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日本症候群(1)
「台灣的日本症候群」(聯經出版)是
一本集結多位作者文章的書,部份精彩
內容如下:
台灣有日本情結,卻沒有美國情結,也
沒有如其他某某國的情結這樣的詞彙,
可見得日本情結在台灣的獨特性。另一
方面,世界上也很難找到一個地方有
像台灣這麼濃厚又複雜的日本情結,即
使與台灣同樣曾受過日本殖民統治的朝鮮也沒有,因此可以說台灣的日本情結
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這麼獨特的台灣
日本情結,當然與台日間的百年歷史有
密切關係,然而,台灣的戰後政治經濟
史才是真正形塑日本情結的基本力量。
台灣的日本情結,主要根源來自51年
的日本殖民統治和日本侵華戰爭的歷史。
在不一樣的歷史時期有不一樣的內容,
譬如,1970年代的鄉土浪潮與1980年
代以後的本土浪潮中的日本情結,就有
很大的不同。前者如黃春明的名作「莎
喲娜啦..再見」與今日的熱門電影「海
角七號」相較,兩者呈現的日本情結
幾乎完全相反。
台灣光復後,去殖民化和祖國化是大時
代的主題。不幸,二二八事件使台灣人
民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去殖民化受到了嚴
重的挫折。一般民眾雖然在民族和國家
認同上並未明顯動搖,但在語言、生活
方式、習慣、思考方面又逐漸逆回到
殖民統治時期,出現了國家生活與社會
生活的二重結構,這就是後來台灣日本
情結的原型。
有許多人認為本省人才有日本情結,那
也是一種成見。其實蔣政權的親日性格
更為顯著;它不但嚴重影響中國現代史,
也深刻決定著戰後的台灣歷史和社會意
識。
在中國現代史中,蔣政權為了反共、剿
共、勝共,經常利用日本右翼。這種情
況,從大陸延續到台灣;其合作的對象,
從侵華日軍到日本的保守官僚,從岡村
寧次到岸信介。
因為蔣政權與日本右翼有一個共同的意
識形態基礎,那就是堅決反共。這種意
識形態直達日本天皇。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蔣介石便
下令給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日
軍可以暫時保持現有武器,維持所在地
的秩序」,其目的之一便是利用日軍
就地「防共」。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也
坦承:「要與國民黨政府緊密結合成一
體,對付中共」而這二者背後,還有美
國對於戰後世界的戰略意圖,當時任
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在其回憶錄中就明言:
「這種利用日軍阻止共產黨人的辦
法是國防部和國務院的聯合決定,而經
我批准的。」
由此可知,在日本戰敗的那刻起,三者
的反共同盟已經形成。
1949年1月,解放軍兵臨長江北岸,南
京、上海危急之時,蔣介石批准把岡村
寧次和259名日本戰犯無罪釋放,並緊
急送回日本,引起大部分國民黨人和中
國人民的憤怒。就在該年下半年,解放
軍進攻勢如破竹,在國民政府崩潰前夕,
蔣介石歷訪菲、韓,並派心腹訪日,企
圖籌組太平洋反共聯盟,並開始雇用
被蔣介石釋放的日本侵華高級軍官,協
助反共作戰。撤退台灣後,更大量雇用
這些侵華日軍組成軍事顧問團,在台進
行反共作戰的訓練和擘劃,此乃大家所
熟知的「白團」。
一直到1980年代,蔣介石政府採取了
政治獨裁、經濟發展的政策。台灣從資
本、技術、工業原料到關鍵零組件幾乎
都仰賴日本,從日本輸入原料、零組件
和關鍵技術,進行加工再輸出到美國,
形成了緊密的日台美三角經貿關係。
台日間緊密的政經從屬關係,使台灣
社會原有的日本情結更得以強化,甚至
還進一步轉化為「日本第一」具有現代
意識的日本情結。
從李登輝政權到陳水扁政權的20年間,
以「去中國化」為主要內實的「本土
論」,取代了兩蔣時期的反共主義,
成了台灣社會意識的主流。其實,這種
本土論在去中國化的另一面,是對台灣
殖民歷史的合理化或美化,它肯定日本
殖民統治對台灣現代化的功績。
因此,以
去中國化和美化「日治」為
兩大內容的「本土論」,就構成了這時
期台灣人的日本情結的主要特徵。
1994年李登輝上演了一幕與日本作家
司馬遼太郎的對談戲。對談中他除了
諂媚地說了「我20歲之前是日本人」
的名言外,還讚美日本統治台灣帶來了
現代化。
1995年,李登輝肯定獨派團體舉辦的
「馬關條約100年」的「告別中國」活
動;1997年,李登輝欽點杜正勝領軍
促成了「認識台灣」教科書,自此,
這種本土論開始進入打造國家意識形態
的教育領域,成為國家意識。今日25歲
以下的青年哪一個不是在它的教育規訓
下成長的?「海角七號」電影在年輕世
代中引起的熱潮,有很大的成分,不就
是今天台灣日本情懷的表現嗎?而其中
沒有1997年,李登輝欽定歷史教科書的
影響嗎?
李登輝的台灣意識形態演出,一直持續
到他下台以後。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