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習近平聊聊台灣與中國(3)
中國的內部改造,以及世界地位的改造,這兩件事其實
可以是一件事。
國內部分,20年之內,在中國打下「公開透明的間接
選舉、一黨主政但多黨制衡、真實法治」的基礎。
世界部分,以台灣的中性化為撬動國際價值的槓桿,通
過主動與美國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以彰顯
中國認識到過去400年西方主導的「主權體系」的內在
缺陷,而後來居上、超英趕美開啟「人類後主權秩序」
的列車。
眼下中共給予世人的印象,具有4個面向:威權主義+
軍事國族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全民思想控制。或許這
4個面向,都有它們各自不得不的現實理由,然而加疊
起來,它們構成了一個意象,那就是「法西斯主義」。
我在台灣出生,但我不是一個典型的台灣人。我生命中
的百分之40在台灣度過,另外百分之60在台灣以外的
地方度過,其中5年在新加坡,12年在美國,20年在
中國大陸。
因此我習慣用世界觀點來看台灣。但是,我發現多數的
台灣人習慣只用台灣自己的經驗看台灣。這是台灣的
「自我沉醉」。台灣也沉溺在中國的強大「氣場」當中,
幾乎每一個層面,包括「我是誰」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都以中國為座標。
非常弔詭的,即使今天贊成台灣獨立的台灣人,也都是
以中國為座標。這很像早期的婦女運動,一切的抗爭
都是以男人為座標,一切的理論都是以掙脫男人的威權
為出發點,很少從作為一個「人」的角度來看自己。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症狀是,台灣人把大量的精力花費在
爭取「被承認的國家身分」這件事上,或者「主權」上。
所有的辯論與叫罵,都擺脫不了「以中國為座標」的詛
咒。在今天的台灣,你幾乎聽不到「以亞洲為座標」的
觀點,更不用說「以世界為座標」的討論。
不論是「和中國統一」的觀點,或者是「從中國獨立」
的觀點,都是一種「舊世界」的觀點,台灣如果能夠擺
脫這種舊觀念,其實就可以走入一個新世界,前景豁然
開朗。
雖然國際上承認台灣的國家身分的國家只有20幾個小
國,但是過去40年來,台灣已經為自己爭取到了非常
不錯的「非被承認國家的世界地位」,例如,台灣的經
濟在全球排名第17位。台灣的護照得到了135個國家
的免簽地位,全球排名第25位。即使如此,中國還是
不能容忍台灣在世界上享有這種事實上的「非被承認國
家地位」;而台灣自己,竟然也不太珍惜這種事實上的
地位,一直糾纏在統獨二分法上,把大量寶貴的政治動
能耗費在這無解的「中國結」上。
我不認為在今天所謂的「國際政治」框架下,台灣能夠
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命運。台灣必須走出一條突破當前
「國際格局」,卻又對人類有利的出路。
台灣可以以一種新型態的方式存在,並在世界上扮演一
種嶄新的角色。
或者換一種方式來形容一個未來的台灣:一個「後主權
時代」,或者「後西伐利亞時代」的「後主權世界國
家」。
「主權」的概念凝聚於1648年的歐洲西伐利亞會議。
「主權」的概念已經經歷了將近400年,我們不敢想像
下一個世紀的世界秩序依然以「主權」為唯一的座標;
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各種根本問題,諸如地球暖化、宗教
衝突、種族衝突,甚至今天正在發生的「伊斯蘭國」
(ISIS)、地中海難民潮,都不是現在的「西伐利亞秩
序」所能解決。事實上,歐盟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對
「西伐利亞秩序」的檢討。
台灣雖然和許多亞洲小國家一樣,是二次大戰以來「西
伐利亞秩序」的受害者。但是,台灣和其他小國之間有
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台灣和中國的弔詭性關係,
可能使台灣在自我努力之下,在亞洲創造第一個「非西
伐利亞」的新型態兩岸關係。這件事倘若發生,具有巨
大的世界意義。
雖然在當前的氣氛下,中國不會同意,甚至完全沒有能
力去意識到這個方向、這種可能性;但是中國也正在進
行一場從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中國也正在尋找它的文明
出路。
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令人害怕的中國,一個世人不知道
它下一步要幹什麼的中國。中國的作為必然會改變世界,
但是台灣的存在有機會改變中國。台灣社會的經驗,不
管是好的那一面,還是壞的那一面,都可以成為中國的
一面鏡子,而這個「鏡子」的角色全世界只有台灣可以
扮演。在台灣這個「鏡子」的對比提醒下,當中國有一
天意識到自己必須走出「被逼出來的民族主義」,而
重新由「天下觀」來看世界以及自己在天下的角色之時,
它除了台灣,沒有其他參考座標。那時,聯繫台灣海峽
兩岸的就不再是西伐利亞式的「統獨二分法」,而是
某種「天下關係」。
倘若再給台灣20年時間,台灣可以變成整個中文世界
內的政治文化的響導,因為中華文化的傳統優點和缺點,
正在台灣與西方文化、日本文化、南太平洋文化產生火
花,而這正是中國在這個世紀融入世界之時所急需的多
元參考座標。
台灣可以說是中國政治文化3千年以來,來自基因突變
的第一個新品種,這件事有世界意義,我們不能讓它葬
送在西伐利亞的主權戰場之下。在這個意義下,「台灣
是誰的」這個問題,其答案應該是,台灣是世界的!
你在「無印良品」買過東西嗎?它沒有品牌,但是最終
「沒有品牌」就成了它的品牌。套用在台灣,台灣沒有
「國際身分」,但是為什麼沒有國際身分這特殊地位,
不能最終成為台灣的世界身分?只要你貨色好,「無
印」就會變成你的「印」。「中性化」可以成為台灣的
品牌。
將來世界上的「無印良國」,將不只台灣這個實體。當
Google進入200個「國家」、經濟產值超過世界第10
名「國家」的時候、當Google當機一天對世界的影響
超過美國政府關閉一天
的時候,Google其實就已經是
人類史上一種新形式的「想像共同體」了。Google大
概不會選擇政治上的獨立,但在實質上它已經是個「無
印良國」。
已去世的偉大科幻作家克拉克早在1945年就寫出「無
線世界」,預告了今天的手機世界。在他最後一本小說
「3001太空漫遊」中,他預言人類在掙扎了幾百年之
後,終於在2500年,正式將宗教現象認定為一種心理
的假想。
1648年,為了建立新秩序,歐洲的貴族、封建領主、
教會,在德國西伐利亞地區,開了一次大會。會中,
首次出現了現代國際政治中的「主權」概念,並且把
「主權」概念神聖化,以降低羅馬教宗對各國政治的干
預。
這場史稱「西伐利亞協定」的會議,固然底定了對「國
家」的定義,然而人類的野心並未因此平息,各種侵略
繼續發生,只是多了一個藉口:維護
主權。
孫中山說「五族共和」,潛台詞是西藏、新疆的「主
權」屬於中國。
1998年,北約秘書長索拉納說:1648年以來的西伐利
亞國家概念,和民主、人道主義無關;
主權概念帶來
的是國家之間的爭奪和排斥,而不是合作和融合。
1999年,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在美國一場演講中宣告,
他將致力於一種新的、後西伐利亞的世界秩序,因為在
全球化的趨勢下,西伐利亞主權結構帶來的是混亂、無
政府。2000年,德國外交部長費雪演講說:歐洲人創
設的西伐利亞主權系統已經過時了,自二戰以來,歐洲
人就逐步唾棄了那種權力平衡原則和強權的統治慾望。
歐洲人現在要互相讓渡國家主權,交給超乎國家主權的
機構來運作。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