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與陳獨秀(9)
孫文很想實現軍政府獨裁構想,先軍政。
再訓政,再憲政。可是各省都督府代表聯
合會在孫文不在期間,決定導入立憲議會
制度。代表聯合會決定的「中華民國政府
臨時大綱」模仿美國總統制。立憲議會
制度的主唱者宋教仁背叛孫文,制定了
「臨時約法」,接下來就要制定憲法。
因此,同盟會不得不解散,成為在選舉中
爭取選票的議會政黨。選舉的結果,行政
府是袁世凱政權,立法府是在野黨國民黨、
袁世凱執政黨共和黨與統一黨。
1913年發生討伐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
黃興被任命為討伐總司令。當初,黃興
反對討伐袁世凱,因為宋教仁被暗殺案還
在法院審理。
這時候,贊成討伐袁世凱的有孫文、李烈
鈞、陳其美、柏文蔚,主張以法律解決的
有黃興、胡漢民、譚延闓。但是孫文的
影響力大,因此最後決定討伐袁世凱。
柏文蔚質問黃興為何改變想法,擔任
討伐總司令?黃興說他無法違背孫文
的命令。
然而,討伐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卻失
敗了。立憲會議制度無法在中國生根。
而摧毀立憲會議制度的罪人不只是袁世
凱,還有孫文。兩人都討厭三權分立,
都追求政府專制。
孫文亡命日本後,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
黨」。這個「中華革命黨」要求對孫文絕對
服從,簡直就是「孫文獨裁黨」。黃興、李
烈鈞、柏文蔚、陳炯明不滿而沒有參加。
陳獨秀寫「朝鮮亡國論」,他寫道:「朝鮮
土地狹小,人民浮薄,自古以來為他國屬
地,君臣之貪欲殘忍,為世界之最。與日
本併合之後,政治體制完備,盜賊絕跡,
無訴訟之爭。對其人民而言,沒有比這個
更幸福的了。然而有些朝鮮人卻想恢復過
去的君主,與強大的鄰國抗衡。真是有弊
無利!」
1915年,袁世凱將中華民國改成中華帝國,
自己即帝位。雲南昆明的蔡鍔、唐繼堯等
人成立護國軍政府,要打倒袁世凱,「護國
戰爭」開始。「護國戰爭」將袁世凱拉下
皇帝座位,翌年,袁世凱去世。但是軍閥
政治仍然持續。
陳獨秀的好友胡適在「陳獨秀與文學革命
」中如此寫道:「袁世凱實現帝制時,陳獨
秀知道政治革命失敗,原因是這場政治革
命沒有文化思想。於是陳獨秀開始從事倫
理革命、宗教革命、道德革命。」
陳獨秀於1915年出版對中國文化界有極大
衝擊的「新青年」。在「新青年」培育,後
來出名的有魯迅、李大釗、周作人、吳虞、
劉半農、胡適。「新青年」是西歐啟蒙思想
的傳播者,後來喊出「打倒孔家店!」的
口號。
當時,democracy如何翻譯成中文呢?有3
種。陳獨秀翻譯成「德莫克拉西」,簡稱
「德先生」。
第二種是與日本一樣的「民主主義」。
第三種是「民權主義」。陳獨秀使用
「民主」。孫文堅持「民權」。
陳獨秀是徹底的西化論者,他認為「民主」
是中國沒有的概念,是西方獨自的概念。
與陳獨秀不同,孫文認為中國的傳統思想
中有民權的傳統,因此他不願完全清除儒
教的價值觀。
孫文喜歡孔子說的「天下為公」。
魯迅有名的小說「狂人日記」是在陳獨秀
努力邀請下,在「新青年」發表的。
陳獨秀提供青年下列「六綱」:
第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
第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
第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
第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
第五,實利的而非虛飾的。
第六,科學的而非空想的。
陳獨秀認為三綱的根本原理是階級制度,
所謂名教,所謂禮教,是區別尊卑、貴賤。
「新文化運動」的兩輪是思想革命與文學
革命。文學革命的明星是胡適。
「新青年」發刊一年後,胡適寫信給陳獨
秀,主張他的文學革命論為:
一,不用典故。
二,不用陳腐的常套語。
三,不重視對句。
四,不必免俗字、俗語。
五,重視文法結構。
六,不無病呻吟。
七,不模仿古人。
八,要言之有物。
(待續)
2020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