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中國哲學史(16) 韓愈上奏後,唐憲宗大怒,把韓愈 流放到邊境。韓愈想要恢復先王之 道,也是儒家之道。儒家之道必須 比佛教與道家主張的原理還優越 才行。但是,佛教與道家主張的原 理是自然,凌駕於人的行為。能夠 到達那個境界的只有佛陀或聖人。 儒家能夠對抗的原理是天。但是韓 愈認為天與人沒有關係。 韓愈在著作「原道」如此寫道:「古 之時,人之害多矣。有聖人者立 ,然後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為 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 而處之中土。寒然後為之衣,飢 然後為之食。」 韓愈還說:「若無聖人,人類早已 滅亡!」 那麼,聖人給予的秩序是什麼?是 基於儒家的道德。 然而,在韓愈在世時,儒家的道德 已經如風前殘燭。不只全國瀰漫佛 老之道,孟子之後,就再也沒有聖 人繼承儒家的道德。 韓愈在「原道」如此寫道:「堯以 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 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 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 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 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 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 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 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 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 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 居。」 韓愈在「予孟尚書書」如此寫道: 「釋老之害過於楊墨,韓愈之賢 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 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 後。嗚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見 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 ,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 萬無恨!天地鬼神,臨之在上, 質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 毀其道,以從於邪也!」 由此可見韓愈自認為幾乎無法繼 承道統,但是他引進鬼神的力量。 韓愈在「予孟尚書書」如此寫道: 「天地鬼神,臨之在上,質之在 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毀其 道,以從於邪也!」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中國哲學史(15) 王弼提出的形而上學,基於某種政 治性慾求。 王弼「老子道德經」五章註如此寫 道:「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 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 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 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 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地不為獸生 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 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 用…未足任也。」 與佛教對決 根據「東漢書」「孝桓帝紀」,「設 華蓋以祀佛陀與老子」。那時候洛 陽已經設有譯經所。 之後,佛教與王權的關係,來世與 今世的關係,救贖的思想與儒家教 化的關係等,在許多論點,中國哲 學都被佛教動搖。尤其是針對精神 與身體的論爭(神滅不滅論爭)很 重要。過去有關身心的結構被破 壞,祭祀祖先的意義受到懷疑。 神滅不滅論爭就是主張神不滅的 佛教徒與主張神滅的儒者范縝之 間的論爭。這個論爭的重點是如何 看精神與身體的關係。佛教徒認為 即使身體消滅,精神仍然沒有消 滅。 范縝「神滅論」「弘明集」卷九如 此寫道:「問曰:“子云神滅,何 以知其滅耶?” 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 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 「神滅論」「弘明集」卷九又如 此寫道:「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刃。 形之於用猶刃之於利。利之名非刃 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無 刃,舍刀無利。未聞刀沒而利存, 豈容形亡而神在也?」 范縝的結論是形(身體)若消滅, 神(精神)也消滅,所以沒有靈魂, 也就沒有佛教主張的輪迴。 隋唐時興盛的佛教讓儒教喪失強 度。韓愈想復興儒教。當唐憲宗想 要迎接佛舍利到宮中時,韓愈上奏 唐憲宗如下:「夫佛本夷狄之人, 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 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 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 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 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 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 之於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 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宜令 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 諸侯,行吊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 桃茹祓除不祥,然後進吊。今無故 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 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 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 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 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 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 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 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 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 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 某誠惶誠恐。」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中國哲學史(14) 王充批判董仲舒所主張天與人之 間有強烈因果關係的思想。人世的 善惡與天沒有關係,人必須自己趨 善避惡。但是王充並沒有完全切斷 天與人的關係,他在天與人之 間放置聖賢,作為媒介。 漢朝是儒教國家。東漢鄭玄將儒教國家 的理論集大成。然而就在那時候,動搖 儒教國家的思想出現了,那就是佛教。 根據東漢「牟子理惑論」的「感夢求法 說話」,明帝做夢夢見金色的金人在宮 殿飛翔,他知道那是佛陀,於是派人去 西方抄錄「四十二章經」,回國後在洛 陽興建白馬寺。 明帝的異母兄楚王英涉嫌對明帝造反 時,明帝下詔:「楚王誦讀黃老之微言, 崇尚浮屠之仁祀。」黃老是黃老思想, 浮屠是佛陀。可見楚王英擁有與儒教國 家不同的思想。 東漢滅亡後,玄學出現。玄學沒有與佛 教交集,是道家的思想。 專欄 經書與緯書 西漢初期,黃老思想佔優勢。黃老思想 由神秘的方士展開。漢武帝與秦始皇一 樣迷戀長生不死之術。漢武帝實行的封 禪之儀也是基於黃老思想。 秦朝統一文字(隸書)之前有篆書。西 元前二世紀,在孔子的舊宅牆壁發現以 篆書寫的「古文」經書。劉歆在宮中發 現的古文經書後來被王莽定為官學,挑 戰以前以隸書寫的「今文」經書。 第八章 王弼、郭象----無的形而上學 六朝期的玄學 「玄」是來自「老子」第一章「玄之又 玄,眾妙之門」的概念。「玄學」又稱 「三玄」,也就是「莊子」、「老子」、「易」, 根據這三本書,探究「玄」。 「玄學」起源於東漢末年。桓帝時為了 排斥梁冀的專權,實施大肅清,讓宦官 得勢。反對宦官的人被鎮壓。這些人就 淡出政治,沉迷於「清談」。他們批判 儒家,轉向道家。 從魏朝到西晉,「玄學」盛行。其中重 要的是主張「無」的形而上學的王弼。 王弼的思想特徵是認定無是萬物的根 源。他解釋「老子」第40章「天下萬物 生於有,有生於無。」為「有的開始, 無為本。」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中國哲學史(13) 換言之,天與人之間相距太遠,天 無法理解人,人也無法知道天。然 而,這裡卻產生重大的疑問。天若 是自然、無為,為何天要創造出有 為的人呢?或者,天若不關心人, 人為何要排斥邪惡、追求善良呢? 「論衡」自然篇如此記載:「問曰: 人生於天地,天地無為,人稟天 性者,亦當無為,而有為,何也 ?曰:至德純渥之人,稟天氣 多,故能則天,自然無為。稟氣 薄少,不遵道德,不似天地,故 曰不肖。不肖者、不似也。不似 天地,不類聖賢,故有為也。」 這個問答非常有趣。王充將人分成 兩類:稟天氣的聖賢,與不太稟天 氣的其他人。許多人因為天地造 化不好,成為不肖,必須有為。 由於他們欠缺道德,所以要為他 們製作禮。 然而,創造出這種不肖的人正是 天。若是如此,天是否已經損壞 了? 「論衡」譴告篇如此記載:「《易》 曰:「大人與天地合其德。」故太 伯曰:「天不言,殖其道於賢者之 心。」夫大人之德,則天德也;賢 者之言,則天言也。大人剌而賢 者諫,是則天譴告也,而反歸告 於災異,故疑之也。」 這裡可以知道王充認為聖賢代理 天意。王充還認為天下若出現聖 賢,那是祥兆。 「論衡」講瑞篇如此記載:「鳳凰、 麒麟,太平之瑞也。太平之際, 見來至也。然亦有未太平而來至 也。鳥獸奇骨異毛,卓絕非常, 則是矣,何為不可知?」鳳凰、麒 麟,通常以太平之時來至者?春 秋之時,麒麟嘗嫌於王孔子而 至。光武皇帝生於濟陽,鳳凰來 集。夫光武始生之時,成、哀之 際也,時未太平,而鳳凰至。如 以自為光武有聖德而來,是則為 聖王始生之瑞,不為太平應也。」 「方今聖世,堯、舜之主,流布 道化,仁聖之物,何為不生?或 時以有鳳皇、騏驎,亂於鵠鵲、 麞鹿,世人不知。」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中國哲學史(12) 天設立王,是為了民。若是如此, 王若不為民,會如何呢?董仲舒思 想的核心在這裡。換言之,天雖然 可以設立王,也可以制約王權。天 會降下災異,警告統治者。這稱為 天譴災異。如果王不聽,天就會消 滅王。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如此記載: 「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 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 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 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 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的目的是要將皇帝權踩剎 車。 王充是東漢的理性主義者或自然 主義者思想家。王充批判天介入人 世的想法,認為這是非理性且超自 然。王充在著作「論衡」譴告中如 此寫道:「謂古之人君為政失道, 天用災異遣告之也。災異非一, 復以寒溫為之效。人君用刑非時 則寒,施賞違節則溫。天神譴告 人君,猶人君責怒臣下也。故楚 嚴王曰:「天不下災異,天其忘子 乎!」災異為譴告,故嚴王懼而思 之也。」 王充認為之所以會發生災禍,不是 出於天的意圖,而是自然現象,或 是為政者實施不合時宜的政策,違 背自然而發生。天與人之間沒有因 果關係。這種想法是道家自然無為 的思想。「論衡」譴告中如此寫道: 「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譴 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黃、 老之家,論說天道,得其實矣。」 「論衡」變虛中如此寫道:「說災 變之家曰:「人在天地之間,猶魚 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動天地,猶 魚鼓而振水也。魚動而水蕩,氣 變。」此非實事也。假使真然,不 能至天。魚長一尺,動於水中, 振旁側之水,不過數尺。大若不 過與人同,所振蕩者,不過百 步,而一里之外,澹然澄靜,離 之遠也。今人操行變氣,遠近宜 與魚等,氣應而變,宜與水均。 以七尺之細形,形中之微氣,不 過與一鼎之蒸火同,從下地上變 皇天,何其高也?」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中國哲學史(11) 秦漢帝國時,最重要的課題 是正統性的保證。這時候, 天被抬出來。以天來保證正 統性的是公羊學的董仲舒。 董仲舒在著作「春秋繁露」 王道篇如此寫道:「《春秋》 何貴乎無而言之?無者, 始也,言本正也。道,王 道也。王者,人之始也。 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 、景星見、黃龍下。王不 正則上變天,賊氣並見。」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也如 此記載:「天人之際,合而 為一。」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篇又 如此記載:「為生不能為 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 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 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 成;人之血氣,化天誌而 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 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 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 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 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 答,春秋冬夏之類也。春 之答也,怒,秋之答也; 樂,夏之答也;哀,冬之 答也。天之副在乎人。」 董仲舒認為理想世界的狀 態是天、地、人合為一體。 「春秋繁露」立元神篇又 如此記載:「何謂本?曰: 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 生之,地養之,人成之。 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 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 者相為手足,合以成禮, 不可一無也。」 那麼,皇帝的權力是基於什 麼呢? 「春秋繁露」堯舜不擅移、 湯武不專殺如此記載:「天 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 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 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 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 之。」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中國哲學史(10) 黃老思想是利用神話裡的黃帝以及 道教的始祖老子的言說。將黃帝與老 子並列,目的是要融合政治秩序與自 然秩序。 淮南王劉安編篡的「淮南子」代表黃 老思想與儒家思想的混淆。「淮南子」 原道訓如此記載:「夫道者,覆天載 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 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授無形; 原流泉浡,沖而徐盈;混混滑滑, 濁而徐清。故植之而塞於天地,橫 之而彌于四海;施之無窮,而無所 朝夕。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 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弱而 能強,柔而能剛。」 這裡的陳述幾乎與「老子」一樣。那 麼關於統治,如何呢?「淮南子」 主術訓如此記載:「人主之術,處無 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 動,一度而不搖,因循而任下,責 成而不勞。」 這是無為統治之極,實現「老子」的 理想。 專欄 法家----胡蘿蔔與鞭子 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韓非子) 沒有「法」的概念,他們的思想是中 央集權官僚機構、無制約君主權力、 否定道德價值。 在「商君書」賞刑如此記載:「所謂 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 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 ,亂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於前 ,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 ,有過於後,不為虧法。忠臣孝子 有過,必以其數斷。守法守職之吏 ,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 三族。」 「商君書」賞刑又如此記載:「所謂 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 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 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有 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 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 法。忠臣孝子有過,必以其數 斷。守法守職之吏,有不行王法 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但是光靠刑罰,不能有效統治,必 須加上獎賞才行。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中國哲學史(9) 第六章 「老子」「韓非子」「淮南子」 ----政治哲學與烏托邦 我認為老子的中心思考是水的政治 哲學。「老子」第78章如此記載:「天 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能 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强,柔 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 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 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 若反。」 「老子」第42章又如此記載:「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楊。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 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 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 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老子」第39章又如此記載:「貴以 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 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 邪?非乎?」 「老子」第66章又如此記載:「江海 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 不害。是以天下東推而不厭。以其 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老子」第80章又如此記載:「小國 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 重死而不遷徙;雖有舟舆,無所乘 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 结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 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 望,雞犬之声相聞,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 老子認為民眾只要減少慾望,就可以 避開邪惡,實現善良。這是老子的烏 托邦。然而這是逆烏托邦,因為人們 沒有交流,沒有他人。 司馬遷將「老子」與「韓非子」並列, 寫下「老子、韓非列傳」。之後,把 老子列為道家,把韓非子列為法家。 崇尚無為的道家,與主張權威主義統 治的法家,幾乎是處於對極。 然而「韓非子」中有解釋「老子」的 解老篇與喻老篇。 「韓非子」喻老篇如此記載:「越王 入宦於吳,而觀之伐齊以弊吳。吳 兵既勝齊人於艾陵,張之於江、 濟,強之於黃池,故可制於五湖。 故曰:「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 弱之,必固強之。」晉獻公將欲襲 虞,遺之以璧馬;知伯將襲仇由, 遺之以廣車。故曰:「將欲取之,必 固與之。」起事於無形,而要大功於 天下,是謂微明。處小弱而重自卑 謂損弱勝強也。」 這裡的老子不是「無為」的老子, 而是以王權為基礎的老子。「弱」 變「強」成為「韓非子」統治與戰 爭的技術。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中國哲學史(8) 「荀子」天論如此記載:「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 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 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 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 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 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 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 ,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 飢,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 。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 ,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 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又如此記載:「星隊木鳴,國人 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 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 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食, 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 無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 平,則是雖並世起,無傷也; 上闇而政險,則是雖無一至 者,無益也。夫星之隊,木之 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 而畏之,非也。」 荀子對禮的起源定義。在荀子禮論有 如此記載:「禮起於何也?曰:人生 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 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 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 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 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 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 也。故禮者養也。」 又如此記載:「性者、本始材朴也; 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 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 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 於是就也。」 在荀子禮論有如此記載:「禮者,謹 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 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 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 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 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 慢其無知也,是姦人之道而倍叛之 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猶 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故 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 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 其親,於是盡矣。故事生不忠厚, 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 敬文,謂之瘠。」 對儒家而言,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然而,道家卻嚴厲批判禮。 短欄----孫子 「孫子」兵法在20世紀經歷了奇妙 的命運。根據平田昌司的著作「孫 子 沒有解答的兵法」,明治後期, 日本人對「孫子」的喜愛傳到中國, 影響蔣介石與毛澤東。然後又翻譯成 英文,最後英譯本又影響日本。 「孫子」的要點是將「勢」拉到己方, 並且讓敵人的「勢」變成最小。不要 殲滅敵人,盡量保持敵人的戰力,成 為自己的力量。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中國哲學史(7) 那麼,禮在何處最有效呢?那是在死 亡的瞬間以及殺死其他生物而吃的 時候。 在「論語」鄉黨篇如此記載:「食不 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 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 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 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 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 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 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 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 羹,瓜祭,必齊如也。」 在「論語」述而篇又如此記載:「子 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 是日哭,則不歌。。」 孟子對仁與禮的關係如此敘述。在 「孟子」離婁篇如此記載:「仁之 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 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 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 在「孟子」滕文公下篇如此記載: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 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 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 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 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 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 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 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 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 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 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 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 匹婦復讎也。」 祭祀祖先欠缺禮,是「正義之戰」 的理由。這種理由在今日也常見, 把「禮」換成民主主義或其他意識 形態,就可通用。 中國近代思想家章炳麟在其「齊物 論釋」中嚴厲批判這個「正義之 戰」,認為這與西方近代的殖民地 主義和帝國主義一樣。 孔子與孟子之間發生了甚麼變 化?重要的是孔子是在各國徬徨 的旅人。旅人不屬於特定的國家, 不會區分敵人與朋友。 康德在其「為了永遠的和平」中如 此寫道:「任何人在某個地方,沒 有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權利!」 Allen認為我們居住在特定的地 方,並沒有擁有很多的權利。我們 都是旅人。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中國哲學史(6) 荀子嚴厲批判孟子。「荀子」性惡篇如 此記載:「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 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 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 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 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 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 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 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 偽也。。」 荀子的主張是這樣:個性是天生的, 如果人人順性而為,就會秩序大亂, 社會充斥暴力。因此必須「反性悖 情」。 荀子提倡改變「性」,方法是以禮儀 之道來教化。 莊子主張「物化」。「物化」不只是指 某種物變成另外一種物,還指世界變 成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與儒 家的「教化」完全不同。「教化」是 把小人變成君子或聖人的過程。「物 化」則沒有一定的方向。 「莊子」齊物論如此記載:「昔者莊 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 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 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 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 此之謂物化。」 荀子所述的化性是將人世往善的方 向。莊子的物化則超越荀子所述的化 性,將變化的自由度極盡提高。莊子 超越倫理與反倫理的對立,目標是非 倫理的境界。 「莊子」齊物論中提到麗姬。麗姬是 一位美女。獻公出去作戰時,見到麗 姬,就將她帶回。一開始,麗姬以淚 洗面,但是在獻公的寵愛下,過著幸 福的生活。而且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 承王位,就一一殺死獻公的其他兒 子。 莊子認為麗姬在以淚洗面的時候,想 要自殺。但是死是到不可知的另一個 世界。重要的是生存時肯定生,滿足 自己的現狀。 「莊子」大宗師中如此記載:「子輿 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 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曲僂 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 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 其心閒而無事,跰足而鑑於井,曰 :「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 拘拘也!」子祀曰:「汝惡之乎?」 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 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 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 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 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 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 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 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 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 荀子認為改變性,最重要的手段是實 踐「禮」。接下來,探討「禮」是什 麼? 荀子是古代中國總合性哲學家。他的 主要疑問是要如何成立人世的規 範?答案是再定義「禮」。 在「論語」顏淵篇如此記載:「顏淵 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 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 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9日 星期日

中國哲學史(5) 在「論語」子路篇中,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 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 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 乎一言而喪邦乎?」 孔子重視「正名」。在「論語」子路 篇中,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 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 名乎!」 政治就是正確的秩序。那麼孔子心目中的正確秩序是什麼? 在「論語」顏淵篇中,齊景公問政於 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 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 有粟,吾得而食諸?」 在「論語」子路篇中,定公問:「一 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 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 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 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 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 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 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 言而喪邦乎?」 在「論語」顏淵篇中,子路曰:「有 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 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 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 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 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 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在「論語」陽貨篇中,子曰:「予欲 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 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 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有人類之前,宇宙就已經存在。人 類絕滅之後,宇宙仍然會繼續存在。 宇宙與人類完全沒有關係。 莊子的外物如此寫道:「荃者所以在 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與之言 哉?」 古代中國把正名說得很精練的是荀 子。荀子正名中如此寫道:「名無固 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 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 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名有固善,徑易而不拂,謂之善 名。」 中國哲學中重要的想像力之一是人 會變化,世界也會跟著變化。 古代中國最先思考「性」的是楊朱學 派。 孟子批判楊子,認為很自私。 孟子主張的「性善說」是什麼意思? 在「孟子」梁惠王上,如此記載:「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 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 見之,曰:『牛何之?』對曰: 『將以釁鐘。』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 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 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足以王矣。百姓皆以 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 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 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公孫丑上如此記載:「人皆有 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中國哲學史(4) 孔子是「軸的時代」的中國代表。 1687年,一些耶穌會傳教士出版「中 國的哲學家孔子」。 武田泰淳在其著作「司馬遷---史記 的世界」中認為司馬遷是生存在恥辱 之中。 司馬遷之所以寫史記,是為了繼承孔 子的「春秋」。「春秋」是孔子編的魯 國年代記。司馬遷將孔子列入世家, 很不尋常。泰淳發覺這個不尋常,故 意立題「喪家之犬」。「喪家之犬」是 指沒有國家的人。孔子在史記裡就是 沒有國家的人。當魯國的朝廷享受女 樂,從政者忘記政治時,孔子唱嘲諷 的歌:「不受拘束,不被牽連。我就 在這一生,不斷旅行吧!」 孔子離開衛國時,說:「鳥可以選擇 樹木,樹木怎麼可以選擇鳥呢?」他 把自己比喻成在國與國之間流浪的 渡鳥。 司馬遷寫孔子時,彷彿快要世界末日 了:魯哀公14年發生「獲麟」的不 吉事件(太平盛世出現的麒麟,卻在 衰世出現。)一天顏淵去世,孔子大 嘆:「天喪予!」又一天,子路去世, 孔子又大嘆:「泰山要崩塌了嗎?樑 與柱要斷裂了嗎?哲人要倒下了 嗎?」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將去世時 說:「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 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 柱閒。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閒,予 始殷人也。」 史記孔子世家又如此記載:「孔子生 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 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 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 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 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在「論語」雍也篇中,子貢曰:「如 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 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 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 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在「論語」顏淵篇中,樊遲問仁。子 曰:「愛人。」 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生重病時, 子路希望能祈禱,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 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 矣。」 「仁」的概念或許是中國哲學中最重 要的。 在「論語」八俏篇中,子貢欲去告朔 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 我愛其禮。」 這裡可以發現兩件事。首先對孔子而 言,禮即使已經形駭化,也有比節省 還重要的事情。 在「論語」子路篇中,子路曰:「衛 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 「必也正名乎!」 那麼要如何實施正確的政治呢? 在「論語」顏淵篇中,齊景公問政於 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 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 有粟,吾得而食諸?」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中國哲學史(3) 但是中國哲學史的起源還是以孔子 比較適當。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認為 老子是「革命家」,孔子是「守舊派」。 胡適認為老子是「革命家」,是參考 古希臘,尤其是泰勒斯。泰勒斯探討 萬物起源的原理。從楚國來的老子在 中原是外國人,是詭辯學者。孔子則 與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是「守舊 派」,他厭惡主張「邪說」的老子。 胡適肯定老子的「小國寡民」,認為 那是人人無慾,到死不相往來的烏托 邦。孔子則反對破壞現在秩序,而主 張保守。 馮友蘭認為孔子是中國哲學史的起 源,孔子很像蘇格拉底,不事生產, 對學生講學,述而不作。後來他的學 說成為正統哲學。為了成為正統哲 學,必須擁有優秀的弟子。孔子擁有 能夠和柏拉圖相比的孟子,以及能夠 和亞里斯多德相比的荀子。 老子是新興民族的楚人,因為沒有高 度文化,所以不被周文化所束縛,而 能夠反對當時傳統的政治社會制度。 孔子繼承有意志的天,老子則否定, 主張形而上學的「道」。 胡適在著作「說儒」中把孔子比成實 行宗教改革的耶穌。胡適如此寫道如 此寫道:「孔子的故事與耶穌的故事 雷同…果然亡國600年後出現一位 『學不厭,誨人不倦』的聖人。」 胡適認為中國哲學史有兩個起源:老 子與孔子。 胡適在著作「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如 此寫道:「當時北京大學教授所率領 的新運動,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有驚人 的相似。」 胡適認為中國曾經發生過四次文藝 復興。第一次是唐朝的文藝復興。大 詩人出現與韓愈所代表的復興古文 運動,以及出現禪宗。第二次是宋朝 的文藝復興。這是朱熹所代表的新儒 學。第三次是13世紀開始的戲曲以 及之後的小說。第四次是17世紀清 朝的反宋明理學。 胡適認為自己參加的最新文藝復興 是完全自覺,意識的運動。因為這個 運動是與西方文明長期接觸的結果。 人們拿西方文明這個新基準來重新 評價自己的文化。 對胡適而言,歷史的「自覺」是一方 面對中國傳統的自覺,另一方面是與 西方文明接觸後產生的。然而,胡適 所舉出的已往文藝復興也具有這兩 個要素嗎?例如第一與第二文藝復 興唐朝與宋朝的運動,都是與佛教這 個新基準的自覺性作戰。韓愈的「復 興古文運動」以及朱熹的新儒學,都 不只是復興古物,而是「發明」出古 物來對抗佛教。在第四次文藝復興, 顏元與戴震與耶穌會帶來的西學(天 文曆算學)接觸,而實踐「反理學」。 第二章 孔子----異樣的異邦人 德國的哲學家雅斯佩爾斯在著作「歷 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軸的時代」 概念。意思是猶太教、佛教、儒教這 些世界宗教與古希臘的哲學都是在 西元前800年至西元前200年幾乎同 時出現。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中國哲學史(2) 對馮友蘭而言,孔子面對正在崩潰的 社會,想要以更舊的理念來力挽狂 瀾。胡適也認為孔子是守舊派。胡適 認為中國哲學真正的開始不應該是 守舊,應該是革命。所以胡適寫中國 哲學史,從老子開始寫起。 當時的中國流行史賓賽的社會進化 論。胡適也是在「適者生存」中挑選 一個「適」做自己的名字。 胡適在「先秦諸子進化論」中如此寫 道:「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 生於無。』這是進化論的開宗明義第 一章,是哲學的起點。」 對胡適而言,老子是第一個哲學 家。老子認為生成後的萬物運動是 出自沒有天意的自然,也就是物體 自己的運動。這是進化論。 胡適認為老子的思想最終完全歸 於個人主義與無政府主義。胡適認 為無為就是放任,放任到極點。自 然就是無政府社會。在無政府社 會,人人完全自由,也不知道現在 的政府是什麼。 然而到了這個階段,胡適不再肯定 老子。最大的理由是老子的「小國 寡民」論。 老子第80章如此寫道:「小國寡 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遷徙;雖有舟舆,無所乘 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 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 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 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 胡適認為「小國寡民」論把「退化」 當成「進化」,有很大的弊害。若 是如此,對胡適而言,中國哲學的 起源不見得值得慶賀。胡適如此寫 道:「後來,孔子與荀子雖然想救 出老子,但是無法完全去除老子 的不良影響。這是老子的缺點。」 胡適也肯定孔子。胡適認為孔子雖 然繼承老子,但是想減弱老子的影 響。孔子以「易」為基礎,解釋萬 物的變化。 胡適如此寫道:「近代物理學從力 學開始。力學研究的對象是有關動 與靜的現象。孔子認為『動與靜』 是變化的原因,因此可以說孔子為 中國古代的科學打下基礎。」 若是如此,中國哲學史的起源就不 只一個。是老子與孔子創造的起 源。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中國哲學史(1) 「中國哲學史」(中公新書)是日本 學者中島隆博的著作,部份精彩內容 如下: 序言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創立100周年。 這100年中國變化極大。現在的中 國,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民主主義 與權威體制,復興儒教與後現代相結 合。現在的中國哲學者如何理解現在 的中國呢?中國哲學究竟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孔子、老子等諸 子百家在舊秩序崩潰時摸索未來,創 造出中國哲學的泉源。 漢帝國的哲學不久變成六朝期的玄 學,並且與佛教交涉。中國哲學如何 與隆盛期的佛教對決?唐朝的古文 運動、宋朝的朱子學、明朝的陽明學 是儒學從最根本再定義的哲學運動。 明朝末年,天主教開始到中國傳教。 透過與異國對話,清朝考證學成立。 中國往革命與民族主義邁進時,近代 中國摸索新方向。戰後,現代新儒家 與西方對峙。 了解中國哲學的來歷,是理解現代中 國的重要關鍵。 第一章 中國哲學史的起源 在許多中國哲學史的書當中,最有影 響力的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 這本書於1950年代初期翻譯成英文 書。這本書在緒論時,如此定義中國 哲學史: 哲學原本是西方的詞彙。現在要講述 中國哲學史,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中國 歷史中種種學問當中,挑選出吻合西 方所說的哲學。 馮友蘭把希臘哲學分類成物理學(自 然學)、倫理學、論理學三大部門。 然後再將哲學分類成: 宇宙論----目的是探求「世界的道 理」。 人生論----目的是探求「人生的道 理」。 知識論----目的是探求「知識的道 理」。 馮友蘭再將其細分化:宇宙論為存在 論與宇宙論,人生論為心理學與倫理 學與政治社會哲學,知識論為認識論 與論理學。 馮友蘭又如此寫道:「中國沒有哲學 這個詞彙。中國自古所說的『經』、 『子』就有與哲學史相近的材料。」 中國的經史子集四分類中,經是經 書(有權威的經典),史是史書,子 是諸子之學,集是文學。 馮友蘭又如此寫道:「孔子之前沒有 私人著述,所以不知道有沒有正式的 哲學。」又寫道:「從門人的紀錄來 看,孔子擁有體系的思想。」 換言之,孔子是近代哲學家。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寫道: 「政治如此黑暗,社會如此混亂,貧 富如此懸殊,人民如此困苦。在這種 情況下,產生種種反動思想。」 胡適在美國以杜威為師,學習實驗主 義。 馮友蘭如此寫道:「社會舊制度崩潰 的過程中,守舊的人目睹世風不古, 人心淪陷,而擁護舊制度。孔子就是 這種人。」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美中戰爭(14) 中國領導人對侵略台灣的「動機」如 下: 1.為了確信軍事勝利。 2. 為了確立黨內的領導權威。 3.被國內民族主義高昂的氣焰牽著 鼻子走。 4.再這樣下去會很貧困。 台灣的「動機」如下: 1.確信美日會全面援助台灣。 2.只期待美軍的援助。 3. 美軍若不援助,只好妥協。 4.台灣內部分裂,因絕望而自暴自 棄。 中國共產黨內可能因為路線對立或 批判獨裁,讓總書記認為必須確立黨 內的權威,而選擇侵略台灣。 最終章 如何抑止美日戰爭 本書所用的「抑止」不只限於軍事 力,還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心理。 「抑止」中國軍事攻勢最有效的方法 是美國與同盟國攜手合作,使用一切 諜報能力,在事前得知中國的侵略計 畫,讓中國領導人知道美國已經做好 準備,中國的侵略不可能成功。如果 中國失敗,就可能在黨內被批判為 「對外冒險主義」。 對中「抑止」成功的關鍵是美國改變 過去的「模糊戰略」,明確化防衛台 灣的決心。如果畫下紅線後,實際上 在行使武力上猶豫不決,美國的可靠 性就會完全喪失。 如果中國侵略台灣時,美國迴避與中 國全面對決,中國解放台灣會全面成 功。這是最糟糕的劇本。 也有可能人民解放軍內部對總書記 不滿,中國政治變得不安定。如此一 來,中國領導人就無法冷靜下判斷, 就很難「抑止」中國。為此,必須使 用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來孤立中 國,策動中國共產黨內的良心派。 總之,台灣與美國若盡力維持現狀, 就可能「抑止」中國侵略台灣。 後言 我20年前開始思考美中戰爭的可能 性。經過20年,現在要議論的不是 「會不會發生美中戰爭?」,而是「何 時發生美中戰爭?」 (全文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美中戰爭(13) 中國如果對台灣採取軍事威嚇,可能 是因為什麼原因,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正統性受到動搖,導致人民對中國領 導人的信賴急速下降之故。可能是以 軍事力量完全佔領台灣非常困難。 劇本13:中國只對台灣採取軍事威 嚇,美國全力防衛台灣。 美國會認為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威 嚇,是解放台灣的前兆。這簡直是 1996年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的翻版。 當時中國對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施 壓,發射導彈。美國則派遣兩艘航空 母艦到台灣附近。人民解放軍無計可 施,台灣選出李登輝擔任民選總統。 中國領導人應該不會忘記這個1996 年大失顏面的噩夢。 劇本14:中國只對台灣採取軍事威 嚇,美國盡可能防衛台灣。 這種情況,中國的威勢似乎不錯,卻 讓人覺得人民解放軍屈服於美軍。 劇本15:中國只對台灣採取軍事威 嚇,美國有條件與中國妥協。 劇本16:中國只對台灣採取軍事威 嚇,美國迴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針對中國的「目的」,台灣的「目的」 如下: 1.趁機宣布台灣獨立。 2.全力戰鬥,維持現狀。 3.無法獲得美日的援助,只好與中國 妥協。 4.對中國全面讓步。 這裡要稍加解釋「台灣獨立」。台灣 現在以中華民國之名,與十多個國家 建交。而且中國對此現狀也默認。以 此來說,台灣事實上是「獨立國家」。 但是中國在表面上,無論如何也不會 承認這件事。但這並不意味「台灣獨 立」永遠也不會發生。 台灣的國民黨已經逐漸改變姿態。現 在台灣的居民有6成認為自己是台灣 人,所以國民黨已經與中國保持距 離,並且在政策上與民進黨接近。所 以中國不像以前對國民黨有特別的 顧慮。換言之,中國對國民黨與民進 黨,採取的都是同樣嚴厲的姿態。 中國若全面侵略台灣,台灣的領導人 可能會乾脆宣布台灣獨立。 但是這樣一來,就會粉碎1972年的 美中上海公報以及中日共同聲明所 形成的均衡。 美日對此的反應,不會對台灣有利。 越是主張台灣獨立,越是給予中國軍 事介入的正當性,也越讓美國支援台 灣更加困難。這樣一來,中國解放台 灣就更有可能性。 中國若全面侵略台灣,台灣的領導人 想要徹底維持現狀,期待美日的援 助。這時候,美日的反應會對台灣 有利。但是如果情況對中國很不 利,美中可能爆發核子戰爭。 中國若全面侵略台灣,台灣的領導人 喪失戰意,中國就能夠順利解放台 灣。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美中戰爭(12) 中國對台灣的「意圖」如下: 1.全面侵略、佔領台灣。 2.只侵略、佔領金門、馬祖。 3. 只侵略、佔領南海的台灣離島。 4.只對台灣實行軍事威嚇。 美國對台灣危機的「意圖」如下: 1.全力防衛台灣。 2.盡可能防衛台灣。 3.有條件與中國妥協。 4.迴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以下是我認為概率最高的狀況,以優 先順序排列: 劇本1.中國全面侵略台灣,美國全面 防衛台灣。中國解放台灣失敗,美中 發生核戰危機,中國國內出現批判冒 險主義聲音。 20年前,美國政府某官員告訴我:美 軍若不介入,人民解放軍可以解放台 灣,現在中國的能力更強大了。 如果美軍事先得知中國侵略台灣的 計畫,有充分的時間準備,中國發動 奇襲成功的機率只有5成以下。 劇本2:中國侵略台灣,美國盡可能 防衛台灣。 在這個劇本,美國有些軟弱,原因可 能是台灣在美國安保戰略上的優先 順序下降。如此一來,中國領導人就 不會被批判為「冒險主義」。 劇本3:中國全面侵略台灣,美國有 條件與中國妥協。 解放台灣部份成功,總書記的威信上 升。 例如,歐洲或中東發生其他危機,美 軍無法全力介入亞洲。美國承認中國 佔領台灣是既成事實。大量台灣難民 逃往國外。 劇本4:中國全面侵略台灣,美國迴 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解放台灣全面成功,總書記的威信急 速上升。 中國在台灣實施「一國兩制」。 劇本5:中國只侵略金門、馬祖,美 國全力防衛台灣。 劇本6:中國只侵略金門、馬祖,美 國盡可能防衛台灣。 劇本7:中國只侵略金門、馬祖,美 國有條件與中國妥協。 這個劇本使金門、馬祖、台灣的人心 動搖,許多台灣人試圖逃到國外。 劇本8:中國只侵略金門、馬祖,美 國迴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劇本9:中國只侵略南海的台灣離 島,美國全力防衛台灣。 佔領離島呈膠著狀態,國際批判升 高。 美軍防衛離島很困難,需要同盟國的 支援。如果人民解放軍與美軍在南海 發生戰鬥,南海會變得很緊張,一部 分東協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可能變壞。 劇本10:中國只侵略南海的台灣離 島,美國盡可能防衛台灣。 劇本11:中國只侵略南海的台灣離 島,美國有條件與中國妥協。 劇本12:中國只侵略南海的台灣離 島,美國迴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美中戰爭(11) 美中戰爭的具體劇本 想定時間:203x年y月 中國的內外情勢:習近平體制繼續在 國際孤立,對中經濟制裁強化。中國 經濟成長鈍化,習近平政權的正統性 開始低下,黨內政敵開始批判習近 平,民眾的抗議活動也激化。 台灣的內外情勢:上次總統選舉,民 進黨候選人因為醜聞而自滅。國民黨 候選人擔任總統。可是中國強烈不信 這個國民黨總統。 美國的內外情勢:共和黨(川普主義 者)的總統上台。他雖然是新孤立主 義者,但是他的許多親信卻是國際主 義者。 中國的「灰色事態」、「混合戰爭」手 法 1.經濟面的壓力 2.情報面的壓力 散佈台灣要人的醜聞與假消息。 3.網路壓力 4.電磁波壓力 5.無人機壓力 6.法律面壓力 7.精神面壓力 主要是針對藍營居民實施。但是進入 21世紀後,這種訴諸民族意識的手法 是否有效,值得懷疑。 8.其他壓力 以特殊部隊進行破壞活動,暗殺台灣 要人,宣傳假「中台統一」宣言。 2020年美國外交雜誌刊登論文「明確 化美國防衛台灣的意圖」。作者是美 國外交評議會會長哈斯。過去美國的 台灣政策是中國若侵略台灣,美國不 明確表示如何因應,這稱為「模糊戰 略」。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之後, 美國就以「模糊戰略」抑止中國侵略 台灣以及台灣獨立,維持現狀至今。 然而哈斯卻認為因為下述理由,應該 改變「模糊戰略」。 中國的軍事力已經強大,「模糊戰略」 無法抑止中國。 明確化美國防衛台灣的意圖,可以在 「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實施。 這樣反而會強化美中關係。 中國的軍事優勢很明顯,美國要等待 中國的態度之後才決定就太遲了。 如果美國不防衛台灣而導致台灣被 統一,日韓會認為美國不能依靠,就 會接近中國或發展核子武器,成為下 次戰爭的原因。 然而,哈斯的這種看法也可以反駁。 我就想出下列的反駁: 放棄「模糊戰略」是否定1972年美 中建交的前提。中國會認為美國原本 答應台灣問題要和平解決,現在卻出 爾反爾。這樣反而有害台灣的安全。 以「模糊戰略」來「抑止」,現在仍 然有效。誰都不希望發生美中戰爭。 1979年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認為「台灣 未來的非和平決定對美國是一種威 脅」,但是並沒有提到美國有義務防 衛台灣。 日本的立場是「日本政府理解並尊 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台灣是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且不可分割的一 部份的立場。」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美中戰爭(10) 到了21世紀,中國船進入釣魚台群 島海域,俄國占領克里米亞與烏克蘭 東部。「灰色事態」與「混合戰爭」 的概念引起人們注目。 其實人類的戰爭通常都是「灰色」與 「混合」。既然是戰爭,雙方都會使 出一切手段,追求勝利。特洛伊木馬 是一個好例子。製造木馬,遺留在戰 場的行為,不是軍事攻擊。但是木馬 中卻隱藏希臘的攻擊部隊。沒有看穿 這個計謀的特洛伊不應該,還是想出 這個計謀的希臘很卓越?無論如 何,木馬很接近「灰色」,這個戰術 是「混合」。 現在「戰爭」的定義已經大幅改變, 「美中戰爭」或許已經開始了。過去 的戰爭是使用正規軍,發表宣戰,遵 守戰時國際法,只在陸海空三次元作 戰,最後以簽訂談和條約作終結。 這樣的過去型戰爭或許已經不再發 生了。 如果戰爭的目的是追求勝利,那麼從 古至今的戰爭都是非正規、非過去 型、情報、網路、宇宙、電磁界等多 次元的混合戰爭。 「灰色事態」與「混合戰爭」的類型 如下: 1.經濟面的壓力 限制能源的供給等 2.情報面的壓力 以媒體或SNS來干涉內政,分裂社 會,散佈假情報,散佈假選民投票, 散佈假獨立宣言。 3.網路壓力 麻痺電力網、DDoS攻擊(持續送出大 量資料讓網路崩潰),使對方的電腦 機能故障。 4.電磁波的壓力 5.無人機壓力 6.法律面的壓力 7.精神面的壓力 8.其他壓力 派遣諜報人員實施暗殺、恐怖攻擊、 破壞基礎建設等行為。 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喬良、王 湘穗寫了戰略研究書「超限戰」。他 們認為未來的戰爭是使用一切手 段。他們提出了25種戰鬥方法,有 通常戰、外交戰、國家恐怖攻擊戰、 貿易戰、諜報戰、心理戰、走私戰、 媒體戰、麻藥戰、駭客戰、資源戰、 文化戰、國際法戰等。這本書可說是 中國版的「灰色事態」與「混合戰爭」 的指南書。 小泉悠的著作「現代俄國的軍事戰 略」有下列分析: 第一,俄國的目標是分裂烏克蘭。但 是只靠煽動住民或民兵勢力,無法達 成這個目標,因為軍隊遠比民兵還 強。 第二,民兵很難統制,他們經常無視 俄國政府的意向。 (待續) ※我50歲時發生跌倒意外,差一 點死亡。後來總算康復出院。在這 個意外過程中,令我感動的人,除 了盡心盡力照顧我的妻子千瑤之 外,還有工商時報同事張孟起、劉 素玉夫婦以及日本友人小峰甲代 多雅、小峰滿子夫婦。當我昏迷不 醒時,張孟起求得密宗高僧加持過 的聖水,塗在我的嘴唇。 後來我康復出院,搬到台中,張孟 起、劉素玉夫婦到台中看我,還帶 來張孟起在北京同仁堂購買的 藥,讓我服用,並且還給我一些金 錢,因為他們知道我無法工作賺 錢。 我出意外後,不懂日文的妻子千瑤 寄了一張我在國泰醫院復健室被 五花大綁的照片給小峰甲代多 雅、小峰滿子夫婦。他們一看到照 片,就知道我出意外了,連忙到台 灣汐止我家。然而那時我們全家已 經搬到台中了。讓小峰甲代多 雅、小峰滿子夫婦撲了個空,真是 不好意思!也非常感謝小峰甲代 多雅、小峰滿子夫婦對我的關心。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美中戰爭(9) 經濟苦境若長期化,民眾一定會不 滿。那只是一部份少數勢力的抗議活 動?或是一般大眾的反政府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黨內反主流勢力會加 強批判黨中央嗎?最後會傷害黨統 治的正統性嗎? 接著要考慮的是圍繞台灣的各種情 勢。 5.台灣的執政黨是民進黨或國民 黨? 台灣的執政黨採取什麼外交政策,是 左右中國是否侵略台灣的重要因 素。現在的執政黨民進黨主張台灣獨 立。國民黨主張維持中華民國。兩黨 融合的可能性非常小。 6. 執政黨的對中姿態,以及選民是 否支持這種姿態? 國民黨與共產黨較有親和性。因此國 民黨成為執政黨,較可能「抑止」中 國侵略台灣。另一方面,現在的國民 黨對中國而言,不一定是「資產」。 最近的台灣對中國的評價正在下 降,國民黨正在遠離中國。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於2020年做的 調查,國民黨的支持率為21.2%,民 進黨的支持率為31.9%。此外,根據 美國調查機構的調查,認為自己是台 灣人的有66%,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的有28%,認為自己是中 國人的有4%。 7.國際對台灣的援助是什麼程度? 2021年美日首腦會談發表的共同宣 言,強調美日認為台灣海峽和平的 重要性,同時認為兩岸問題必須和平 解決。美日首腦會談提到台灣是1969 年佐藤榮作首相與尼克森總統會談 以來的事。拜登政權成立後,環繞台 灣的國際環境,對中國越來越不利。 此外,各主要國的動向也大幅影響 「動機」。具體而言為: 8.各國執政黨的外交政策是國際主 義或孤立主義? 9. 各國執政黨的對中政策是對決或 姑息? 10. 各國議會與選民的對中觀如 何? 例如,拜登政權之後的美國政府可能 回歸「美國優先主義」、「美國單獨主 義」。那時候美國對台灣的援助可能 大幅改變。 如何抑止中國的「意圖」?第一,讓 中國領導人放棄對台灣動武,讓共產 黨覺得侵略台灣是一件不划算的事 情。 接著是讓中國領導人不急著動武,現 在不侵略台灣,也不會影響共產黨統 治的正統性。讓中國領導人相信透過 外交,也可以解決台灣問題。 但是不能讓中國領導人認為西方很 軟弱或在姑息。 現在我最擔心的是習近平政權與 1930年代的日本一樣,誤判政治形 勢。中國的誤判會引起各國政治人物 的誤判。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美中戰爭(8) 習近平於中國共產黨創黨100周年時 演講道:「我們宣布中華民族遭分 割、侮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人 民不僅善於破壞舊世界,也善於創造 新世界。我們宣布只有社會主義能夠 救中國,只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能夠讓中國發展!回顧歷史,若要 開拓未來,一定要讓國防與軍隊現代 化。有強壯的軍隊,國家才能安泰。 我們堅持黨指揮槍。 和平、和睦、融合是中華民族5千年 來傳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 有侵略他人的遺傳基因。中國是世界 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擁護者。 中國人民尊尚正義,不畏懼暴壓。中 國人民從來沒有欺負、奴役其他人 民。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 有。同時,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 外部勢力欺負、奴役我們。有這種妄 想的人一定會被14億中國人建築的 血肉長城撞得頭破血流!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 共產黨始終不變的歷史任務,也是所 有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我們必須堅 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及九二共識,促 進中國和平統一。我們要斷然粉粹任 何台灣獨立的企圖,共同建築民族復 興的美好未來。」 如果中國為了台灣,不惜發動美中戰 爭,其「意圖」是什麼? 1.中國現體制在國際孤立的程度為 何? 近年來對中國不滿的地區不只限於 亞洲、大洋洲,還包括歐美、非洲、 中南美洲。諷刺的是,現在中國的領 導人還沒有被孤立的意識,甚至有過 度自信。一般而言,若感覺被孤立, 對外政策就會更慎重。然而現在的中 國是更加強硬。 但是,如果國際壓力更強,讓中國深 深感覺被孤立,反而會有危險。說不 定中國的領導人會覺得「趁現在還有 力量,發動戰爭比較划算!」 2.對中國會發動什麼程度的經濟制 裁? 川普政權對中國課徵的高關稅,在拜 登政權下仍然持續。拜登政權不僅延 續嚴格的對中貿易政策,還在人權、 民主主義、維吾爾問題、香港問題上 對中施壓。今後這種狀況仍然會持續 下去。 另一方面,這種施壓在對中「抑止」 上不一定有效。對中國產品的高關 稅,雖然暫時可以減少中國的出口, 但是負擔關稅的人畢竟是美國消費 者,中國遭受的損失有限。 3.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今後會如何? 要衡量中國領導人的「急迫感」的關 鍵是中國的經濟情勢。改革開放後, 中國的經濟基本上是往上升,但是並 不保證今後都是如此。人口高齡化與 經濟成長的鈍化已經無法避免。今後 中國很難達到6%的經濟成長率。中國 領導人對經濟成長的鈍化所造成的 社會混亂,有多大程度的「急迫感」 是關鍵。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美中戰爭(7) 國際社會必須不斷批判中國鎮壓維 吾爾族之類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樣 可以抹殺中國的「機會」。國際社會 也必須讓中國人民獲得中國國內政 治混亂、中國共產黨貪汙腐敗的正確 資訊,這可以降低中國共產黨的「統 治正統性」。 不過,共產黨的權威若急速喪失,共 產黨可能會對外發動戰爭,中國有一 句話「窮鼠嚙貓」就是指這個情形。 左右中國「機會」最大的要素是中國 領導者有無領導能力。 習近平周遭的親信、顧問是否有優越 的判斷力,很重要。但是觀看共產黨 政權的現狀,並非很樂觀。令人擔心 的有兩個。第一,與人民解放軍與黨 中央要人接近的學者當中,有些人主 張對外強硬。第二,最理解國際情勢 的中國外交官卻在實行「戰狼外 交」。 第四章 比「能力」還重要的「意 圖」 「能力」即使不夠,只要「意圖」 夠強,戰爭就會發生。最典型的例 子是日本攻擊珍珠港。 思考中國的「目的」時,必須分析、 判斷1.國家戰略是什麼?2. 國家 戰略的優先順序是什麼?3.在判 斷這些問題時,有沒有滲雜個人的 野心? 國家戰略的優先順序要看達成目 的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而定。 問題是雖然沒有必要性與急性,那 個國家的領導人為了達成國家戰 略的「目的」而採取軍事行動。這 時候很難抑止其軍事行動。 左右「動機」的最後要素是那個國 家領導人的資質。 如果某政權太過鼓舞人民的民族 主義,最後恐怕難以制御。 我曾經聽中國人說:中國是文民統 制,因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的主席是 共產黨的文民幹部。真的是如此 嗎?我很懷疑。 第五章 左右中國「動機」的內外 情勢 在什麼狀況下,中國會決定侵略台 灣?萬一失敗的話,不只是習近平 政權,連中國共產黨的權威也會失 墜。 然而,我還是認為在習近平政權 下,如果發生「美中戰爭」,台灣 是導火線的機率最高。不過那不是 因為中國的軍事能力提高,或統一 台灣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任務這 種單純的理由。我注目的是中國領 導人誤判情勢的可能性。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美中戰爭(6) 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不只在宇 宙,在網路領域、電磁波領域,都是 非常優越。 「能力」不只依賴「手段」,也依賴 「機會」。所謂「機會」,就是在地理 上、政治上得天獨厚,能夠最有效使 用武器這個「手段」。即使一個國家 擁有最尖端的軍事裝備,若指揮戰爭 的軍人與從政者沒有看出「機會」的 能力,「威脅」就是零。 那麼,現在中國左右「機會」的原因 是什麼? 1.對外的「機會」 外國侵略或挑釁中國時,那對「機會」 而言,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 外國的行為如果違反國際法,中國政 府就能夠獲得人民的支持。「機會」 就會增加。 相反的,如果外國的行為是因為中國 違反國際法,中國政府就很難獲得人 民的支持。 2.國內的「機會」 國內的混亂會減少「機會」。例如, 由於貪污嚴重讓中國共產黨喪失「統 治的正統性」。或者經濟衰退,導致 人民生活困難,動搖中國共產黨「統 治的正統性」。就可能喪失「機會」。 如果台灣的獨立傾向越來越明顯,而 中國政府無法採取行動,導致中國共 產黨喪失權威。這時候,中國政府為 了消除人民的批判,有可能採取對外 軍事行動。 中國有一句俗諺「好男不當兵,好鐵 不打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 前,軍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非常低。專 家也說:「軍人是流氓,他們在戰場 大叫是開始掠奪的信號!」 現在的人民解放軍,在軍備上改善很 多,但是我很懷疑軍人的素質是否也 改善很多? 原因有兩個。第一,人民解放軍向來 缺乏政治中立性。先進國的軍隊在政 治上中立,對憲法與人民忠誠。但 是,人民解放軍對中國共產黨忠誠。 第二個原因是人民解放軍的組織很 龐大,光是調度軍需品就會產生很大 的油水。面對油水的誘惑,解放軍幹 部難免貪汙。 為了不讓共產黨領導者不決心對美 開戰,可以考慮下列方法: 最近美國國防部實施對中軍事模 擬,結果美軍無法打贏人民解放軍。 原因很簡單,過去20至30年間,美 軍在中東利用航空母艦等武器作 戰,中國則想出完全不同的戰法,在 西太平洋配備廉價、無人、小型、能 夠精密誘導的武器,阻止美軍接近中 國。 總之,以美國的軍力要阻止中國侵略 台灣或登陸釣魚台群島,至少在今後 10年會很困難。 不過,並非完全不可能抑止人民解放 軍的「機會」。一般而言,「攻擊」必 須比「防禦」還要多三倍以上的兵 力。 除了美、日之外,澳洲、韓國、台灣、 菲律賓、越南等也必須攜手合作。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美中戰爭(5) 如何迴避美中對立越來越激烈呢? 關鍵在於如何讓中國恢復「韜光養 晦」政策。 中國為何如此強硬?中國政府為何 如此過度自信?第二章分析中國政 府為何如此過度自信。 第二章 分析中國的發展 為何中國經濟如此快速發展,快要追 上美國? 中國的發展有四個類型。 第一類型 經濟繁榮,政治民主化 第二類型 經濟繁榮,政治獨裁化 第二類型還有兩個次類型。第一次類 型是隨著經濟繁榮,中國成為軍事大 國。第二次類型是經濟繁榮讓民生安 定,維持獨裁制度。 第三類型 經濟挫折,政治民主化 第三類型還有兩個次類型。第一次類 型是中國社會不安定,知識份子要求 政治自由,發動革命。第二次類 型是中國社會不安定,陷入無政府狀 態。 第四類型 經濟挫折,政治獨裁化 貧富差距擴大,共產黨使用其強大軍 事力,維持獨裁制度。 今後可能的發展是「因經濟衰退而變 更體制」或「雖然經濟衰退仍然持續 獨裁體制」。此外前者還有「由於不 滿經濟,民眾起來發動民主革命」以 及「國內多種權力並立,成為無政府 狀態」的兩種可能性。這都是共產黨 不願見到的劇本。 中國的歷史是各王朝興盛衰亡的歷 史。專家指出中國王朝衰亡有三個共 同點:北方民族與宗教作亂與宦官。 筆者認為中國王朝衰亡的原因為饑 饉、疫病、邪教。相當於往昔宦官與 外戚的是黨內的反主流派與軍方的 不滿分子,目前他們都被壓抑。在中 國史上明顯的是饑饉,也就是經濟苦 境,與疫病,還有中國政府認定的邪 教「法輪功」的宗教作亂。 現在的中國使用IT與AI,實施強權 統治,某種程度封鎖了疫病與宗教作 亂。今後可能發生的是經濟苦境,導 致民眾的不滿。 拜登上台後,美中對立更加嚴重。 1930年代,世界恐慌的結果,國際經 濟發生集團化。但是現在是全球化的 時代,經濟集團化不可能復甦。 若想讓中國領導者不發動對美戰 爭,以下幾點很重要: 經濟面 像現在這樣中國持續對抗國際社 會,中國經濟的發展很困難。必須讓 中國領導者理解這點。 也必須嚴格取締中國竊取智慧財產 權。 社會面 也要讓中國民眾理解中國如果繼續 現在的外交政策,中國經濟會很貧 困。 第三章 什麼是「威脅」? 中國對美戰爭的「目的」是統一台 灣,奪取台灣離島、釣魚台群島,擴 大在南海的勢力,擴大在朝鮮半島的 影響力,對印度誇示軍事力。 美軍統合參謀本部議長米利於2021 年6月17日,在美國參議院歲出委 員會的公聽會說:「中國武力統一台 灣,在最近的將來,發生的可能性很 低。」又說:「中國沒有壓倒性能力 支配台灣。」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美中戰爭(4) 本書注目「台灣問題」。台灣若發生 什麼事,中國毫不猶豫會發動戰爭。 第八章討論「美中戰爭」發生的最可 能原因「台灣問題」。 中國的「意圖」如下: 1.中國侵略、佔領台灣。 2.中國只侵略、佔領金門、馬祖。 3. 中國只侵略、佔領南海的台灣離 島。 4. 中國只軍事威脅台灣。 美國的「意圖」如下: 1.全力防衛台灣。 2.盡可能防衛台灣。 3.有條件與中國妥協。 4.迴避與中國全面對決。 第九章聚焦中台關係。 台灣的「意圖」如下: 1.趁機獨立。 2.全力戰鬥維持現狀。 3.無法獲得美日的援助而與中國妥 協。 4.對中國全面讓步。 第十章探討中台雙方的「動機」。 中國侵略台灣的「動機」如下: 1.為了確定軍事勝利。 2. 為了確定黨內的領導權威。 3.被國內民族主義的高昂牽著鼻子 走。 4.如果再保持現狀會越來越貧窮。 台灣的「動機」為: 1.確信美軍與日本自衛隊會全面支 援。 2.期待只有美軍支援。 3. 美軍沒有支援,只好妥協。 4.台灣內部分裂,自暴自棄。 最終章探討本書的最終目的:抑止 「美中戰爭」的方法。這裡的「抑止」 不只限定於軍事力,還包括政治、外 交、經濟、社會、心理。 第一章 建交後的美中關係 美中雙方1.與對方協調。2. 與對方 進入緊張關係。3. 與對方敵對。 首先來概觀1972年後的美中關係。 1.1972年至1980年 ,為了牽制蘇 聯,美中攜手合作。 由於季辛吉與尼克森的訪中,美中雙 方以協調為最優先。同時美國以台灣 關係法,繼續援助台灣。 2.1981年至1984年 美國賣武器給 台灣,中國對此反彈。 3.1985年至1988年 美中關係改善。 4.1989年至1994年 由於天安門事 件,美國對中發動經濟制裁。 5.1995年至1996年 針對台灣總統 選舉,美中雙方不合。 6.1997年至2000年 美中首腦相互 訪問,恢復良好關係。 7.2001年至2010年 由於反恐戰 爭,布希政權將對中懸念暫時擱置。 2012年,習近平擔任共產黨總書記, 對外政策逐漸改成強硬。 10.2019年至2020年 川普政權後 半,貿易戰爭激化。雙方進入敵對關 係。 11.2021年至現在 拜登政權比川普 政權還強硬。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美中戰爭(3) 第五章敘述左右「動機」的要素,如 下: 1.中國在國際孤立的程度。 2.國際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程 度。 3.今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如何? 4.中國現政權的統治正統性是否 低下?執政黨內政敵的批判是否 明顯?民眾的抗議活動是否激 化? 接著思考台灣內政與外交的情 勢。例如, 5.台灣的執政黨是民進黨還是國 民黨。 6. 執政黨對中國是什麼姿態?人 民是否支持這種姿態? 7.對台灣的國際支援是什麼程 度? 此外,針對中台關係,美、俄、日、 東協、歐洲等主要國的動向如何? 8.各國執政黨的外交政策是國際 主義或孤立主義? 9. 各國執政黨的對中政策是對決 還是姑息? 10. 各國議會與選民對中國有何 看法? 本書的目的不是在預測「美中戰 爭」會如何。更重要的是萬一「美 中戰爭」爆發,分析戰爭爆發的原 因,並抑止戰爭爆發。 第六章之後,焦點放在「美中戰爭」 的型態。看看21世紀俄國占領克 里米亞與支配烏克蘭東部,現在 「戰爭」的定義已經大幅改變。或 許「美中戰爭」已經開始了。 人類的歷史是戰爭的歷史。1928 年,主要國簽訂「不戰條約」,戰 爭已經是違法了。即使如此,戰爭 仍然改變型態,繼續存在。為什 麼? 第六章說明「灰色事態」與「混合 戰爭」。「灰色事態」是既不是平 時,也不是戰時的狀態。 日本的「防衛白書」有如下解釋: 「例如國家間在領土、主權、海洋 等經濟利益對立,一方當事國在不 使用武力攻擊的情況下,在有糾 紛的地區頻繁顯現其存在,嘗試變 更現狀,強迫要求接受其主張的狀 況。」 「防衛白書」對「混合戰爭」也有 如下解釋: 「所謂混合戰爭,是故意模糊軍事 與非軍事的境界,以變更現狀的手 法。例如,使用隱藏國籍的不明軍 隊作戰,以網路攻擊,妨礙通訊, 利用網路散布假消息。這樣的手 法表面上很難認定是行使武力,卻 可以困擾對方。」 戰爭的技術進化後,當然戰爭的規 則以及「戰時國際法」也要跟著改 變。 現在的「灰色事態」與「混合戰爭」 概念決不是21世紀出現的概念, 或許是既古又新的課題。 本書後半分析為了台灣,美中戰爭 如何展開,以及如何抑止。 朝鮮半島、南海、東海、網路空間、 宇宙空間等台灣以外發生衝突的 概率也很高。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美中戰爭(2) 第二章聚焦美中關係的經濟面。也探 討中國經濟與政治體制的關聯性,並 討論中國經濟發展與美中關係有何 關聯。具體上探討中國經濟繁榮或挫 折,政治上民主化進展或加強獨裁, 思考這四個劇本。檢驗現在的中國是 處在哪一個劇本。 1990年代我們有一個夢想,夢想中國 若經濟繁榮,就會產生市民社會,中 國會逐漸民主化。現在回想起來,這 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中國將之後20 年的經濟果實沒有投入市民社會,而 是投入治安與國防,加強共產黨的一 黨獨裁體制。 第二章也探討拜登政權誕生後,美中 在經濟安全保障上的對立。 第三章探討美中將來的軍事對立,同 時探討戴彼得森所說的「威脅」是什 麼。 一般而言,「威脅=意圖×能力」。 測量能力的要素之一是「手段」。「手 段」依賴實行國家戰略時軍事與非軍 事的硬體、軟體,並且還要有組織 力。 此外,能力不只是「手段」,還依賴 「機會」。如果完全沒有「機會」,「威 脅」等於零。 中國的「機會」如下: 1.對外的「機會」:來自外國的侵略、 挑釁。 2.國內的「機會」:共產黨欠缺「統 治的正統性」,導致政權的領導力低 下,黨的權威失墜(例如解放台灣不 可能時)。必須訴諸民族主義。 第四章分析敵對國的「威脅」中的「意 圖」。 坊間出版物都沒有分析如果中國不 惜與美國一戰的「意圖」。 即使有,也很抽象。例如「對中國而 言,台灣是核心利益。或2027年是 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或習近平 說到2050年之前要將中國變成社會 主義的強國。」 「目的」雖然清楚,可是「意圖」的 分析卻不充分。 「意圖」中重要的是必須實行「目的」 的「動機」強度。「動機」越強,「意 圖」就越強。 中國的「目的」如下: 1.國家戰略為何? 2.其優先順序為何? 3.判斷優先順序時,有沒有個人野 心? 第四章考察「動機」。「動機」要看該 國政治領導人的判斷能力。尤其考察 中國的「動機」,下列三個要素很重 要: 1.對外的「動機」:是否有來自外國 的侵略? 2.國內的「動機」:是否因為民心背 離而必須訴諸民族主義。 3.下決定時的「動機」:領導人誤判 情勢或資訊不足,以及領導人的資 質。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美中戰爭(1) 「美中戰爭」(朝日新書)是日本學 者宮家邦彥的著作,部份精彩內容如 下: 序言 最近日本常有人談論美中因為台灣 而衝突。這是根據一項錯誤的報導: 美國印太軍司令官戴彼得森說:「中 國可能在6年內侵略台灣!」 筆者懷疑日本的有識之士有沒有閱 讀戴彼得森於2021年3月9日,在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公聽會的發 表原文。 本書是為了擔心「美中戰爭」的讀者 而寫。我使用30年前在美國某情報 機構學的「分析所有的可能性」手 法。 話題回到美國參議院。針對參議員的 質問,戴彼得森說:「我擔心的是中 國會加速取代美國的野心。中國原 本想在2050年之前取代美國,我擔 心中國會想提前達成。」 此外,戴彼得森又說:「台灣是中國 那種野心的對象之一。在2020年代, 不,今後6年間,這個威脅會加強。」 許多人把這段話翻譯成「中國將於6 年內侵略台灣!」這顯然是誤譯。 戴彼得森甚至沒有直接說「中國可能 侵略台灣」,只是說中國的野心對象 之一是台灣。 更重要的是探討中國侵略台灣的理 由。日本有些專家認為「從數年前開 始,中國解放軍就在談論對台灣採取 有限的武力攻擊。」「習近平在第三 次當選主席之前,不會與美國衝突。 但是第三次當選主席之後就危險 了。」遺憾的是現在還沒有綜合分析 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動 機」。 台灣對近代日本的安全保障而言是 非常重要的地區。但是日本與台灣, 自從1972年中日建交以來,就不是 主權國家間的關係。 然而,進入21世紀後國際環境丕變。 最近中國想要取代美國建構國際秩 序。現在美中衝突論的真正理由在這 裡。 本書的目的在排斥「美中開戰論」, 以軍事合理性與東亞國際情勢、中國 國內的政治原因,從更綜合的角度分 析美中衝突的可能性。有人認為關於 中國解放台灣,因為「中華人民共和 國建國100周年的2049年近了」、「解 放軍建軍100周年」、「中華民族的復 興」。光是這些理由會讓中國侵略台 灣嗎?侵略台灣是很大的軍事賭 博,光是100周年不會讓中國領導層 侵略台灣。侵略台灣失敗會動搖共產 黨一黨獨裁的統治正統性。中國的孫 子兵法有「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一章客觀分析國際情勢的現狀,再 討論美中關係的可能發展方向。 具體的手法是這樣:首先單純化美中 政治關係。美中1.與對方協調2. 與 對方進入緊張關係3. 與對方敵對、 競爭關係。 先說結論,2021年拜登政權上台後, 美中似乎進入敵對、競爭關係。一旦 進入這個關係,兩國就很難再回頭 了。 (待續) 2022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