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神話(3)
西元前33年,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前往漢朝
首都長安,為了要迎接即將成為妻子的王昭
君。呼韓邪單于曾經因為匈奴的內亂而被驅
逐。對於這種敗者,當然不適合將皇室公主
嫁給他,因此就從眾多宮女中選出一位王昭
君。中國根據對方的身分與實力而贈予不同
地位的女性。
前往草原的王昭君生了一個男孩。呼韓邪單
于於西元前31年去世。王昭君與新單于再婚,
生了二個女孩。王昭君的新丈夫是呼韓邪單
于和其他妻子間生的兒子。所以王昭君是與
自己的非親生兒子結婚。這種與「非親生兒
子」結婚是內陸亞洲遊牧民族社會婚姻的一
種形式。
王昭君前往蒙古高原後經過約300年的西
晉時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將王昭君描寫成非
常可憐、悲劇性的女子。王昭君抱著琵琶,
一邊哭泣,被「野蠻人」帶走。琵琶是
起源於內陸亞洲的樂器,於3世紀時傳到
中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想像王昭君抱著遊牧
民族的樂器,嫁到異境。現在在內蒙古自治
區呼和浩特市內的「昭君飯店」內就有一幅
大型浮雕。刻畫的就是王昭君抱著琵琶,以
及歡迎王昭君抵達的匈奴女性。
這個中國人空想的「王昭君故事」傳到日本,
日本人寫出憑弔王昭君的漢詩與謠曲。例如,
在金春流的能,演出的「昭君」,大致內容
如下:
往昔中國漢朝的皇帝為了與胡國的和平,在
3000位宮女之中,選出王昭君送給胡王
呼韓邪單于。昭君年老的父親白桃與母親
王母為此而非常悲傷。鄰居很同情,就去慰
問老夫婦。老夫婦正在一棵柳樹下清掃。父
親白桃說:我的女兒昭君前往胡國時種了這
棵柳樹,並且說:「如果我在胡國死亡,
這棵柳樹就會枯萎!」
父親白桃接著嘆氣地說:「現在這棵柳樹已
經日漸枯萎了!」然後,父親白桃想起傳說
看著鏡子會在鏡中出現思念的人,父親白桃
就看著鏡子,哭泣伏倒在鏡前。
然而,這種「悲劇性的女子」故事與史實
大不相同。一般而言,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
社會,女性的地位很高,能夠管理家中財產。
尤其是單于的妻子住在自己的天幕式宮殿,
也能夠參與政治。因此丈夫死後,由丈夫
的兄弟或丈夫其他妻子生的兒子來娶這位
女性。這是為了保護這位女性,並且防止
家中財產或政治權力外流。嫁到蒙古高原的
王昭君就是受到這種婚姻制度的保護。
今天,認為匈奴是蒙古人祖先的中國人,
要恢復王昭君的名譽,將王昭君視為民族
團結的象徵。中國人認為王昭君偉大的地方
是,能夠忍受「野蠻的婚姻制度」,使中國
人與蒙古人之間維持和平友善的關係。
中國人將中國比擬成柔弱的女性(犧牲者),
將匈奴比擬成強壯的男性(加害者)。可以
說中國人藉由將自己女性化,假裝自己是被
害者,來掩飾自己是加害者的事實。
那麼,為何2000年前的王昭君復活過來,
並且將蒙古與王昭君牽連在一起,目的何在?
(待續)
2018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