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讀書雜記(18)

讀書雜記(18) (甘地之死) 1921年,孟買的繁華街上堆滿外國製的衣服和家具,民眾點火將其燒燬。在民眾的歡呼聲中,黑煙冉冉升起。這是印度人想要擺脫英國統治的愛國心表現。但是看到這種一時衝動的行為,甘地憂心忡忡地說︰「我深信對敵人寬容,比復仇還要更勇敢。暴力屬於野獸,非暴力才屬於人。我不是因為印度弱小,才主張非暴力。就是因為印度強大,才主張非暴力。」每逢印度發生暴力事件,甘地就絕食,希望民眾反省。 印度獨立之後,印度的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發生激烈流血衝突。甘地非常傷心,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向印度人勸說必須和解。 1947年10月2日是甘地79歲生日。國民會議派計劃為甘地大大地慶生,但是甘地卻婉拒了,拿著竹杖,繼續他的勸說之旅。當時許多住在伊斯蘭教國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被趕出國,成為難民,湧進印度首都新德里,佔領市中伊斯蘭教的寺院,將寺院中的伊斯蘭教徒趕出。甘地看到這種情形,又開始絕食。絕食5天後,新德里的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終於誓言和解。 但是一些印度教的狂熱份子,認為必須徹底驅逐伊斯蘭教徒。他們因而對甘地懷恨在心。1月29日,甘地像往常一樣,準備前往既定的場所禱告。那場所已經有數百人等待甘地前來禱告。甘地走上禱告壇時,群眾中跑出一位青年向甘地打招呼。甘地也回打招呼。不料那位青年突然取出手槍,朝著甘地開了4槍,甘地中槍倒地。兇手立刻被逮捕。兇手是一位印度教的狂熱份子。 這真是印度的悲劇與損失,也是全世界的悲劇與損失。 (讓印尼覺醒的卡蒂妮) 讓印尼覺醒的卡蒂妮(kartini 1879-1904)是爪哇一位貴族之女。她後來被稱為「獨立與解放女性之母」。 當時印尼是荷蘭的殖民地。荷蘭在印尼積極設立大學與專門學校,為的是要教育貴族階級的子弟,讓他們學習荷蘭和西方文化。然而這些學會西方文化的知識份子,卻產生民族意識。 卡蒂妮的生命很短暫,只活了25歲。可是在她有生之年用荷蘭文寫的信,後來以「跨越黑暗,邁向光明」為書名出版。這本書深深感動了許多後來的民族主義者。 卡蒂妮認為爪哇社會太落伍、守舊,而荷蘭人瞧不起爪哇人,不認為爪哇人是人,因此絕對無法期待荷蘭人會建設爪哇成為新社會。 1902年,在殖民地教育長官Abendanon(1126-1198)妻子的援助下,卡蒂妮設立女子學校。在寫給Abendanon夫人的信中,卡蒂妮如此寫道︰「我不願讓學生們成為半歐洲人或荷蘭式的爪哇人,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純粹的爪哇人,熱愛鄉土與民族,對鄉土與民族擁有優越感,並且充滿生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國歷史學家Gooch(1873-1968)說︰「戰爭的原因不是正義與不正義的衝突,而是正義與正義的衝突。」換言之,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對方是不正義,才會互不相讓而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是這種情形。其實當時兩陣營都充滿帝國主義的野心。一開始引起戰爭的固然是德國帝國主義的膨脹主義,但是促成這個情形的卻是英國帝國主義所率領的三個協約國對德包圍政策。 19世紀時,一向統治巴爾幹半島的土耳其衰弱之後,巴爾幹半島的各民族就產生獨立的想法。因此巴爾幹半島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俄國則援助塞爾維亞。 德軍也侵略法國和中立國比利時,英國則以德國侵略中立國比利時為由,對德國宣戰。 1915年德國宣佈「有關戰爭領域的宣言」,開始了無限制潛水艇戰。這個宣言的目的是要破壞同盟國的通商,而且即使是中立國的船隻,也不保證其航行的安全。美國也因此而受到威脅。於是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抗議。不久美國船隻果然被擊沉,美德關係陷入緊張狀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威爾遜採取中立態度。然而後來同盟國財政越來越困難,便向美國大量借款。這下子,美國成了同盟國的大債權人,萬一同盟國打輸戰爭,美國豈不要不到錢?因此美國當然希望債務人能夠打贏戰爭。 其實,威爾遜當時比較關心的是以中國問題為核心,美日之間的可能衝突。威爾遜真是一位眼光遠大的政治家。他已經預見太平洋戰爭的可能性。不像當時的美國駐英國大使Page 和總統顧問House只關心歐洲戰場。 威爾遜終於下定決心參戰。主要原因是德國宣佈無限制潛水艇戰,影響到美國,以及美國希望債務人同盟國能夠打贏戰爭。此外,威爾遜認為美國參戰後打贏戰爭,才有資格出席和平會議,實現他樹立世界機構(後來於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以滅絕戰爭的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明顯變化是,歐洲在世界政治所佔的份量下降。德國哲學家史賓格勒稱這場戰爭是「西方的沒落」的顯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興起,蘇聯誕生,亞洲和非洲產生反殖民主義,以及歐洲沒落。 另一個現象是戰爭結束後,從戰場回到後方的士兵,厭惡後方的安樂,懷念前線的生活,並將其理想化。這種心理成了後來各國法西斯主義的溫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是從戰場回到後方的士兵,這絕非偶然。 ★12月28日,我和千瑤與中漁一起去看齊柏林空拍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內容動人,值得一看。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3年12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