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求----自由的挫敗(9)
相較而言,「自由中國」民主運動的領導人
一直沒有提出這個問題:當國民黨壓制的
時候,應該採取何種行動讓民主運動繼續
下去?雷震認為反對黨運動若要成功必須
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民社黨和青年黨必
須參與。第二是國民黨內的開明派也必
須參與。第三個條件是台灣各地的本土政
治菁英要參與。雷震考慮的顯然只是民主
運動的「實力」。可是這樣的「實力」,
在國民黨的武力下,本就不堪一擊。雷震
以及其他的領導者,一直沒有將國民黨的
壓迫、以及面對壓迫的後續行動,列入規
劃中。
反抗運動,不論是反殖民運動、民權運動、
還是民主運動,最大的實力都是運動的道
德性。反抗運動、或非武力抗爭最重要的
原則即是:不斷地犧牲、不斷地挑戰,直
到統治者完全失去合法性和道德性,而不
得不妥協。這是所有運動成功的必要途徑
和策略。如果「自由中國」民主運動的參與
者,堅定地將組黨行動持續下去,前仆後
繼,國民黨將面臨痛苦的選擇:鎮壓或讓
步。如果逮捕這些來自全台灣各地,具有
社會基礎和政治聲望的本土精英,將無異
是第二次「二二八事變」。這或許不是當
時國民黨付得起的代價。
我們當然也不應忽略,兩波運動的社會環
境有很大的差異。「自由中國」民主運動
距離「二二八事變」的殘酷鎮壓只有13年。
無論是運動的領導者或參與者,對國民黨
政權的殘酷記憶猶新。而黨外民主運動的
領導者和支持者,多為戰後出生或成長的
世代。他們未曾親身經歷過「二二八事
變」的血腥屠殺。不同的經歷或許讓他們
對國民黨可能的鎮壓方式,有不同的評估。
而且,黨外民主運動的領導者和參與者,
大多處於人生的開始階段。這是他們人生
的第一次戰鬥,他們熱情如火,他們的人生
也因此而充實、而獲得意義。不同的人生
階段對相同的挫折,或有不同的反應。
不過,更重要的差別或許是:兩個運動面對
的是不同的國民黨。「自由中國」民主運動
所面對的國民黨,雖然是敗亡的政權,卻
已經在台灣建立鞏固的黨國威權體制;它
的領袖蔣介石雖然是敗軍之將,仍然是中
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而黨外民
主運動所面對的國民黨,卻已經是危機四
伏。它被驅逐出聯合國,也不被世界主要
國家所承認;威權體制正當性的基礎,
「代表全中國」的神話也開始崩解。同時,
政權的領袖蔣經國則毫無政治功業,之所
以成為國家領導人只是因為他是他父親的
兒子。這些都是黨外民主運動比先前的
「自由中國」民主運動有利的環境。
可是,有利的環境不會自動讓人在同志遭
受大規模逮捕之後,在恐怖氣氛中繼續反
叛。有利的環境也不會自動讓運動的參與
者,寧願以個人的自由、甚至更不可測的
危險,換取新政黨的出現。缺乏人的意志
選擇,歷史的進程將非常不同。我們不難
想像,如果美麗島事件的大逮捕之後,沒
有律師、家屬、以及更多年輕人投入運動,
黨外運動將如同雷震被逮捕之後,立即沉
寂。台灣的民主化,如果曾經發生的話,
也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而說故事
的人,或許是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敘述了在台灣的三代人基於對民主的
熱情,如何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中工作,
終於促成了台灣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
也因為這項變革,台灣如今可以成為文明
世界中的一員。
運動的領導者和參與者雖然重要,卻不是
唯一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的人。我們不應
忘記,每一個運動,即使是失敗的運動,
都獲得各式各樣人的堅定支持。在美麗島
事件的鎮壓後,台灣社會完全改變過去對
政治犯的負面對待,民主運動的受難者如
今成為台灣社會的英雄,其家屬受到高度
同情和熱烈支持。民眾的支持不但延續了
民主運動,對統治者也是一個警訊:「時代
在變」。
哲學家漢娜.鄂蘭提到少數人在猶太浩劫中
的勇敢表現時,這樣說道:「每一個社
會的每一個艱難時代中,也都存在著這樣
的少數人,他們的不屈服即使沒有立即改
變他們的社會,也啟發了後代。」
(全文完)
※以上就是台灣學者吳乃德「百年追
求----自由的挫敗」(衛城出
版)的部份精彩內容,想閱讀全書的人
請到圖書館借。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百年追求----民主的浪潮」(1)
「百年追求----民主的浪潮」(衛城出
版)是台灣作家胡慧玲的著作,部份精
彩內容如下:
1970年4月24日在紐約行刺蔣經國的
黃文雄是獨盟成員。黃文雄,1937年生,
1964年赴美留學。他深感蔣家的獨裁統
治令人難以忍受。他和幾名留學生時常
討論,設定目標:第一,打倒蔣家的獨
裁政權;第二,建立民主政府,讓人民
真正當家作主。
1970年蔣經國訪美,他們決定行刺。黃
文雄一開始就決定自己開槍,並且近距
離開槍,以免殃及無辜。代價是事後難
以脫逃,不是當場被殺,就是被捕。
4月24日,蔣經國抵達紐約廣場飯店,
準備發表演講,
黃文雄從示威人群中衝
出,舉槍指向蔣經國。
扣下板機的剎那,美方安全人員撲前
隔擋。黃文雄的手被往上架開,子彈
從蔣經國頭頂飛過。黃文雄立刻被安全
人員壓倒在地。
暗殺了蔣介石的繼承人,就可以達成推
翻蔣家,建立民主的目標嗎?黃文雄
知道沒那麼簡單,但他有個非常有限
的目標----即使小蔣死去,老蔣還會
牢牢掌控台灣。但若小蔣死去,父傳子
的蔣家接班計畫就會失敗,國民黨內的
接班權力鬥爭不得不重新開打,從而出現
政治上的可能性。這個政治上的可能性就
是黃文雄的有限目標。
刺蔣現場,躍身搭救的鄭自財,是黃文
雄的妹夫。兩人被捕下獄,台灣留學生
和台僑拿出存摺、抵押房屋,跌破世人
眼鏡,快速募集20萬美元,保釋兩人
出獄。次年,兩人棄保逃亡。黃文雄於
1996年返台後,引領台灣的人權運動更
加深化,2012年,獲頒政治大學第一屆
傑出校友。
(待續)
2016年好日
贖罪者理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