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3)
佛像的出現是在西元一世紀或二世紀初。在此之前,製作佛像是禁忌。因為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的偉大無法用「像」來表達。因此,長期以來,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供納佛舍利的塔。
當時印度一般佛教徒相信行善和對窮人或出家者布施可以積功德,建築僧院和佛塔也可以積功德。尤其後者積的功德更多。積的功德越多,來世就能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不僅在家信徒如此,比丘也努力積功德。各佛塔邊的石板、圍牆和欄杆上,以及寺院中的一根柱、一根樑上,常見到捐贈者的姓名。他們都是想死後轉生到更好的世界。真是功利!
佛教與耆那教在七、八世紀時開始衰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它們越來越「印度化」。西元前二世紀以後,印度流行bhakti信仰,對佛教造成很大的影響。所謂bhakti信仰,就是捨棄一切自我,完全歸依神,完全信愛神。這樣就可獲得救贖。這種信仰起源於北印度,逐漸普及到全印度。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佛教也進入密宗時期。玄奘在七世紀中期到印度時,他在學的拿蘭達大學還沒有「密教化」。可是只不過經過四十多年,到了七世紀下半期,義淨三藏到拿蘭達大學時,拿蘭達大學已經成為密教的大本營。
在佛教中,死後升天與「悟道」完全不同,也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可是在古代印度,甚至對比丘而言,「升天」是生活的重要目的。靈魂隨著「業」,輪迴、再生,也與佛教的教理不合,可是佛教徒卻對此深信不疑。
佛教長久處於印度社會中,久而久之,印度的許多民間信仰就進入佛教。後來當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中國和日本時,同樣也會吸收當地的許多民間信仰,而改變了佛教的原來面貌。
根據印度傳說,有一個國家,由於長久不下雨,收成極差,人民饑餓。調查原因後,發現國王前世信教不虔誠。國王便趕緊宴請比丘們,布施,清洗佛像。之後,國王的「惡業」消除,天便開始下雨。
可是對受饑餓之苦的人民來說,國王個人前世信教不虔誠,卻連累到自己。這違背了「自做自受」的天理。
然而,在佛教教理中,一個人的「惡業」的確有可能連累到他人。例如日本在鎌倉時代的僧人「無住」就認為︰「惡人即使享受榮華富貴,子孫也不會長久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是積惡的餘殃。」而「善人即使遭遇災難,子孫必定蒙福。這是積善的餘慶。」換言之,先祖的行為會影響到後世的子孫。
原始佛典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有一位極惡之徒安格力馬拉。他殺了人,還將對方的手指割下作戒指。後來釋迦牟尼感化他,讓他成為比丘。旁人雖然仍舊責難他過去的惡行,但是他努力修行,最後終於悟道。這個故事顯示佛教對人過去的惡行,仍會包容,只要當事人真心悔改。
後世的佛教徒與其重視佛理,還寧願重視外形.例如他們相信如果禮拜釋迦牟尼的舍利、遺髮或指甲,就會獲得現世的利益。或者在竹竿的前頭掛釋迦牟尼穿過的衣服,在街上行走,一邊唸「釋迦牟尼」,這樣病便可痊癒。
佛教反對印度的「種姓制度」。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難陀,毫不介意地從一位賤民少女的手中,接受水桶喝水。這充分表示佛教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釋迦牟尼悟道後,回故鄉傳教。當時有5百位釋迦族青年出家。其中有一位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比較下層的理髮師烏巴里領先出家。第二天,貴族青年們要出家時,釋迦牟尼便要他們向教團的前輩烏巴里行禮致敬。這也充分表示釋迦牟尼對「種姓制度」的態度。
即使如此,印度的「種姓制度」卻根深柢固,很難打破。佛教畢竟只是宗教運動,而不是社會運動。
佛教逐漸「印度化」之後,便喪失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佛教教團內部有人開始反省,於是產生大乘佛教。他們想要回到釋迦牟尼的原點,重視實踐、重視利他。這種實踐利他行為的人,被稱為「菩薩」。「菩薩」原本是指釋迦牟尼的前生,大乘佛教給了這句話新的意義。本來只是指釋迦牟尼一人,現在變成認何人只要決定修行,都可成為「菩薩」。
大乘佛教強調「空」。「空」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任何事都「無常」,所以「空」。另一個是任何事都空,所以不應執著。
不過,大乘佛教從初期開始,就發展出各種佛與各種菩薩,有神論的傾向很明顯。
佛教本來是無神論,釋迦牟尼只重視過倫理、心安的生活,並不主張禮拜任何對象。可是,釋迦牟尼去世後,佛教徒基於追念釋迦牟尼之情,並且為了求功德與獲得現世利益,開始禮拜種種對象。從佛塔、佛像,到鬼靈、樹神,甚至吸收印度教的種種鬼神與儀式。這絕大部份是信徒個人的行為,教團雖然不鼓勵,但也沒禁止,等於是默認。佛教越來越向印度教靠近。在印度社會中,伊斯蘭有自己的獨自性與特異性,佛教卻沒有!佛教已經「印度教化」,佛教幾乎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一個派別。釋迦牟尼後來甚至成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真是不倫不類!
西元六世紀時,出現密教。密教以大日如(宇宙的真理)來為教主。修行者的身、口、意(這稱為三密)必須和大日如來的身、口、意一致,才能成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修行者必須手結印,接受灌頂,集中精神,與佛成為一體。這叫「加持」。
密教成立之後,大乘佛教幾乎完全「密教化」。密教期時,印度密教於七世紀傳到西藏。
八世紀時,伊斯蘭勢力入侵西北印度。十一世紀時,又入侵北印度與中印度。伊斯蘭教是不寬容的宗教,而且厭惡偶像。所以他們到了印度之後,便大肆破壞佛像,把佛像的頭砍掉。各地的寺院也被破壞,僧人被殺。伊斯蘭教的入侵,無庸置疑,是北印度佛教衰退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應該是佛教的「印度化」。佛教自己放棄了自己!佛教既然那麼像印度教,民眾為什麼需要佛教呢?直接信仰印度教不是更乾脆嗎?
西元前三世紀時,佛教傳到錫蘭島。後來,印度的王室將釋迦牟尼的左犬齒,也就是所謂的「佛齒」送給錫蘭島。錫蘭王恭恭敬敬迎接,之後,「佛齒」便成為錫蘭王位的象徵。王族常因想擁有「佛齒」而爭鬥,這是佛教世俗化的一個典型。
錫蘭王摩格拉那一世(在位495-512)時,印度還送佛髮、佛骨等聖遺物給錫蘭島。錫蘭王小心地把這些聖遺物裝到一個鑲有金銀寶石的盒子中。
西印度出身的金剛智(671-741)將密教傳給錫蘭島。之後,金剛智還赴中國,密教傳給中國。佛教的「印度教化」,也感染到錫蘭島。錫蘭島上的印度教寺廟一座座蓋起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