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現代俄國的軍事戰略(8)
兩者共同擁有OS。的確列寧批判克
拉維茲的主張「戰爭是政治的延
長」,列寧認為政治是階級鬥爭。
但是在其主要手段是軍事鬥爭這
一點,列寧沒有異議。
蘇聯崩潰後的俄國,許多軍事思想
家認為必須擴大戰爭的概念。
強森在「軍事思想」上刊登文章,
認為其潮流可分成1990年代、2000
年代、2010年代三期。1990年代
的基調是「繼續性」。蘇聯時代認
為戰爭是使用暴力的軍事鬥爭。這
種想法被承襲。
軍事科學學士院副總裁斯利埔前
克認為人類的戰爭型態從西元前
「第一世代戰爭」開始,到20世
紀中期出現核子武器的「第五世代
戰爭」。這是「非接觸戰爭」。使用
核子武器,可能造成人類的滅絕。
因此這是一種無法達成政治目標
的矛盾戰爭。
20世紀末期出現的「第六世代戰
爭」是不使用核子武器而能夠進行
「非接觸戰爭」。
藉著精密誘導武器(PGM)與情報通信
技術(ICT),不依賴核子武器的「非接
觸戰爭」成為主流。戰場上直接戰鬥的
重要性低下,野戰軍已經落伍了。
這種想法並非斯利埔前克所獨有。
蘇聯的奧凱爾可夫參謀總長也如
此主張(他說這是軍事革命)。
斯利埔前克明顯受到奧凱爾可夫的影
響。類似的主張也出現在美國。最具代
表性的是克雷比尼維茲所主張的「軍事
技術革命(MTR)」。根據克雷比尼維茲
於1994年的論文「從騎兵到電腦」,14
世紀之後西歐世界發生10次的軍事
技術革命。
「非接觸戰爭」不是以敵人的戰鬥力為
目標,而是以敵人的經濟力為目標。
如果用PGM破壞敵人80%的經濟力,對
方的人民或許就會推翻自己的政府。
斯利埔前克的主張更遠大,PGM與ICT
的組合只是「非接觸戰爭」的開始而
已,到了21世紀中期,可能操作地球的
氣象,引起豪雨或地震,或將臭氧層打
破一個洞,「攻擊」對方。斯利埔前克
還認為可以用超低周波的音響控制人
的感情,或針對特定人種,使用遺傳基
因技術的生物武器。引發敵國的暴動、
屠殺。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