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的魅力(2)
在不丹施行現代化的過程中,「近代不丹之父」第3任國王吉米多杰旺楚克(Jigme Dorji Wangchuck)於1972年去世,16歲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即位為第4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對不丹現代化的看法與父親不同,他認為開發固然需要,但是不能犧牲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不丹為了吸引觀光客,開放 不丹有數座7千公尺 級的高山,從來沒有被 開放不丹滯留期間為1個月至2個月,不丹的觀光收入因此大幅增加,高山成為不丹獲得外匯的觀光資源。然而這時碰到一個問題。不丹沒有像尼泊爾那樣專門為不丹政府只好徵調農民擔任 徵調的農民便無法做自己的工作。農民便向國王請願,請願書中如此寫道︰「為了沒有工作的人(指 ),我們無法做自己的工作。」國王立刻下令禁止徵調農民擔任 沒有了 禁止 不丹人自古以來認為雪山神聖,不可冒瀆, 冒瀆行為。因此不丹國會通過永久禁止
不丹的現代化政策以人民的福祉和利益為優先,人民的教育和醫療完全免費。這樣的制度,不僅發展途中國,連先進國家都很難達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每年都會頒獎給全世界的領導人中對環境保護最有貢獻的人。2006年,WWF頒獎給不丹第4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不丹的地勢從海拔100公尺 到7000公尺 ,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種。不丹看到其他發展途中國為了開發,濫砍森林,便當成反面教師。現在不丹的森林面積佔國土的60%以上。不丹的法律規定禁止讓環境惡化或威脅野生動植物生態的工商業活動。第4任國王曾對外國記者說︰「不丹人相信森林、河川、湖泊都有精靈,如果侵害精靈的氣,就會遭到報應。因此應該盡量避免污染湖泊、濫砍森林,甚至大聲呼叫。這不是出自於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迷信相 相信這個而心安,無意識中也達到環境保護的效果。」
不丹有一所叫「奇美.拉勘」的著名佛堂,參拜者絡繹不絕。但是到這所佛堂沒有公路,參拜者都必須徒步前往。有一次,國王打算前往參拜,道路局便想趁這個機會鋪設公路,讓國王可以坐汽車前往。國王聽到了,趕緊下令禁止。當國王前往參拜時,只坐汽車到幹線公路,然後徒步前往佛堂。
不丹的東北方有一個叫「布姆迪林」的地方,一種世界罕見的鶴每年都來這裡過冬。那裡的住民希望鋪設公路,讓生活更方便。國王知道了,便徒步前往「布姆迪林」,和住民直接對話。國王站在國家整體環境的觀點,希望「布姆迪林」能保持現狀,不要鋪設公路。但是國王答應在教育、醫療與通訊各生活領域,「布姆迪林」不會比其他地區落後。結果,住民不再要求鋪設公路。
不丹直到1983年才建設飛機場,直到1999年才有電視播放。不丹由於水資源豐富,水力發電成為不丹的最大產業,因水力發電而獲得的收入,佔國家歲入的4成左右。不丹的全發電量只有15%供國內消費
第4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最大的業績是民主化。不丹於1953年設立國會的時候,規定必須國王同意,國會的決議才有效。換言之,國王擁有否決權。然而,1968年,第3任國王吉米多杰旺楚克卻自己放棄這個否決權。國會成為不丹的最高立法機關。1969年,國王自己又提案︰「國會可以對國王提出不信任案,經3分之2以上通過,國王就必須退位,將王位讓給皇太子。」
面對國王的這種提案,國會猶豫不決。可是經過漫長的審議,最後還是通過。
1973年,國會提案廢除1969年以前的體制。 國王不信任案
國王針對世襲王制,說︰「不管一個人能力如何,只因其出生之故,就成為一國的最高領導人,這種制度絕對不是最好的制度。」
1981年,不丹全國20個縣設立縣發展委員會,開始地方分權化。1991年,全國200個村又設立村發展委員會,將地方分權化推廣到村。在國會議員選舉方面,每個村為1選區(人口少的村,數村合併為1選區)每個選區選出1位國會議員,總共選出120位國會議員。不丹全國的人口約60萬人,因此全國平均從4000人中,選出1位國會議員。這非常接近直接民主制。國王的意圖是想提高人民的參政意識。
1998年,內閣會議召開之前,第4任國王宣布解散內閣會議。內閣會議是由國王擔任主席。3天後,國王聲明放棄身為政府首腦的行政權,將行政權委讓給內閣會議,內閣會議由國會選出來的大臣所組成。國王並且提議國會3分之2贊成,便可罷免國王。
面對這個晴天霹靂的聲明,國會和內閣會議都不知所措。一位大臣向國王請願,希望國王至少能繼續擔任政府首腦。國王對那位大臣說︰「自從我即位以來,你一直最靠近我,可是你居然會說出那種話,顯然你對我多年來努力想達成的目標,一點也不了解,真是悲哀。」
關於罷免國王一事,國會議員請求國王收回提議,但是國王說這項提議是他多年深思熟慮的結果,是對國家有益的提議,因此無法收回。最後國會只好接受國王的提議。
2001年,不丹擬定憲法草案,其中規定不丹在立憲君主制下,基於選舉,成立兩黨制議會。國王65歲退休,但是經過國會4分之3同意,或公民投票過半數通過,便可解除國王職位。這份憲法草案分配給全體人民。但是絕大多數的人民認為這份新憲法沒有必要,他們希望能夠維持王制現況。國王告訴人民,世襲王制的潛在危險性。趁著現在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不丹應該將政治體制移往新憲法、新體制,達到更繁榮、更安全的境界。為了說服人民,國王親自到各縣說明新憲法,並回答人民提出來的問題。
2004年建國紀念日,國王發布新憲法,而且事先沒有任何預告,突然宣布讓位給皇太子。
一位縣長將這個消息告知縣民時,由於內容太令人震驚,縣長一邊朗讀文件,一邊流淚。縣民們聽了也半信半疑,以為自己聽錯了。畢竟國王才49歲。
除了民主化之外,國王的另一個貢獻是國家安全。不丹南部是無人居住的森林地區。19世紀後半,尼泊爾人開始到那裡開墾、居住。一部分尼泊爾人取得不丹的國籍,但是大多數尼泊爾人卻沒有歸化的意願。移居的尼泊爾人越來越多,1980年代,不丹全人口中,尼泊爾人已經佔30%。
不丹有一個前車之鑑,那就是 不丹西方的小國Sikkim。Sikkim和不丹一樣,尼泊爾人也是逐漸移居。後來尼泊爾人的數目超過Sikkim總人口半數時,就演出鳩佔鵲巢的戲碼。最後,Sikkim還於1975年被印度併吞。
由於有這個前車之鑑,不丹於1980年代實施全國人口調查,同時限制、監視新移 移
2006年,英國的萊斯特大學從GNH的觀點,發表「世界幸福地圖」,結果最幸福的國家是丹麥,其次是瑞士,第3是奧地利,不丹是第8名,也是亞洲最幸福的國家。不過,不丹政府於2005年進行民意調查,在問題「你現在幸福嗎?」中,回答「非常幸福」的佔45%,回答「幸福」的佔52%,回答「不太幸福」的佔3%。不丹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可是他們的人民卻大多數覺得自己幸福,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全文完)
理州上 2012年12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