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美國的性與暴力(5)

美國的性與暴力(5
禁止異人種之間的結婚是否違憲?這個問題的解答就要掀開。1958年,住在弗吉尼亞州的白人男性拉賓格與黑人女性秘密結婚被逮捕。弗吉尼亞州的法院判2人有罪,2人便上訴最高法院。1967年,最高法院判決弗吉尼亞州的法律違憲。
白人男性與黑人女性可以結婚,但是在美國更大的禁忌是「白人女性與黑人男性」是否可以結婚?
曾入選美式足球名人堂的辛普森(1947-)於1994年,因涉嫌殺害其白人前妻與另外2名白人男性,而被起訴。這個事件之所以受到社會矚目,不只是辛普森是位知名人物,而且黑人男性的辛普森與白人前妻離婚後,又要求復緣。這個事件不只是夫婦間的糾紛,還與人種有關。社會大眾多半認為辛普森好不容易與白人女性結婚,沒想到妻子卻被其他白人男性搶走,因此萌生殺意。
辛普森花大筆錢聘請一位有名的黑人律師。律師向法官提出一捲錄音帶,證明最初到殺人現場的一位警察,過去曾經有人種歧視的發言。律師主張這場逮捕戲碼是基於「黑人就是兇嫌」的先入為主觀念。結果,陪審團認為辛普森無罪。
美國有2億把手槍存在於民間,大概全美國所有的家庭之中,有一半擁有手槍。美國每年超過3萬人死於槍下。在先進國之中,只有美國是這種情形。
為什麼美國的手槍如此普及?因為在開闢西部時代,新開闢地沒有警察維持治安,人們為了自衛而擁有手槍。只要擁有手槍,體力弱的人也可以擊敗彪形大漢,因此手槍被稱為「平等化裝置」(equalizer),被大眾肯定。自18世紀到現在,美國人認為擁有手槍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法律雖然規定販賣者在賣槍給顧客時,必須調查對方是否有前科,但是在短時間根本不可能調查,這項規定形同虛設。而且有許多手槍的交易是在黑市進行。在黑市買到的手槍,比合法買到的手槍(擁有手槍許可證)還多。
美國之所以只能訂定有名無實的手槍管制法,主要是因為有反對手槍管制法的壓力團體存在之故。最有名的是1871年創立的「全美來福槍協會」(NRA)。NRA本來的目的是要普及人們對槍械的知識以及提供訓練,之後,NRA也接受警員的手槍射擊訓練,因而逐漸與政界有關係。NRA的組織逐漸擴大,會員數超過300萬人。艾森豪總統和雷根總統也是NRA的會員,讓NRA不僅獲得豐沛的資金,還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NRA主張不是槍械殺人,而是人殺人,有槍械的抑止力,才能保護社會的安全,如果沒有槍械的自衛,人們反而危險。
每當社會有管制槍械的聲浪,NRA就利用與政界的關係,展開遊說工作。並且每當碰到各種選舉時,NRA就投入鉅款,設法讓贊成管制槍械的候選人落選。
由於NRA之故,美國想要管制槍械時,都遭到挫敗。不過在這個情況下,發生一個事件,讓美國人思考槍械氾濫問題。
1992年,到路易斯安那州某高中留學的日本少年16歲的服部剛丈,一天晚上要去參加派對,但是他認錯房子,按門鈴卻沒人開門,他正要離開時,屋內出現一位男子皮亞茲大喊︰「別動!」服部剛丈走上前去正要解釋自己是來參加派對的,就在這個時候,皮亞茲便將服部剛丈槍殺。在美國,居民對門口出現行跡可疑的陌生人開槍並不罕見。因此當時美國人對這個事件並不特別在意。然而日本的反應卻很激烈,日本人認為即使門口出現行跡可疑的陌生人,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其槍殺,未免超乎常理。而且皮亞茲所使用的槍械,殺傷力非常強,遠超過自衛用的槍械。美國人很驚訝日本人何以如此激動,日本的媒體何以大幅報導。在美國,對行跡可疑的陌生人,有自衛權利,即使將其槍殺,也是正當防衛。
以這個事件為契機,1993年,美國議會通過管制槍械法案。這個法案的要點有3。第1,買槍械時,必須有5天的審查時間,以調查顧客是否有前科。第2,允許槍械販賣營業時,提高手續費。第3,禁止製造與販賣殺傷力非常強的槍械。
可是管制槍械反對派對這個法案非常不滿。他們認為政府侵犯了人民擁有武器的權利。他們甚至揚言要大買槍械,不惜與政府一戰。
1993年德克薩斯州邪教大衛教派(Branch Davidian)的教主大衛·考雷什與信徒儲備武器,固守一個要塞。FBI因其非法儲備武器,便包圍要塞。數日後,強行衝入要塞,結果造成超過80人的死亡。管制槍械反對派認為這個事件是政府的宣戰佈告。
1995年俄克拉荷馬州的聯邦大樓被爆破,168人死亡
犯人是Timothy McVeighTerry Lynn Nichols。他們於419犯下此案,而2年前的419FBI強行衝入大衛教派的要塞。可見Timothy McVeighTerry Lynn Nichols是要報復美國政府。事實上,419還有一個意義。1775419,在現在的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郊外,英軍與殖民地民兵交戰,開啟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這個時候的殖民地民兵後來被稱為Minuteman,是愛國者的代名詞。因此,俄克拉荷馬州聯邦大樓被爆破事件的另外一個意義是,與英軍交戰的殖民地民兵,其後代接棒人是自衛團,自衛團是愛國者的末裔,而搶走他們槍械的聯邦政府則是對愛國者的背叛。因此推翻聯邦政府是愛國者末裔的使命。
1985年,社會學者芬凱爾荷以全美國為對象,實施性虐待的調查,結果發現美國的男性,6人中有1人,美國的女性,4人中有1人,在18歲之前,遭受過某種方式的性虐待。虐待有家庭暴力或不給食物、任其骯髒(neglect)等形式。
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的先進國都已經廢除死刑,而美國卻還有4分之3的州還存在死刑,而且還會對未成年者執行死刑。到了2005年,聯邦最高法院才判決對未成年者執行死刑違憲。
1990年代前半,美國每年有300萬件以上的幼兒虐待。這個數字除了性虐待之外,也包括家庭暴力和neglect,這意味美國的小孩,每5人之中有1人遭受某種方式的虐待。
1960年代後半,美國成立虐待通報制度。醫療機構若發現小孩有被虐待的跡象,必須通報有關機構。1970年代以後,通報義務的範圍擴大到教師與福祉機構。
在美國,對環境有害的設施大多集中在貧困地區。例如要設立垃圾場或會排放污染物質的工廠時,如果設立在富裕的白人社區,白人一定會發起反對運動。對企業而言,富裕的白人階層是購買力的族群,不能得罪,因此企業只好放棄在那地區設廠。但是如果在貧困地區設廠,不但地價便宜,也比較能夠控制居民的反對運動。由於該貧困地區失業者多,即使工廠會排放污染物質,只要對居民宣傳設廠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就可以化解反對運動。
(待續)
理州上  201212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