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法國思想家孔多爾塞(Condorcet 1743—1794)著有「人類精神進步史」。此後,一直到現在,知識份子之間的進步史觀,大多沿襲於孔多爾塞的看法。
1869年,俄羅斯的思想家達尼雷夫斯基(1829—1890)在雜誌「曙」中連載論文「俄羅斯與歐洲」。
當時,歐洲一般的主流看法認為歐洲的文明代表了普遍性人類文明。其他文明越接近歐洲文明,便越進步。達尼雷夫斯基挑戰了這種看法。他認為歐洲文明只是一種型態。世界的其他文明呈現了各種型態。達尼雷夫斯基持有的是一種循環史觀。
著有「西方的沒落」的德國人史賓格勒(Spengler 1880—1936)贊成達尼雷夫斯基的看法。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恩比也在其大作「歷史的研究」中沿襲達尼雷夫斯基的見解。人類無限進步的史觀逐漸消失。
19世紀後半,出現達爾文(Darwin 1809—1882)的演化論。這雖然是生物學上的演化論,但是達爾文晚年時,出版「人的由來」(1871年)一書,將演化論擴大到歷史的進步問題。演化論與進步史觀被相提並論,甚至畫上等號。
由於救貧法(Poor Law)之故,當時英國產生大論爭。優生學始創者高爾登(Galton 1822—1911)等人主張社會福祉政策援助的那些人,本來是遺傳上擁有劣惡的素質。那些人應該及早消滅,讓擁有優秀素質的人多多留下子孫,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進步。所以,救貧法之類的社會福祉政策與科學性進化的趨勢背道而馳。應該不要援助因為劣惡的素質而陷入貧困的人,讓他們早點消滅。
但是,站在因為擁有劣惡素質而陷入貧困人的立場,這樣的觀點實在太過冷血。人道主義者達爾文反對高爾登的冷血主張。
達爾文認為從猿類進化到人的過程中,「知性的和道德的能力」發生飛躍性突變。對人類道德能力的進步,達爾文解釋道︰例如為自己所屬的集團,採取犧牲的行動。雖然這麼做,無益於自我保存,但是因為有利於該集團的生存鬥爭,仍然具有高度的重要性。
達爾文認為在人類還沒出現之前的生物進化,是徹底冷血式的。可是在人類出現之後,進步的方式出現很大的變化。亦即道德感覺發生了。
達爾文原本認為「進化」就是「進步」,有了轉變。他寫道︰「但是為什麼某種特定的種族成功地提升文明的尺度,其他的特定種族卻不行。許多野蠻未開的種族停留在數世紀前被發現的狀態。我們認為進步是人類社會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歷史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進步依賴於許多有利的條件。要弄清楚是哪些有利的條件很困難。」
達爾文認為某個社會戰鬥力很優越,意味會給該社會帶來繁榮與進步。因為在戰鬥中勝利的一方可以擄獲奴隸,增加生產力。失敗的一方則減少生產力,導致衰退。如果社會的大多數成員擁有愛國(族)心、忠誠、服從、勇氣等精神,並且願意為了種族,犧牲自己,在與其他種族戰鬥時,就容易勝利。這個時候就是自然淘汰。
衡量人類歷史的「進步」是什麼?有人認為當大多數人變得越幸福時,就是「進步」。問題是什麼是「幸福」?可以用GNP(國民總生產)或每人平均所得代表嗎?當貧富差距很大時,如何?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古巴發生革命。當時,古巴是中南美每人平均所得最高的富國,為什麼這樣的國家會發生革命?因為古巴也是中南美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學者K.E.Boulding指出︰「在十八世紀時,最富有國家的每人平均所得是最貧窮國家的四至五倍,但是現在是四十倍!」
(待續)
★關於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我看了今年日本NHK於每年年終必播的「紅白歌合戰」,有新的感想。由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各位有沒有發現流行歌越來越「不好聽」,歌曲越來越缺乏優美的旋律,歌詞越來越平庸。現在已找不到「何日君再來」那樣歌曲、歌詞都上乘的流行歌。台灣如此,日本更是如此。以前我在日本留學時,「紅白歌合戰」的歌曲幾乎支支動聽(當年的偶像歌星山口百惠、澤田研二、櫻田淳子,現在還令人懷念!),現在則很難有動聽的歌。
原因是在於市場機制,因為現在的CD市場操縱在青少年手中,青少年拿父母給他(她)們的零用錢拼命買CD。因此流行音樂的製造者,從作曲者、填詞者到音樂公司不得不迎合青少年的口味,因為青少年的父母忙著賺錢,沒空買CD、聽CD,青少年又有錢買CD,又有空聽CD,他(她)們才是CD市場的老大。在「顧客什麼都是對的」的理念下,流行音樂的製造者當然必須跟著青少年的口味走。而現代青少年的特徵是什麼?是幼稚、膚淺。所以我們的流行音樂便一年比一年幼稚、膚淺。你再也聽不到歌詞優美、意境高雅的流行歌曲。
我雖然對人類的未來樂觀,但是對人類未來的品味卻悲觀。因為在資本主義下,一切以市場為導向,而市場都一直握在有錢又有閒的青少年手中,因此人類的文化就要以他(她)們的品味為發展指標。
「蘋果日報」的熱賣和台灣政治人物喜歡搞變裝秀,都是人類文明幼稚化、膚淺化的現象。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將繼續下去。
★ ★2010年(民國99年)12月31日,我與父親呂芳起、三姊呂秀豐、三姊夫細尾正彥和三姊的孫子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見面、吃午餐,晚上又到長榮桂冠飯店用餐。真是愉快又難忘的一天。我父親已經94歲,身體依舊健康。我向他說,希望他活到超過100歲,因為據說長壽是取決於遺傳基因,如果父親壽命超過100歲,我也可望超過100歲。那我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行善與傳揚基督耶穌的精神「以德報怨」。真令人期待!
★ ★★去年一整年是我一生中收穫最豐碩的一年。首先,我和千瑤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認識了豐富教會許多善良、可愛的教友。其次,千瑤出了一本書,頗獲好評。而書中的唯一男主角是我,若沒我的「搏命演出」,大概就不會有這本書誕生。第三,我的兩個兒子中樵和中漁雙雙考上他們喜歡的學校。第四,我在去年最後一天,和我父親、三姊、三姊夫見面,知道他們都很健康,令我欣慰。
★ ★★★一月二日,千瑤、中樵與我到豐富教會作禮拜。作完禮拜後,教會發給每一位教友一個應許紅包。千瑤拿到的是「明亮的眼」,中樵拿到的是「信靠」,我拿到的是「健康」。我很喜歡主耶穌給我的應許紅包。希望今年一整年真的一天比一天健康,我會持續作運動。
理州上 2011年1月3日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法國思想家孔多爾塞(Condorcet 1743—1794)著有「人類精神進步史」。此後,一直到現在,知識份子之間的進步史觀,大多沿襲於孔多爾塞的看法。
1869年,俄羅斯的思想家達尼雷夫斯基(1829—1890)在雜誌「曙」中連載論文「俄羅斯與歐洲」。
當時,歐洲一般的主流看法認為歐洲的文明代表了普遍性人類文明。其他文明越接近歐洲文明,便越進步。達尼雷夫斯基挑戰了這種看法。他認為歐洲文明只是一種型態。世界的其他文明呈現了各種型態。達尼雷夫斯基持有的是一種循環史觀。
著有「西方的沒落」的德國人史賓格勒(Spengler 1880—1936)贊成達尼雷夫斯基的看法。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恩比也在其大作「歷史的研究」中沿襲達尼雷夫斯基的見解。人類無限進步的史觀逐漸消失。
19世紀後半,出現達爾文(Darwin 1809—1882)的演化論。這雖然是生物學上的演化論,但是達爾文晚年時,出版「人的由來」(1871年)一書,將演化論擴大到歷史的進步問題。演化論與進步史觀被相提並論,甚至畫上等號。
由於救貧法(Poor Law)之故,當時英國產生大論爭。優生學始創者高爾登(Galton 1822—1911)等人主張社會福祉政策援助的那些人,本來是遺傳上擁有劣惡的素質。那些人應該及早消滅,讓擁有優秀素質的人多多留下子孫,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進步。所以,救貧法之類的社會福祉政策與科學性進化的趨勢背道而馳。應該不要援助因為劣惡的素質而陷入貧困的人,讓他們早點消滅。
但是,站在因為擁有劣惡素質而陷入貧困人的立場,這樣的觀點實在太過冷血。人道主義者達爾文反對高爾登的冷血主張。
達爾文認為從猿類進化到人的過程中,「知性的和道德的能力」發生飛躍性突變。對人類道德能力的進步,達爾文解釋道︰例如為自己所屬的集團,採取犧牲的行動。雖然這麼做,無益於自我保存,但是因為有利於該集團的生存鬥爭,仍然具有高度的重要性。
達爾文認為在人類還沒出現之前的生物進化,是徹底冷血式的。可是在人類出現之後,進步的方式出現很大的變化。亦即道德感覺發生了。
達爾文原本認為「進化」就是「進步」,有了轉變。他寫道︰「但是為什麼某種特定的種族成功地提升文明的尺度,其他的特定種族卻不行。許多野蠻未開的種族停留在數世紀前被發現的狀態。我們認為進步是人類社會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歷史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進步依賴於許多有利的條件。要弄清楚是哪些有利的條件很困難。」
達爾文認為某個社會戰鬥力很優越,意味會給該社會帶來繁榮與進步。因為在戰鬥中勝利的一方可以擄獲奴隸,增加生產力。失敗的一方則減少生產力,導致衰退。如果社會的大多數成員擁有愛國(族)心、忠誠、服從、勇氣等精神,並且願意為了種族,犧牲自己,在與其他種族戰鬥時,就容易勝利。這個時候就是自然淘汰。
衡量人類歷史的「進步」是什麼?有人認為當大多數人變得越幸福時,就是「進步」。問題是什麼是「幸福」?可以用GNP(國民總生產)或每人平均所得代表嗎?當貧富差距很大時,如何?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古巴發生革命。當時,古巴是中南美每人平均所得最高的富國,為什麼這樣的國家會發生革命?因為古巴也是中南美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學者K.E.Boulding指出︰「在十八世紀時,最富有國家的每人平均所得是最貧窮國家的四至五倍,但是現在是四十倍!」
(待續)
★關於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我看了今年日本NHK於每年年終必播的「紅白歌合戰」,有新的感想。由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各位有沒有發現流行歌越來越「不好聽」,歌曲越來越缺乏優美的旋律,歌詞越來越平庸。現在已找不到「何日君再來」那樣歌曲、歌詞都上乘的流行歌。台灣如此,日本更是如此。以前我在日本留學時,「紅白歌合戰」的歌曲幾乎支支動聽(當年的偶像歌星山口百惠、澤田研二、櫻田淳子,現在還令人懷念!),現在則很難有動聽的歌。
原因是在於市場機制,因為現在的CD市場操縱在青少年手中,青少年拿父母給他(她)們的零用錢拼命買CD。因此流行音樂的製造者,從作曲者、填詞者到音樂公司不得不迎合青少年的口味,因為青少年的父母忙著賺錢,沒空買CD、聽CD,青少年又有錢買CD,又有空聽CD,他(她)們才是CD市場的老大。在「顧客什麼都是對的」的理念下,流行音樂的製造者當然必須跟著青少年的口味走。而現代青少年的特徵是什麼?是幼稚、膚淺。所以我們的流行音樂便一年比一年幼稚、膚淺。你再也聽不到歌詞優美、意境高雅的流行歌曲。
我雖然對人類的未來樂觀,但是對人類未來的品味卻悲觀。因為在資本主義下,一切以市場為導向,而市場都一直握在有錢又有閒的青少年手中,因此人類的文化就要以他(她)們的品味為發展指標。
「蘋果日報」的熱賣和台灣政治人物喜歡搞變裝秀,都是人類文明幼稚化、膚淺化的現象。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將繼續下去。
★ ★2010年(民國99年)12月31日,我與父親呂芳起、三姊呂秀豐、三姊夫細尾正彥和三姊的孫子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見面、吃午餐,晚上又到長榮桂冠飯店用餐。真是愉快又難忘的一天。我父親已經94歲,身體依舊健康。我向他說,希望他活到超過100歲,因為據說長壽是取決於遺傳基因,如果父親壽命超過100歲,我也可望超過100歲。那我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行善與傳揚基督耶穌的精神「以德報怨」。真令人期待!
★ ★★去年一整年是我一生中收穫最豐碩的一年。首先,我和千瑤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認識了豐富教會許多善良、可愛的教友。其次,千瑤出了一本書,頗獲好評。而書中的唯一男主角是我,若沒我的「搏命演出」,大概就不會有這本書誕生。第三,我的兩個兒子中樵和中漁雙雙考上他們喜歡的學校。第四,我在去年最後一天,和我父親、三姊、三姊夫見面,知道他們都很健康,令我欣慰。
★ ★★★一月二日,千瑤、中樵與我到豐富教會作禮拜。作完禮拜後,教會發給每一位教友一個應許紅包。千瑤拿到的是「明亮的眼」,中樵拿到的是「信靠」,我拿到的是「健康」。我很喜歡主耶穌給我的應許紅包。希望今年一整年真的一天比一天健康,我會持續作運動。
理州上 2011年1月3日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歷史的進步是什麼?(2)
法國思想家孔多爾塞(Condorcet 1743—1794)著有「人類精神進步史」。此後,一直到現在,知識份子之間的進步史觀,大多沿襲於孔多爾塞的看法。
1869年,俄羅斯的思想家達尼雷夫斯基(1829—1890)在雜誌「曙」中連載論文「俄羅斯與歐洲」。
當時,歐洲一般的主流看法認為歐洲的文明代表了普遍性人類文明。其他文明越接近歐洲文明,便越進步。達尼雷夫斯基挑戰了這種看法。他認為歐洲文明只是一種型態。世界的其他文明呈現了各種型態。達尼雷夫斯基持有的是一種循環史觀。
著有「西方的沒落」的德國人史賓格勒(Spengler 1880—1936)贊成達尼雷夫斯基的看法。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恩比也在其大作「歷史的研究」中沿襲達尼雷夫斯基的見解。人類無限進步的史觀逐漸消失。
19世紀後半,出現達爾文(Darwin 1809—1882)的演化論。這雖然是生物學上的演化論,但是達爾文晚年時,出版「人的由來」(1871年)一書,將演化論擴大到歷史的進步問題。演化論與進步史觀被相提並論,甚至畫上等號。
由於救貧法(Poor Law)之故,當時英國產生大論爭。優生學始創者高爾登(Galton 1822—1911)等人主張社會福祉政策援助的那些人,本來是遺傳上擁有劣惡的素質。那些人應該及早消滅,讓擁有優秀素質的人多多留下子孫,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進步。所以,救貧法之類的社會福祉政策與科學性進化的趨勢背道而馳。應該不要援助因為劣惡的素質而陷入貧困的人,讓他們早點消滅。
但是,站在因為擁有劣惡素質而陷入貧困人的立場,這樣的觀點實在太過冷血。人道主義者達爾文反對高爾登的冷血主張。
達爾文認為從猿類進化到人的過程中,「知性的和道德的能力」發生飛躍性突變。對人類道德能力的進步,達爾文解釋道︰例如為自己所屬的集團,採取犧牲的行動。雖然這麼做,無益於自我保存,但是因為有利於該集團的生存鬥爭,仍然具有高度的重要性。
達爾文認為在人類還沒出現之前的生物進化,是徹底冷血式的。可是在人類出現之後,進步的方式出現很大的變化。亦即道德感覺發生了。
達爾文原本認為「進化」就是「進步」,有了轉變。他寫道︰「但是為什麼某種特定的種族成功地提升文明的尺度,其他的特定種族卻不行。許多野蠻未開的種族停留在數世紀前被發現的狀態。我們認為進步是人類社會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歷史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進步依賴於許多有利的條件。要弄清楚是哪些有利的條件很困難。」
達爾文認為某個社會戰鬥力很優越,意味會給該社會帶來繁榮與進步。因為在戰鬥中勝利的一方可以擄獲奴隸,增加生產力。失敗的一方則減少生產力,導致衰退。如果社會的大多數成員擁有愛國(族)心、忠誠、服從、勇氣等精神,並且願意為了種族,犧牲自己,在與其他種族戰鬥時,就容易勝利。這個時候就是自然淘汰。
衡量人類歷史的「進步」是什麼?有人認為當大多數人變得越幸福時,就是「進步」。問題是什麼是「幸福」?可以用GNP(國民總生產)或每人平均所得代表嗎?當貧富差距很大時,如何?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古巴發生革命。當時,古巴是中南美每人平均所得最高的富國,為什麼這樣的國家會發生革命?因為古巴也是中南美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學者K.E.Boulding指出︰「在十八世紀時,最富有國家的每人平均所得是最貧窮國家的四至五倍,但是現在是四十倍!」
(待續)
★關於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我看了今年日本NHK於每年年終必播的「紅白歌合戰」,有新的感想。由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各位有沒有發現流行歌越來越「不好聽」,歌曲越來越缺乏優美的旋律,歌詞越來越平庸。現在已找不到「何日君再來」那樣歌曲、歌詞都上乘的流行歌。台灣如此,日本更是如此。以前我在日本留學時,「紅白歌合戰」的歌曲幾乎支支動聽(當年的偶像歌星山口百惠、澤田研二、櫻田淳子,現在還令人懷念!),現在則很難有動聽的歌。
原因是在於市場機制,因為現在的CD市場操縱在青少年手中,青少年拿父母給他(她)們的零用錢拼命買CD。因此流行音樂的製造者,從作曲者、填詞者到音樂公司不得不迎合青少年的口味,因為青少年的父母忙著賺錢,沒空買CD、聽CD,青少年又有錢買CD,又有空聽CD,他(她)們才是CD市場的老大。在「顧客什麼都是對的」的理念下,流行音樂的製造者當然必須跟著青少年的口味走。而現代青少年的特徵是什麼?是幼稚、膚淺。所以我們的流行音樂便一年比一年幼稚、膚淺。你再也聽不到歌詞優美、意境高雅的流行歌曲。
我雖然對人類的未來樂觀,但是對人類未來的品味卻悲觀。因為在資本主義下,一切以市場為導向,而市場都一直握在有錢又有閒的青少年手中,因此人類的文化就要以他(她)們的品味為發展指標。
「蘋果日報」的熱賣和台灣政治人物喜歡搞變裝秀,都是人類文明幼稚化、膚淺化的現象。人類文明的幼稚化、膚淺化將繼續下去。
★ ★2010年(民國99年)12月31日,我與父親呂芳起、三姊呂秀豐、三姊夫細尾正彥和三姊的孫子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見面、吃午餐,晚上又到長榮桂冠飯店用餐。真是愉快又難忘的一天。我父親已經94歲,身體依舊健康。我向他說,希望他活到超過100歲,因為據說長壽是取決於遺傳基因,如果父親壽命超過100歲,我也可望超過100歲。那我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行善與傳揚基督耶穌的精神「以德報怨」。真令人期待!
★ ★★去年一整年是我一生中收穫最豐碩的一年。首先,我和千瑤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認識了豐富教會許多善良、可愛的教友。其次,千瑤出了一本書,頗獲好評。而書中的唯一男主角是我,若沒我的「搏命演出」,大概就不會有這本書誕生。第三,我的兩個兒子中樵和中漁雙雙考上他們喜歡的學校。第四,我在去年最後一天,和我父親、三姊、三姊夫見面,知道他們都很健康,令我欣慰。
★ ★★★一月二日,千瑤、中樵與我到豐富教會作禮拜。作完禮拜後,教會發給每一位教友一個應許紅包。千瑤拿到的是「明亮的眼」,中樵拿到的是「信靠」,我拿到的是「健康」。我很喜歡主耶穌給我的應許紅包。希望今年一整年真的一天比一天健康,我會持續作運動。
理州上 201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