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明與暗(2)
宋太宗即位之後,先命令王位繼承者太祖的兒子德昭自刎。然後悶死秦王廷美。宋太宗的溫厚長子元佐因為目睹事件的經過,受不了打擊,而精神崩潰,發瘋,放火燒宮殿。宋太宗也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之後,臣下一提到冊立皇太子的事時,他就臉色發白,大發脾氣。事實上,坊間有謠言說,宋太祖之所以年紀尚輕,50歲就去世。是因為弟弟宋太宗下的毒手。
宋太宗知道有這個謠言,所以一即位,就倍增科舉的合格人數,以及賞賜臣下時,格外慷慨,以籠絡人心。
宋太祖一心想奪回燕雲十六州,一直無法實現。燕雲十六州是五代時,後晉被遼朝奪走的土地。剛好這時,遼朝12歲的幼帝聖宗即位,母親承天太后垂簾聽政。宋太宗便於986年親率大軍征遼。可是敗於遼的名將耶律休哥。宋太宗還負傷,易裝成勞工,好不容易逃出,撿回一命。宋太宗不死心,又派名將曹彬出征。可是這回宋軍依舊慘敗。
後來遼國的聖宗親政。這位正值37歲壯年的皇帝,於1004年,對宋發動攻擊。
當時宋朝的皇帝是34歲的宋真宗。他是個既膽小又無能的皇帝。不過宰相寇準倒是有為的政治人物。當時朝廷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欽若為中心的南遷論派。一派是以寇準為中心的抗戰派。但是即使是寇準,也知道宋朝打不過遼國。問題是如何談和?
這時,遼軍也有難題:戰線拉得太長,補給發生困難。最後雙方終於談和。這個澶淵和議的主要內容是:宋每年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和議締結之後,雙方維持了100年的和平,宋因而得以喘一口氣。畢竟一旦戰爭,不僅軍費支出龐大,而且遼軍來犯,總會帶來大規模的屠殺與搶劫,人民損失慘重,且造成社會不安。其後,生產力一定大幅衰退。
此時,在現在的陜西省地方興起夏國(唐古特人)。夏國國王李元昊個子雖小,卻精通儒佛諸學。他即位後,創作獨自的文字,鼓舞民族意識。他曾說:「中國有中國風,唐古特有唐古特風!」他採取「國民皆兵制」。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自稱皇帝。宋人因該國位於西北,所以稱「西夏」。不久,西夏侵略宋,宋一開始慘敗。後來宋有韓琦、范仲淹等優秀的年輕文官擔任司令官,才力挽狂瀾。雙方戰爭陷入膠著,長達七年。
這時,與宋維持長久和平關係的遼國突然向宋提出割地的要求。宋只好增加給遼國的歲幣至20萬,才免去割地。並且在遼國的壓力下,西夏答應與宋簽和約。對宋而言,當然又是一次「破財消災」的和約。
宋神宗時,任用著名的王安石(當時46歲)進行「變法」(政治改革)。王安石上台後,實施「均輸法」、「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等大膽改革。可是這些改革對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地主和富商)構成極大傷害,因此反對的聲浪頗大。
後來王安石的支持者宋神宗,年紀輕輕於38歲就去世。當時才10歲的哲宗繼位,由神宗的母親宣仁太后垂簾聽政。宣仁太后早就看不慣神宗的激進政策。因此她一垂簾聽政,就讓支持舊法派的元老們大舉回到朝廷。舊法派的元老們一回到朝廷,就將新法派的年輕大臣一一放逐到邊疆,並且完全廢除新法,恢復舊法。王安石這時患病在家,聽到他處心積慮設計出來的改革法案一條條被廢除,有如割掉自己的肉一般痛。這時候剛好他的愛子才33歲就去世。第二年,王安石也跟著去世。真是悲劇。
舊法派的後台--宣仁太后去世後,17歲的哲宗上台。哲宗對父親神宗很崇拜,因此一親政,便排除舊法派的蘇軾、司馬光等人,晉用新法派的章惇等人,恢復新法。
舊法派的范祖禹等人所編的「神宗實錄」,因為內容被黨派之見曲解,章惇便重編,內容大力讚揚新法派的功績。可是等到舊法派重新掌握政權,「神宗實錄」又再度被重編。換言之,誰掌握政權,誰就有權寫歷史,並且評價歷史。真是悲劇!宋的正史就這樣隨著舊法派、新法派的政權輪替而不斷改變。這很像現在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誰執政,誰就有權更改「中正紀念堂」的名稱或裝飾(我記得民進黨執政時,好像在內部牆壁上貼了很多風箏。)
現在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是根據南宋時,由舊法派最後拍板定案的「神宗實錄」所寫。
病弱的哲宗親政七年後就去世。由於哲宗沒兒子,皇位便由弟弟徽宗繼任,母親向太后垂簾聽政。她很怕舊法派和新法派相爭的結果,會導致國家滅亡,便打算採取折衷的方式。可是向太后垂簾聽政一年就去世了,接下來是徽宗親政。徽宗和父兄一樣,喜歡新法派,晉用新法派的蔡京為宰相。舊法派又坐冷板凳,準備捲土重來的一天。
北宋徽宗時,掌握實際政權,並且帶領北宋走向滅亡的是蔡京和童貫。蔡京其實沒有什麼政治信念,他是中國古代標準的政客。為了權勢、地位,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當舊法派掌權時,他靠向舊法派,當新法派掌權時,他又靠向新法派。因此他最後被調到杭州的閒職。童貫是宦官。當時徽宗命令童貫去杭州蒐集書畫骨董,蔡京便趁機賄賂童貫,讓他重回朝廷。蔡京知道徽宗喜愛藝術,便盡量投其所好,博得徽宗的歡心而坐上宰相的位置。
徽宗朝初期,新法發生功能,國庫充實,是北宋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徽宗雖然是一個極端無能的天子,卻是一流的文人,尤其書法寫得極好,他的「瘦金體」毛筆字,有帝王之風,影響後代書法極深。他也很會畫花鳥風月,留下許多名畫給後代人。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他的「瘦金體」毛筆字與畫,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網看看。
徽宗還建立書畫學校,提高畫院畫家的待遇,振興美術。徽宗的興趣不久轉移到奢侈宮殿的營造與美麗花園的設計。蔡京為了博取徽宗的歡心,在江南的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為徽宗蒐集天下的珍花奇木。並且利用大運河搬運到首都。在搬運的過程,如果碰上阻礙物,無論是墳墓或民屋,一律剷除。而且搬運工人是由沿途民家的壯丁強迫徵收,給人民帶來很大困擾。
就在徽宗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不顧人民困苦時,遼國的東北方興起一個比遼國更強大的金朝。金朝一開始臣服於遼國,1114年,金朝完顏阿骨打對遼國反叛,1115年,樹立金國,自立為皇帝。是為金太祖。遼國天祚帝率70萬大軍親征,卻慘敗。
北宋朝廷聽到金國大敗遼國的消息,非常興奮,許多大臣建議聯合金國,挾擊遼國,以奪回燕雲十六州。平常沉迷於遊樂,不問政事的徽宗,這時也興致勃勃起來。1118年,徽宗派遣馬政到金國傳達宋的意圖。金國接受了這個提議,也提出了條件:宋必須將以往提供給遼國的歲幣轉而提供給金國,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歸宋,但長城以北的土地歸金國。
金軍果然擊敗遼軍,本來按照聯盟約定,宋也應該出兵才對,但是這時,江南發生方臘叛亂,童貫率領的15萬大軍必須前往江南平亂,根本無法北上。當宋軍好不容易平定方臘叛亂,童貫準備率軍北上時,金軍已經幾乎征服遼國全域。當宋軍抵達遼境,與遼軍的殘兵敗將一戰,居然被遼軍打垮。很明顯,金軍比遼軍強,遼軍又遠勝過宋軍。宋軍敬陪末座!童貫害怕被追究戰敗的責任,便偷偷地向金太祖求援。金太祖立刻派兵南下,攻下遼國的燕京。按照宋與金的盟約,燕京應該歸還給宋,金太祖也有這個意思。可是不但金的文武百官反對,就是燕京城內的漢人也反對將燕京交還給宋,他們希望金國統治燕京。因為一旦燕京交還給宋,燕京城內的漢人就會淪落為二等公民,被宋人輕蔑。反之,如果新興的金國統治燕京,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可見,有時當「漢奸」不一定有錯!逼迫人民當「漢奸」的政府才應該覺得羞恥!就如同二次大戰後,有些台灣人懷念日本人的統治,國民黨政府也應該覺得羞恥!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