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中國的沒落

中國的沒落 「中國的沒落」是日本學者津上俊哉(1957-)的著作。大家都認為中國正在興起,勢如破竹,津上俊哉卻認為中國正在沒落。我好奇地讀了這本書,部分精彩內容如下︰ 世界上大多專家認為中國會持續7%以上的經濟成長,但是我認為中國已經進入5%左右的中度經濟成長,而且中國即將面臨許多難題。由於少子高齡化之故,中國的儲蓄將持續減少,依照日本的經驗,2020年之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將在5%以下。中國的未來經濟成長被高估,被高估的典型是「2017年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許多中國人也相信「GDP遲早會超越美國」。2009年雷曼兄弟事件之後,世界經濟喘息未定,中國的經濟則成為「希望之星」。 開發經濟學有一個理論是「路易斯的轉換點」。內容是說以農業為主的低開發國家,進入高度成長期時,當初在農村的剩餘勞力移到都市,投入製造業之故,工資並不太上漲。但是等到勞力移動越過高峰,接近完全雇用時,工資便開始上漲。 現在中國的農村,都是老人與小孩。根據調查,農村15至64歲的生產人口4.7億人之中,今後可以離開農村,到都市的非農業部門就業的人只有3千萬人。徵人難造成工資大幅上漲。 不僅是工資上漲而已,土地成本和環境成本也上漲。以前中國被稱為「低成本的國家」。實際上是企業無視勞工人權,破壞環境,將這些成本推給社會,自己則不負擔解決的費用。 2008年,中國政府修改、強化勞工法。企業要解僱員工時,必須支付規定的退職金給員工。不滿的員工可以向地方的勞動調停委員會申訴。環境規制以前有名無實,現在則開始強化。新設的工廠,如果在排廢水、排廢氣與噪音上太過影響環境,不會獲得允許設立。現在中國已經不是「低成本的國家」。但是由於各種成本都上升,對中國企業而言,「容易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日本的「路易斯的轉換點」發生在1960-1965年時。轉換之前,許多家庭都還沒有電視機,街道旁邊也都是農田。通過轉換點之後,工資上漲,生活改善,同時物價也開始上漲。 根據亞洲4小龍的經驗,「經濟起飛」之後,也就是每人GDP超過3千至5千美元,仍舊有7%左右的經濟成長,但是在工資大幅上漲後,經濟成長就開始遲鈍。而且亞洲4小龍在每人GDP超過5千美元之後,生產年齡人口比率仍舊長期上升。 中國經濟8%至10%的高成長時代已經結束,現在已經進入5%左右的中成長時代。 美國哈佛大學的陳志武教授於2008年7月的「財經雜誌」上發表討論中國經濟的論文。陳志武教授指出︰ 1.中國經濟投資過剩,過度依賴出口,服務業發育不全,消費弱。今後的經濟結構,必須由硬體轉往軟體,由重厚長大轉往輕薄短小。 2.但是這個轉變卻遲遲無法進行。原因在於中國116兆人民幣的國富,有4分之3握在政府手裡。 3.中國政府獨佔國富,可是中國政府喜歡投資重工業,因此對今後必須發展的服務業,尤其是電信、教育、醫療產業,造成阻礙。 4.要推動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必須進一步強化經濟的私有化。 2012年,重慶市的薄熙來爆發醜聞。後來薄熙來的財產被沒收一事,對中國企業家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因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就強調「保護私有財產權」,如今薄熙來的財產被沒收,中國企業家擔心下次會不會輪到自己?因此有些企業家便將自己的財產盡量移到外國。 改革開放前,中國政府強制購買農民的農產品(這稱為『專賣制』),而且購買的價格極低。過去,在「專賣制」下,從農民轉移到政府的所得為6千億人民幣。此外中國政府對農民的課稅累計4千億人民幣。2者合計1兆人民幣。農民對中國的貢獻如此巨大,但是卻始終被都市人歧視,被視為「二等公民」。 農民受到的差別待遇有2項。第一是都市人與農民在制度上的差別。中國順利經濟發展之後,「專賣制」於1983年廢除,「農業稅」於2003年廢除,但是在教育、醫療、失業保險、住宅、養老上,農村就遠不如都市。 第二項差別是,對生活在都市的「前農民」的差別待遇。由於大量農民(及其家人)流入都市之故,2000年只有4億6千萬的都市居住人口,到了2011年增加到6億9千萬人。這些都市的常住人口中,有2億人,戶籍仍在農村,並不被視為都市的正式居民。他們之所以很難入籍都市,是因為大多數都市把「在都市擁有房子」列為條件之故。由於他們不被視為都市的正式居民,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與醫療上,遭受差別待遇。 農民因為厭惡遭受這樣的差別待遇,因而開始不願前往沿海地區賺錢。他們回頭注意自己的鄉里。如果能到省內哪個地方賺錢,雖然工資不如沿海地區,但是物價低,週末還可以回家。農民不來賺錢的話,沿海地區的工資就會上漲。今後的中國,如果生產性與付加價值增加的速度無法超越工資上漲的速度,實質經濟成長將鈍化。 「吉尼係數」是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吉尼係數」越接近1,貧富差距越大。一般而言,「吉尼係數」若超過0.4,社會就不安定,暴動頻頻。在先進國之中,美國的貧富差距相當大,「吉尼係數」在0.45以上,歐洲與日本都在0.4以下。中國的國家統計局於1999年發表中國的「吉尼係數」為0.39,之後就不再發表。但是人民大學於2004年發表中國的「吉尼係數」為0.561,社會科學院也於2006年發表中國的「吉尼係數」為0.491。由於2009年之後發生不動產大幅上漲,現在計算的話,恐怕接近0.6。這個數字和政局不穩的非洲、南美差不多,是世界最糟糕的水準。 在「一胎化政策」下,據估計,2017年至2022年,中國的生產年齡人口每年將以0.4%以上的速度減少。2027年之後,繼續以年率1%的速度減少。2011年,中國的勞動人口將開始減少。在2020年代,總人口也將減少,那時,中國將很難持續經濟成長。 2012年,民間智庫「中國發展研究會」便指出中國必須改變人口政策,在2015年之前,於某些地區允許「二胎」,並於2020年左右,完全自由化,人民高興生幾胎,就生幾胎。 然而,即使中國人口政策由「限制生育」,轉為「獎勵生育」,由於教育和住宅的負擔沉重,中國的年輕夫婦也不想多生。法國的出生率一度跌到1.6%,但是後來又恢復到2.0%。但是法國成功的秘訣是,養育第3個孩子的男女(不一定要夫妻),在養育的9年間,政府多付給這對男女10%的年金。如果是單親媽媽,也給予豐厚的津貼。不過在中國社會,人們對單親媽媽或未婚媽媽仍舊相當排斥。 最近中國內陸農村的高齡化進展快速。例如重慶附近的農村,2000年時的高齡化率(65歲以上老人所佔的比率)為8%,2010年時的高齡化率卻超過14%。日本的高齡化率由8%增加到14%,花了20年,可是重慶附近的農村卻只花了10年! 一些專家認為「2017年中國的GDP就可能超越美國」,但是基於上述理由,這只是荒誕不經的想法。即使中國能夠在2020年之前每年以5%成長,美國在這段時間也會以2%成長,雙方差3%,因此到了2020年,中國的GDP也只能達到美國的3分之2。 (全文完) 理州上 2013年8月好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