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反美主義(3)

反美主義(3
還有「第3條路」。1997年獲得政權的英國勞工黨首相布萊爾(Blair1953-)推動的政策稱為「第3條路」。「第1條路」是以往社會民主主義「從搖籃到墓園」的福祉國家政策。「第2條路」則是1980年代以後席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也就是市場原理主義。「第3條路」是要避免這2條路的弊害。福祉國家路線是由政府實施所得再分配,擴大社會保障,重視「結果的平等」。它的弊害是減少勞動欲望,讓經濟成長鈍化,為了維持福祉,課重稅,以及逼迫財政。另一方面,遵循市場原理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強調個人的責任,縮小社會保障與福祉,卻造成貧困層的固定化、擴大貧富差距、排除弱者、年輕人的失業等社會問題。「第3條路」則是要一方面保留市場經濟的優點,另一方面預防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弊害。
批判大量消費文化,也就是持「反美主義」的人,很可能被自己投擲的回旋鏢(boomerang)所擊中。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資本主義國家,多多少少都獲得大量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恩惠。如果要批判其弊害——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排除弱者、劃一化,則等於批判自己。他們批判主犯美國,但是無法擺脫自己是共犯的身分。
1992年,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時,文學者中野孝次(1925 - 2004)著「清貧的思想」,成為暢銷書。中野孝次認為日本的傳統文化中,有追求樸素、高尚生活,而非拼命賺錢、追求榮華富貴的要素。換言之,就是將欲望降到最低,讓內心得以自由飛揚。這是「尊重清貧的思想」。中野孝次說他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由於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文化的出現以及資源的浪費,引發地球環境被破壞。因此必須有新的文明社會的原理,而日本人祖先所創造的清貧思想,正符合這個條件。」
經過貪婪的1980年代,1990年代之後,先進國家開始出現減速生活、slow life、低消費生活。拿「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lity」第一個英文字母而創造的「LOHAS」成為標語。學者也勸實行有機農業、利用太陽能。
然而,在這種風潮之中,卻讓人感覺到一些諷刺。不管是清貧,還是低消費生活,或是「LOHAS」,提倡與實踐這些生活的人,大多是有相當的收入,曾經經驗過大量消費生活的人。他們因為生活富裕而有反省的餘力。這裡聽不到貧窮者的聲音。亞洲、非洲和中南美的貧窮者會有這樣的主張嗎?
有些日本人認為日本的少年犯罪與校園內暴力增加是受到「美國化」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日本的離婚率增加,與年輕人性道德的混亂,是受到「美國化」的影響。進入20世紀之後,就有人對「美國化」提出警告。英國的新聞工作者斯特德(Stead  1849-1912)於1902年著「世界的美國化,或20世紀的趨勢」。斯特德並沒有完全否定「美國化」,他認為美國的成功是盎格魯撒克遜族的勝利。「美國化」不過是美國從英國得到的施予他國罷了。世界的美國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世界成為汽車社會。美國在1929年時,擁有23122千輛汽車,平均每6人就有1人擁有汽車。歐洲最採用美國汽車生產與販賣方式的大眾車,是1920年代法國的「雪鐵龍」。不過,全世界正式進入汽車社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於1966年,豐田開始生產「crolla」、日產開始生產「sunny」,2006年時,日本平均每2.2人就有1人擁有汽車。
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變了。由於行動範圍變大,促進了觀光業。並且也促進了都市的郊外化。郊外出現大型購物中心。1940年,加州出現第一家「Drive In Restaurant也就是客人不用下車,直接在汽車內點餐、用餐。為了降低售價,速食店採用紙杯、紙碟,並且採用塑膠製的湯匙與叉子,以節省洗碗的人工,甚至連洗碗機都不用了。
發明汽車和電影的是歐洲,但是發揚光大,讓其大眾化的卻是美國。開發出衛星通訊、電腦和網路的也是美國。諷刺的是,汽車、手機與電腦是恐怖份子的必備品。
2005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以贊成148票、反對2票(美國與以色列)、棄權2票,通過「擁護與推進文化表現多樣性條約」。這個條約的目的是要讓各國承認國家有權利限制文化產品的交流。其背景是由於技術革新與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浪潮中,各國的文化獨自性逐漸喪失。為了維護發展途中國、原住民與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因而有「擁護多樣性」的呼籲。他們主張在文化領域,不能有市場原理的自由貿易。
1989年,歐盟規定歐盟的加盟國,電視的50%必須是歐洲製作的節目。但是因為沒有強制力,所以外國製作的節目仍舊超過一半。
各國對於文化,都有2張臉。對外強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熱心輸出自己的文化,對內則強調民族文化的固有性,並且為了維護民族文化,限制外國文化的侵入。
全球化固然增進霸權國文化的滲透,但是也促進了異文化的交流,讓各國與異文化接觸後,豐富了自己的文化。
3世界抱怨世界的資訊掌握在歐美4大通訊社手裡。它們是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AFP)、美國的美聯社(AP)與美國的合眾國際社(UPI)。這4大通訊社對發展途中國的報導不但量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內亂、災害等負面新聞。歐美的多國籍企業也支配世界的廣播、電視、衛星通訊等媒體,將世界的資訊殖民地化。他們提供全世界的電視節目和娛樂電影,破壞了發展途中國的固有文化,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尖兵。
1973年芬蘭總統說︰「全世界的報導有3分之2起源於美國!」根據1970年代中期的資料,美國電影在全世界電影院的放映時間佔了50%以上。1976年,印度首相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 1917-1984)說︰「我們對非洲發生的事情,希望直接從非洲人那裡聽到。同樣地,在印度發生的事情,也希望由印度人說出。我們幾乎不知道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傑出的詩人、小說家和歷史學家,可是我們卻很清楚歐美的二流作家。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又說︰「從西非多哥共和國的首都洛美,到加納的首都,只有24公里,可是要送出電信,卻必須經過巴黎、倫敦,再回到西非,要花48小時!」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於1972年在UNESCO提出一個草案︰「為了強化和平,與戰爭、人種主義鬥爭,利用大眾媒體的基本原則」。蘇聯真正目的是對當時,資訊由西向東,由北向南的單行道流動,讓國家可以用檢閱與限制文化產品的輸入等手段,介入干涉。蘇聯的目的是要讓國際承認國家有限制文化產品輸入的權利,以便在意識形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抗。這個草案獲得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贊成而通過。
到了1980年代,發展途中國自己也可以發射通訊衛星。像印尼這樣的島嶼國家和印度、中國這樣領土廣大的國家,有通訊衛星的話,不但省錢而且方便。印尼於1976年發射通訊衛星。印度於1983年發射通訊衛星。中國於1986年發射通訊衛星。中東的「阿拉伯聯盟」22國則於1985年發射共同通訊衛星。
(待續)
理州上  20134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