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1)
世界有四大宗教,按照教徒人數多寡排列,依序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與佛教。這篇讀書報告就是我對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歷史的粗淺描述。
基督教中又有三個派別,按照教徒人數多寡排列,依序為︰天主教(基督舊教)、基督教(基督新教)與東方正教。
普通,我們認為西方文化的兩大要素為希臘精神與基督教精神。希臘精神就是在民主政治中產生的自由精神。基督教精神則是「愛」的精神。這麼說來,兩者的差異在於自由精神的有無。這種看法其實不一定正確。因為,希臘人的自由只限於城邦,沒有真正的個人自由。從某個角度看,基督教精神卻有很大的自由。
從蘇格拉底的死亡就可以看出,任何時代,民主政治都蘊藏著陷入「眾愚政治」的危險。一旦有人批評民主政治,他就會被冠上「反民主」的罪名。有人對青年實施新的教育,就會被冠上「迷惑青年」的罪名。究竟希臘那時有沒有言論自由、教育自由?另一方面,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32節寫道︰「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第三章17節寫道︰「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加拉太書」第六章13節寫道︰「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可見基督教時常提到「自由」。因此,希臘精神與基督教精神的差異並不在於自由精神的有無。而且兩者對「自由」的概念並不相同,很難比較。
基督教中被認為獨一無二的處女生子、耶穌復活和聖餐儀式,其實在當時地中海世界廣泛流傳的東方密儀宗教也可見到。古今中外,人們都認為「偉人的出生方式與普通人不同。」不是母親在產前夢見奇怪的夢,就是產生一些異象。所以聖母瑪麗亞以處女之身,因聖靈而懷孕一事,並不是不可思議。因為像耶穌這樣的偉人,如果出生方式與普通人相同,那才奇怪。關於耶穌的處女誕生一事,基督教最古老的文書「保羅的信」中,還有福音書中最早出現的「馬可福音」中,都隻字未提。只有「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有提到。
19世紀的宗教史學派的學者,在比較古代各宗教之後,很高興地發現︰「基督教是這些宗教的混合宗教。」比利時的學者基蒙認為波斯的密特拉斯教(Mithras 又稱太陽神教)與基督教有太多類似的地方,他說︰「如果基督教沒有取得勝利,密特拉斯教可能會支配全世界!」
法國的宗教史學家雷南(Renan 1823–1892)也說︰「如果基督教犯了某種致命的錯誤,而停止擴張,全世界可能會密特拉斯教化!」問題是,既然兩者那麼類似,為什麼基督教成為世界宗教,密特拉斯教卻停留在「過去宗教」呢?
基督教和東方各宗教有類似點,但是只有基督教獲得最後勝利,其秘密可能是在於基督教承繼了猶太教嚴厲的希伯來思想(Hebraism)。
耶穌和蘇格拉底一樣,自己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可是,蘇格拉底的言行,後人可以透過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齊諾風(西元前430–354)和古希臘詩人亞里士多菲尼斯(西元前445–385)的作品中得知。這些記錄蘇格拉底言行的文化人都有一定的公信力。反之,耶穌在猶太人之間的公開活動只有一至三年,而且追隨耶穌的人都是無名者。
耶穌出生於羅馬帝國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西元前63–14)在位時期,30歲左右,在第二代皇帝Tiberius(西元前42–西元後37)在位時期,被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是猶太人。猶太人自西元前587年亡國以來,就一直在東方各強國的統治下茍延殘喘。猶太人多次嘗試獨立,都失敗了。後來猶太人被羅馬帝國統治。西元前37年Herodes(西元前73–西元前4)在羅馬帝國的支持下,統治猶太人。耶穌就是誕生於Herodes的統治期間。據「馬太福音」第二章1至16節所述,Herodes聽說「猶太人的王誕生了」,便下令殺掉所有二歲以下的幼兒。西元前4年,Herodes去世,猶太地方的臨時總督Sabinus 要進入耶路撒冷時,猶太人拿起武器,宣佈獨立,並且要Sabinus離開。羅馬帝國立刻派大軍鎮壓。西元後6年,猶太人的加利利地區又發生叛亂。領導人是「熱心黨」的始祖猶大(Joudas)。耶穌就是在這種紛擾不安的環境中長大,而且是在加利利地區長大。
關於耶穌的生平,能夠信賴的史料可說幾乎沒有。史料的「沉默」或許意味耶穌的活動不太受到羅馬帝國權力者和當時文化人的注意。猶太教的文獻裡,也幾乎沒有提到耶穌。不過猶太人的歷史學家Josephus(37–100)倒是在他的「猶太古代史」中,如此寫道︰「這個時候,如果說他是『人』,不冒犯的話,一位叫耶穌的人誕生了。他是個賢人,也行奇蹟。他是喜愛真理的人的教師。他吸引了許多猶太人和希臘人。他是基督。由於我國(猶太人)中地位崇高的人告發他,Pilatus處罰他釘在十字架上,然而他的信奉者並沒有拋棄他。如預言者預言,三天後,他復活了,出現在他的信奉者面前。」
可是,Josephus是耶穌的敵人,他的書裡不但沒有罵耶穌,反而像基督徒似的讚揚耶穌。因此這本書(起碼有關耶穌的這一段文字)應該是後世基督徒的偽作。
猶太教聖法經傳(Talmud)也有稍微提到耶穌,上面寫道︰「耶穌無視律法,使用魔法治療病人,迷惑以色列。」光是這樣簡單的記載,當然無法了解耶穌的生平。
若是如此,最後我們只好看基督教這邊的史料。基督教這邊的史料中,最早而且最值得信賴的是保羅寫的10封信。可是保羅在意的不是耶穌的生平,而是耶穌的受難與死,對人類的救贖有何意義?保羅認為它的意義就是耶穌身揹負著全人類的罪而死。因此之故,在這10封信當中,找不到任何有血有肉耶穌的記載。我們只好放棄在保羅寫的10封信中了解耶穌的生平。
不得以,我們只好看新約聖經中四福音書的記載。四福音書中,最早的「馬可福音」,其成立的年代大約在西元後65年至75年之間。這是原始基督教教團內部所寫。四福音書有重複的地方,也有差異的地方。而且從現代的我們看來,裡面有許多很難令人相信的奇蹟故事。因此,四福音書也是無法全盤接受的史料。
在18世紀之前,是所謂「因無知而幸福的時代」。西方人相信聖經神聖而絕對,因此對四福音書的記載深信不疑。但是到了19世紀,隨著歷史主義的興起,學者開始研究歷史上的耶穌。
德國學者Reimarus(1694–1768)指出耶穌原來的意圖與弟子們解釋的耶穌的使命感之間有差異。他大膽主張福音書中描述的耶穌,不是真正的耶穌,而是原始基督教教團的信仰「產物」。
另一位德國學者Strauss(1808–1874)則否定福音書中奇蹟故事的真實性。他認為我們可以從福音書中認識「神人耶穌」,但是卻無法從福音書中認識「歷史人物耶穌」。因此之故,Strauss失去了蘇黎世大學的教職。另一位德國學者Bauer(1809–1882)則認為耶穌是基督教教團杜撰出來的虛擬人物,結果他也因此而失去了波昂大學的教職。
其實,任何宗教的創始者多多少少會被後人「神話化」。釋迦牟尼如此,耶穌也不例外。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歷史上曾經存在耶穌這個人物。法國學者Renan(1823–1892)在他的「耶穌傳」(1863)中就認為耶穌是一位偉大的宗教天才。
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並非因為它客觀描述了耶穌的史實,而是基督徒相信耶穌是基督(救世主),並且告白之故。
一般人認為耶穌的教誨是︰超越民族與身份,所有的人都會被神的愛救贖。
不過,超越民族與階級的不同,基於人類同胞主義的愛,在斯多亞學派(stoic 又稱禁慾主義派)的思想中已經被主張,因此這無法顯示耶穌教誨的特異性。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十章5節如此寫道︰「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這裡我們看不到絲毫「超越民族與身份,所有的人都會被神的愛救贖」的跡象。顯然,耶穌有強烈的猶太民族主義。「馬可福音」第十六章16節如此寫道︰「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19節也如此寫道︰「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48節也如此寫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三個福音都在述說向各民族傳教。這應該是反應出後來基督教決定走出猶太本土,向全世界傳教時,編纂福音者的心理。
(待續)
※前天7月2日是我的55歲生日。我沒忘記從70歲生日起我要展開行善計畫。
理州上 2011年7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