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和平之路(1)
和平之路(1)
1962年,美國歌手Peter, Paul and Mary唱紅反戰歌曲《Blowin'in the Wind》。歌詞內容如下︰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Yes, '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s washed to the sea?
Yes, 'n'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Yes, 'n'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Pretending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Yes, 'n'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Yes, 'n'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道路 ,
才能被稱作男子漢 ?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灘上安眠?
砲彈要飛過多少次,
才能夠永遠被禁絕?
我的朋友,這答案,已經隨風;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會被沖刷到海洋?
某些人能夠存活多少年,
在他們獲得自由之前?
一個人能有多少次掉轉頭去,
假裝他什麼都沒有看見?
我的朋友,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夠見到天空?
一個人要有多少隻耳朵,
才能夠聽到人們的哭泣?
世上得要犧牲多少人,
才能讓他知道已經有太多人死去?
我的朋友,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這答案就飛揚在風中。
這首歌感動了全世界無數的年輕人。這首歌流行的時候,正是越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
文藝復興時代的荷蘭思想家伊拉斯莫斯(1466-1536)著有「訴求和平」一書。這本書是在批評當時的天主教,為何天主教徒不停止戰爭。書中有下列一段話︰「連野獸都不會成群結隊,消滅對方。然而天主教徒稍微受點侮辱,就成為戰爭的藉口。」伊拉斯莫斯雖然是在批評當時的天主教徒,但是若將「天主教徒」換成「全人類」也成立。
人類的歷史充滿戰爭,戰爭的期間(世界上某地有戰爭)遠比和平的期間(世界上完全沒有戰爭)還要長。從西元前3600年到現在的約5600年之間,和平的期間只有300年。5600年之間發生了1萬5千個戰爭,死者超過35億人。而且越接近現代,戰爭在短期間就能產生嚴重的人員傷亡。原因有二,一個是武器的殺傷力越來越強;一個是不僅是士兵,一般平民也成為攻擊的對象。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各地仍舊不斷有戰爭或武力紛爭。根據統計,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年到2001年,共有225件戰爭或武力紛爭。死者超過2300萬人,這個數字是19世紀的2倍,18世紀的7倍。而且死者之中,許多都是一般平民。
莫桑比克和蘇丹內戰時,死者的90%以上是一般平民,而且大部分是女性與兒童。由此看來,戰爭或武力紛爭不是人類歷史中的例外現象,而是常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直到1989年是美蘇冷戰期。當時有人擔心美蘇再這樣劍拔弩張下去,有一天世界會發生核子大戰。有人就說這種情形正是「達摩克里斯(Damoeles)之劍」。
達摩克里斯之劍——比喻臨頭的危險,源於希臘傳說,古Syracuse國王命其廷丞達摩克里斯坐在以一根頭髮懸掛的劍下,以示君王多危。此典出於古希臘的一個歷史故事:西元前四世紀西西里東部的叙拉古王迪奧尼修斯(西元前430-367)打擊了貴族勢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權,但遭到了貴族的不滿和反對,這使他感到雖然權力很大,但地位卻不可靠。有一次他向寵臣達摩克利斯談了這個問題,並且用形象的辦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他爲了滿足一下寵臣達摩克利斯的貪欲,把宮殿交托給他,並賦予他有完全的權力來實現自己的任何欲望。這個追求虛榮、熱中勢利的達摩克利斯在大慶宴會時,抬頭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懸着一把鋒利的長劍,劍柄隻有一根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頭上,嚇得他離席而逃。這時迪奧尼修斯王便走出來說道:「這把利劍就是每分鍾都在威脅王上的危險象征,至於王上的幸福和安樂,隻不過是外表的現象而已。」後引申爲做壞事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懲罰。
(待續)
★最近有一個疑惑︰為什麼那些大學生要去霸佔立法院與行政院,反對服貿協議呢?星期天到汐止高榮教會聽黃旭榮傳道講道,才恍然大悟。黃旭榮傳道在大學教書,和大學生常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據黃旭榮傳道說,那些大學生之所以反對服貿協議,是害怕台灣被中國統一。因為他們覺得簽了服貿協議之後,台灣的經濟會越來越依賴中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會越來越密切,台灣會越來越難和中國分開。換言之,海峽兩岸會越來越趨向統一。黃旭榮傳道說,那些大學生有「恐共病」。我也有同感。自從李登輝採取「戒急用忍」政策以來,許多台灣人的「恐共病」就越來越嚴重。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3月好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