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歐洲的故事(1)
歐洲的故事(1)
歐洲是從古希臘開始。古希臘裡的雅典在決定重要的
事情時,都在市民集會中討論,之後立法。這是民主
政治(democracy)的原型。「democracy」這個詞彙是
來自希臘文的「民眾」與「權力」。
古羅馬時代的凱撒遠征高盧後,寫下「高盧戰記」。歐
洲人到了今天,仍舊把閱讀「高盧戰記」,當作教養的
一部分。學習拉丁文時,「高盧戰記」是必讀的一本書。
凱撒還製作了儒略曆(Julius)。凱撒的名字是「Gaius
Julius Caesar」,所以儒略曆(Julius)是以凱撒的名字
命名。儒略曆將一年定為365又4分之1日。每四年
有一次閏年。到了1582年,修正了儒略曆,成為格里
曆,直到今天。
凱撒是七月出生,英文中的七月(July)也是由凱撒
的名字演變來的。
英文中的八月(August)則是來自奧古斯都
(Augustus ,為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732年,法蘭
克王國政權的掌握者查理•馬特於732年在圖爾戰役中
阻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倭馬亞王朝所派遣侵襲法蘭克
王國的軍隊。此戰制止了穆斯林勢力對歐洲的入侵,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查理•馬特的得勝拯救了歐洲基督
教文明。
查理•馬特的兒子丕平開創了卡洛林王朝。756年丕平
打敗並俘虜了倫巴底國王。自此,丕平把從拉文納到
羅馬的大片領土劃為教宗轄區,形成了一個「教宗
國」。史稱「丕平獻土」。
歐洲是以古希臘‧羅馬的拉丁文明為基礎,基督教則
提供宗教上的精神養分,加上吸收了日耳曼人的文
化,發展而來。
從11世紀末到13世紀末,歐洲總共發動了7次十字
軍。十字軍不但顯示出中世紀教宗的力量,也讓許多
參加十字軍的諸侯產生身為「歐洲人」的感覺。
經過十字軍的遠征後,歐洲人首次與比自己的文化水
準還高的東方世界接觸。東方阿拉伯世界的醫學、自
然科學與阿拉伯數字被帶進歐洲。對歐洲後來科學技
術的發展貢獻很大。
有一個事件顯示出教宗的權力達到頂尖。那就是1077
年發生的「卡諾莎的屈辱」。
教宗額我略七世試圖對敘任權進行改革,受到來自神
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很大阻力。亨利四世堅持
保留傳統的皇帝參與任命主教和其他聖職人員的權
利。亨利四世否認額我略七世為教宗,作為回報。額
我略在1076年宣佈將亨利四世剝奪教籍。
亨利四世不得不於翌年前往教宗所在的卡諾莎,連續
三天赤腳站在積雪很厚的城門外禱告,終於獲得教宗
的原諒,恢復他的教籍。
可是由於十字軍的失敗,教宗飽受批評。教宗克肋孟
五世(Clemens)不得不把教廷遷往法國南部的亞威農
(Avignon),其後約70年(1309-1377),7任教宗都
被置於法國的監視下,教宗成為法王的禁臠,這段時
期稱為「巴比倫之囚」(Babyeonian Captivity),教宗
喪失了原有的歐洲領導地位。
但是,教宗的權威徹底遭受打擊的是16世紀的宗教
改革。
法國人加爾文(1509-1564)在瑞士主張「預定論」,
也就是說人是否能夠獲得救贖,神已經預定好了。教
會與教宗都無法介入。根據加爾文的說法,勤勉工作
而成功的人,能夠獲得神的揀選。世俗的職業是天命。
這種肯定追求利潤、主張勞動神聖的說法,鼓舞了中
產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的原動力。
從英國移民到美洲的清教徒就是虔誠的加爾文教派。
英國或許是遠離歐洲大陸的島國,到現在還未加入歐
盟。
英國國王約翰(在位1199-1216)攻擊法國,慘遭失敗,
引起貴族不滿,便於1215年要求約翰簽署「大憲章」
(The Great Charter),以限制王權。「大憲章」打下了
英國議會制民主主義的基礎。
根據「大憲章」,國王要課稅前,必須先獲得貴族的同
意。基於這個精神,英國在14世紀之後,實施二院制
議會。也就是上議院(高位聖職者與大貴族)與下議
院(騎士、特權都市的代表)。
然而,由於英國國王查理(在位1625-1649)實施專
制政治,英國陷入內亂,議會派的克倫威爾
(1599-1658)率軍打敗王黨派。英國國王查理於1649
年被處死刑。近代史上首次出現共和政。這稱為「清
教徒革命」。
可是後來由於克倫威爾實施獨裁政治,王政復古。到
了詹姆斯二世(在位1689-1702)時,發生政變,議會
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其女兒瑪麗之丈夫荷蘭執政
奧蘭治親王威廉,入主英國國王寶座。
奧蘭治親王威廉就是威廉三世。這稱為「光榮革命」。
當時,威廉三世簽署議會提出的「權利法案」。「權
利法案」的主要內容是,沒有議會的同意,國王不能
制定法律,也不能課稅。從此,英國確立了立憲君主
制,直到今天。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5年好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