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元朝二三事(3)

元朝二三事(3)
忽必烈就是後來的元世祖,他是成吉思汗的後代中,最了解中國文化的一人。
忽必烈率兵入侵雲南,消滅大理國。又入侵西藏,降服喇嘛政權。忽必烈很高興喇嘛政權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便招請喇嘛行佛事。這是蒙古人與喇嘛教結合的開始。蒙古人以往只信仰原始的巫,從此以後,喇嘛教就先進入宮中,最後成為蒙古的國教。
蒙古人原來沒有文字。後來征服西夏西邊的維吾爾人後,引進維吾爾人的文字,成為蒙古文。
蒙古人於1258年征服中南半島的安南國,使其成為朝貢國。現在只剩下南宋還沒屈服,蒙古人接下來的目標當然是南宋。1259年,蒙古人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戰爭初期,蒙古軍勢如破竹。可是戰爭進行一半,蒙古皇帝就重病去世。接下來誰當蒙古皇帝是一大問題。忽必烈周遭的漢人謀臣都希望愛好中國文化的忽必烈能當蒙古皇帝。果然,1260年,忽必烈當上蒙古皇帝。他採納漢人學者的建議,取易經中「大哉乾元」的字句,定國號為「大元」,簡稱「元」。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從中國古典中取國號的王朝。此後的王朝,如明、清都如法炮製。
忽必烈開始對南宋發動總攻擊。南宋宰相丁大全因為強力鎮壓學生運動,很不受學生喜歡。這回聽到蒙古軍南下,學生們說都是丁大全施政不好之故。丁大全受不了各方壓力,只好辭職。接下來的宰相是賈似道(1213—1275)。賈似道擔任宰相後,不敢再重蹈丁大全的覆轍。他採取任何可以獲得人心的政策。他將反對丁大全的「六君子」從流刑地喚回,給他們官職。並且優待進步派的朱子學者。還增加教育費和研究費,拼命討好學生。由於學生們從來沒有受到這麼好的待遇,他們都異口同聲稱讚賈似道是個優秀的政治家。
不久,賈似道在西湖對岸的葛嶺建築宅邸,在那兒代替天子裁決萬機,偶爾上朝廷見見天子。
賈似道有時提出辭職書,朝廷就陷入大恐慌,大臣們爭相向天子請求慰留。學生們也發起慰留運動。
賈似道喜愛蒐集書畫骨董。為了滿足他的蒐藏欲,他甚至命人挖掘他人的墳墓,尋找寶物。
1275年,幼兒皇帝少帝即位。賈似道越來越跋扈,他的私宅成了政府。不久,賈似道的反對者發動政變,賈似道被處流刑。蒙古軍越來越進逼首都,大家束手無策。只有一個人願意出來負責,他就是文天祥。太皇太后謝氏最後決定向蒙古投降,1276年,宋開國以來第317年,南宋以來第150年,滅亡!
高唱主戰論的官員陸秀夫與軍人張世傑等人,奉天子的哥哥益王為新皇帝,率領艦隊,逃到海上。接著,逃到福州和泉州。新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逝。接下來由其8歲的弟弟任皇帝。宰相陸秀夫帶著8歲的新皇帝逃到廣東崖山,這時,南宋軍已全滅。1279年,陸秀夫與8歲的新皇帝因為遭遇暴風雨,船翻覆,兩人沉入海中死亡。
文天祥出身於江西,在科舉考試中第一名,是狀元。後來,文天祥步步高升,成了宰相。由於他是強烈主戰派,其他官員就建議不妨讓他出使到蒙古軍。文天祥去了。
蒙古軍的指揮官因看文天祥太過強硬,便將他拘留起來。可是文天祥趁隙逃走,逃到故鄉江西,舉義兵。後來文天祥還是被蒙古軍俘虜,送到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賞文天祥的才能,好幾次勸他歸降。當時已經有一位南宋狀元出身的官員留夢炎歸降元世祖。但是文天祥堅決不肯歸降。最後,文天祥被斬首於北京城內菜市口。
1245年,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派遣使者赴蒙古大汗處。當時,天主教國家與世仇伊斯蘭教國家對峙。他們對新興的蒙古帝國又害怕又期待。他們早就聽說蒙古軍既強悍又殘忍,因此十分恐懼。但是如果能說服蒙古軍對付伊斯蘭教國家,那就太完美了。尤其更進一步,若能讓蒙古人改信天主教,那是再好不過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便是身附這個使命,帶著教宗的信函,前往蒙古大汗處。
蒙古大汗接見了羅馬教宗的使者,並且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回去給羅馬教宗。但是信的內容很讓羅馬教宗失望。內容大致是說︰蒙古軍受天恩寵,百戰百勝,所以羅馬教宗應該前來蒙古大汗處朝拜。這位蒙古大汗於1248年去世。
1254年,這回換法王路易九世派遣方濟各修道會的僧人前往蒙古大汗處。使節的任務和上次一樣,請蒙古大汗悔改,改信天主教。蒙古大汗的回信內容也和上次大同小異︰「天上除了天帝之外,沒有其他神。地上除了大汗之外,沒有其他君主。法王應該早日順從天命,歸順蒙古,前來朝貢。」
雙方完全沒有交集。
元朝時有一位文人鄭思肖。「肖」字是「趙」的簡寫,「趙」是宋王室的姓。所以「思肖」就是懷念宋朝的意思。可見鄭思肖多麼厭惡元朝!南宋滅亡之後,鄭思肖就躲在蘇州一家寺院。他很會畫蘭花。人家請他畫蘭花,他都畫無根的蘭花。人家問他何故,他說:「根和泥土都被蒙古人搶走了!」
鄭思肖基於厭惡蒙古人之情,寫了一本書「心史」。他把這本書小心密封,放進錫匣,錫匣內部還塗上一層漆,再放進一個鐵函中,裡面並且撒上石灰,緊緊密封。然後偷偷放在寺院中的井底。鄭思肖心想:總有一天這本書會重見天日,讓世人明瞭在蒙古人的壓抑下,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依舊不滅。
果然經過350多年,到了明末崇禎年間,人們在寺院中的井底發現這本書。由於是從鐵函中取出,世人便稱這本書為「鐵函心史」。
蒙古人統治中國久了,難免逐漸「中國化」。假如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很可能和昔日北魏孝文帝一樣,變成中國式的王朝。
可是元世祖之後的元成宗即位後,元朝的政治有180度的大轉變。蒙古至上主義抬頭。
元成宗在位13年去世。之後,元成宗的弟弟,與元成宗的哥哥之子,為了繼承問題,發生武力衝突。後者勝利,即帝位,是元武宗。不過元武宗於1311年,31歲就去世。之後,弟弟仁宗即帝位。仁宗時,恢復停辦多年的科舉。漢人知識份子都非常高興,因為有科舉,他們才有人生目標。之後,再過50年,元朝就滅亡。滅亡時,有一些漢人官員為元朝殉死。他們大多是科舉出身的進士。對他們而言,皇帝雖然是異民族蒙古人,但這個蒙古人皇帝既然以中國式的禮儀對待他們,他們當然要以中國式的禮儀回報。
元武宗的時期開始,喇嘛教在元朝宮廷逐漸佔優勢。喇嘛往返於西藏與中國途中,不使用公家的官舍,而是強徵民家作留宿所。有時還性侵良家婦女。元朝之所以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漢人對喇嘛教僧人長久懷有反感。
元朝從元世祖去世後,40年間,出現了9位皇帝。而且在位期間最長的是13年的成宗。可見這段期間之混亂,可以和空前的亂世南朝、五代相比。元朝的末代皇帝順帝卻很難得的在位期間長達36年,比元世祖忽必烈還要長一年。
順帝即位時,黃河堤防因洪水潰提。政府命令一位叫賈魯的人治水。他召集臨時20萬名工人在河南省東部開挖新水路,將黃河與運河連接。這個治水工程非常成功,後人便稱這條新水路為「賈魯河」。可是治水工程完畢之後,政府的措施卻大失敗。政府將這臨時招募來的20萬名工人解散。這立即製造了20萬名失業者!這時候收容他們的是秘密結社。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