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神道與佛教(2)
印度人認為人死後的世界與埃及人認為的死後世界,大
不相同。埃及人認為冥界的審判官是歐里西斯
(Osiris),相當於佛教的閻羅王。如果死者的靈魂被
歐里西斯判決有罪,就會立刻被歐里西斯背後的怪物吞
食。一旦靈魂被怪物吞食,死者就再也無法轉生了。對
埃及人而言,這是最恐怖的逞罰。
另一方面,對古代印度人而言,死者再一次轉生到這世
上,是一種痛苦。因為現世是苦界,古代印度人討厭再
一次回到苦界。埃及人剛好相反,認為現世是樂土,因
此盼望再一次轉生到這世上。兩種想法截然相反。
古代印度人將世界分成:
一,天界。
二,人界。
三,修羅界。這是魔類的世界。
四,畜牲界。
五,餓鬼界。
六,地獄界。這是最痛苦的世界。
天界與
人界比較快樂,可是在這裡能夠待的時間有限,
遲早必須離開,那個時候,還是會痛苦。
古代印度人認為人死後,會不斷在這六個世界輪迴轉生。
永遠經歷痛苦,這是非常悲觀的來世觀。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從這個輪迴轉生的世界解脫出來。釋
迦摩尼認為人之所以輪迴,是因為人對這個輪迴的世界
執著之故。所以人必須斬斷執著,完全擺脫這個世界。
釋迦摩尼稱此為「解脫」。
釋迦摩尼的「解脫」,與在歐里西斯的審判下,被怪物
吞食的意思一樣,同樣是不再轉生。可是埃及人討厭這
種結局,釋迦摩尼卻追求這種結局。這種「解脫」的狀
態,佛教稱為「涅槃」。
在神道,人死後的靈魂稱為「死靈」,「死靈」具有
「死穢」。
但是如果子孫祭祀「死靈」,「死靈」就會逐漸淨化。
完全淨化的「死靈」,就變成「祖靈」。「祖靈」再
昇華,
就變成「祖先神」。
佛教認為人的煩惱有:
一,貪。
二,瞋。憤怒的意思。
三,癡。愚蠢的意思。
這三種煩惱又稱為「三毒」。佛教認為要克服這「三
毒」可用坐禪的方法。
神道認為人死亡會產生「死穢」,而且「死穢」會傳染。
例如,甲家有「死穢」,乙家的人到甲家拜訪後回家,
乙家全家人都會被「死穢」汙染。丙家的人到乙家拜訪,
那個人雖然會被汙染,但是丙家其他人卻不會被汙染。
不過,乙家的人如果到丙家拜訪,丙家全家人都會被
「死穢」汙染。但是,如果丁家的人到丙家拜訪,不會
被「死穢」汙染。換言之,「死穢」的汙染力,只達到
「子」與「孫」。
要去除這個「汙穢」的方法,最常見的是撒鹽。現在日
本人參加葬儀回來,家人習慣在玄關處,為參加葬儀的
人撒鹽。
中國的道教,偉人死後會成為神,例如關羽、岳飛死後
都成為神。
日本的神道也是如此。菅原道真(845-903)是一位有
學問的政治人物,但是被奸臣所害,遭到流放而死於當
地。
菅原道真死後,京都天災不斷,朝廷就建天滿宮
祭祀
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現在被認為是「學問之神」。
很多學生在升學考試前,都到天滿宮向
菅原道真祈求
考試順利。
除了菅原道真之外,去世後成為神的還有楠木正成、楠
木正行、新田義貞、毛利元就、上杉謙信、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德川光國、乃木希典、東鄉平八
郎等。
有人說地藏菩薩是男性,觀世音菩薩是女性。事實上
在佛教,菩薩沒有男女性之分。如果將菩薩分成男女性,
那麼境界就很低了。
有一次,一位門徒問釋迦摩尼:「我們比丘(男性出家
修行者)如何對待女性?」
釋迦摩尼回答:「不要看她們!」
門徒說:「可是已經看了,怎麼辦?」
釋迦摩尼回答:「不要跟她們說話!」
門徒說:「可是已經跟她們說話了,怎麼辦?」
釋迦摩尼回答:「那個時候就要謹言慎行。」
在這段對話裡,看不出釋迦摩尼有歧視女性的地方。
但是佛教的確有歧視女性的教義。佛教認為女性無法直
接成為菩薩,女性必須先轉生成為男性,才有可能成為
菩薩。「法華經」中就有「變成男子」這句話。
古代印度社會,女性的地位很低,這或許是佛教歧視女
性的原因吧!
日本的神道就幾乎沒有歧視女性的情形。不只此,神道
中的最高神「天照大神」還是一位女神。不過有一個例
外。日本的神道認為女性的月經是「污穢」,這也算是
歧視女性
日本在每年除夕夜,習慣撞108下鐘。據說撞108下鐘
始自於中國唐朝的禪僧百丈懷海(720-814)。
佛教禁止出家人喝酒,不過日本冬天很冷,所以日本佛
教對僧人喝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佛教原本對食物沒有禁忌。佛教的僧人靠民眾的布施維
生,民眾布施什麼食物,僧人都必須吃,不能挑三揀四。
古代印度僧人,無論肉類或腥臭食物,一律接受。古代
印度的小乘佛教認為只要出家人不是自己動手屠宰動物,
而由民眾動手屠宰動物,就可以吃這個肉。但是在大乘
佛教,即使由民眾動手屠宰動物,也不能吃肉,否則就
違反「殺生戒」。
有些禪宗寺院的門口旁邊會有「不許葷酒入山門」幾個
字。所謂「葷」就是韭菜、蔥、蒜頭、火蔥等有強烈味
道的蔬菜。吃這些食物,容易口臭,在坐禪時,會干擾
其他僧人修行。而且據說吃這些食物,有強精效果,對
男性僧人而言,是增加麻煩,影響修行。
日本人有一種想法是「勞動侍神說」。這種想法是來自
於神道的思想。日本人喜歡勞動。有些人到公司去,什
麼事都沒做,就這樣混過一天。日本人稱這種人為「窗
邊族」。許多「窗邊族」並不是自願如此,所以他們在
公司上班時,如坐針氈。
法國人的想法是「勞動懲罰說」。所以對法國人而言,
「窗邊族」簡直是住在天國的人。當一位法國人知道日
本的公司有「窗邊族」時,問道:「他們究竟對公司有
多大的貢獻
才能享受那麼優厚的待遇?」
可是,對日本人而言,「窗邊族」卻是住在地獄的人。
換言之,對日本人而言,工作就是侍候神。如果不工作,
就很對不起神了。
這是神道的工作觀。佛教的工作觀如何呢?佛教主張
「出家」,「出家」就是不工作,因此佛教輕視工作。
但是傳到日本的佛教,卻受到日本人喜歡工作的影響,
也開始重視工作了。事實上,重視工作是從中國的禪宗
開始,只是日本的佛教更加重視工作。
江戶初期的禪僧鈴木正三(1579-1655)主張「農作
即佛行」,這不啻是「勞動佛行說」。
在日本,結婚儀式是用神道方式舉行,葬儀則是用佛教
方式舉行(一般台灣人也是葬儀採取佛教方式舉行)。
可是,佛教成為舉行葬儀的專家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釋迦摩尼在入滅(去世)前,門徒問他:「世尊入
滅時,我們出家修行者要如何辦世尊的葬儀?」釋迦摩
尼回答道:「葬儀就交給在家信徒,你們僧侶專心修
行即可。」如果釋迦摩尼地下有知,知道後世的佛教成
為舉行葬儀的專家,一定會嚇一跳。
一般印度人死後不建墳墓。印度教徒死後通常將遺骨放
河流走。印度教徒最大的心願是,死後自己的遺骨能夠
放進恆河中。
釋迦摩尼的遺骨稱為「佛舍利」,放在佛塔裡。釋迦摩
尼入滅200多年後,阿育王打開佛塔,將「佛舍利」分
成很多等分,建了8萬4千座佛塔,擺放這些「佛舍
利」。「8萬4千」這個數字顯然太過誇張!
古時候的日本人認為屍體是「污穢」。為了防止死者危
害生者,在埋葬死者的時候,會讓死者抱一塊重石,讓
死者無法離開墳墓,或者埋葬死者後,在墳墓上放一塊
重石。後來重石就演變成現在日本的墓石。
隨著火葬的推廣,日本人認為屍體是「污穢」的觀念漸
漸稀薄。
(全文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明明是‘釋迦牟尼’,為什麼網路上一大堆文章都寫成了‘釋迦摩尼’,是大家都在耍寶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