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謊言(1)
「美國總統的謊言」(講談社現代新
書)是日本學者石澤靖治的著作,部分
精彩內容如下:
老布希在2000年當選總統時,已經注
定在歷史上留名。因為他的得票數雖然
少於競爭對手,但是由於獲得的選舉人
團數比對手還多,因此得到勝利。
美國總統的選舉表面上看,似乎是直接
選舉,其實是間接選舉。因為美國總統
是由各州分配到的選舉人團選出來的。
選舉人團的數目是參議員的數目(100
人),與眾議員的數目(435人),華
盛頓特區的3人,總共538人。如果能
夠獲得過半數270以上,就得到勝利。
選舉人團是根據人口分配給各州。而且
拿到較多票的候選人,就可以獲得該州
所有的選舉人團票,這個制度稱為「贏
者全拿」(winner-take-all)。由於有
這樣的制度,所以即使得票總數低於競
爭對手,只要獲得的選舉人團票多於
對手,就成為總統。
2000年的總統選舉,獲得的選舉人團票,
老布希為271人,高爾為267人。然而
得票率老布希為47.9%,高爾為48.4%。
高爾比老布希多了將近54萬票
在美國的總統選舉時,很明顯是現任
總統比較有利。因為在4年總統的任期
間,現任總統的一舉一動都成為新聞。
美國政壇有一句話「permanent
campaign」(永久的運動)。意思是說,
美國的總統在就職上任那天起,就開始
展開下次總統選舉的競選活動。另一方
面,競爭對手在多數國民之前現身的期
間有限。一般國民感覺到他的存在是
在選舉年夏天召開黨大會被選為正式
總統候選人之後。換言之,只有3個月。
因此,這位總統候選人如果要打敗每天
出現在電視上,與世界要人對話的現任
總統,必須擁有相當的魅力才行。若不
是如此,除非現任總統的表現相當差勁,
否則就無勝望。
美國總統的資訊戰略就是為了獲得、維
持與擴大權力,而編造謊言。
美國共和黨可分成三個集團。一個是由
洛克菲勒代表的國際自由派;第二是由
雷根代表的右翼保守派;第三是新保守
主義者。老布希是國際自由派,小布希
與父親不同,是右翼保守派。
總統選舉前1年半,2003年5月1日,
小布希演出一場華麗的秀。一個月前,
伊拉克戰爭才開始。小布希自己駕駛戰
鬥機(不過戰鬥機上並非只有小布希一
人,機上還有其他飛機駕駛員),降落
在戰鬥剛結束要返回美國的航空母艦
「林肯號」上。小布希穿著飛機駕駛員
制服,對著列隊站在甲板上的士兵宣言
道:「大規模的戰鬥已經結束!」
誰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意識到有攝影
機正在拍攝的行為。因此各媒體都說:
「這個行為顯然是為了用在2004年總
統選舉廣告的影像。」
小布希的「permanent
campaign」也反
映在國內外的經濟政策上。貿易政策就
是如此。共和黨基本上是主張自由貿易,
但是,小布希為了保護國內的鋼鐵業,
於2002年提高對進口鋼鐵製品的關稅。
美國的鋼鐵業勞工集中在賓西法尼亞州、
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亞州。這些都是小
布希認為在2004年總統選舉時很重要
的州。由此可見,保護國內鋼鐵業的
真正意義何在?
(待續)
2017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