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大國----日本(1)
「不安大國----日本」(朝日文庫)是
日本朝日新聞經濟部所出的書,部份精
彩內容如下:
日本現在貧富懸殊。接受政府生活補助
的家庭超過100萬戶。無法擔任正式員
工的飛特族(freeter,
指學校畢業
後,沒有固定工作,靠打工維持生計的
年輕人)充斥在街上。也不上學,也不
就業的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
約達到85萬人。因為被公司裁員的中
高年人中,每年自殺者超過3萬人。由
於治安敗壞,根據朝日新聞於2004年
實施的國民意識調查,10個日本人當中,
有1個人擔心自己會成為犯罪事件的被
害者。
2005年某家廠商推出「GPS
ransel」,
結果超乎廠商預期的暢銷。「GPS
ransel」的終端機只有名片般大小。父
母透過人工衛星,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
知道孩子在何處。「GPS
ransel」的售
價為3萬3千日圓,已經賣了5千個。
由於企業不斷裁員與實施績效主義,讓
許多員工因為精神壓力,而導致身心健
康受到傷害。關西勞災醫院精神科醫生
柏木雄次郎每天的預約看診限額為50
人,而他的預約看診已經排到2個月後
了。從1999年開始的電話諮商的件數,
這3年來增加約3倍。
日本真的是全球第二富裕的國家嗎?
根據各國研究機構於2000年實施的
「世界價值觀調查」,「認為自己很幸
福」的比率,日本是世界第29名,比越
南和菲律賓的名次還要後面。而日本的
GDP遠高於越南和菲律賓。
身心罹患疾病的人增加了,醫藥費也跟
著增加。犯罪事件增加了,為了保護自
己或家人所花費的錢也跟著增加。這些
都算在GDP裡面。另一方面,被迫長時
間沒有酬勞加班的上班族及其家人的負
擔,卻沒有算在GDP裡面。如果扣掉這
些「負的要素」的損失,GDP會如何變
呢?學者中野桂提出新指標GPI(真的
進步指標)。從1980年代中期到2000
年,每人GDP約成為1.5倍,但是,GPI
卻幾乎沒變。
根據歐美研究機構的計算,任何國家的
經濟到達一定的成熟階段時,GDP會繼
續成長,但是GPI會減速。
日本速食麵的知名製造廠商「日清食
品」,以「以年收入400萬日圓以下的
低所得層為對象的杯麵」概念,開發新
產品。
「日清食品」的社長安藤宏基說:「今
後所得的兩極化將持續下去,低所得
層會是多數。如何因應這個潮流,對企
業而言,是攸關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過去日本有一句話:「一億總中流」。
經過高度經濟成長,大多數日本人不愁
吃穿,過著「平均」的生活,既很少有
極端富裕的人,也很少有極端貧窮的人。
誰都能享受小康的生活,誰都有機會變
得更富裕。大多數日本人都這麼想,
「一億總中流」就是來形容這樣的社會。
然而,日本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的社會。
日本現在是世界主要國家中,貧富懸殊
很大的國家之一。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OECD),「貧困率」是人們的所
得在該國平均家庭所得的一半以下的比
率。日本在2000年的「貧困率」是
15.3%,
OECD各國平均為10.2%,日本
高出很多。而丹麥、瑞典等北歐各國只
有5%左右,日本是它們的3倍。
在加盟
OECD的30國之中,「貧困率」
比日本還高的只有墨西哥、美國、土耳
其、愛爾蘭4國而已。日本正逐漸往貧
富懸殊的國家邁進。原因有:由於高齡
化之故,沒有工作所得的高齡者快速增
加;以及政府以「為了引出經濟活力」
為理由,大幅降低遺產繼承稅與所得稅
的最高稅率,讓有錢人獲得利益。
泡沫經濟破滅後,許多企業實施大規模
裁員、減少聘用新員工,增加非正式員
工。2003年,每3位上班族就有1人是
非正式員工。
根據調查,15歲至34歲的飛特族
(freeter,打工等非正式員工)的人
數在2001年有417萬人,是10年前的
2倍多。扣掉學生與主婦,5人有1人
是飛特族。
超過35歲還沒有固定工作的「中高年
飛特族」,在2001年時有46萬人,據
專家預測,到了2021年時,「中高年
飛特族」將超過200萬人。飛特族的平
均年收入只有100萬日圓至200萬日圓。
如果一輩子當飛特族,則生涯薪資只有
正式員工的4分之1。飛特族如果還年
輕,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不會有
困難,但是不可能永遠如此。低收入的
家庭無法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錢,因此,
父母親時候的貧富懸殊由孩子繼承,變
成「機會不平等社會」。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