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反叛(10)
何梅尼想確立伊斯蘭可作為替代當時主宰
全球政治的意識形態。著名的冷戰歷史學者
文安立指出,伊朗革命讓美國驚覺到,共產
主義不再是美國所面臨的唯一的意識形態。
挺諷刺的是,伊朗革命也讓俄國人同樣驚醒。
何梅尼的革命對馬克思主義的第三世界革命
理論構成嚴重挑戰。
柴契爾政府的施政成績慘不忍睹。她第一年
任上,通貨膨脹加了一倍,失業人口暴增至
200萬人,與經濟大恐慌時期的水平相當。
結果,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派兵入侵
英國殖民地福克蘭群島。柴契爾趕緊抓住
這個機會,派出一支海軍艦隊,擊敗阿根廷,
恢復英國對福克蘭群島的控制。英國國勢
長年走疲,這一戰國民信心大增,經濟增長
的跡象也開始出現。柴契爾的決心得到選民
的肯定,1983年的大選,她得到決定性的勝
利。1979年,英國的人均生產值已跌到只有
法國或德國的86%至90%之間。到了2006年,
英國領先了法國及德國1至6個百分點。
其實,柴契爾時代也有陰暗的一面。貧窮的
英國人由1979年的500萬人,激增到1992
年的1410萬人。貧富差距擴大,1979年,
所得居於前百分之十的英國人,持有20.1%
的財富,但到了1992年,他們的持有率
已升高到26.1%。同一時期,所得居於後百
分之十的英國人,他們持有的財富由4.3%
減縮為2.9%。失業人口在1984年達到330萬
人的高峰。
1989年,波蘭經濟陷入絕望的情境。它的工
業產能90%為國有。這些國有企業從來沒有
開革過任何人,但是它們也從來沒有生產出
任何人要買的商品。破產是前所未聞的事。
波蘭財政部長巴瑟洛維奇組織一個委員會,
提出新方案,准許民間企業參與對外貿易,
外國民間投資人受邀來波蘭投資新事業。不
久,新經濟生命的跡象出現了,通貨膨脹消
失了。
規劃巴瑟洛維奇計畫,並盯著它執行的經濟
學家,都以柴契爾做為榜樣。
柴契爾主義對全世界經濟思想有極大的影響,
卻少為人知曉,它是全球市場革命的重要因
素。自從她治理英國以來,這場革命已改造
了世界。她的影響力不在理論,而在實務上。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單純。1980年代和
1990年代,全世界有許多國家的狀況和英國
在1970年代末期類似。受到「發展經濟學」
的影響,開發中國家以為國家主導的現代化、
產業收歸國有和強勢的政府干預,是啟動成
長的唯一途徑,結果在許多案例上卻出現
效率不彰、貪汙腐敗和長期通膨的狀況。
柴契爾1979年面臨的真實世界狀況,似乎
讓1990年代全世界許多改革派覺得痛苦的
熟悉:高通貨膨脹、國家部門腫脹、生產
力衰退,還有一種集體主義心態,以及形形
色色的層級需要政府干預,因而壓抑了創業
精神。
凡此種種,說明了為何柴契爾主義能夠刺激
新自由派在全球的勢力,而且此一市場革命
也有助於激勵全球化。東歐新解放的國家視
柴契爾,而非雷根為他們的經濟的指引明星。
由於他們的問題----高壓的官僚機關、根深
柢固的集體主義思維,以及長期壓抑創業精
神----十分近似柴契爾在1980年代遭遇
的狀況。同理也適合巴西或土耳其等暴發戶,
他們與東亞國家不一樣,排斥戰後「發展經
濟學」威權主義的假設,採用了和向民主統
治進展比較相容的全球改革。受到柴契爾主
義影響最大的是印度。1990年代的改革者
辛格引用柴契爾的遺緒,削減令人窒息的官
僚體制,釋放出創造財富的潛力。如果有一
天我們記得柴契爾,不是因為她改造「鐵板
一塊」英國之貢獻,而是因為她啟發印度
改造成為全球全球巨人之一,那才是天大的
諷刺。
(待續)
2017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