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中國歷史(12)
(清官海瑞的清與不清)
海瑞是歷史上與包拯齊名的大清官。在京師
做低等官員時,面對昏庸的皇帝與頹廢的朝
政,海瑞毅然買好棺材上疏死諫,寫了一篇
題為「治安疏」的著名奏章。這篇奏疏被
史學家看做是史無前例的天下奇文,就在於
它幾乎全盤否定了一國之君的人格,抨擊
嘉靖皇帝其實是一個自私、虛榮、殘酷、多
疑和愚蠢的皇帝,連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都
沒有盡到,更別說作為一個君主。
海瑞生活簡樸清苦。海瑞去世後,他的遺物
只有8兩銀子,一匹粗布和幾套舊衣服,竟
不足以辦喪事用。靠同僚的幫助,他的靈柩
才得以運回故鄉。南京的市面罷市數日,只
有兩種店鋪才開門,並且生意興隆。一是布
店,而且只賣得出白布黑紗,南京的市民家
家戶戶都為海瑞披麻帶孝,供奉靈堂;另
一個是畫店,海瑞的頭像在畫師還未徹底完
成,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搶購而去。畫師們的
手都畫腫了,海瑞的頭像還是供不應求。
然而,隨著探討的深入,海瑞的光輝形象卻
大打折扣。
首先,在斷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
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調查,而是
「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
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
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
寧屈鄉宦;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
屈小民。」從封建道德觀來看,海瑞的斷案
標準完全符合封建禮法的要求。然而,從法
治精神來看,無論屈誰都不公平。
最讓人詬病的是海瑞的家庭悲劇。海瑞有個
5歲的女兒,正在吃糕餅,海瑞問她糕餅是
從哪來的,女兒回答說:是某個僕人給的。
海瑞生氣地說:「我女兒怎麼可以隨便吃僕
人的糕餅?妳不是我女兒!如果就此餓
死,才稱得上是我女兒。」小女孩就哭著不
吃東西了。一個星期後,女孩死了。
(李鴻章的功與過)
1901年,李鴻章在屈辱中去世。李鴻章在身
前和身後都遭詬病。在他死後100多年的今
天,人們對他的評價仍然是毀譽不一。毀
之者往往把他和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些屈辱
性事件聯繫在一起,例如「馬關條約」和
「辛丑和約」的簽訂。由於對這些事件負有
直接責任,他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是「投
降派」與「賣國賊」的典型代表。譽之者
認為他是中國近代的一位愛國者,是晚清
現代化事業的主要開創者。那麼,李鴻章
究竟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
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開了中
國軍隊現代化的先河。他為中國工業打下最
早的基礎。他在洋務活動中,創辦最多,成
效最大。
我們來看看一些著名人物如何評論李鴻章。
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是李鴻章的政敵。他
們在1895年成立強學會,堅決拒絕李鴻章
參加,不屑與之為伍!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國防政策之
歧見,與李鴻章素來不睦。在中法戰爭以簽
訂有利於法國的條約結局之後,左宗棠對當
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判:「對中國而
言,10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1個李鴻章壞
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
名」。
李鴻章去世後,有人用「權傾一時,謗滿天
下」來形容他。對他的評價爭議最大的在兩
方面:
一是在國內戰爭中鎮壓農民起義。
二是李鴻章在簽訂「中俄密約」和中東鐵路
交涉時,是否收受過俄方的賄賂?
(待續)
2018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