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3)
1905年,孫文從歐洲回日本後,在日本的幾個革命團
體,包括孫文的興中會(廣東系)、黃興與陳天華的華
興會(湖南系)、章炳麟的光復會(浙江系)統一成
「中國革命同盟會」,由孫文擔任總理。在成立大會時,
孫文首次發表三民主義。陳天華擔任機關報「民報」的
編輯。
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都反對留學生荒廢學業,參加革命
運動。於是,1905年11月2日,日本的文部省(教育
部)規定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學校,必須獲得清朝公
使的許可與保證。留學生入學後,在外面租房子住,也
必須在學校的監督下。還有一旦因為品行不良遭到退學
的留學生,其他日本學校也不可以收容。
留學生要求駐日公使楊樞向日方要求取消,楊樞拒絕。
留學生集合討論對策。這個時候秋瑾上台演講,講到激
動處,還一邊哭泣。陳天華就是在這時候跳海自殺。
秋瑾的祖父與父親都是高官。秋瑾22歲時,在長輩的
安排下,與富家子王延鈞結婚。王延鈞花錢買官,一家
人便搬到北京住。鄰居住的太太吳芝瑛思想新潮,擁有
一些革命的書籍。秋瑾受她的影響很大。秋瑾首次發覺
自己是被綁鎖在家裡的奴隸。甲午戰爭、義和團事件、
不斷割地、不斷賠款,讓秋瑾非常痛心。剛好那時中國
流行到日本留學,秋瑾也想到日本留學,便向丈夫請求。
丈夫說:「家裡有一位革命黨妻子,會給我添麻煩,我
是政府官員耶,妳潔身自愛一點,行不行?」
秋瑾說:「到日本就是革命黨嗎?」
丈夫說:「沒錯,孫文就在日本。我絕對不允許妳到日
本!」
秋瑾說:「你無法阻止我。」
丈夫說:「那麼,我們離婚。妳想到哪裡,就去
吧!」
秋瑾說:「就這麼辦。我不當你的妻子,也要當中國
人。」
就這樣,秋瑾結束了7年的婚姻生活。她留下2個孩子,
一個人到日本留學。
1904年,29歲的秋瑾來到東京,先進學校學習日語。
然後進入下田歌子經營的實踐女子學校的中國女子師範
工藝速成科,學習教育、工藝、護理等。
秋瑾非常用功,經常讀書、執筆到深夜。秋瑾感情豐富,
很容易激動。當她文章寫得很興奮時,會搥胸大喊,或
哭泣。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秋瑾立刻加入,並且認識
了孫文與魯迅。
不久,秋瑾與10位朋友組成女性留學生的「共愛會」。
「共愛會」主張為了推翻清朝,女性應該從軍,擔任
救護士兵的工作,並且呼籲國內的女學生:「到日本來
留學!」
另一方面,秋瑾也練習射擊以及學習炸藥的製造方法。
秋瑾很喜愛日本的武士刀,寫了許多有關武士刀的詩,
如「劍歌」、「寶刀歌」。秋瑾在浙江同鄉集會演講時,
由於太激動,還拔出武士刀說道:「我回中國後,如果
碰到投降滿州政府,賣友求榮,壓迫漢人的人,我就用
這把刀伺候他!」
秋瑾回中國後,創辦以女性為對象的雜誌「中國女報」。
「中國女報」倡導男女平等,主張女性也應該參加推翻
清朝的革命運動。
秋瑾身體力行,準備實行革命。但是同志徐錫麟
(1873-1907)於1907年,暗殺。安徽巡撫恩銘失敗被
捕,並且被處死刑。秋瑾後來也被逮捕關入監獄。山陰
縣縣長李鍾嶽訊問秋瑾時,秋瑾只寫下「秋風秋雨愁煞
人」7個字。換一個人訊問秋瑾時,秋瑾說:「革命黨
人才不怕死哩!」
秋瑾被處斬首刑。據說監刑的李鍾嶽後來精神發生問題,
最後上吊自殺了。
秋瑾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如此寫道:「為革命而死的男
性不計其數,但是卻沒有聽說有為革命而死的女性。我
深以為恥。這一點與妳共勉。」秋瑾果然成了為革命而
死的女性。
秋瑾的死激勵了許多中國人。秋瑾的同鄉魯迅在著作
「范濃愛」中描寫留日學生聽到秋瑾的死訊後震驚的
場面。
魯迅(1881-1936)出生於浙江紹興的小地主家庭。
1902年,21歲的魯迅到日本留學。在日語學校學會日
語後,魯迅於1904年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魯迅在
這所學校遇見一輩子感念的恩師藤野嚴九郎。藤野嚴九
郎教授解剖學。一天,藤野嚴九郎叫魯迅到研究室,問
魯迅:「我上課時,你來得及寫筆記嗎?」
「大致可以。」
「你把筆記拿來讓我看。」
魯迅就將筆記拿去給藤野嚴九郎教授。過了一、二天,
藤野嚴九郎告訴魯迅:「以後每個星期一次拿來讓我
看。」
魯迅回去翻開筆記一看,藤野嚴九郎用紅筆在筆記裡寫
了許多字。那些是魯迅沒有寫下的上課重要內容,或日
文文法錯誤的地方。魯迅看了,非常感動。這個筆記的
訂正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學期結束後,全班142位學
生中,魯迅的總成績是第68名,相當不錯。
一天,一位學生幹部到魯迅的居住處,說:「讓我看看
你的筆記!」學生幹部看完筆記就回去。不久,魯迅收
到一封信,裡面寫著:「你必須悔改!藤野嚴九郎老
師在你的筆記裡寫了記號,洩漏解剖學的考試題目給
你,你才能獲得高分。」
後來又發生一件事,讓魯迅決定放棄醫學,轉到文學的
領域。
第二學年,上細菌學課時,老師已經教完一個段落,不
過離下課還有一段時間,老師就決定用幻燈機播放時事
畫片給學生看。時事畫片都是日軍打敗俄軍的場面。但
是有一張時事畫片卻出現中國人。那是一位中國人為俄
軍從事間諜工作,被日軍逮捕後槍斃的場面。槍斃的現
場四周有許多中國民眾在圍看。
每播放一張時事畫片,日本學生們就一邊鼓掌,一邊高
呼:「萬歲!」魯迅聽到那個「萬歲!」聲,覺得非常
刺耳。之後,魯迅回到中國,有機會見到槍斃死刑犯的
場面時,圍觀的群眾依舊鼓掌喝采,讓魯迅痛心疾首。
不過在日本觀看時事畫片的那次難忘經驗,讓魯迅決定
放棄醫學,轉到文學的領域。
第二學年結束後,魯迅去見藤野嚴九郎老師,告訴他
決定不讀醫學,並且離開仙台。藤野嚴九郎露出悲哀的
神情,但是不說一語。魯迅在離開仙台的二天前,藤野
嚴九郎送魯迅一張自己的照片,後面寫著「惜別」二字。
1926年,寫了「藤野老師」來紀念藤野嚴九郎。
10年後,日文翻譯本「魯迅選集」要出版時,魯迅特
別請求翻譯者一定要把「藤野老師」這一篇放進去,讓
恩師也能看到。果然,已經退休的藤野嚴九郎看到了這
篇「藤野老師」。藤野嚴九郎非常高興。但是,魯迅
這時候已經去世了,享年只有55歲。
藤野嚴九郎也於1945年去世,享年72歲。1964年,藤
野嚴九郎的友人、學生建立「藤野嚴九郎紀念碑」。
「藤野嚴九郎碑」這六個字是魯迅夫人許公平親筆揮毫。
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如此寫道:「……我那時覺得
醫學並不重要。愚蠢的國民體格再怎麼強健,都沒有意
義。我的首要之務是改革他們的精神。我認為改革精神
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文藝。」
但是,後來許多研究者認為魯迅決定進入文學的領域,
並不是始於「時事畫片事件」。魯迅在進入仙台醫專的
前一年,就在同鄉留學生發行的「浙江潮」上登載文章
「斯巴達之魂」,希望改造中國人的國民性。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