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無關第二季(3)
於是,2044年,台灣成為地球「後主權
時代」的尖兵,歐盟、南美盟、非盟紛
紛派員至台灣學習考察,因為它們也都
嚮往一個「後主權時代」的世界秩序。
中國終於回過神來,一個以「後主權時
代的無印良國」存在的台灣,對於中國
的世界地位其實是大大的加分。
2044年的台灣歷史學家驚訝地發現,過
去台灣400多年被殖民的經驗,竟然由
負面資產轉化成了正面資產,成為台灣
與世界各文化、各民族打交道的經驗基
礎。
是福還是禍?台灣會有第四種可能?
這第四種情況就是:中國崩潰,或者中
美大戰。在第四種情況下,首當其衝,
第一個被拖下地獄的就是台灣。道理
很簡單,不論從中方利益還是美方利益,
用犧牲台灣來改善局面的成本最低。
當中國真正發生它維繫不了大局的時刻,
「處理台灣」會成為它最無爭議、成本
最低的解套方法。如果在那當下,台灣
想乘機宣布獨立,那麼中國的執行成本
就更低了。
剛性政黨來自一對父母。父親是蘇俄列
寧式政黨對早年國民黨的調教,母親是
中國皇族把政的千年大傳統。這兩個文
化因子,一個外來,一個內生,但卻一
拍即合,生下了兩個兒子:中國國民黨
和中國共產黨。若非孫文早在蘇俄勢力
進入中國之前就在西方精神下開發出三
民主義,後來的國民黨會更慘。而拒絕
孫文的共產黨,歷史已經證明其剛性結
構硬如磐岩,箝制中國至今。
台灣的「黨府一家」體制、大總統制,
加上「中央\地方」大政府體制,才是
萬惡之源;而讓這三者沆瀣一氣的,就
是「剛性政黨」的骨架。
推翻政黨的剛性骨架,台灣就可以憲治,
就可以法治。那麼,如何推翻政黨的剛
性骨架呢?當下之道,就是學習德國訂
立政黨法,徹底規範剛性政黨的行為,
把它的習氣關到籠子裡。
訂立政黨法,不需要修憲,立法院就可
以辦到了。
美國民族眾多,價值多元複雜,貧富
差距不小。然其自成一個國家,所據為
何?曰:憲法。中國民族眾多,價值單
一,貧富差距極大。然其自成一個國家,
所據為何?曰:民族主義。
或說,中國迄今仍然以一國之姿立於世
界,靠的是共產黨的高壓一黨專政。但
是,經過了文革惡態、黨派惡鬥,倘若
中共不是仰仗著民族主義,即使不垮台,
也該老早轉型了。在這點上,中共可以
說是徹底地佔了中國過去百年被外國欺
辱這件事的便宜。
地球上200多個國家,維繫它們「國
格」的,可以歸類到三種方向的其中之
一:
憲法主義、 民族主義以及原教旨
主義。
台灣必須做出一個抉擇:台灣要選擇
憲法主義,還是民族主義,或是原教旨
主義?很多人感覺,台灣早已選擇憲法
主義,但,是嗎?台灣的憲法,實質上
已經被封存或凍結。
台灣的政務官,多數出自上頭的喜好,
而不是「競爭上崗」,這就是中國傳統
的「命官」。各級命官是有條件的,那
就是看他在科舉中的成績。想要入朝,
大概非得進士不可。台灣則把這個傳統
發揚得更為光大,不但得中進士,也就
是拿到博士學位,還得在太學中長期做
過研究、教過書,也就是做過大學教授。
按照台灣這「潛規則」,郭台銘沒資格
做政務官,他只有專科畢業,事實上,
99%的台灣學界以外的社會賢達,都沒
資格做政務官。
也就是說,台灣政府的決策層,把社會
中99%的實務經驗者排除在外。這傳統
在中國已經糾正過來。中國的官場無一
不是命官,卻也必須「競爭上崗」,其
嚴厲程度超出台灣人的想像;他們也都
熱衷於拿個博士學位,但都是在證明確
實能做事之後,才去拿個博士學位來充
面子。台灣則是真的10年寒窗讀到博士
學位後,才開始學做事。一邊是40幾歲
做了20年事之後,才去混個博士學位,
一邊是50幾歲讀了30年書之後,才開
始學做事。撇開兩岸政治不談,你覺得
哪一邊的官員執行力更強?
10年寒窗,研究、教職20年後,拉出來
做政務官,那就是狗拿耗子貓看門,社
會資源的錯誤配置。
能不能在博士學位之外,至少再加一條
潛規則:也必須具備5年學界以外的社
會實務經驗?
如果我是六都市長候選人,我只有一條
政見,這條政見就是:所有市政府內部
會議。只要牽涉到市政決策的,一律網
上直播,並錄影供日後點播。經過身分
認證,確定為本市市民者,可留言發表
意見,市府定期以網上書面或舉辦網上
新聞會,對市民意見提出答覆。
一個沒有教育部的國家,可以想像嗎?
當然可以想像,美國在1979年以前就
沒有教育部。沒有了教育部就沒有了教
育嗎?不對吧?2012年以前台灣沒有文
化部,在那之前台灣就沒有文化嗎?
組織是人造的,成立組織是為了達到某
種目的,目的如果達不到,就該修整組
織,如果修整了幾十年還達不到目的,
就該質疑它是否應該存在。如果一個組
織的效果被證明是與當初的目的背道而
馳的,那麼這個組織就該被消滅。
台灣的「教育部」這個組織,是否達到
了教育的目的?它對教育的作用是正的
還是負的?國家提供教育,無非是為了
1.完整人格的培育;2.國民生存、生活
的能力;3.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三者具
備,一個「教育部」當之無愧;三缺其
一,還能湊合;三缺其二,應該進行組
織徹底變革;三者無一,顯示用「教育
部」來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個錯誤。
「教育部」應存應廢這話題,其實比起
死刑應存應廢、核四應存應廢,對台灣
的前途關鍵得多。
人才來自教育,但教育不一定來自國家。
猶太人1948年才建國,但從18世紀起,
猶太人就人才濟濟,思想、科技、經濟
上影響了全世界。試問,四處遷徙、到
處受排擠的猶太人,何以在沒有一個國
家教育體制,也沒有「教育部」的條件
下,得以培育世界級的人才?猶太人
向來「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我們再問問自己:台灣有統一的國家教
育,有專權的教育部,何以台灣教育不
出世界級的人才?何以台灣教育出來的
大學生,極大比例的還不如猶太人教育
出來的高中生?大小絕對不是原因,以
色列的土地只有台灣的60%,人口只有
台灣的3分之1,而全世界猶太人的總
數也只不過1千8百萬人,比台灣的總
人口還少得多。
(待續)
2017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