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國家(5)
台灣民主國的催生者丘逢甲,也差不多
在同時離開台灣。他說要去大陸找新的
兵源,但等他抵達南京時,日本人已經
佔領台灣北部。丘逢甲再也沒有回到台
灣。但是,他的兒子丘念台在蔣介石
於台灣建立的流亡政府中擔任過公職。
唐景崧的離去,摧毀了首都防衛軍對抗
日人的最後一點決心。被派來保護台北
城的廣東軍反過來打家劫舍,將唐景崧
的衙門洗劫一空。地方上的混混也加入
他們的燒殺擄掠,暴亂持續整整兩天,
有500人被殺。其中受害最深的是商人,
他們會商之後,得到一個結論:不論什
麼結果都會強過目前的混亂。他們派出
辜顯榮去見日本人,請他們快些入城,
並告訴他們台北人將不會抵抗。日本人
果然在未受到任何抵抗的情形下進入
台北城。
10月初,日本大軍逼近台南,劉永福
寫信給日軍最高統帥,表明願意投降,
但是被拒絕了。所以劉永福也步上唐景
崧和丘逢甲的後塵,化裝成難民,登上
一艘英國船,回到大陸。
1898年,陸軍中將兒玉源太郎被指派為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指派的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為日本在台灣留下不可抹滅的
印記。後藤新平的本職是醫生。他發明
一種統治台灣的方式,稱為「生物學原
則的殖民地經營」。他的想法很簡單:
「正如比目魚的眼睛雙雙長在頭的一
邊,你不能將它們改裝在頭的兩邊,同
樣的,也不能將一國的統治方式與政
策移植到它的殖民地。」日本在台灣
的殖民事業必須先從了解台灣的文化、
風俗及經濟開始。只有在充分了解這些
面向之後,島民才可能被教化成良好的
日本人,這是後藤新平的決定。他頒布
命令進行一系列調查,任何事物,舉凡
農耕方式到古老的中國習俗,都在調查
之列。
到了1905年,台灣已經開始賺錢,不僅
不再需要東京撥款補助,反而有錢回饋
東京。日本因此有錢可以發展台灣,投
資道路、鐵路、電廠等建設。後藤新平
在抵達台灣不久就開始改善公共衛生,
致力於消除台灣的熱帶疾病。他的策略
十分成功,台灣的人口因而穩定增加。
1895年,告訴日本軍說台北毫無防守、
催促日本軍趕快進入台北維持秩序的辜
顯榮,因為當時的行動而受益無窮。
1899年,他被派任辦理鹽的專賣,這在
傳統中國社會一直是快速致富的捷徑,
因為他有權組織並管理全島鹽的交易。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比起清朝滅亡後陷入
一片混亂的中國顯然安全許多。日本人
抵台後,5年之間,工人的薪資及農民
的收入都增加了一倍。
林獻堂的目標在使日本對台的施政不那
麼嚴苛。1913年,他出訪日本,拜會開
明派人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板垣退助。
板垣退助的開明主義其實是很貴族式的,
雖然他贊成議會由人民代表組成,卻也
十分堅持日本應該成為亞洲對抗西方殖
民主義的領導者及啟蒙者。板垣退助建
議林獻堂成立一個台灣人的「同化會」。
讓台灣人完全納入日本的政治文化之中,
他還自願擔任「同化會」的贊助者。
板垣退助1914年來台,親自監督「同
化會」成立,成立第一個月內就有3千
人參加。因為板垣退助在日本地位相當
崇隆,他在台期間,當時台灣總督佐久
間左馬太不敢採取行動,但是佐久
間左馬太認為「同化會」對殖民統治造
成威脅。因此在1915年,他就以「從
事非法行為」為由控告「同化會」。導
致許多「同化會」會員被判重刑。林獻
堂於是放棄讓台灣完全融入日本的想法,
開始思考在日本統治之下爭取台人自治。
1920年,蔣渭水在台北設立了「文化公
司」,他認為唯有第一流文化的民族,
才能創建第一流的國家。這是他設立
「文化公司」的初衷。「文化公司」從
事思想、文化研究,推廣海外新聞、雜
誌、書籍的閱讀,讓群眾了解世界上的
民族解放問題。
1921年1月,
文化公司成立後第二個月,
在東京的台灣人向日本國會發起第一次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消息傳來,
蔣渭水等人受到無比的鼓舞。於是蔣渭
水獲得林獻堂的同意,展開了一項史無
前例的「台灣文化協會」民族解放運動。
在1923至1926年間,「台灣文化協會」
共舉辦298次演講,聽眾多達29.6萬
人次。影響至為深遠。
台灣過去所有的統治者從未能征服有獵
首風俗,並且一向不惜一切捍衛家園的
原住民。後藤新平採取不同的手段,希
望能將原住民引出山區。他提供誘因:
只要放棄打獵、採集式生活而成為農民,
就能獲得補給。他還建立學校,甚至鼓
勵警員娶原住民女性。
雖然日本強行灌輸他們的文化,無所不
在的優越感也令台灣人難以忍受,但在
日本人半個世紀統治之下,社會與經濟
都有驚人的進步。日本人帶來的行事效
率與清廉的政府,是他們之前的滿清政
府以及之後的國民黨政府所望塵莫及的。
台灣人在爭取設置議會的過程中,發展
出一種自覺,認為台灣本身就是一個生
命共同體。這樣的經驗建構出今日台灣
人對於獨立以及中國的態度,也使台灣
人與曾是他們的殖民統治者日本人一樣,
成為亞洲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這種自
我價值感使得1945年蔣介石那大多數
文盲兼無知的國民黨軍隊下船接管台灣
後,激起極大的反彈。
有兩位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與看法,
一直到今天都還相當程度的反映美國
對台灣與中國分歧的觀點與交往的方式。
其中一位是記者斯諾,他是左翼份子,
能說中文。這樣的背景,加上來自孫文
遺孀宋慶齡的一封推薦信,使得他得以
在1936年前往保安,與共產黨相處4
個月。當時外界對共產黨可說一無所悉,
他在4個月的密切調查之後,寫下一本
影響深遠的書「紅星照耀中國」。
但是斯諾的報導有多少是出自共產黨的
欺瞞?又有多少是出於他自己的偏見?
一直是世人爭辯的議題。總之,斯諾以
及其他美國記者的報導,使美國許多
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及官員相信毛澤東
與他的信徒跟蘇聯史達林所領導的共產
黨並不相同,中國共產黨毋寧是一群想
終止地主階級封建勢力的土地改革者,
亦即一種符合美國立國基本精神的意志
展現,也因此獲得許多美國人的同情與
支持。
另一位是退役的美國空軍尉官陳納德。
他在1937年接受蔣介石聘任,幫助建
立中國空軍。陳納德與蔣介石及受美國
教育的蔣夫人宋美齡一直維持親密的關
係。羅斯福總統對蔣介石過度美化的看
法,以及戰後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大
多源自陳納德所做的公關。他也成功
的行銷了宋美齡,使她一直到2003年
以106歲高齡去世時都為美國大眾所喜
愛。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