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儒學三千年(3)

儒學三千年(3)
結果,明朝政府於1637年,將多明我修道會與方濟各修道會驅逐出境。7年後,明朝滅亡。多明我修道會士回到歐洲後,於1643年向羅馬教宗告發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違反天主教教義。1645年,教宗認同宗教審判所的判決,認為應該禁止中國信徒敬拜祖先與孔子。
在中國的耶穌會會士接到教宗的命令後,認為教宗的判斷有誤,便上告反駁。耶穌會的解釋是:中國信徒敬拜祖先與孔子,是追憶、緬懷,不是宗教行為。1656年,教宗亞力山大7世認同耶穌會的解釋。但是多明我修道會與方濟各修道會一點也不退讓。
由於1665年清朝鎮壓天主教,新教宗克利蒙斯9世宣佈前教宗亞力山大7世的命令無效,再度反對中國信徒敬拜祖先與孔子。
喜愛西方文化的康熙皇帝去世後,繼任的雍正皇帝採取禁教政策。
鴉片戰爭二年後,1844年,在列強的壓迫下,清朝政府同意讓天主教自由傳教。
1939年,教宗皮屋斯12世修正羅馬教廷對中國信徒敬拜祖先與孔子的看法,同意中國信徒可以懸掛孔子肖像也可以掃墓,並且可以到孔廟敬拜孔子。
「孟子」盡心上,有孟子對楊子(楊朱)與墨子的批評,如下: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根據這段文字,楊子似乎是徹底的個人主義。因為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即使拔一根毛,可以有利於天下,也不願做。剛好與主張「利他主義」的墨子相反。
可是根據「淮南子」,楊子是「全性保真,不以物形所累。」這裡所說的「物」,是指外界。「不以物形所累」就是不被外界所影響之意。若真是如此,那麼楊子主張的應該是保全自己的本性與真實,不被外界所影響。他主張的應該不只是個人主義,而是不輕易動搖的自我。這樣的人,對統治者來說,無疑是個麻煩人物。因為中國政府一向喜歡干涉人民。如果討厭被干涉的人民增多了,對政府來說,可真是一大困擾。
楊子沒有著作留下,可能是被統治者燒毀之故。焚書不是秦始皇的專利。在反體制這點上,墨、楊兩家最突出。
清末的康有為(1858-1927)的代表作是「孔子改制考」。他認為孔子並不保守,孔子是位改革者。不過如果孔子是位改革者,儒家文憲卻有不少地方與這個命題相違背。因此,康有為又寫了一本「新學偽經考」,來支持他的理論。「新」是指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創立的「新朝」。內容是說王莽為了合理化他篡漢的事實,便命令學者劉歆偽造經書。我們現在讀的儒家文憲都是不能相信的偽作。
在康有為的立論下,儒家,以及孔子,不僅不是阻擋現代化的怪物,而且還是改革的同志。
民國初年,社會上有「尊孔」的聲音。當時的教育部長蔡元培(1868-1940)反對尊孔,認為這樣違反信仰的自由。蔡元培還主張「廢孔祀」,結果遭到保守派報紙的猛烈攻擊。各地還出現「孔教會」、「孔道會」的團體。尊孔運動如火如荼。
對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而言,尊孔運動是樂於見到的發展。1913年,袁世凱下令「尊崇孔聖」。三個月後,「孔教會」向政府請願訂孔教為國教。「孔教會」的成員有嚴復(1853-1921)、夏曾佑(1863-1924)、梁啟超(1873-1929),都是當時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不久,「孔教會」推康有為為會長。
在「論語」子路篇,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請您去施政,您會先做什麼?」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
後來王莽就根據這句話,在篡漢取得政權後,開始「正名」起來。例如,把「長安」改成「常安」,把「匈奴」改成「降奴」。他發覺匈奴不高興,就趕緊又改成「恭奴」。簡直是兒戲。中國人把這種行為叫做「換湯不換藥」。這讓人想起民進黨取代國民黨拿到政權後,便要把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換掉,也有人提議要將國歌中的「吾黨所宗」改成「吾民所宗」。這都是儒家「形式主義」的遺毒。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兒子劉英據說是中國第一位佛教信徒。在中國歷史上,道教經常和佛教論戰。儒家總是隔岸觀火。歷史上有所謂「三武一宗法難」。「一宗」是指955年後周世宗的「廢佛」。嚴格地說,應該談不上「廢佛」。而是在僧尼出家時,予以考試。所以應該算是改革當時已經墮落的佛教。「三武」則是指446年北魏太武帝、574年北周武帝和845年唐武宗時的「廢佛」。
北魏太武帝的法難是道士寇謙之和道教信徒崔浩引起。北周武帝的法難是道士衛元嵩和張賓引起。唐武宗的法難是道士趙歸真引起。當時到唐留學的日本僧圓仁也被強迫還俗。北周武帝「廢佛」時,召集了儒、道、佛三教的人與文武百官二千餘人,進行大辯論。不過,實際上是道與佛的對決。569年,第一次大辯論召開。只有討論道與佛。573年,再度召開大辯論。這次儒也參加。574年,北周武帝根據辯論結果,下令全部銷毀佛像、佛經。命令和尚、道士還俗。並禁止「諸淫寺」。
當道教與佛教對決白熱化時,儒家總是隔岸觀火,並且漁翁得利,成了最後贏家。
就這樣,北周武帝時,道與佛被淘汰,剩下儒家。篡奪北周的是隋朝。隋朝不僅繼承北周儒家至上的體制,隋煬帝還於606年創立科舉制度。四書五經成了必考科目。考生必須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才有希望金榜題名。可是儒家思想變成必考科目後,儒家喪失了大部份理想。儒家的理想本來是在培養出均衡發展的教養人。可是現在「六藝」之中的「射」與「御」,由於不是考試科目,考生棄之如敝屣。「數」也不是進士科的考試科目,也遭到淘汰命運。中國在科舉時代,就這樣喪失了無數理工人才!多才多藝的人在科舉考試戰場上,很難成為勝利者。事實上,他們才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中國有一句話「登龍門」。「龍門」是在山西省與陜西省的交界處。是黃河的一部份。那裡有三級瀑布。人們看到那三級瀑布,就聯想到科舉。科舉也分成縣級考試、省級考試、中央級考試三級。據說龍門的鯉魚要是能連續躍過三級瀑布,就能變成龍。中國有一句成語「鯉躍龍門」就是這麼來的。
考試越難,考試科目以外的知識就不會被人理睬。中國就這樣喪失了許多數學、音樂和其他領域的人才。蒙古人統治中國時,曾經數十年廢止科舉制度。在那期間,產生了元朝文化的精華「元曲」。關漢卿、馬致遠、鄭德輝、白樸等名家輩出。
這並不是中國人突然出現寫戲曲的才能,而是有些人本來就有那樣的天賦,只是以前整顆心都放在科舉考試上,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天賦罷了。如今政府廢止科舉制度,這種才能便自然顯露出來。
以前寫故事、腳本的人大半是考科舉失敗的二流文人。如今因為廢止科舉制度,一流文人也來寫故事、腳本,當然會產生佳作。「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與「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物。
(待續)
理州上 2011年4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