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西洋哲學故事(7)

西洋哲學故事(7
我們不要過份譴責會堂的領袖,因為他們當時的環境的確很困難。他們何嘗不知寬恕之道,他們在西班牙的時候,曾被異教裁判所無理欺侮,所受的苦難已經沉痛,他們當然不希望再用這種苦難來制裁他人。可是他們寄居荷蘭,荷蘭人的仗義行為,很使他們感恩,如今斯賓諾莎的學說,不僅危害猶太教,也將傷害到荷蘭人的基督教教義,這在長老們的心中深感不安。
斯賓諾莎恍然大悟,在這狹小的世界內,本來就沒有哲學家的地位,哲學家如果要研究哲學,應該逃出這世界,找一個隱密的地方。於是他逃到靠近阿姆斯特丹的郊區。他的生活雖然很清苦,但在清苦之中,卻自得其樂。他對服裝完全不講究,比一般平民還不如。有一次,一個著名的議員去拜訪他,他正穿著一件骯髒的睡衣,議員見了,便送他一件新衣,但斯賓諾莎拒絕接受,說華麗的外衣絕不能提高人的價值。
1673年,斯賓諾莎被聘為海德堡大學的哲學講師,校方負責人告訴他︰「我們給你最完全的哲學自由,因為國君相信你雖然有絕對的自由,但不至於懷疑國教,而給國教難堪。」斯賓諾莎的回答很能代表他的個性,他說︰「親愛的先生,我不明白究竟在什麼程度之內,這個自由權可以適用?究竟國教的範圍如何界限?這幾點我完全不明白,所以不能受邀請。親愛的先生,我對於物質的享受已經很滿足,不願在現狀之外再有企求,我愛好恬靜,參加任何公共事業,反而使恬靜生活遭受破壞,我決定不從事任何公共事業。」
斯賓諾莎有遺傳性的肺病,加上他的職業是磨透鏡,灰塵瀰漫,而且他的住宅狹小,只有加速肺病的惡化,一年又一年,他的呼吸越來越困難,1677年,斯賓諾莎終於去世,享年才44歲!
斯賓諾莎並不承認耶穌的神性,但是他認為在凡人當中,耶穌應該居第一位。他說︰「耶穌的智慧最與永恆的智慧相近。」又說︰「耶穌降世,不只來教導猶太人,並且來教導全人類。」
斯賓諾莎認為知識就是能力、就是自由。人生唯一的快樂,就是要追求知識
斯賓諾莎認為自然、本質以及神三種都是名異而實同的存在
斯賓諾莎認為倫理學的思想不外三大系統。第一個系統可用釋迦牟尼和耶穌作代表,他們注重女性的道德,承認人的價值絕對均等,凡是善的行為都得盡力去做。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能夠互相關愛。他們在政治上絕對重視民主主義。第二個系統可用麥基亞維里和尼采作代表,他們注重男性的道德,承認人的才能生來就不平等,凡是戰鬥、征服、統轄的行為都得盡力去做。權力勝過一切,權力就是道德。他們在政治上主張貴族政治。第三派思想可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一班人作代表,他們既不主張女性的道德,也不主張剛性的道德,他們認為有時候,博愛的力量勝過權力,又有時候,權力的作用勝過博愛。他們極端重視智慧,認為智慧就是道德。在政治上,他們主張貴族政治與民主主義應融於一體。
斯賓諾莎的特點,在於能融會各說,並集其大成。這三派學說到他手裡,截長補短,折衷而行,自成一個系統。規模偉大,內容和諧,實為近代哲學界最偉大的成就。
斯賓諾莎認為行為的目標就是快樂。他並不要求為了他人的好處而犧牲自己的利益。斯賓諾莎認為自我主義是生存的本能。他的倫理學並不建築在博愛主義與人性本善的基礎上,但是也不建築在私利與人性本惡的基礎上;他主張合理的自我主義。斯賓諾莎認為使人懦弱的倫理系統,沒有什麼價值。道德的基礎,在於能保持個人的生存,凡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人,他的快樂才是無窮。
正如尼采一樣,斯賓諾莎看不起人類的謙遜。它如果不是野心家的偽裝,就是奴才的懦弱。因此自責與其說是德性,倒不如說是一種缺陷。他說︰「人在懺悔時是雙重的不幸和加倍的脆弱。」不過他也說︰「最看不起自己的人最接近傲慢。」斯賓諾莎雖然非難謙遜,卻又欽佩中庸之道,反對沒有真才實蹟的自負。斯賓諾莎說︰「智慧是道德的首要基礎,也是道德的唯一基礎。」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並不是亞里斯多德貴族式的英雄,更不是目空一切的尼采式超人,而是和平鎮靜,善與人相處的聰明人。
斯賓諾莎認為各種教育,都要用定命論的假設作為前提。定命論使我們不要去輕蔑或仇恨什麼人,定命論使我們堅強得以不怨、無喜的心情去承受命運的遞變。當知一切事物,都順著神的命令而行,又何必高興或悲哀呢?
斯賓諾莎理想中的教育,應該是希臘式的高等教育,並沒有確定的機關,又沒有公共的學校,只有自由的個人——哲人派學者,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所到之處,就召集青年相聚講學,既不受公家干擾,又不受私人操縱,一切都是自由的。
斯賓諾莎認為民主政治是最合理的政治方式,但是民主政治也有缺陷,施行既久,平庸的人必定佔據權位。數目不能產生智慧,只靠數目,淺陋諂媚之士必得勝利。常變的群眾心理,崇尚感情,不講理性,常使賢人絕望。民主政治最大的問題在於提拔賢能。
第五章  伏爾泰(1694-1778)與法國啟蒙運動
不討人喜歡、醜陋、誇大、鹵莽、放肆,有時候甚至不誠實——所有當代法國常見的缺點,伏爾泰一應俱全。可是這個伏爾泰後來變得非常和藹,非常能體恤人,慷慨解囊救濟需要的人而毫不做作。他的著作共有99卷,每一頁都充滿光輝的精神,而他的題材又無所不包,他那99卷的著作,就像一部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
所有伏爾泰對於宗教與迷信所打的勝仗,在他的時代中當然非常重要,但因為勝利得太徹底了,一切問題都已完全解決,用不著我們去努力,所以我們會感覺一切皆索然無味。
伏爾泰是一個最能勤謹耐勞的人,他說︰「不工作和死亡一樣。」又說︰「除了懶惰者之外,一切的人都是善良的。」又說︰「工作是最有效的娛樂。」還說︰「假如你不願自殺,那麼你最好找點事做。」雨果曾經說︰「只要呼喚伏爾泰的名字,就可以把18世紀的特性完全招引出來。」義大利有一個文藝復興,日爾曼有一個宗教改革,而法蘭西則有一個伏爾泰。他抨擊宗教上的迷信,以及一切腐化的事情,比起路德、加爾文這批人所做的更為激烈,更為徹底。所以法國作家拉馬丁(Lamartine17901869)說︰「假如我們以人的成就來評判一個人,那麼毫無疑問的,伏爾泰必定是近世歐洲最偉大的人物。」
他的每一本書與每一篇文章都曾被國家與教會嚴厲取締過,可是他堅持他的真理,勇往直前,所以到了最後,皇帝、教宗與諸侯,都贈送禮物給他。
(待續)
理州上  20128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