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性的力量(5)
德雷莎修女可算是史達林的另一個極端,她
曾說:「看到一群人受苦,我不會採取行動;
看到一個人受苦,我卻會。」這表示,雖然
我們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受苦,產生強烈的同
理心,但卻對一群人的受苦,冷漠以對。
研究人員進行實驗。以5美元為代價,讓每
位實驗參與者回答一些問卷。一旦參與者拿
到5美元,研究人員就會給他們一份與全球
糧荒問題有關的資料,並問他們願意捐出
5美元中的多少,來對抗全球糧荒問題。
參與者拿到的糧荒資料並不完全相同。「統
計數字情境組」的人所拿到的資料如下:
馬拉威的糧荒已經對300萬兒童造成嚴重威
脅,在尚比亞,嚴重的水荒已使當地玉米產
量較2000年減少42%,使得300萬尚比亞人
面臨飢荒。超過1100萬衣索比亞人則需要
緊急食物救援。
讀完這份資料後,參與者可決定是否將自己
剛剛賺到的5美元捐出一部分給慈善機構來
進行糧食援助工作。
第二組參與者被稱為「可辨識情境組」,他
們獲得一份有關羅奇雅的資料,羅奇雅是
一位馬拉威的7歲小女孩,正面臨無飯可吃
的困境。參與者看著她的照片,並閱讀以下
這份資料:
羅奇雅的生命將因您的慷慨解囊而全然改觀,
在您與其他善心人士的捐助下,「拯救兒童
組織」將可以幫助羅奇雅,讓她每天有飯吃、
有學可上,讓她享有最基本的醫療照顧。
和「統計數字情境組」的人一樣,「可辨識
情境組」的人也有機會捐出一部份自己剛剛
賺到的酬勞。請問問你自己,在知道羅奇雅
的遭遇之後,你會捐比較多錢來幫助羅奇雅,
還是會為非洲的飢荒問題捐出較多錢?
答案揭曉:如果你是這項實驗的參與者,你
捐給羅奇雅的錢,將比捐作解決非洲飢荒問
題的金額高出1倍。
統計數字情境組的參與
者平均捐出23%的錢,而可辨識情境組的參
與者平均捐出48%的錢,比統計數字情境組
的參與者高出1倍以上。這就是社會學家所
謂的「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只要有一張可
辨識的臉孔、一張照片或一個人的相關資料,
我們就會對他們產生情感投射,因而引發捐
錢行動。然而,當相關資訊中沒有任何個人
著墨,我們就無法產生相同的同理心,因而
也無法引發捐錢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幫助遠在世界另一端、可能會
因為感染疾病而死的孩子的動力,絕對小於
你伸手幫助身旁因癌症而生命垂危的親朋好
友。你之所以如此,並非你天生冷漠無情,
而是因為這是天性使然----當一個悲劇發生
在遠方、規模龐大、受難人入眾多時,我們
就會以一種比較疏離、不帶感情的方式來看
待。當我們看不到一些細節時,苦難就會變
得比較模糊、遙遠,而我們採取行動的動力
也就不會那麼強烈了。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對於
「一個人」和「統計數字」之間的差別有極
精闢的觀察。他寫道:「如果一個6歲大的
小女孩需要好幾萬美元來開刀,好讓她活過
這個聖誕節,鈔票會如潮水般湧入來幫助這
個小女孩。但如果新聞報導說,假如麻州政
府再不徵營業稅,麻州的醫療水準就會大幅
下降,造成許多人死亡,絕對沒有太多人會
因此而眼睛濕潤、伸手掏錢出來繳稅。」
(待續)
2018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