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4)
荷蘭人支配錫蘭島約一個世紀半,1796年,英軍登陸錫蘭島,荷蘭徹出,錫蘭島開始變成英國的殖民地。1815年,英國與錫蘭島的王室簽訂恰迪條約。根據這個條約,錫蘭島王室的領土全部成為英國王室的領土。持續2300年的錫蘭島王室的王統至此落幕。不過這個條約中也有一條是︰「保護和不可侵犯佛教」。因此一開始,英國人表現出親佛教的姿態。可是逐漸地,英國人的姿態轉變成以基督教為優先。1853年以後,英國人開始限制佛教的活動,還強迫錫蘭人改信基督教。英國人規定沒有接受洗禮的錫蘭人不准結婚。因此許多佛教徒只好口是心非地成為基督徒。
之後,在1866年、1871年、1873年發生基督徒與佛教徒的教義論爭,論點包括12緣起、靈魂與神的全知等,結果佛教徒得到勝利。起碼錫蘭人如此相信而盛大慶祝。這個事件讓錫蘭的佛教打了一劑強心針。
1948年,錫蘭獨立,並且改國名為「斯里蘭卡」。長達133年的英國殖民地統治至此畫下句點。斯里蘭卡從此恢復佛教國家,並且以率領世界佛教的角色自居。斯里蘭卡於1956年釋迦牟尼誕生2500年紀念時,以全國之力,舉行長達一年的盛大慶典。讓世界其他佛教國家不得不承認斯里蘭卡是佛教的殿堂。
斯里蘭卡的憲法雖然標榜斯里蘭卡是「世俗國家」,可是在第二章第九節卻明言:「給予佛教最優先地位,保護、培育佛教是國家的義務。」由此可見,佛教可說是斯里蘭卡的「準國教」。事實上,斯里蘭卡政府支付佛教的宗教補助款是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加起來的四倍以上!
印度與東南亞的接觸大概始於西元前一、二世紀左右。佛教與印度教也跟著其他印度文化傳入東南亞。大乘佛教與密教當然也傳入東南亞。
緬甸在阿諾雅達王(在位1044–1077)時統一全緬甸。後來經過三次英緬戰爭,英國統治緬甸。緬甸的佛教開始進入受難時代。不過寒冬過去,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聯邦共和國成立。緬甸政府雖然承認信仰的自由,可是在憲法裡明定佛教的優越性。緬甸的宗教人口中,佛教徒佔百分之84。光是這個數字就可以知道佛教在緬甸的優越性,不須憲法明定。
不過,緬甸的佛教並不是純粹的佛教,它還混合了當地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包括信仰山、川、森林、池、土地等精靈以及人的死靈。佛教徒一邊信佛,一邊拜這些精靈與死靈,而不覺得矛盾。
高棉本來存在著印度教、大乘佛教、原始的祖先崇拜以及王權等信仰。
9世紀時,高棉國王傑巴魯曼二世宣稱他是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的化身,釋迦牟尼與印度神為了救贖民眾,才選他出生現世。真是荒唐無稽!1181年,傑巴魯曼七世即位後,深深皈依觀音菩薩,並且宣稱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我覺得高棉這些國王頭腦應該有問題。
14、15世紀時,遭泰國入侵,泰國的佛教便傳入高棉。
泰國的泰族原本住在中國的華南一帶,後來可能由於漢族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便逐漸向南遷移,經過雲南、貴州,到中南半島。13世紀時,泰族受元朝的壓迫,繼續南遷。1238年,泰族首次成立自己的王朝。
泰國的佛教是由錫蘭傳來。泰王坦馬拉查一世(在位1347–1368)時,自己短期出家。從此以後,短期出家就成為泰國佛教的一大特色。之後,在泰國,佛教雖無國教之名,卻有國教之實。佛教徒佔泰國總人口的百分之95。
印尼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伊斯蘭教似乎深入社會,事實上,這只是表象。在伊斯蘭教還沒傳到印尼之前,印度文化已經傳到印尼,而且根深柢固。當然傳到印尼的印度文化中,也包括佛教。
印度人安貝多卡耳(Ambedkar 1893–1957)是不可觸民。他的父祖因為以搬運、處理死牛為業,被一般印度人認為很骯髒,而住在村外的特別居住區。他們一家不准進入印度教寺院,也不准使用公共水井(怕被污染)。
有一次,安貝多卡耳進入一家理髮店想剪髮,但是那位理髮師知道他是不可觸民後,便拒絕幫他剪髮,並且輕蔑地說他寧願幫水牛剪毛。安貝多卡耳進入中學後,某位教師從不碰觸安貝多卡耳的筆記本,上課時,也從不叫安貝多卡耳朗讀課文或問他問題。因為那位教師認為安貝多卡耳一張嘴說話,便會污染教室的空氣。
不過,安貝多卡耳很用功,成績一直很好。1912年,21歲時,他獲得文學士。翌年,1913年,安貝多卡耳以不可觸民的身份,史無前例地得到留學外國的機會。他首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接著在英國倫敦經濟政治科學研究所深造。最後拿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26歲的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在公家機構服務。但是那個公家機構對不可觸民的歧視依舊很嚴重。同事們謠傳他是癩病患者,而遠離他。他的屬下要將公文交給他時,甚至不直接交到他手裡,而是丟在他的辦公桌上,深怕安貝多卡耳身上的「骯髒」會經由公文傳到自己身上。
1920年,安貝多卡耳29歲時,再度到英國讀書,直到32歲。並且獲得律師執照。安貝多卡耳回印度後,一方面開業做律師,一方面參加不可觸民解放運動。他領導民眾示威遊行,在不准不可觸民進入的寺院門口靜坐抗議。他強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
安貝多卡耳逐漸懷疑身處印度教內,是否真的能提升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是否應該乾脆捨棄印度教,改信其他願意把不可觸民當人看的宗教?事實上,他勸好幾位不可觸民改信伊斯蘭教。
1931年,40歲的安貝多卡耳首次與印度聖雄甘地見面,雙方的意見不合。甘地認為應該先求印度的團結,然後再設法提高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安貝多卡耳則認為只要待在印度這個社會中,不可觸民的社會地位就不可能提升。就像印度的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一樣,不可觸民也應該形成自己的共同體社會。安貝多卡耳認為甘地所推動的「向上運動」雖然有利於印度,但是不見得有利於不可觸民。他甚至說︰「印度只要維持種姓制度的傳統,就不是我們的國家!」
1935年,安貝多卡耳在一個不可觸民的集會上說︰「至今,我們進行許多示威遊行、靜坐抗議等活動,可是都沒效果。現在是我們下決斷的時候。我們因為生活在印度社會,所以受歧視,所以被剝奪人的權利。我們應該改信其他願意平等對待我們,願意把我們當人看的宗教。讓我們和印度一刀兩斷!我雖然生為印度人,可是不願意死為印度人!」
他的這番話獲得熱烈迴響。基督教、錫克教徒與伊斯蘭教的代表都打電報來表示支持。
這個時期,安貝多卡耳似乎考慮改信錫克教。理由是︰「錫克教是印度產生的宗教,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外來宗教。」安貝多卡耳還是重視印度的傳統文化。
安貝多卡耳於1942年擔任印度的勞工部長,1947年又擔任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法務部長。可是,到1950年,安貝多卡耳59歲之前,他不知在何時,由改信錫克教的想法,轉變成改信佛教。他認為佛教擁有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是他認為現代的比丘缺乏教養,奉獻心也不足。安貝多卡耳還認為佛教應該有相當於基督教「聖經」的書籍,他認為這樣的書籍內容應該包括釋迦牟尼的傳記、法句經、記載釋迦牟尼對話的經典,以及關於誕生、結婚、葬儀時,佛教徒的禮儀。
接著,安貝多卡耳在新德里舉辦的佛誕紀念日上,大力稱讚身為「人」的釋迦牟尼,說︰「牧牛神訖里什那被稱為神中之神,基督是神之子,穆罕默德是神最後的使者,只有釋迦牟尼堅持自己是人。」
1953年,安貝多卡耳在孟買的日印文化協會歡迎會上說︰「將來世界大概會在佛教與馬克思主義之間,選擇一條路。現在東方比西方還重要。假如東方不採納佛教,東方將重蹈西方鬥爭的覆轍。1954年,安貝多卡耳在廣播電台或集會時,一有機會,就讚美佛教。」
安貝多卡耳開始寫不可觸民能夠理解的佛教入門書「釋迦牟尼和他的法」。1955年,他宣佈寫完這本書時,他將改信佛教。1956年,安貝多卡耳寫完這本書,並且按照事前約定,公開在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在舉行儀式的一個星期前,就有許多低層的種姓制度者擁向那格普魯鎮。舉行改信儀式當天,有30萬男女出席。儀式結束後,安貝多卡耳說︰「我已經拋棄古老的宗教與不平等的社會,我脫胎換骨了!我已經不相信印度教的任何神,我也不再祭祀祖靈。從今以後,我遵守八正道。」接著,他對大眾說︰「願意和我一樣成為佛教徒的人請站起來!」結果台下的聽眾全體站起來。第二天也有許多不可觸民改信佛教。這次,跟著安貝多卡耳改信佛教的印度人,多達50萬人,他們被稱為「新佛教徒」。
安貝多卡耳並沒有全盤接受釋迦牟尼的教誨。他提出了幾個疑問。第一,釋迦牟尼從四個城門出遊,分別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者,因而決定出家的故事,應該不是事實,而只是傳說。事實應該是當時釋迦族與鄰國為了河川水利的問題爭執不下,釋迦族內部分成主戰派與反戰派。主張反戰的釋迦牟尼論輸主戰派,便出家。這是安貝多卡耳的歷史解釋。
第二,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人生是苦。這樣的看法太悲觀,會失去佛教的魅力。不過,佛教還主張去除人生的苦,帶給人生希望。這點應該為佛教加了一些分。
第三,安貝多卡耳認為佛教主張靈魂負著生前的「業」輪迴轉生。這是婆羅門的教義混入佛教之故。原始的佛教應該沒有這種意義的輪迴之說。他認為人死後,體內的四元素地、水、風、火,回到宇宙,與宇宙的能源重新結合,變成新的四元素,然後再輪迴。如果說現世的狀況是前世「業」的結果,那是將現世貧困的人與受歧視的人的責任,歸罪於他們自己前世的「業」。這是錯誤的。「善因善果」與「惡因惡果」,只能適用於現世。這樣社會的道德與秩序才能成立。(否則惡人無惡報,大家會說因為那人前世積了許多功德之故。)第四,安貝多卡耳認為比丘只是想成就自己的理想,這是利己主義。安貝多卡耳主張比丘應該為人類奉獻,在社會工作。佛教的比丘不應該成為隱遁者,他們應該和基督教的傳教士一樣,成為社會活動家。
新佛教徒雖然誕生了,但是他們擁有不少問題。例如,他們除了禮拜釋迦牟尼的肖像之外,還禮拜安貝多卡耳的肖像。當初佛教徒將釋迦牟尼神格化,是一大錯誤,如今,新佛教徒又重蹈覆轍,將安貝多卡耳神格化。或許對愚夫愚婦而言,信仰宗教就是要崇拜偶像。
新佛教徒雖然成為佛教徒,可是他們的不可觸性並沒因此而消失,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沒因此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處於貧困狀態,他們的環境處於不乾淨狀態,這都是事實。究竟他們是因為不乾淨,才讓人產生「不可觸」的觀念,還是因為人們對他們有「不可觸」的偏見,才逼迫他們無法在正常社會生存,不得不過著貧困而不乾淨的生活?這可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古代印度的佛教因為反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而終究在印度消聲匿跡。現在印度誕生了新佛教,希望它在不喪失佛教本質的前提下,有光明燦爛的未來!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6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