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台灣是誰的?(3)

台灣是誰的?(3
   沒有了中國,兩黨即失業
假設中國大陸突然消失,民進黨和國民黨就頓時會兩眼茫然,進入失業狀態。民進黨和國民黨今天吃的政治飯,基本上就是中國飯。它們雙方今天存在的本質,其實就是中國概念牢籠中的政治犯。假設中國大陸在30年前突然消失,料想不至於讓台灣的政治頓然無所依託,那麼,為什麼僅僅不過30年,台灣的政治重心就由台北遊離到北京呢?是誰把台灣送進了中國概念的牢籠?就是台灣不成材的政治人物自己。
許多問題,明明是台灣自己內部的問題,也非得扯上中國,賴到中國。試問,台灣的國際地位低落,可以歸罪中國,但台灣的世界地位低落,也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的大學排名落後,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的某些產業創造力停滯,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的媒體自由度排名退步,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的水土災難頻繁,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的貧富差距擴大,可以賴到中國嗎?台灣學生的中文退步、英文不前,可以賴到中國嗎?
中國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藉口,而造成這種態勢的千古罪人,就是台灣的政治人物。更可恨的,政治人物們為了政黨私利、個人家族私利,綁架了台灣人民的潛力,把台灣出賣給那個叫做中國的概念。
   民進黨必須正視它的「大國意識」
民進黨要成其偉大,首先得正視它的「大國意識」。民進黨執政時氣急敗壞的辱罵新加坡是個「鼻屎大」的國家。新加坡700平方公里,是台灣的2%;以台灣是170公斤的人體來比喻,新加坡這塊「鼻屎」將重達1.4公斤,你見過1.4公斤的鼻屎嗎?中國的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台灣是它的0.375%,以中國是170公斤的人體來比喻,台灣是260公克。以新加坡對中國,新加坡只有0.5公克,很適合被稱為「鼻屎」。民進黨稱新加坡為「鼻屎」,顯然站的高度是中國的高度。
民進黨在主張「台灣獨立」的時候,擺脫不掉中國傳統的「大國意識」。我們不敢論斷這意識的來源是早期國民黨教育的成功,還是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影響,還是台灣人民歷史上一向就認同自己是大國子民。但那意識存在,至少在潛意識中存在。
歷史讓台灣變成1個身穿大國大衣的島嶼;這島上的人,經常口出大國之言,搞大國才能支撐的行政機構,玩大國才有的複雜政治。
   打破隱性經濟鎖國,台灣才安全
外部安全的要素有3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台灣若想保持兩岸關係的平衡,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力加強經濟層面的安全係數。當台灣的經濟被動依賴中國官方政策的程度超過50%時,大概政治方向就確定了。解套的策略是促成台灣的經濟活動真正向世界開放,然而台灣當下的「政治正確性」基本上排擠了這個策略。等到10年間的某1天,台灣人民發現其實經濟開放是唯一選擇時,為時已經晚了。
經濟向世界開放,就是跳出大漢民族的驕傲,放下河洛福佬的身段,拋棄亞洲孤兒的悲情,以1種持平的心態接納外國人、外國資金。
今天許多台灣人,潛意識裡其實已經把中國當作自己的某種政府,被照顧得不夠就抱怨,進入1種「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奇異心理狀態。
★陸資入台,經濟轉機還是命運轉機?
陸資入台,台灣最擔心的應該是「比大小」的問題。台灣股市的總市值,不到滬深股市總合的4分之1,也只是中國外匯存底的4分之1。北京若舉全國之力,台灣可以被整體收購。這對台灣,是不是1次經濟轉機?從台灣企業主的觀點來看,肯定是。但對於政府而言,則必須從30年、50年的觀點看問題。馬政府提出「先經濟,後政治」,其實是個不存在的命題。因為對中國而言,經濟就是政治。台灣問題是歷史性任務,能夠劃分經濟和政治嗎?
台灣應該花10年時間,把台灣打造成為中國科技企業主及高端技術人才的財富安全基地。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就是腦力、智力的經濟價值無法體現。這是一筆巨大的「含金量」,20年之內,中國的環境煉不出來,而在台灣的環境下卻可以。
陸資入台,只要明白了以下4個道理,就敞開大門吧。這4個道理是︰「沒有蔥花,蛋就香不起來」;「中國是老虎,台灣是翅膀」;「中國靠勞動力,台灣靠腦動力」;「在中國沒有財富安全感,在台灣有財富安全感」。
   兩岸缺少民意交流的軌道
中共智囊鄭必堅率團赴台與台灣各界展開政治性對話,這是件好事,凡溝通過的,必留下痕跡。
兩岸關係的穩定,至少需要6條軌道。目前已經成型有5條軌道,包括︰
1.官方的陸委會、海基會,與中國的國台辦、海協會。
2.就是所謂的「國共平台」,這是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敘舊事、博新情的平台。
3.已經進行了20年的娛樂軌道。以鄧麗君為符號的台灣流行文化,可以視為改革開放實施過程的「軟化劑」。
4. 文化的軌道。從雲門舞集、賴聲川舞台劇、羅大佑、侯孝賢、李安到海角7號,從早期的李敖到近期的龍應台。
5.就是剛剛發生的「智囊界」接觸。
但是兩岸缺少1條雙方民意代表交流的軌道。中國人大代表雖然不是百姓選出來的,但是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是實實在在為人民做事的。雙方民意代表無論政治立場如何,他們之間有1個共同話題︰如何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台灣如何解讀中國?
在解讀中國這件事上,台灣已經越來越失去自我的看法,而隨著西方或日本的解讀方式起舞。以同文同種同文化的根源,台灣應該是最瞭解中國的地方。以老國民黨當年與共產黨某個程度「師出同門」的歷史淵源來看,台灣應該比誰都清楚共產黨的思維。然而,今天台灣社會對中國的解讀,大多是取材於西方及日本對中國的解讀。在中國這個議題上,台灣應該是世界的老師,結果變成了世界的學生,還是個不好獨立思考的學生。世界上沒有任何1個其他地方的命運像台灣一樣,與中國的命運這樣緊密的綁在一起,而台灣竟然沒有自己獨立的中國解讀!
中國之外,還有誰比台灣更瞭解面子文化和面子政治呢?西方人分析中國時,離不開「利益」、「權力」、「尊嚴」、「野心」、「對抗」、「和解」這些西方概念;台灣人分析中國,應該要從面子、裡子的解讀座標來看問題。抓住裡子,給足面子,才是台灣解讀中國的正途。
當前局勢下,對台灣最有利的做法是協同中國做足面子,緩和它的裡子壓力。不幸的是,台灣不但對中國的裡子問題認識不清,還對中國不斷發出的「面子信號」不給面子。這證明了台灣對中國的解讀不清。對台灣政府的忠告是︰對中國的面子最好多給,對北京裡子的關懷也不能沒有。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台灣是誰的?(2)

台灣是誰的?(2
   台灣主體性的「母子倒掛」
一向來在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宣傳下,台灣社會普遍相信,台灣的發展受制於兩岸關係;在這種相信下,兩岸關係是框架性的「母議題」,而台灣的發展是框架內的「子議題」,我認為這是一切謬誤的源頭。
如何正本清源?那就是把「母子關係」倒過來,台灣的發展才是「母議題」,而兩岸關係是「子議題」。兩岸關係應該是台灣自我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前提。
在現有的母子議題關係下,藍營推出了它的核心理念︰只有在兩岸關係穩定的前提下,台灣才能發展。而綠營則說,只有大陸在兩岸關係中接受了台灣的主體性,台灣才能發展。
藍綠之間在兩岸問題上刀光劍影,但是2者之間真的沒交集嗎?真的沒最大公約數嗎?我認為是有的。只要把「母子關係」倒過來就有了。換個比喻的說法,2個人在屋內向外看,由於眼睛面對的窗戶不一樣,因此1個人看到山,1個人看到海,爭論不休;然而,若2個人都到屋外向內看,即使窗戶1個在左1個在右,2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一樣,都是1張沙發1張床。
「母子關係」倒過來之後,藍營的核心理念就變成︰只有在台灣發展的前提下,兩岸關係才會穩定,而綠營的核心理念則變成︰只有在台灣發展的前提下,大陸才有可能接受台灣的主體性。
如此,藍綠之間在兩岸問題上還有什麼東西好吵的?該吵的是台灣如何自我發展。要吵兩岸問題,也是在台灣自我發展進程之後。
   台灣的世界品牌應該是什麼?
台灣已經具有1個領先世界潮流的特質,足以作為它在世界品牌體系內的至高據點,也足以成為其在世界國家體系內的抗體,那就是台灣的平民文化特質。平民文化並不完全等同於公民文化。舉例而言,新加坡的公民文化高於台灣,但卻是1種依賴嚴厲行政法規所維繫而成的級別社會,與台灣油然而生的平民文化,具有本質上的差異。平民文化也不等同於傳統民主制度下那種需要法律來制約的人人平等,而是1種不論社會級別,人就不應該欺負人,人就不應該看低人的素樸信念。
世界上具有平民文化的社會,並不多見。歐洲小國,或許可為典範,但在整個亞洲,除了台灣,1個也沒有。這就是台灣的本錢。唯有發展平民文化,世界才可能和平。20年後,西方今天的「民主先進」國家,可能會蟠然領悟,平民文化才是所有其他普世價值的真正基礎,那時,難保他們不來台灣取經。
幾位來自彼岸的大學生,前來台灣自由行,在街頭無意旁聽到1位台灣普通母親與她小兒子的對話。他們路過1輛垃圾車,台灣的垃圾工人把11袋的垃圾往車裡扔,小兒子對母親說︰「媽媽,他們好辛苦哦!」母親回答說︰「是啊!所以以後不能亂丟垃圾。」彼岸來的大學生震撼無比,他們說,如果是在他們來的地方,母親的回答一定是︰「是啊!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否則將來和這些垃圾工人一樣。」
平民文化才是台灣立足世界的基本點,才是台灣的護身符。
★台灣究竟窮不窮?
有個朋友,含著銀湯匙出生,自己也有專業技能,應該可以順利過1生。但是他後來投資失敗,瀕臨破產。某日,他帶著讀小學的兒子逛街,兒子看到櫥窗內1雙耐克球鞋,按照慣例吵著要買。1問,需要台幣6千多元,爸爸嘆一口氣,對兒子說︰「爸爸沒錢了,買便宜一點的好嗎?」人生第1次被拒絕的兒子,不高興的睜大眼睛說︰「不是刷卡就有了嗎?」
另一則笑話是這樣︰老師出作文題,叫做「1個窮家庭」。班上有個富家小孩,怎麼也寫不出來,後來終於交了卷,老師一看,作文的開頭寫道︰「曾經有1個窮家庭,爸爸很窮,媽媽很窮,孩子很窮,家庭教師很窮,連司機、傭人和園丁都很窮,一家都是窮人。」
台灣窮嗎?曾經問過一位資深官員︰「如果台灣的所有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台灣的生產力能夠提高多少?」他的答案只花了3秒鐘︰「2倍以上!」如果他的答案正確,那麼過去16年執政的民進黨與國民黨,都應該解散。哪怕被浪費掉的生產力僅僅30%,這2個政黨也應該脫衣負荊跪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向人民請罪。
   短線關懷︰台灣的致命傷
台灣對自身的關懷,近十幾年來已經落入了「短線關懷」,幾乎很少看到對5年、10年後的研究和探討,更不用說對203050年後的關懷。地質、氣候多是以百年為視野單位,更得不到社會的關心了。從政者關心下屆選舉。台灣精英還有人用百年跨度關懷台灣嗎?如果沒有,對岸倒是有不少,只是關懷的角度不見得是台灣人民所樂見。
   台灣需要新住民符號
過去20年,台灣已經進入了人口結構變遷期。在2007年時,外籍配偶人數就已經接近原住民人口,佔總體15歲以上人口的2%以上,每7個新生兒就有1個為外籍配偶所生。20年之內,台灣將出現10萬甚至近百萬的新住民選民,你說,他們該投票給誰?他們面對統獨問題時,感情如何歸屬?他們內心深處的「祖國」是哪個?
台灣的老住民沒在想這些問題,自認是「中國人」的人,自認是「台灣人」的人,概念裡都不包含這些新住民,新住民是1群已經在台灣結婚生子入籍的人,但台灣老住民心理上還沒有接受他們。
未婚男子想娶外籍新娘,誰也擋不住;老住民高不成低不就的事實下,不補充外勞怎麼辦;大學過剩,外生不來,不招陸生,招誰?台灣需要新住民已經是大勢所趨,然而台灣完全缺乏1整套對待新住民的價值觀。套用1句不入耳的話︰笨蛋!20年後對台灣地位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藍綠,而是新住民的歸屬性向,老住民們,趕快給新住民一個相稱的正面符號吧!
★台灣必須走出「後蔣經國政治」
台灣的經濟至今還在吃「蔣經國模式」的老本,「後蔣經國經濟模式」一直走不出來,原因無他,經濟乃政治的衍生物。台灣的政治還停留在「後蔣經國時代」,如果蔣經國先生地下有知,定會怒斥台灣人民固步自封,辜負了他的解嚴。如果以蔣經國逝世為分水嶺,之前稱為「老國民黨」,之後稱為「新國民黨」,今天台灣政治中「老國民黨」的元素還太多,使得台灣今天的經濟還無法突破蔣經國時代的模式。
「老國民黨」的元素不僅存在於新國民黨中,也存在於民進黨中。今天台灣的綠營及藍營,撥開了對台灣主體性認知的不同,在政治操作手法上,其實大同小異。異性男女同處數十年後,即使吵吵鬧鬧,長相表情會不知不覺地趨同,所謂的「夫妻臉」。今天民進黨與國民黨,對待組織、權力、利益的作風,越來越有「夫妻臉」。這張夫妻臉的特徵為︰誰執政,誰通吃,小圈子決策,權力掛帥,官大錶準,小屋密商,拉幫結派。這點小毛病,比起早年的威權管制,已經是仙境了。然而,正是這些老毛病,使得台灣今天的經濟走不出新模式。以台灣今天的經濟條件及人才,若擺脫了上述毛病,生產力將提升多少?我的答案是30%以上,而1位資深官員的回答是200%
台灣的軍隊已經國家化了,但是台灣的政府還沒有國家化,任何人都相信,政府隨著不同政黨的執政而巨變。台灣雖然有全民選舉,但是台灣的政局還處於革命狀態。民主的前提是「公器國家化」,如果是「公器政黨化」,那就是革命狀態了。我革了你的命,公器就歸我用。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台灣是誰的?(1)

台灣是誰的?(1
「台灣是誰的?」是專欄作家范疇的作品,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前言
台灣若認定自己的命運不是統就是獨,那麼現在活著的台灣人,抑鬱以終的可能性很大。這本書的角度不是台灣人的角度,也不是中國人的角度,我希望它是世界人的角度。台灣真正面臨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中國大陸問題,而這個問題只有從世界人的角度來做遠距離的宏觀,才可能有解。
台灣的政治力、經濟力,完全可以是目前的2倍、3倍,然而,卻因為台灣人還沒想清楚「我是誰」,它們就壓抑成了目前的水準。
   台灣是誰?
所有的策略都必須先老實面對3個問題,否則必定失敗。這3個問題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現在在哪裡?
為什麼台灣幾乎停止了對3個問題的公開討論?據說,是因為顧及了「中間選民」及「首投族」。「中間選民」覺得現狀挺好,他們怕的是現狀改變。「首投族」則是90後世代,一輩子不知道台灣曾經有過國際地位,他們關心的是職業生涯和個性發揮。
民進黨問了中國大陸一句話︰你會天真的認為國民黨將永遠執政台灣嗎?這句話,北京聽進去了。然而,大陸問民進黨一句話︰你會天真的認為大陸會讓台灣獨立嗎?民進黨看起來還沒聽進去。大陸也問了國民黨一句話︰你會天真的認為美國不會為了它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放棄維護台灣嗎?國民黨倒是聽懂了,但是至今無法提出任何答覆。
眼下,民進黨及國民黨看起來都在等待某種歷史的偶然來救台灣。例如大陸內部發生動亂使得北京自顧不暇。若真有這樣的期待心態,那就是幻想了。
今天的台灣可以有2種選擇︰拖延等待,或主動作為。若是主動作為,那麼就是1個千古的策略問題了。在付諸實務之前,台灣必須先自己回答3個問題︰台灣是誰?台灣從哪裡來?台灣現在在哪裡?
藍綠陣營為了各自「政治正確性」下的選票,都不願公開承認自己與對方之間具有公約數,似乎誰先承認,誰就輸了陣勢。這就是台灣民主不成熟的地方,以及台灣選民不成熟的地方。台灣人民不知道,他們拒絕提煉藍綠之間的公約數,付出的代價是自我掌握命運的能力。
中國大陸內相當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民,基於其對歷史的深刻認識,將台灣的存在視為1種中國未來的參照物。
★過小日子,還是改變世界?
當蘋果公司還不大的時候,20來歲的領導人賈伯斯想網羅百事可樂總裁史考利,當時百事的市值超出蘋果百倍也不止。史考利猶豫之際,賈伯斯問了他一句話︰「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來跟我一起改變世界?」
大哉問!
台灣人口是中國大陸的60分之1,面積300分之1。若提問︰「台灣領導人是想讓台灣一輩子在中國大陸的陰影下過小日子,還是帶領台灣人民超越兩岸關係的糾纏來改變世界?
大哉問!
藍綠不管誰執政,如果台灣的遠景就是一輩子過小日子,那麼坦白講,眼前就有1個好樣板——香港。台灣香港化就可以了,馬照跑,舞照跳,鄧老先生的智慧已經把話講到頭了。
中國的未來影響世界的未來,而台灣的未來影響中國的未來,簡單的3段論,台灣的未來足以影響世界的未來。台灣如果劃地自限,無法突破兩岸關係的軌道,不能以一種世界的高度來定義、呈現自己,世界將失望,中國大陸人民將失望。
那些不相信小小台灣可以最終影響世界命運的人,容我引用英國文豪蕭伯納的1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創新突破都是由不講理的人完成的;講理的人的論點都基於現實勢力,而基於現實勢力不可能產生創新突破。」
台灣,你可以過小日子,或起身影響世界命運。開闢,在台灣手中。
   歷史大脈絡下的台灣
1百多年來,華夏文化在政治上的糾纏,其實不脫2條路線︰開明專制還是自由民主。台灣,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首先告別了開明專制,進入自由民主的軌道。大陸今天的改革開放及一黨專政寫入憲法,本質上是清末維新立憲的山寨改良版,鄧小平或可視為康有為、梁啟超的傳人,青出於藍然勝於藍。
   只有開明專制才能救中國這個思想從未消失。自由民主路線也未消失,竟然最後在台灣開花結果。今天台灣的獨派人士只責罵「蔣介石專制政權」,閉口不談隨著國民黨來台的自由民主派知識份子對台灣自由民主的作用和貢獻,實非君子作為。不正視歷史,使得獨派永遠雙腳不能落地。
新加坡是個獨立國家,各種成就可謂傲立於世。然而,自建國以來,開明專制是它的主旋律。奇妙的是,此次以華人為首的工人黨,其領導人在選戰中吶喊新加坡應該更民主時,引用的案例竟然不是英國的民主,不是美國的民主,而是中國的五四運動。它凸顯了一個大歷史的脈絡︰當挑戰開明專制時,對華人最親切的自由民主精神案例還是五四運動。儘管新加坡已經獨立,這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還未能完全擺脫「中國」歷史元素的糾纏。
台灣,在這個大歷史脈絡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及地位,但是很多台灣人沒有意識到這點,劃地自限,硬生生地脫離中華大歷史,把一場亞洲多人運動會變成孤芳自賞的海角一人運動會。
   大台灣還是小台灣?
整套國民黨當年在大陸的體制,濃縮到一個300分之1的地理面積上,有立法院、省議會、總統府、行政院、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衡陽路、漢口街,此是謂「大台灣」,一個背負著泱泱大國意識形態的小島。
廢省、教科書「去中國化」、中正紀念堂內蔣公座像上辦風箏展,此是謂「小台灣」,一個擺脫了泱泱大國包袱的大島。
其實,台灣社會中有一個部門,老早就擺脫了「小台灣」、「大台灣」的爭端泥沼,成功地將「大台灣」的靈魂轉世到「小台灣」的軀殼中。這個部門,就是電子產業,他們瘋狂的講究效率。還有一個走出了「大台灣、小台灣」死胡同的部門,那就是以慈濟為代表的慈善組織。他們的精神是泱泱普世的,但雙腳是站在台灣的。同樣的,他們非常講究效率。相較之下,政治部門、政府部門、學術部門、文化部門、甚至媒體部門,顯得太落後了。眾多聰明才智之士的精力還糾纏在大台灣、小台灣的泥沼中。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宗教改革時代的社會史(2)

宗教改革時代的社會史(2
宗教改革初期有「破壞聖畫像運動」。聖畫像安置在教會內部耶穌基督、聖母馬利亞或其他聖人的像或繪畫。根據基督教的教義,嚴格地說,不應該安置、膜拜這樣的畫像。但是中世紀初期以來,天主教為了向民眾布教與加強信仰,允許安置、膜拜這樣的畫像,甚至積極鼓勵。
不過,宗教改革派斷然否定聖畫像,要求天主教的教會拿掉聖畫像。雙方的差異在於信仰觀的不同。天主教認為一般信徒無法直接與神接觸,在神與一般信徒之間,必須有教會或聖職者作媒介;宗教改革派則認為一般信徒可以與神直接對話。天主教認為一般信徒若要死後進天國,死之前必須有聖職者為他進行一定的儀式;宗教改革派則認為只要信仰夠虔誠,一般信徒不需要聖職者的幫忙,就可以進天國。
天主教認為為了崇敬神,必須在教會裝飾彩色玻璃、花,製造出莊嚴的氣氛;宗教改革派則認為教會只是信徒間信仰交流的場所,製造出莊嚴的氣氛並不重要。換言之,天主教重視空間的氣氛;宗教改革派則重視理念。這種差異現在仍存在。到歐洲旅行時,若教會內部有彩色玻璃和花,那就是天主教的教會,若教會內部很簡單,那就是宗教改革派的教會。
蘇黎世雖然是瑞士的都市,使用的語言卻是德語,一切生活習慣也和德國一樣。1508年,聖母馬利亞升天節時,50公里的路程,有1500名信徒參加遊行,信徒來到聖母像面前,脫掉帽子,下跪,口呼︰「請保佑我!」但是宗教改革開始時,情況完全改變,群眾展開「破壞聖畫像運動」。1523年,1位男子麥亞與同伴闖入蘇黎世的佩特教會,破壞裝飾得很華麗的祭壇。當司祭想要立即修復時,麥亞對他說︰「教會四周有許多饑餓的窮人,如果教會有錢裝飾這麼華麗的祭壇,應該很容易幫忙那些窮人!」
修道士還俗與聖職者結婚,成為是否支持宗教改革的證明。修道士一般是在修道院中過著與世俗社會隔絕的生活。而在天主教,聖職者必須過著禁欲的單身生活。
馬丁路德於1505年,立志要為信仰而活。雖然父親反對,他還是進入奧古斯丁修道會。但是十多年後,當他著手宗教改革時,他認為修道士制度是違反神意的制度,必須廢除。馬丁路德並且認為所有的聖職者都應該結婚。因為神希望每個人都結婚生子。當初馬丁路德並沒有想到自己也結婚,但是在他周圍朋友的鼓勵下,他於1525年,與從一個修道院中逃出的修女凱瑟琳·馮·波結婚。1523年,天主教薩克森大公領邦一所修道院的修女們寫信給馬丁路德,問他︰「我們今後要何去何從?」馬丁路德答應要幫她們逃脫修道院。但是根據天主教教會規定,誘拐修女是死罪。尤其薩克森大公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為了防止自己的領邦內發生修道士還俗,平常就實施嚴格的監視。但是馬丁路德在數位朋友的幫助下,成功地將希望還俗的12名修女,用馬車偷運出來。其中3名回到自家,剩下9名則暫時由馬丁路德照顧。她們都希望結婚。當時的女性除了結婚,沒有其他出路。馬丁路德也幫她們一一找到結婚對象。只有凱瑟琳·馮·波還沒找到結婚對象。而在馬丁路德所認識的男性裡,只有自己還單身。他的朋友就說︰「你若和凱瑟琳·馮·波結婚,一切就很完美。」於是馬丁路德和凱瑟琳·馮·波結婚。
中世紀以來,有許多聖職者若可能的話,很想結婚。尤其修女之中,許多不是心甘情願當修女。當時許多女子修道院成為貴族家庭多餘女兒的養育所。換言之,當時的女性過剩,每年有一定數目的女性無法結婚。她們就被送進女子修道院。在中世紀,男性常常由於與別人鬥毆或戰爭而死亡,因此男性的數目較女性少。15世紀至16世紀,紐倫堡的男女比率為100120.7貴族和富裕的家庭,常常附帶一筆錢,把女兒送進女子修道院。富裕的商人常常在遺書中明記,哪一個女兒若達到適當年齡,還嫁不出去,就將她送進女子修道院。並且還明記要送多少錢給女子修道院。馬丁路德的妻子凱瑟琳·馮·波,就是貴族家庭的女兒。
當時德國的一首民謠的歌詞有這樣的內容︰「神啊!請讓把我弄成修女的人遭受毀滅!」修女一輩子必須在女子修道院中,過著安靜虔誠的生活。然而她們之中有不少人,認為這樣的生活簡直像在坐牢。
16世紀後半的奧古斯堡,天主教與宗教改革派共存。奧古斯堡市於1534年,應都市多數居民的要求,引進宗教改革。不過當1547年天主教陣營在德國首次宗教戰爭中取得勝利時,市政府基於外交判斷,決定修正政策,於1555年的「宗教和議」中,決定讓雙方共存。今天在奧古斯堡市,每年的88是奧古斯堡市規定的放假日,這天稱為「和平紀念日」,以紀念1555年,天主教與宗教改革派共存。
當波蘭天文學者哥白尼(1473-1543)主張地球繞著太陽轉時,馬丁路德嗤之以鼻,說︰「那就好像坐在正在移動的馬車裡,以為自己靜止,而旁邊的樹木在動一樣。……我相信聖經的記載,約書亞命令太陽靜止不動,而非命令大地靜止不動。」約書亞是摩西的繼承人,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他為了作戰的需要,命令太陽與月亮靜止不動。神便讓太陽與月亮靜止不動一天。
1582年,羅馬教宗格利高里13世(Gregorius)宣布採用「格利高里曆」,而與宗教改革派產生新衝突。天主教要求宗教改革派儘速採用「格利高里曆」,可是宗教改革派仍然固執使用以往的「儒略曆」(Julius)。「格利高里曆」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曆。在西歐,從古羅馬時代到16世紀末為止,都使用「儒略曆」。「儒略曆」是西元前46年,羅馬皇帝尤利烏斯˙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西元前102-44)命令亞歷山卓的曆法學者制定的。不過由於「儒略曆」稍微有些缺點,因此教宗格利高里13世成立新曆法委員會,委員會研究的結果就是「格利高里曆」。從科學的角度看,「儒略曆」改成「格利高里曆」非常合理,可是這時候,宗教改革派與天主教的鬥爭正如火如荼,因此改曆成了新的衝突點。
教宗格利高里13世要求各國君主採用「格利高里曆」,可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Rudolf 1552-1612)擔心德意志、奧地利的宗教紛爭會因而擴大,對改曆便很消極。1583年,教宗格利高里13世再度催促,可是神聖羅馬帝國決定讓各地自行判斷。因此宗教改革派的領邦與自由都市決定不改曆。不過到了18世紀,宗教改革派不得不承認「格利高里曆」在科學上比較正確。1700年,宗教改革派領邦德意志、荷蘭以及宗教改革派丹麥與挪威採用「格利高里曆」,1752年,英國,1753年,瑞典也相繼採用「格利高里曆」。
奧古斯堡市於1583年便已決定採用「格利高里曆」。可是宗教改革派聖職者強烈反對。4名宗教改革派的市參事會員向市政府提出反對改曆的文書,文書的內容是說,由於宗教改革派的市民不服屬於天主教教會,所以沒有必要遵從教宗格利高里13世制定的「格利高里曆」。
不過,由於奧古斯堡市的市參事會,有25名天主教會員,但是只有20名宗教改革派會員,因此表決的結果,通過採用「格利高里曆」。
宗教改革派便向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的最高審判機構「帝室審判所」控告,認為市參事會的決定違反了1555年的「宗教和議」,要求市參事會立刻撤回這個決定。「帝室審判所」審判的結果,認為市參事會的決定的確違反了1555年的「宗教和議」,除了要求市參事會立刻撤回這個決定外,還必須繳罰款10馬克金塊。改曆必須暫時保留,一直到宗教改革派同意為止。
不過,「帝室審判所」的審判並沒有強制力,因此市參事會仍然決定改曆。但是市政府決定讓宗教改革派在教會的節慶日時,按照自己的曆法慶祝。
但是,奧古斯堡市的肉販幾乎都是宗教改革派,因而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復活節的前6週半(45天)是四旬節,在這期間照規定禁止吃肉,稱為「謝肉節」(carnival)。如果宗教改革派的肉販,按照自己的曆法,嚴格遵守「謝肉節」,不販賣肉的話,天主教的市民,除了按照自己的曆法不吃肉之外,也要在宗教改革派的肉販不販賣肉的期間,無法吃到肉。大概有2個半月的期間,無法吃到肉。市政府很憤怒,便決定取消6家肉販的販賣許可。
為了解決層出不窮的困擾,1583年,「帝室審判所」宣布今後奧古斯堡市的市民,必須遵守「格利高里曆」。
(全文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宗教改革時代的社會史(1)

宗教改革時代的社會史(1
1517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從此,不只是信仰,中世紀以來的舊法律、制度、經濟結構、生活習慣、政治理念和世界觀都有很大的改變。
傳統的歷史學是由德國歷史學家蘭克(Ranke 1795-1886)所確立。它的特色是偏重政治史與事件史,將焦點集中在王侯貴族、政治人物等上層階級的人,注意革命、戰爭等社會激烈的變化,例如拿破崙、法國大革命都是歷史舞台的主角。然而「社會史」卻與此對抗,把焦點集中在中下階級,以及注意100年、200年也不會改變的制度、習慣與價值觀。
領導「社會史」研究的是1929年,由法國學者費弗爾(Lucien Febvre1876-1956)與布洛克(Marc Bloch1886-1994)創辦的《經濟與社會史年鑑》。他們的目標是1.往昔的歷史學重視政治和大事件,他們重視的則是能夠抓住整個社會的歷史。2.因此,他們要積極引進經濟學、地理學、民俗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的成果。
他們關心中下階級的日常生活。
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 1902-1985)為今日的「社會史」研究提出新視點,他認為應該注意至少百年之間,或數百年之間也會改變的東西。他將其稱為「結構史」或「長期持續的歷史」。
研究社會史最困難的地方是史料太少。如果是研究王侯貴族的生活,有他們留下的日記和筆記,或是其隨從、臣子的記錄公私文書。但是一般大眾多半不會寫日記,首先他們多半不會寫字,而且他們也沒有隨從。
不過在宗教改革的時代,由於活版印刷術快速普及,跟以前的時代相比,增加了不少有關大眾生活的史料。
宗教改革是從馬丁路德反對贖罪券(Indulgence)開始。任何人即使有什麼違反信仰的行為,只要購買贖罪券,就可以在死後進天國。當時的天主教教宗利奧十世(Leo 101475-1521)為了修建聖彼得大教堂,需要錢。他便派人到德國大肆販賣贖罪券。可是馬丁路德認為死後靈魂的救贖,並不是看現世的行為,而是看信仰是否夠虔誠。他並且認為教宗無法赦免任何罪,因此教宗販賣的贖罪券也無法赦免任何罪。
宗教改革的時代,恰逢活版印刷術快速普及,因此宗教改革派便使用活版印刷,傳佈大量以低價印刷的傳單,獲得許多民眾的支持。因此有人說︰「沒有活版印刷術,就沒有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歷史上第1個使用印刷物這個媒體的思想宣傳運動。宗教改革派平均比天主教的領導人還年輕許多,所以他們能夠勇於採用新媒體。
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之後的30年,1520年,馬丁路德36歲,他的協助者墨蘭頓(Melanchthon 1497-156023歲,蘇黎世的宗教改革者茨溫利(Zwingli 1484-153138歲,史特勞斯堡的宗教改革者布沙(Bucer 1491-155129歲。巴塞爾的宗教改革者艾科蘭巴迪(Oecolampadius 1482-153138歲。
另一方面,天主教教會已經持續數百年,組織已經官僚化,樞機主教和各地司教等上層階級,都由年齡大的人擔任。
16世紀初期,德國的識字率為3%4%之間,如果是都市則有5%。不過當時的識字率越來越增加。例如在1600年的漢堡,購買書籍和樂譜的人為4千人,佔漢堡市人口的10%。換言之,包括其家人以及雖識字卻沒購買書籍和樂譜的人在內,有百分之數十的人識字。專家估計在16世紀初期,德國都市識字率約10%30%之間。還有,16世紀的紐倫堡可能有1半的市民識字。
「集團讀書」也值得注意。1524年,1位男子在紐倫堡的廣場,因為大聲朗讀宗教改革激進派卡爾史達(Karlstadt 1480-1541)的書籍,而被紐倫堡市當局逮捕。這意味這位男子試圖在廣場進行「集團讀書」。另外在1560年代,於1個村莊,1位傳教者在朗讀宗教改革的書時,許多聽眾湧入,室內擠滿人,以致有60人在室外聽。宗教改革派似乎把「集團讀書」當成他們的戰略。1520年的1份宗教改革派的傳單,如此寫道︰「如果想知道反天主教的事,就到識字的朋友那裡去,請他唸新約聖經中聖保羅的信。」另1份傳單如此寫道︰「如果自己不識字,就請貧窮的學生唸給你聽,他應該很願意為了獲得1天所需要的麵包而唸給你聽。」不過這樣的傳單有1個矛盾之處,那就是傳單的內容,不識字的民眾看不懂。或許寫傳單的人期待識字者可以將傳單的內容讀給不識字的民眾聽吧!
在識字率低的社會,宗教改革派為了散布自己的思想,想出另一個方法,那就是同時使用繪畫和文字。
在中世紀,知識份子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一般民眾根本沒有機會學習拉丁文,甚至連和一般信徒直接接觸的司祭們的拉丁文程度也很低。他們在彌撒等教會的儀式中,雖然使用拉丁語,但那完全是死記。而且信徒根本聽不懂拉丁語,所以不會發生問題。
根據1545年薩克森的教會巡察報告,某村莊的牧師不會用拉丁語說摩西的十戒,只能用德語說,而且還說得不很完整。
從中世紀以來,天主教教會就認為只有聖職者才能從聖經得到啟示,一般信徒只能聽聖職者的說明,沒有必要自己閱讀聖經,甚至不應該自己閱讀聖經。以拉丁文寫的聖經是聖職者的專屬物,嚴禁將聖經翻譯成各地語言。若有人翻譯聖經,就是異端。
從以前開始,贖罪券就有競爭者——聖遺物。所謂聖遺物,就是耶穌基督或聖母馬利亞,或使徒、教父等聖人,留下來的物品。據說如果膜拜這些聖遺物,死後就可以免去煉獄之苦。因此民眾除了購買贖罪券之外,還爭相膜拜這些聖遺物。事實上薩克森領邦的君主Friedrich是個聖遺物的狂熱收藏家。和他很親近的畫家克拉納赫(Cranach 1472-1553)在1507年時,寫了一張Friedrich所收藏聖遺物的名單。一共有5005種。據說這些聖遺物加起來,可以免除127703年又116天的煉獄之苦。之後,Friedrich繼續收藏聖遺物。1518年時,增加了3倍以上,達到17443種。Friedrich所收藏的聖遺物,包括耶穌基督出生後所穿的嬰兒衣的一小片布、耶穌基督出生在伯利恆馬廄裡的數根稻草、耶穌基督出生後東方三博士前來祝賀時攜帶的金塊一小碎片、耶穌基督的數根頭髮和一搓鬍子、耶穌基督的衣服數片布、最後的晚餐時耶穌基督吃剩的一小片麵包、耶穌基督被釘上的十字架的35個碎片、35根釘到耶穌基督手的鐵釘、耶穌基督死後蓋在祂臉上沾有血跡的7個布片、耶穌基督復活後升天時所站立的石座一小碎片、聖母馬利亞的4根頭髮和她所穿4小片衣服的布、聖奧古斯丁(Augustinus)的4顆牙齒、聖海諾尼莫斯Hieronymus 348-420)的1顆牙齒等。這些聖遺物幾乎都是荒誕不經。不只是Friedrich,當時歐洲許多地方都有安置聖遺物,供民眾膜拜。那麼,據說這些聖遺物是真的或是假的?遺憾的是百分之百是假的!據說如果將歐洲所有的耶穌基督的骨頭收集起來,可以復原1千位以上的耶穌基督。
佛教徒也對佛舍利塔中的佛陀骨頭虔誠膜拜。他們也不知道裡面的佛陀骨頭是真的或是假的。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