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謎團(10)
數學教育在中國每下愈況,例如唐朝有
算術專門學校,招生對象卻是八品以下官員
和庶人之子,而且只招30人。其他朝代卻
因算術教育與做官無關而被冷落甚至中斷。
清政府直到1888年才同意科舉曾考算學。
當中國面臨西方列強武力瓜分的威脅時,頑
固派仍乞靈於傳統文化。頑固派倭仁要「以
忠信為甲冑,禮義為干櫓」抵禦西方列強侵
略,荒謬迂腐地令人吃驚,然而這句話卻出
自「孔子家語.儒行解」。
海外華人頭上的8頂諾貝爾獎桂冠,證明
中國人智商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的體制
和文化上。
1962年,日本科學史家湯淺光朝發現了一個
非常值得注意的「世界科技中心轉移」現象。
1540年到1610年,世界科技中心在義大利;
1660年到1730年,世界科技中心在英國;
1770年到1830年,,世界科技中心在法國;
1810年到1920年,世界科技中心在德國;
1920年至今,世界科技中心在美國。
「湯淺現象」的意義:一是這些國家科學興
盛期的科學成果,比例約占全世界25%左右;
二是科學興盛期的時間大約80年左右。
世界科技中心下一站會不會轉移到中國?
錢學森在與溫家寶會面時提出一個問題:
「為何中國的大學在1949年後沒有產生一
個世界級的科學家?」錢學森感慨:我們這
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
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戰亂動盪
的民國時期何以人才輩出、群星燦爛?
中國決策層渴望出現「湯淺現象」,就該注
意下列事實:
「湯淺現象」的5大機制:1.政治體制的變
革;2.文化的碰撞;3.經濟快速增長;4.
新學科群的湧現;5.科學家的集體流動。
義大利之所以能夠成為「湯淺現象」的第一
站,是因為13世紀末14世紀初偉大
的文藝復興。
英國於1588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建立了海上霸權。政治上奠定了君主立憲,
經濟上產生了工業革命。美國民主自由體制
吸引科技人才,既有截止2010年的320位諾
貝爾獎獲得者,更有眾多華人科技菁英對美
國的趨之若鶩。
我贊成北大教授鄭也夫的觀點,他說:在
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
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
因為12年的中小學教育,已經把人修理得
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了,只是一個「考試機
器」。
愛因斯坦特別強調社會自由是發明創造的
重要原動力,他說:「要是沒有這種自由,
就不會有莎士比亞、歌德、牛頓、法拉第、
巴斯德和李斯特。」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例如楊振寧就堅決
否認列為「湯淺現象」五大機制之首的
「政治體制的變革」。
2011年,楊振寧在香港接受記者訪問時,公
開宣稱結束一黨專政不利於科研,將拖慢
中國科學發展。楊振寧說:「蘇聯很不民
主,很多科學很進步。」
豈止蘇聯?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科技水準
也曾迅速發展過,不知為何楊振寧沒有舉這
個例子?楊振寧公開誇獎蘇聯的一黨專政
有利於科學研究,太令人驚訝。不知道他如
何面對蘇聯「大清洗」中慘遭鎮壓而冤死的
眾多科學家?
(待續)
2018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