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5)
君士坦丁大帝原本就不在乎教義問題,尼西亞宗教會議結束後,他受到阿里烏斯派的影響,立刻改變態度,恢復阿里烏斯派的聖職者職位。兩年後,327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開第二次尼西亞宗教會議,決定阿里烏斯派的信條,將阿塔納修斯逐出教會。
如果說君士坦丁大帝的反反覆覆引起基督教會的混亂,那麼他的兒子Constantius二世(在位337–361)的介入與獎勵論爭,更使基督教會亂成一團。
由於Constantius二世太過頻繁召開宗教會議,讓基督教的聖職者們疲於奔命。而且會議中,中傷、賄賂,甚至殺人,各種卑鄙的手段橫行。會議的目的已經不是信仰的問題,而是黨派之爭。
355年,在選羅馬司教時,Constantius二世強硬命令阿里烏斯派的菲利克斯就任。阿里烏斯派與阿塔納修斯為了這事,大打出手,3千人被殺傷。在菲利克斯司教下,正統派的基督徒因為不願吃聖餅(象徵耶穌的肉),以示抗議,被人用木片強迫撬開嘴巴,塞進聖餅。阿里烏斯派還拷打正統派的婦女基督徒,強迫她們重新洗禮。皇帝尤里安(Julianus 在位361–363)之所以想恢復異教,應該與基督教的內鬥醜態不無關係。他的政策,簡單地說,就是回到米蘭敕令時的狀態。米蘭敕令並沒有將基督教列為國家的宗教,並沒有排斥基督教以外的宗教。
於是,皇帝尤里安剝奪已經賦予基督教聖職者的一切法律特權,不承認教會裁判權,下令聖職者和一般人民一樣要繳稅。
不過,皇帝尤里安並沒有煽動異教徒,或強迫基督徒捨棄自己的信仰。他認為狂人要怎麼禮拜,就應該任由他們去禮拜。他認為將瀆神者強迫拉到祭壇,只是污染了神聖的地方。
尼西亞宗教會議雖然認定耶穌擁有神性,可是又引發一個問題︰「聖靈是什麼?」基督徒認為基督耶穌離開世間後,仍以聖靈的方式留在基督徒心中。那麼,聖靈擁有神性嗎?如果聖靈也擁有神性,那麼,基督教就成為多神教了!馬其頓學派的神學者之所以一方面承認基督耶穌擁有神性,另一方面否認聖靈擁有神性,便是要努力守住「一神教」這條防線。
為了解決這個紛爭,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位379–395)於381年召開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在這個會議中,確定了聖靈擁有神性,而且神同時擁有父、子與聖靈三個位格。一般,X=3X的話,X必須是0才行。但X的性格具有神秘性,只有透過信仰才能理解。這就是「三位一體論」。
可是由於太過集中心思於基督耶穌的神性之故,當然,同質論的前提︰「基督耶穌也是人。」會被問,接著會問︰「基督耶穌究竟是神性還是人性?」
尼西亞宗教會議之後,出現強調基督耶穌為神性的聖職者。聶斯托里教派(Nestorius 中國人稱為景教)則主張基督耶穌為人性。這派稱瑪利亞為「基督耶穌之母」,而不稱「神之母」。431年的宗教會議雖然否認聶斯托里教派的主張,卻出現基督耶穌單性論。449年的宗教會議承認了基督耶穌單性論。為了給這個問題下最後結論,皇帝馬爾其努斯(在位450–457)召開宗教會議。這個宗教會議從頭到尾吵吵鬧鬧。最後宣佈︰基督耶穌是真神,也是真人,如果祂是神性時,便與父同質,如果祂是人性時,便與我們人同質。
「單性論」者反對這種「雙性論」的說法,便從正統教會出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 在位527–565)雖然想讓雙方和解,卻徒勞無功。今日埃及仍存在克普特教會,敘利亞也存在雅各派教會,以及亞美尼亞教會,就是當時分離運動後的延續。
統一羅馬帝國的皇帝Theodosiusu一世(在位379–395)於392年下令禁止對異教的祭禮供奉祭品。自從米蘭寬容令之後,基督教雖然被公認其合法地位,但是羅馬帝國的正式宗教仍然是異教。如今,皇帝Theodosiusu一世居然下令排斥異教,這真是一大轉變!由於這項敕令,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國教。
在這個異教禁壓令之後,元老院於384年決議製作勝利女神維多利亞的祭壇。可是,皇帝Theodosiusu一世不同意。之後,在394年,舉行奧林匹斯山12神的祭禮時,皇帝Theodosiusu一世下令沒收神殿的財產。這都顯示他禁壓異教的堅決態度。
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時,異教反而變成被迫害的對象。異教文書被燒燬,異教最後的據點,也就是雅典的柏拉圖學園於529年被封閉。
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方面迫害異教,一方面宣佈國家必須監督、規制基督教會。於是,基督教會從儀式到規律,各種細節,都在羅馬帝國的指導與監督下。基督教會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機構。君士坦丁大帝時,就已經出現的「皇帝教宗主義」,現在更加固定。
在西方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威並非無條件。初期基督教教父Tertullianus(160–225)在他的著作中就如此寫道︰「所有的世俗權力與權威不但與神無緣,而且與神敵對。國家屬於俗界,代表俗界。俗界雖然是神的創造物,卻是惡魔的舞台!」
在西方羅馬帝國,司教靠著神的權威,擁有教導皇帝的權能。因此,基督教會不可能服從羅馬帝國。如果皇帝強迫基督教會服從,教會必須抵抗。
360年,在君士坦丁堡御前會議中,阿里烏斯派提出統一信條。一些司教反對。皇帝Constantius二世便將這些司教全部罷免。結果,卡拉利斯的司教大罵Constantius二世為「反基督的先驅者」、「偶像崇拜者」、「禽獸」、「瀆神者」和「背教者」。
米蘭司教Ambrosius(340–397)說︰「皇帝包含在教會之中,不是在教會之上!」這個教權優於帝權的主張後來就演變成「教宗皇帝主義」。
在西方羅馬帝國,一直到476年,皇帝Romulus Augustuius(在位475–476)被日耳曼的傭兵隊長廢位為止,存在著12位皇帝。但是西方這12位皇帝,與東方羅馬帝國的歷任皇帝相比,都很拙劣。因此,基督教會接二連三提出的權力要求,這些皇帝便再三退讓。此外,自從皇帝Diocletianus(在位284–305)採取四分統治制起,西方的皇帝便離開羅馬,移到米蘭。本來皇帝就沒什麼威信,現在由於不在羅馬,更無法監督羅馬的司教。於是,帝權越來越衰弱,教會越來越獨立。這是東方羅馬帝國無法想像的情況。
後來,當「永遠之都」羅馬落入蠻族之手時,仍舊在羅馬維繫世界帝國理念的只有基督教會。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基督教會無論在理念上,或實際上,都已經擺脫羅馬帝國的從屬。並且反過來,代替羅馬帝國行使政權。
耶穌的首席弟子彼得是否在羅馬殉教,很難證明。不過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傳說。羅馬教會就利用這樣的傳說,主張︰「彼得以第一代羅馬司教的身份,在羅馬殉教。」而且「馬太福音」第十六章18節有這樣的記載︰「耶穌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不過,耶穌對彼得說的這段話,只見於「馬太福音」,而完全沒有出現在其他三福音。其真實性難免令人懷疑。但是這種懷疑,到了近代才有學者提出。在羅馬帝國時代,大家對「馬太福音」上的記載都深信不疑。因此,「馬太福音」的這段話讓羅馬教會處於絕對優勢。
羅馬教會的司教中,出現了幾位像利奧一世(Leo)和格利高里一世(在位590–604)這樣傑出的人物,也有助於提高羅馬教會的威信。
四世紀末,匈奴從中亞入侵歐洲,連帶也迫使日耳曼民族展開民族大移動。匈奴人入侵北義大利。452年,利奧一世為了挽救羅馬,讓羅馬免於受匈奴人蹂躪,寸鐵未帶地前往會見匈奴首領阿堤拉(Attila 在位434–453),請求阿堤拉徹兵。阿堤拉一邊看著利奧一世的白髮,一邊默默聽利奧一世的勸說。最後竟然真的徹兵。
事實上,這個奇蹟似的故事有一些背景。阿堤拉在前一年,451年,被Aetius(396–454)所率領的羅馬‧日耳曼聯軍打敗。阿堤拉軍隊的戰力大幅減少,加上當時軍隊中蔓延傳染病,以及糧食不足,讓阿堤拉覺得長期待在這裡,風險很大。而且羅馬又願意獻出貢品,便乾脆答應利奧一世徹兵。
不過即使如此,利奧一世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敢精神仍然令人敬佩。
兩人會見後,阿堤拉在新婚的床上突然猝死,羅馬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非常高興,紛紛說︰「這是神的處罰!」「惡魔被神的代理人征服了!」羅馬的威信因而日益高漲。
利奧一世打鐵趁熱,強要皇帝Valentinianus三世(在位425–455)宣佈︰羅馬教會是帝國教會權力的主座,是維繫帝國和平的重要力量。
格利高里一世原本出身於羅馬市屈指可數的名門,擔任過羅馬市長。父親去世後,格利高里一世將他繼承的龐大遺產全部捐出,救濟貧民和建立七所修道院,剩下一所自己的房子也作為Benedictus派的修道院,自己成為修道僧,住在裡面。謙虛、隱遁的格利高里一世,一旦擔任羅馬司教,便基於使徒的責任,像王者一樣,行使政治權力,留下許多功績。可以說,羅馬教會的優越性與教宗權的基礎,都是格利高里一世確立的。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7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