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文明的哲學

文明的哲學
「文明的哲學」是「非洲之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的著作。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首先是史懷哲於1953年(78歲)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時所發表的演說部分精彩內容,題目是︰我的呼籲。
我要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這種倫理,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因為評斷生物當中何者較有普遍妥當性所根據的標準,是以人類對於生物親疏遠近的觀感作為出發點,這標準是純主觀,我們誰能確知他種生物本身有什麼意義?對全世界又有什麼意義?這種分別必然產生一種見解,以為世上真有無價值的生物存在,我們能隨意破壞或傷害牠們。
善就是愛護並促進生命;惡就是傷害並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我們對昔日殖民地民眾所給予的善良幫助,並不是什麼慈善事業而是贖罪。因為我們最初發現航線,到達他們的海岸以來,我們已經在他們身上犯下了許多罪惡。
以下是本文部分精彩內容︰
現在,世界觀崩潰了。造成世界觀崩潰的決定因素是:哲學拋棄了它應有的責任。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期,哲學一直指引著普遍的思想。這種啟蒙時代與理性時期所盛行的健康哲學,一直立基於倫理、樂觀的事物觀點之上。可是正當此時,科學逐漸壯大起來,科學摧毀了那些堂皇的幻想製品。從那時候起,文明賴以安定的倫理觀念流落世間、殘破散亂,找不到別的世界觀可以做為文明的穩固基礎了。
必須先有自由,文明才能存在。因為只有自由人能想出文明的理想而付諸實現。但是,今天在人們之中,思想的自由與能力卻都令人失望地衰退了。
由於在充滿複雜事務的今日世界裡,只有資本龐大的企業得以維持下去,因此一向獨立自主的技工如今都在機械的壓力下,變成「小工」了。小規模的獨立經商被僱員取代。這種經濟系統所造成的自由之失落越來越嚴重。由於工廠的設立使得人們被迫離開養育他的土地、自己的家園和大自然。嚴重的心理傷害也因此產生。過度的勞動也是造成自由匱乏的因素之一。當一個人成為過度勞動的奴隸時,逐漸感到需要找一些外在的消遣。如果他想把閒暇時間花在修養自己,與朋友深交和閱讀書本之上,他必須具有心理上的鎮定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但是他們感到很難維持這種心態,於是他們不願思考,不求進步,只尋求享樂,而且是尋求最不需要依賴精神力量的娛樂。於是劇院比娛樂場所或電影院冷清,有益的書不如低級消愁解悶的書來得受歡迎。報紙和期刊不得不調整內容,改換淺顯而取悅讀者的內容。這種精神上的膚淺造成了心靈的空虛狀態。
只有廣泛多變的工作才能誘導出建立人格的能力。如果工作缺乏廣泛性,這種能力必遭受剝奪。凡缺乏廣泛性的工作都比較沒有精神性。過去的技工對他的職業有整體的了解,今日的技工就不是這樣了︰他們不再像前輩一樣,要學習製造木材或金屬的所有過程,在進入他的手裡以前,大部分的過程已經完成了。於是再沒有工作上不斷變動的困難能激發他的反省、想像和技巧。他的創造藝術的能力萎縮了。今日擔任教育工作的教師眼界不夠廣大,不足以教導學生了解各種科學之間的關係。
冷淡與同情的缺乏不再被認為粗鄙,卻被看做是正常行為。20年前的一次歐陸會議裡,我們曾經討論到被遣送的一些黑人——他們不斷死於饑餓與疾病。但是會議上並沒有提出任何聲明,因為牧師在聖壇上說︰「他們是上帝所遺棄的一群。」似乎這不過是畜牲問題罷了!
今天,在學校的教育與書本裡,人道責任的觀念被趕到偏僻的角落去。
國家主義所造成的大變動使我們的文明崩潰。何謂國家主義?它是一種卑鄙的愛國主義。它總是不斷地誇張自己,它與健康的愛國主義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低能人的牢固觀念與正常信念之間的關係。
假如文明的觀念和信心欲以某種世界觀為基礎,則這種世界觀必須具備什麼特質呢?它必須是樂觀而倫理的
在悲觀的世界觀中(叔本華和婆羅門教的思想即是),倫理不能對客觀世界有任何作為,它僅追求個人的完美自我,結果變成內在雖然自由,卻與世界及其精神脫離了。文明的最終目的是個人精神與道德的完美化除了中國,所有宗教的世界觀多少都帶著悲觀的色彩,都教示人們不要對世界寄予任何期望。印度與中國的思想在萌芽的時期,就已主張應該以仁慈對待所有的生物。
一個人唯有去幫助他能夠幫助的所有生命,並且避免傷害任何生物時,他才真正是倫理的。他不攀折枝葉,採擷花朵,且小心翼翼地避免踩傷昆蟲。假如他在夏季點著燈工作,他寧可關上窗門,悶著空氣呼吸,也不願看到一隻隻的昆蟲燒焦了翅膀跌落在桌上。假如他在路上散步時,看到一條蚯蚓迷了路,爬到馬路中間來,他會想到要是那條蚯蚓不能馬上爬到可以鑽洞入土的地方,必定會被陽光曬焦。因此他會提起牠,將牠放進草地去。假如他發現一條蟲跌到水坑裡,他會找尋落葉或樹枝,放到水面上,好讓蟲兒爬上去而獲救。
他不怕被譏笑為多愁善感。每一件真理在尚未成為眾所認知以前,總是要注定成為譏諷者的笑柄。從前認為平等看待膚色不同的人是愚蠢的,但是這個愚行已經變成眾所接受的真理了。今天,以平等對待一切生物的主張被認為是極端的做法。但是不久的將來,人們將會發現人類學習體認「對於生命的無理傷害是違反倫理」的真理,居然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而感到大為驚訝了!
為什麼我寬恕所有的人?按照一般倫理的看法,人們覺得寬恕別人是極好的事,因此即使在別人的侮辱之下,他們也能寬恕別人。這樣,寬恕就變成一種犧牲自己的美德了。
尊重生命的倫理廢除了這個殘酷的觀點。它認為所有寬恕的行為都是產生自個人待己以誠的態度。
人道主義的意義在於為每一個人的生存與幸福著想人道主義消失的地方,虛假的倫理必然產生。
康德在著作「邁向永久的和平」裡提出了幾個原則,認為遵守這些原則便可以締結和平條約,保障永久的和平。這是錯誤的想法。唯有建立「尊重生命的意識形態」的統治力量才能替全人類帶來永久的和平。
(全文完)
理州上  20129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