲劇。
舊法派的後台--宣仁太后去世後,17歲的哲宗上台。哲宗對父親神宗很崇拜,因此一親政,便排除舊法派的蘇軾、司馬光等人,晉用新法派的章惇等人,恢復新法。
舊法派的范祖禹等人所編的「神宗實錄」,因為內容被黨派之見曲解,章惇便重編,內容大力讚揚新法派的功績。可是等到舊法派重新掌握政權,「神宗實錄」又再度被重編。換言之,誰掌握政權,誰就有權寫歷史,並且評價歷史。真是悲劇!宋的正史就這樣隨著舊法派、新法派的政權輪替而不斷改變。這很像現在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誰執政,誰就有權更改「中正紀念堂」的名稱或裝飾(我記得民進黨執政時,好像在內部牆壁上貼了很多風箏。)
現在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是根據南宋時,由舊法派最後拍板定案的「神宗實錄」所寫。
病弱的哲宗親政七年後就去世。由於哲宗沒兒子,皇位便由弟弟徽宗繼任,母親向太后垂簾聽政。她很怕舊法派和新法派相爭的結果,會導致國家滅亡,便打算採取折衷的方式。可是向太后垂簾聽政一年就去世了,接下來是徽宗親政。徽宗和父兄一樣,喜歡新法派,晉用新法派的蔡京為宰相。舊法派又坐冷板凳,準備捲土重來的一天。
北宋徽宗時,掌握實際政權,並且帶領北宋走向滅亡的是蔡京和童貫。蔡京其實沒有什麼政治信念,他是中國古代標準的政客。為了權勢、地位,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當舊法派掌權時,他靠向舊法派,當新法派掌權時,他又靠向新法派。因此他最後被調到杭州的閒職。童貫是宦官。當時徽宗命令童貫去杭州蒐集書畫骨董,蔡京便趁機賄賂童貫,讓他重回朝廷。蔡京知道徽宗喜愛藝術,便盡量投其所好,博得徽宗的歡心而坐上宰相的位置。
徽宗朝初期,新法發生功能,國庫充實,是北宋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徽宗雖然是一個極端無能的天子,卻是一流的文人,尤其書法寫得極好,他的「瘦金體」毛筆字,有帝王之風,影響後代書法極深。他也很會畫花鳥風月,留下許多名畫給後代人。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他的「瘦金體」毛筆字與畫,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網看看。
徽宗還建立書畫學校,提高畫院畫家的待遇,振興美術。徽宗的興趣不久轉移到奢侈宮殿的營造與美麗花園的設計。蔡京為了博取徽宗的歡心,在江南的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為徽宗蒐集天下的珍花奇木。並且利用大運河搬運到首都。在搬運的過程,如果碰上阻礙物,無論是墳墓或民屋,一律剷除。而且搬運工人是由沿途民家的壯丁強迫徵收,給人民帶來很大困擾。
就在徽宗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不顧人民困苦時,遼國的東北方興起一個比遼國更強大的金朝。金朝一開始臣服於遼國,1114年,金朝完顏阿骨打對遼國反叛,1115年,樹立金國,自立為皇帝。是為金太祖。遼國天祚帝率70萬大軍親征,卻慘敗。
北宋朝廷聽到金國大敗遼國的消息,非常興奮,許多大臣建議聯合金國,挾擊遼國,以奪回燕雲十六州。平常沉迷於遊樂,不問政事的徽宗,這時也興致勃勃起來。1118年,徽宗派遣馬政到金國傳達宋的意圖。金國接受了這個提議,也提出了條件:宋必須將以往提供給遼國的歲幣轉而提供給金國,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歸宋,但長城以北的土地歸金國。
金軍果然擊敗遼軍,本來按照聯盟約定,宋也應該出兵才對,但是這時,江南發生方臘叛亂,童貫率領的15萬大軍必須前往江南平亂,根本無法北上。當宋軍好不容易平定方臘叛亂,童貫準備率軍北上時,金軍已經幾乎征服遼國全域。當宋軍抵達遼境,與遼軍的殘兵敗將一戰,居然被遼軍打垮。很明顯,金軍比遼軍強,遼軍又遠勝過宋軍。宋軍敬陪末座!童貫害怕被追究戰敗的責任,便偷偷地向金太祖求援。金太祖立刻派兵南下,攻下遼國的燕京。按照宋與金的盟約,燕京應該歸還給宋,金太祖也有這個意思。可是不但金的文武百官反對,就是燕京城內的漢人也反對將燕京交還給宋,他們希望金國統治燕京。因為一旦燕京交還給宋,燕京城內的漢人就會淪落為二等公民,被宋人輕蔑。反之,如果新興的金國統治燕京,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可見,有時當「漢奸」不一定有錯!逼迫人民當「漢奸」的政府才應該覺得羞恥!就如同二次大戰後,有些台灣人懷念日本人的統治,國民黨政府也應該覺得羞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宋太宗即位之後,先命令王位繼承者太祖的兒子德昭自刎。然後悶死秦王廷美。宋太宗的溫厚長子元佐因為目睹事件的經過,受不了打擊,而精神崩潰,發瘋,放火燒宮殿。宋太宗也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之後,臣下一提到冊立皇太子的事時,他就臉色發白,大發脾氣。事實上,坊間有謠言說,宋太祖之所以年紀尚輕,50歲就去世。是因為弟弟宋太宗下的毒手。
宋太宗知道有這個謠言,所以一即位,就倍增科舉的合格人數,以及賞賜臣下時,格外慷慨,以籠絡人心。
宋太祖一心想奪回燕雲十六州,一直無法實現。燕雲十六州是五代時,後晉被遼朝奪走的土地。剛好這時,遼朝12歲的幼帝聖宗即位,母親承天太后垂簾聽政。宋太宗便於986年親率大軍征遼。可是敗於遼的名將耶律休哥。宋太宗還負傷,易裝成勞工,好不容易逃出,撿回一命。宋太宗不死心,又派名將曹彬出征。可是這回宋軍依舊慘敗。
後來遼國的聖宗親政。這位正值37歲壯年的皇帝,於1004年,對宋發動攻擊。
當時宋朝的皇帝是34歲的宋真宗。他是個既膽小又無能的皇帝。不過宰相寇準倒是有為的政治人物。當時朝廷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欽若為中心的南遷論派。一派是以寇準為中心的抗戰派。但是即使是寇準,也知道宋朝打不過遼國。問題是如何談和?
這時,遼軍也有難題:戰線拉得太長,補給發生困難。最後雙方終於談和。這個澶淵和議的主要內容是:宋每年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和議締結之後,雙方維持了100年的和平,宋因而得以喘一口氣。畢竟一旦戰爭,不僅軍費支出龐大,而且遼軍來犯,總會帶來大規模的屠殺與搶劫,人民損失慘重,且造成社會不安。其後,生產力一定大幅衰退。
此時,在現在的陜西省地方興起夏國(唐古特人)。夏國國王李元昊個子雖小,卻精通儒佛諸學。他即位後,創作獨自的文字,鼓舞民族意識。他曾說:「中國有中國風,唐古特有唐古特風!」他採取「國民皆兵制」。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自稱皇帝。宋人因該國位於西北,所以稱「西夏」。不久,西夏侵略宋,宋一開始慘敗。後來宋有韓琦、范仲淹等優秀的年輕文官擔任司令官,才力挽狂瀾。雙方戰爭陷入膠著,長達七年。
這時,與宋維持長久和平關係的遼國突然向宋提出割地的要求。宋只好增加給遼國的歲幣至20萬,才免去割地。並且在遼國的壓力下,西夏答應與宋簽和約。對宋而言,當然又是一次「破財消災」的和約。
宋神宗時,任用著名的王安石(當時46歲)進行「變法」(政治改革)。王安石上台後,實施「均輸法」、「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等大膽改革。可是這些改革對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地主和富商)構成極大傷害,因此反對的聲浪頗大。
後來王安石的支持者宋神宗,年紀輕輕於38歲就去世。當時才10歲的哲宗繼位,由神宗的母親宣仁太后垂簾聽政。宣仁太后早就看不慣神宗的激進政策。因此她一垂簾聽政,就讓支持舊法派的元老們大舉回到朝廷。舊法派的元老們一回到朝廷,就將新法派的年輕大臣一一放逐到邊疆,並且完全廢除新法,恢復舊法。王安石這時患病在家,聽到他處心積慮設計出來的改革法案一條條被廢除,有如割掉自己的肉一般痛。這時候剛好他的愛子才33歲就去世。第二年,王安石也跟著去世。真是悲劇。
舊法派的後台--宣仁太后去世後,17歲的哲宗上台。哲宗對父親神宗很崇拜,因此一親政,便排除舊法派的蘇軾、司馬光等人,晉用新法派的章惇等人,恢復新法。
舊法派的范祖禹等人所編的「神宗實錄」,因為內容被黨派之見曲解,章惇便重編,內容大力讚揚新法派的功績。可是等到舊法派重新掌握政權,「神宗實錄」又再度被重編。換言之,誰掌握政權,誰就有權寫歷史,並且評價歷史。真是悲劇!宋的正史就這樣隨著舊法派、新法派的政權輪替而不斷改變。這很像現在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誰執政,誰就有權更改「中正紀念堂」的名稱或裝飾(我記得民進黨執政時,好像在內部牆壁上貼了很多風箏。)
現在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是根據南宋時,由舊法派最後拍板定案的「神宗實錄」所寫。
病弱的哲宗親政七年後就去世。由於哲宗沒兒子,皇位便由弟弟徽宗繼任,母親向太后垂簾聽政。她很怕舊法派和新法派相爭的結果,會導致國家滅亡,便打算採取折衷的方式。可是向太后垂簾聽政一年就去世了,接下來是徽宗親政。徽宗和父兄一樣,喜歡新法派,晉用新法派的蔡京為宰相。舊法派又坐冷板凳,準備捲土重來的一天。
北宋徽宗時,掌握實際政權,並且帶領北宋走向滅亡的是蔡京和童貫。蔡京其實沒有什麼政治信念,他是中國古代標準的政客。為了權勢、地位,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當舊法派掌權時,他靠向舊法派,當新法派掌權時,他又靠向新法派。因此他最後被調到杭州的閒職。童貫是宦官。當時徽宗命令童貫去杭州蒐集書畫骨董,蔡京便趁機賄賂童貫,讓他重回朝廷。蔡京知道徽宗喜愛藝術,便盡量投其所好,博得徽宗的歡心而坐上宰相的位置。
徽宗朝初期,新法發生功能,國庫充實,是北宋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徽宗雖然是一個極端無能的天子,卻是一流的文人,尤其書法寫得極好,他的「瘦金體」毛筆字,有帝王之風,影響後代書法極深。他也很會畫花鳥風月,留下許多名畫給後代人。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他的「瘦金體」毛筆字與畫,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網看看。
徽宗還建立書畫學校,提高畫院畫家的待遇,振興美術。徽宗的興趣不久轉移到奢侈宮殿的營造與美麗花園的設計。蔡京為了博取徽宗的歡心,在江南的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為徽宗蒐集天下的珍花奇木。並且利用大運河搬運到首都。在搬運的過程,如果碰上阻礙物,無論是墳墓或民屋,一律剷除。而且搬運工人是由沿途民家的壯丁強迫徵收,給人民帶來很大困擾。
就在徽宗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不顧人民困苦時,遼國的東北方興起一個比遼國更強大的金朝。金朝一開始臣服於遼國,1114年,金朝完顏阿骨打對遼國反叛,1115年,樹立金國,自立為皇帝。是為金太祖。遼國天祚帝率70萬大軍親征,卻慘敗。
北宋朝廷聽到金國大敗遼國的消息,非常興奮,許多大臣建議聯合金國,挾擊遼國,以奪回燕雲十六州。平常沉迷於遊樂,不問政事的徽宗,這時也興致勃勃起來。1118年,徽宗派遣馬政到金國傳達宋的意圖。金國接受了這個提議,也提出了條件:宋必須將以往提供給遼國的歲幣轉而提供給金國,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歸宋,但長城以北的土地歸金國。
金軍果然擊敗遼軍,本來按照聯盟約定,宋也應該出兵才對,但是這時,江南發生方臘叛亂,童貫率領的15萬大軍必須前往江南平亂,根本無法北上。當宋軍好不容易平定方臘叛亂,童貫準備率軍北上時,金軍已經幾乎征服遼國全域。當宋軍抵達遼境,與遼軍的殘兵敗將一戰,居然被遼軍打垮。很明顯,金軍比遼軍強,遼軍又遠勝過宋軍。宋軍敬陪末座!童貫害怕被追究戰敗的責任,便偷偷地向金太祖求援。金太祖立刻派兵南下,攻下遼國的燕京。按照宋與金的盟約,燕京應該歸還給宋,金太祖也有這個意思。可是不但金的文武百官反對,就是燕京城內的漢人也反對將燕京交還給宋,他們希望金國統治燕京。因為一旦燕京交還給宋,燕京城內的漢人就會淪落為二等公民,被宋人輕蔑。反之,如果新興的金國統治燕京,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可見,有時當「漢奸」不一定有錯!逼迫人民當「漢奸」的政府才應該覺得羞恥!就如同二次大戰後,有些台灣人懷念日本人的統治,國民黨政府也應該覺得羞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