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孫文與陳獨秀13

共產黨的瞿秋白在著作「民權主義與蘇維

埃制度」中指出孫文的構想不是民權主

義,而是只承認聖人、賢人才擁有政治權

利的「聖權主義」。

孫文在「孫文學說」中,將大家熟知的「知

易行難」翻轉,主張「知難行易」,並且認

為困難的「知」由先知先覺者來做,容易

的「行」,由不知不覺的大眾來做。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批判孫文完全

不理解新文化運動的精神。胡適在「知難,

行亦不易」中寫道:

「知難行易的真意是要讓人們信仰先覺

者,服從領袖。中山先生著書的真意是服

從我,實行我的建國方略!」

1917年,樹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由孫文

擔任大元帥。孫文關心的是奪取權力。自

從辭去臨時大總統之後,總算又重掌權力。

孫文原來的軍政府構想是依據軍法的政

權,沒有憲法與國會,也就是不受國會

束縛的軍事政權。

孫文想要組織北伐軍,統一中國。可是中

華革命黨沒有軍事力。「中華民國軍政府」

的軍事力是程璧光率領的海軍、唐繼堯的

雲南軍、陸榮廷的廣西軍。但是唐繼堯、

陸榮廷是地方軍閥,對統一中國很消極。

陳獨秀於1917年在「新青年」發表「時局

雜感」,寫道:

「這100年來,中國最知名的人物有曾國

藩、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孫文五人。

孫文的人物評價還未定。」

毛澤東認為「五四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過

渡到新民主主義的分水嶺。中國共產黨成

立,中心人物是陳獨秀。

孫文為了找出起死回生之路,與共產國際

與蘇聯共產黨以及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攜

手合作,這就是有名的「國共合作」。

陳獨秀與李大釗等人發刊「每周評論」,開

始倡導政治改革。陳獨秀在「每周評論」

中如此寫道:「美國總統威爾遜現在可說是

世界最偉大的人。他提出兩個主義,第一,

各國不能使用強權侵害他國的自由與平

等。第二,各國政府不能使用強權侵害庶

民的自由與平等。」

但是在大力稱讚威爾遜之後三個月,在巴

黎談和會議中,中國的要求被列強反對,

陳獨秀轉而批判威爾遜。他如此寫道:

「有人認為孫文總是講理想的話,而幫孫

文取綽號為孫大砲。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和

平十四條建議,到現在仍是大半不可能實

現的理想,所以我們應該幫他綽號為威大

砲。」

陳獨秀對威爾遜的評價為何如此大幅轉變

呢?主要原因是陳獨秀對1919年召開的巴

黎講和會議原本期望很高,但是卻對結果

大失所望。他如此寫道:「巴黎講和會議是

各國重視自己國家的利益,任何公理、任

何永久和平、任何威爾遜十四條都是一文

不值的空話!」

陳獨秀認為西方啟蒙思想有界限,他走上

了馬克思主義。他回到上海創設「馬克思

主義研究會」。

1920331日,上海發生一件罕事,陳獨

秀與孫文首次見面。孫文邀請陳獨秀用餐。

孫文亡命日本時,陳獨秀也到日本留學。

兩人應該有見面的機會,卻沒有見面。

(待續)

2020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