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中國人的歷史觀(1)
中國人的歷史觀(1)
旅日華裔學者劉傑(1962-)寫了一本日文書「中國人
的歷史觀」,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中國的領導人人之中,沒有其他人像毛澤東一樣,那
麼沉迷於歷史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在解決國
內外問題時,毛澤東習慣從史書裡尋找答案。「人民公
社」的實驗,來自於中國文化的大同思想。讓全國人
民免費在「公共食堂」吃飯的大膽政策,來自於三國
時代五斗米教的張魯。
現在中國策定對台灣統一的方式,與香港一樣是「一
國兩制」。
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近代史,是遭受列強侵略與抵抗
的歷史,同時也是中華帝國夢碎,喪失自信的歷史。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中國人心裡的「被害人
意識」很難消失。
現在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是政治大國、外交大國,可是
實際上中國現在仍舊是無法擺脫「被害人意識」的小
國。
中日戰爭前,國民政府中有「歐美派」,主張聯合歐美,
牽制日本。還有主流派「日本派」。「日本派」主張在
中國力量還很弱小的時候,盡量不要與日本為敵。
「日本派」的中心人物有蔣介石、何應欽、張群等留
日派。「歐美派」的中心人物則有孫科、宋子文、孔祥
熙、李石曾等。積極領導「歐美派」外交政策的是駐
法大使顧維鈞。
中國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以夷制夷」。「歐美派」就是
主張聯合歐美,牽制日本。
李鴻章一開始是採取聯合日本,對抗西方的政策。可
是,1874年日本派兵到台灣(牡丹社事件),李鴻章
的外交政策就大轉彎,因為要結盟的對象竟然成為「中
國的永遠大患」。於是李鴻章的外交政策變成與俄羅斯
聯合,牽制日本。
「以夷制夷」的成功例子是所謂的「三國干涉」。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要求割讓遼東半島,俄羅斯、
德國與法國則要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
1996年5月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作者是宋強等
人)煽動反美。反日的民族主義。這本書之所以受歡
迎,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美國與日本是中
國統一與發展的障礙。這兩個經濟大國時常在台灣問
題與人權問題上攻擊中國。
中國的目標很明確︰建設和統一。為了達成現代化,
美國與日本是必要的夥伴與協助者。但是在統一台灣
問題上,中國的想法與美國、日本的想法差距太大。
美國與日本較同情台灣。兩國的台灣政策,對中國而
言,完全無法接受。
過去日本常用「支那」這個詞彙來表示中國。但是中
國的學者絕對不會使用「支那」這個詞彙。例如日本
文獻中的「北支事變」,就會翻譯成「華北事變」。「支
那派遣軍」也翻譯成「中國派遣軍」。
只是日本的學者使用「支那」這個詞彙,中國的學者
既沒有抗議,也沒有表示不愉快。
魯迅寫的「阿Q正傳」中的阿Q常說︰「我過去很了
不起!」當他被比較強壯者欺負時,他會在腦中想︰
「這就像父親被兒子欺負一樣!」如此想,他的內心
就平衡多了。
魯迅把這種思考模式取名為「精神勝利法」。中國人擺
脫這種「精神勝利法」是在20世紀的70年代。毛澤
東去世後,中國人承認中國的落後,以先進資本主義
國家為範本,開始實行現代化。
佐藤三郎在其著作「近代中日交涉史」中,有一章談
論「日本人為何稱中國為支那?」佐藤三郎指出日本
一直到近世中期為止很少使用「支那」這個詞彙。從
明治之後,直到戰敗,卻經常使用「支那」這個詞彙。
「支那」這個詞彙是中國的僧侶前往印度後,帶回中
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朝的威名也傳到印度。之
後,印度就以接近「秦」的發音「Chin」來稱呼中國。
中國的僧侶到印度,聽到「Chin」這個音,就用漢字
「至那」、「脂那」或「支那」來表示。玄奘、義淨等
人留下的紀錄中就可看到「支那」這個詞彙。英文的
「China」、法文的「Chine」也是從「Chin」來。由此
看來,「支那」這個詞彙一開始並沒有蔑視中國的意
思。尤其「至那」中的「至」和「脂那」中的「脂」
在漢字都是正面的意思。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至那」
與「脂那」消失不見,只留下「支那」。而且自19世
紀之後,日本人使用的「支那」開始染上蔑視中國的
色彩。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4年7月好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