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什麼?(6)
這些利他的思想,追根究柢,應該是宮澤賢
治的話:「在世界所有的人還沒幸福之
前,不可能有個人的幸福。」
但是,要小心利他的規模擴大到「國家」或
「世界」時的危險。利他的幸福感被利用到
「為了國家」是不久之前發生的事。
利他的「他」越擴大,越無法與民族主義區
別。利他的行動最好停留在鄰人的範圍。
法國作家拉羅希福可(La
Rochefoucauld
1613-1680)說:「我們為了讓人知道我們
很幸福,比我們追求幸福,還更辛苦。」
接著來看「平凡性與反快樂」。
幸福的秘訣不在享受酒池肉林的奢侈,而在
珍惜平凡的生活。幸福的青鳥不在世界的
遠方,而在自己的身邊。
歌德說:「無論是國王或是農民,能夠在家
庭中找到平和,是最幸福的人。」德雷莎修
女說:「回家愛家人,就是對世界和平的貢
獻。」
追求快樂,常常會導致不幸。英國快樂主義
者作家王爾德(Wilde
1856-1900)寫的
寓言作品「快樂王子」內容是銅像的王子,
為了窮人,拜託燕子將自己身上的寶石取下
送給窮人,最後王子與燕子都去世了。
利他的行動與和燕子的友誼讓王子快樂。
幸福與快樂有何不同?與幸福相比,快樂經
常是暫時而又濃密的體驗,有時候反道德,
經常事後有空虛感,但是常常是羨慕的對象。
如果獲得億萬鉅款,會很快樂,但卻不是幸
福。以金錢獲得的快樂,在很低的地方就有
天花板。
法國小說家雷納爾(Renard
1864-1910)說:
「幸福就是尋找幸福。」杜斯妥也夫斯基也
說:「幸福就是尋找幸福的過程。」
我們也常說:「籌畫旅行計畫的時候最快
樂。」
幸福不是靜的狀態,而是動的過程。
2015年11月,巴黎發生恐怖攻擊。我想
恐怖份子在擬定恐怖計畫,付諸實施的過程
中,應該感覺很幸福。恐怖份子有目的,有
與同志的堅強友伴關係,有「平凡性與反快
樂」(他們的生活有嚴格的禁慾),換言之,
擁有幸福的各種條件。若是如此,即使破壞
他們的據點,也無法消滅恐怖主義。要讓他
們擁有恐怖攻擊之外的幸福方法,才是根本
的解決之道。
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說:「幸
福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而只在現在,在
現在的瞬間。」日本小說家吉川英治說:
「晴天時愛晴天,下雨天時愛下雨天,快
樂的時候快樂,不快樂的時候也快樂。」
幸福的「末梢性」是「假裝幸福,就會幸
福。」
法國哲學家阿蘭(Alain
1868-1951)說:
「不是幸福才笑,是笑才幸福。」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你只要數一數你的
幸福數目,你就會馬上幸福。」
愛因斯坦說:「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路
是活著認為完全沒有奇蹟,另一條路是活著
認為一切都是奇蹟。」後者才接近幸福。奇
蹟會造成感謝,也會肯定自己。
根據研究,財富與幸福度並沒有相關關係。
當然在貧窮狀態增加收入的話,會有幸福感。
但是抵達一定金額的時候,就不再有幸福感。
具體地說,超過年收入7萬5千美元,就幾
乎沒有幸福感。這是美國經濟學者伊斯特林
主張的。此外,中了彩券短期雖然有幸福感,
卻不會持續很久。
只要不愁吃穿,有適當的收入,再加上一些
條件,你就會幸福。
以下的事情可以提高幸福度:
1.有社會接觸。
2.結婚狀態。
3.有樂在其中的工作。
4.有宗教信仰。
5.有嗜好。
6.有良好的睡眠與運動。
7.有社會階級。
8.有主觀上的健康。
以下的事情表面上看來似乎與幸福有關,其
實無關:
1.年齡。
2.外表的魅力。
3.金錢。(只要能滿足基本需求,超過一定
的財富無助於提高幸福度。)
4.性別。
5.教育水準。
6.擁有孩子。
7.搬遷到氣候良好的地方。
8.住居。
9.客觀上的健康。
(待續)
2019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